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貴榮,朱 彬,鄭學立,陳文輝,方淑桂,曾小玲
(1. 福建省福州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350111;2. 福州春曉種苗有限公司)
青梗菜為直立束腰型小白菜,是栽培面積最大的小白菜品種類型。青梗菜生育期短,供應市場時間長,深受人們青睞,是市場上重要的葉菜種類之一。青梗菜在栽培過程中需水量大,常規(guī)栽培方式較費工,且效率低,采用噴灌栽培技術能大大提高種植效益,適合基地化栽培。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zhèn)青梗菜種植基地采用噴灌栽培技術實現(xiàn)周年種植,效益可觀?,F(xiàn)將其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品種選擇是栽培成功的關鍵,可根據(jù)當?shù)叵M習慣及各季節(jié)氣候特點選用最適合品種。在閩侯縣南通鎮(zhèn)青梗菜種植基地,每年11 月至翌年3 月可選用金品冬春、金品3 號、金品50,這些品種低溫生長性好,產(chǎn)量高,耐抽薹;3 月下旬至5 月以及9 ~10 月可選用耐雨抗病品種,如金品1 秋、金品602;6 ~10 月高溫季節(jié)選用改良金品28、金品902,這些品種耐熱、耐濕、抗病性好、產(chǎn)量高。以上青梗菜品種均來源于福州春曉種苗有限公司。
整地前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30 kg、過磷酸鈣50 kg 作基肥,老菜地增施50 kg 石灰。然后翻耕,整成寬1.5 m、高20 cm、溝寬25 cm 的長畦,四周挖好排水溝,溝深30 cm 左右,以利排水。畦面土要整細耙平,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及植株生長一致。布管方法:畦頭固定鋪設口徑50 mm 的硬塑管,每隔3.5 m 安裝放水口和開關,放水口接口徑50 mm 的三孔噴灌軟塑管,硬塑管一端接在水泵上。若同時噴灌面積在6 667 m2以下采用功率1.5 kW 抽水泵,6 667 m2以上則要采用功率更大的抽水泵,以達到所需噴灌壓力。
采用直播,每667 m2用種量400 g 左右,夏秋高溫季節(jié)用種量多些。將種子均勻撒播在畦面上,播完后用腐熟的鴨糞(摻秕谷)蓋種,蓋種后噴灌,要將畦面噴透,然后每667 m2用60%丁草胺120 mL 對水45 kg 均勻噴施畦面防除雜草。
一般只進行1 次間苗,當苗長到4 葉1 心時進行間苗和定苗,株距10 cm 左右。
結合天氣情況和青梗菜需水要求,合理安排噴灌次數(shù)和噴灌時間。依據(jù)“三涼” (天涼、地涼、水涼)來確定噴水時間,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清晨越早越好,傍晚在17:00 以后。在炎熱的高溫天氣,為了減輕逆境傷害(主要是熱害,其癥狀是葉片畸形、卷葉),要在最熱時噴水降溫。播種后至出苗前要適當增加噴灌次數(shù)以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種子出芽;出苗整齊后,晴天每天噴水1 ~2 次,保持土壤濕潤。蔬菜如需外運,在收割前一天停止噴水。
青梗菜需肥量大,除施用基肥外,應及時補施追肥,多次追施氮肥是促進青梗菜生長、保證豐產(chǎn)的重要措施;若氮肥不足,植株生長緩慢,葉片少,基部葉易枯黃脫落。第1 次追肥在間苗后,每667 m2可用三元復合肥20 kg、尿素10 kg 撒施畦面,當苗長到6 葉1 心和8 葉1 心時分別進行第2次和第3 次追肥,用量和第1 次追肥相同,施后要立即噴灌,并且要灌透,以免肥料落在葉片上引起燒苗。
青梗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葉斑病、炭疽病、黑斑病等,病害防治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霜霉病在發(fā)病初期可選用安克+代森錳鋅、甲霜靈·霜霉威+ 代森錳鋅、雷多米爾錳鋅交替使用;軟腐病、葉斑病可選用農(nóng)用鏈霉素、新植霉素交替使用;炭疽病可選用多菌靈+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炭疽福美交替使用;黑斑病發(fā)病初期可選用多菌靈、百菌清交替使用。
青梗菜主要蟲害有黃曲條跳甲、小菜蛾、菜青蟲、夜蛾、潛葉蠅等。常年青梗菜基地尤以黃曲條跳甲危害嚴重,且防治困難,幼蟲為害根部,成蟲為害葉片。黃曲條跳甲幼蟲防治:一是土壤處理,在耕翻時,均勻撒施辛硫磷顆粒劑,可殺死幼蟲和蛹,持效期在20 d 以上;二是生長期藥劑防治,菜苗出土后立即進行調(diào)查,在幼齡期及時用藥劑灌根或撒施顆粒劑,可選用銳勁特、毒死蜱、敵百蟲、辛硫磷顆粒劑等。黃曲條跳甲成蟲防治:可選用啶蟲脒、噠螨靈、樂斯本交替使用。小菜蛾、菜青蟲、夜蛾可選用甲維鹽、阿維菌素、氯氰菊酯、抑太保、菜喜交替使用。潛葉蠅可選用滅蠅胺、阿維菌素防治。另外,長期施用鴨糞等有機肥容易發(fā)生地蛆,可在菜苗長到2 葉1 心時,撒施辛硫磷顆粒劑防治,撒后噴水。
結合市場行情、消費習慣和品種特性,適時采收。青梗菜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可隨時采收,夏秋季采收期一般為28 ~35 d,采收最好選擇在涼爽的清晨或傍晚進行;冬春季采收期一般為45 d 左右,采收最好選擇在早晨露水干后進行。收獲后要及時用塑料薄膜遮蓋,防止失水萎蔫,影響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