叢吉楠
【摘要】 真正想實現(xiàn)“高效,生本”的最佳課堂效果。語文課堂的構建還必須遵循四個意識的達成。即目標意識、問題意識、訓練意識、反饋意識。實現(xiàn)學生的最廣泛參與,最激情探究,最高效學習。
【關鍵詞】 語文 高效課堂
今年是中國教改的第十個年頭。也是語文教學探索新思路的第十載春秋。十年的光陰走過,我們有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特別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 布與實施使我們語文教師有了方向和目標。理念,方向有了,但如何更高效的執(zhí)行和貫徹新課改精神就成了語文教師眼前的課題。它不但關系到教師個體成長與發(fā)展,更關乎萬千學生生命的成長與發(fā)展。
語文新課標要求“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要重視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文章形成獨特的閱讀體驗,對主題進行多元解讀。
語文課的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共同發(fā)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嘗試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從而形成師生雙邊互動的態(tài)勢。被高度激發(fā)了學習熱情的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成功的門是虛掩著的”從而用能力化教材,又把教材化能力,憑借創(chuàng)新這個支點,去撬動自己心中的一個又一個“地球”這一切都讓人為語文的教改而自豪。
但真正想實現(xiàn)“高效,生本”的最佳課堂效果。語文課堂的構建還必須遵循四個意識的達成。
1目標意識
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的整合。本身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本堂課學什么,教師明白本節(jié)課引導學生掌握什么,所以我們每堂課學習目標的制定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符合新課標理念,符合教材整體安排,單元任務。它應該是好理解,易把握的。既體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同性,又表現(xiàn)不同課文的訓練特點,所謂因課而異?;诖?,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就成了評判一堂課的重要標準。
2問題意識
新課程標準還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書本質疑。正所謂學起于思,思起于疑?!靶∫蓜t小進”“大疑則大進”通過此環(huán)節(jié)指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對本文主題進行多元化解讀。
正所謂“以一問振起全篇”教師有效地課堂提問能催生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的提問應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能夠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學生情趣的引發(fā),學習能力形成的問題,教師通過整合教材實現(xiàn)學生與老師的結合。實現(xiàn)以問促思、以問激情、以問引問、以向導學。
3訓練意識
基于“雙基”的要求,語文的當堂訓練在整堂課的進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訓練的內容具有多方面。它可以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可以是文章語言的賞析,可以是文章主題的概括,也可以是朗讀技巧的展示,經典語句的背誦。堂堂請是師生自我測量教學和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不可缺少。
4反饋意識
學生每堂課做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收獲。及時地反饋是檢驗學生收獲,提升學生歸納能力的主要過程。它應該是符合人文科學的學習特點的。真正的反饋除了關注真理的探索,更多的是關注生命的體驗。每堂課的三維度目標的實現(xiàn)即所有對學生個體成長關懷都是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師教育的職責所在。
一堂好課除了合理、科學的課堂構建,關注學生的學習與體驗才是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對于學生文學鑒賞力的培養(yǎng),從課本的學習和課堂上的交流等諸多方面進行讀中悟,悟中品,品中思,思中寫,寫中提升。每一課,每一文,每一天,持之以恒。每堂課上學生的參與度一定是本堂課的教學效果的評判標準。無論是參與的數(shù)量,還是參與的深度與廣度都應該實現(xiàn)最大化。而我們的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學習時更多的是在方法的指導,方向的指引等方面發(fā)揮更多的作用。
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師每一天每一堂課都認真地遵循這些原則、方法去教學,去實踐。我們的五中361高效生本課堂就會成為讓學生有方向可探尋,有知識可學習,有方法可掌握,有想法可表達,有技能可提升的人文的科學的高效課堂。
問渠清如許,源頭活水來。以上就是我語文教學的一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