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丁,英國女小說家。她使英國小說更臻完美,最具經(jīng)典意義,被二十世紀的文學評論家們和文學史家們譽為真正偉大的英國小說家,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她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寓教于諷,寓教于樂,讓讀者從作品那些滑稽可笑人物的自相矛盾、荒謬可笑的言談舉止和適得其反的行為中得到樂趣與啟迪。文藝評論家奧康瑙爾所認為,奧斯丁是位“最杰出的道德家,她總是通過小說來教育讀者,而且她教導的方式是謹慎而周到的”。文藝評論家毛姆也說:“一部作品成為經(jīng)典名著的,不是評論家們的交口贊譽、教授們的闡述研究、用作學校里的教科書,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眾多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悅,受到啟迪,深受教益?!栋谅c偏見》總體來說,是所有小說中最令人滿意的一部作品?!蔽艺J為,《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確實稱得上一本使人深受教益、最令人滿意的人性教科書。那么,這部小說到底蘊含著怎樣的人性教育啟示呢?要想比較全面地把它發(fā)掘并梳理出來,恐怕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讀過這篇小說的人都知道,這部小說主要寫了四樁婚姻。通過品讀這四樁婚姻,我認為,小說還是給了我們不少有關人性教育方面的啟示的。下面,我就談幾點感悟和體會:
1.當今教育要讓小“達西”們健康起來
貝內(nèi)特夫婦只生了五位千金小姐,沒有兒子。由于沒有男性繼承人,根據(jù)英國當時的財產(chǎn)限嗣繼承法,貝內(nèi)特家的財產(chǎn)將要由貝內(nèi)特先生的一位遠房親戚柯林斯先生來繼承。五個女兒每人只能得到一千英鎊的遺產(chǎn)。這樣一來,她們將來的優(yōu)裕生活就成了問題。于是貝內(nèi)特太太就急不可待地要為五個成年女兒找到有錢有勢的婆家。伊麗莎白是她的二女兒,不僅生得美貌出眾,而且聰明過人。她在一次舞會上受到達西的怠慢,自尊心受到傷害,因而對達西產(chǎn)生了偏見。達西出身名門貴族,家財萬貫,擁有一座巨大的莊園,每年凈收入就超過一萬英鎊,而且他又長相俊美,一表人才,因而自視甚高,目中無人,很是傲慢。后來他才發(fā)現(xiàn)伊麗莎白其實生得很美,機敏聰慧,舉止優(yōu)雅,開朗活潑,談吐不俗,便對她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但他覺得伊麗莎白家中沒有多少財產(chǎn),父親雖是紳士,但非貴族;她的母親和幾個妹妹都談吐粗俗,缺乏教養(yǎng);她的親戚們出身寒微,地位低下。因此,不想屈尊俯就,便把對伊麗莎白的愛深藏不露。而伊麗莎白覺得達西孤芳自賞,舉止傲慢,出言不遜,看不起自己和家人,加上威克姆對達西造謠中傷,惡意挑撥,因而對達西深惡痛絕,偏見日深。后來達西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向伊麗莎白求婚,但遭到伊麗莎白斷然拒絕和怒斥。后來幾經(jīng)波折,達西檢討了自己的過去,改正了自己的傲慢態(tài)度。伊麗莎白也認識到自己對達西的偏見是虛榮心所致,當她了解到達西的真實品德和得知達西千方百計搭救了她的小妹時,她的偏見也隨之冰釋,并油然而生崇敬愛慕之情,誤會終于消除,最后兩人喜結(jié)良緣。這是《傲慢與偏見》中所描寫的一樁迂回曲折波瀾起伏的理想婚姻,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主線。
透過這第一樁婚姻,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事物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著的,絕不是一成不變的,人性也是一樣的。有利的環(huán)境和條件,也同樣會促進人的個性和人格向美向善向健全。達西的家庭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造就了他自視甚高、舉止傲慢、看不起條件不如自己的人的個性。這樣的個性,先是在伊麗莎白那里碰了“釘子”,后來幾經(jīng)坎坷歷練和自我反省,達西終于檢討了自己的過去,改正了自己的傲慢態(tài)度,個性發(fā)展在向美向善向健全上取得了突破。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學生,不少人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小“達西”。他們家庭生活條件優(yōu)越,自視不凡,舉止傲慢,以自我為中心,根本就不把哪個人放在眼里。這樣的不良個性和缺陷人格,亟須教師設法矯正和改善,進而獲得良性的發(fā)育和提升。而要做到這些,教師首先要正視這樣的現(xiàn)實,更要堅信這一個個小“達西”的不良個性和缺陷人格是可以改善和提升的。其次要智慧、無痕地寓教于教與學的實踐之中,為小“達西”們創(chuàng)設善待他人、平等交流、友好相處的環(huán)境,讓他們的不良個性和缺陷人格得到充分的“摔打”和改善的機遇,經(jīng)常自主反思和省悟,徹底認識到“自視不凡,舉止傲慢,以自我為中心”是行不通的,是極其有害的,使個性獲得健全的發(fā)育和提升。比如,讓小“達西”們在學習和交往的實踐中不斷省悟:家庭條件優(yōu)越并不等于什么都優(yōu)越,不用心下功夫?qū)W習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績;自視不凡、瞧不起他人、以自我為中心是得不到其他同學的尊重和幫助的,也是不可能與其他同學成功合作并分享成功的;只有努力改正不足、尊重其他同學、并主動與其他同學平等交往與合作才有可能得到其他同學的尊重和幫助,進而獲得集體的溫暖和成功的快樂。這就是這第一樁婚姻賦予我們的人性教育啟示。
2.讓小“簡”們活潑起來
簡是貝內(nèi)特太太的大女兒,生得比伊麗莎白還要美,是位傾城傾國的絕代佳人。賓利對她一見鐘情。賓利是來自英國北部的一位闊少爺,每年有四五千英鎊的進項,也是一位家財萬貫的單身漢,而且年輕英俊,生性活潑,開朗隨和。他一搬來赫特福德郡便成了貝內(nèi)特太太急切追逐的理想的大女婿。簡雖然對賓利也懷有愛慕之心,但她生性嫻靜沉穩(wěn),和善羞怯,沒有把對賓利的鐘愛流露出來,以致達西覺得她對賓利沒有愛慕之情,同時認為簡和賓利也不門當戶對。加之這時賓利的妹妹賓利小姐正對達西窮追不舍,一心夢想成為達西夫人,而達西又希望賓利能與他的妹妹達西小姐聯(lián)姻。賓利小姐心想只要她哥哥與達西小姐能成婚,那她嫁給達西就更容易了。他們兩人各懷鬼胎,設下圈套,將賓利絆在倫敦城里,使他見不到簡。后來幾經(jīng)周折,賓利終于回到簡的身邊,這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本書中描寫的第二樁花好月圓的美滿婚姻。
這樁婚姻告訴我們,現(xiàn)實中的小“簡”們往往并沒有小說中的“簡”那么幸運。他們?nèi)粽娴拈L期羞怯、自閉下去,很可能就會喪失很多東西,結(jié)果造成人生的嚴重缺憾和生活的不美滿,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真心關懷這一問題。當今社會,由于子女獨生化的特殊家庭結(jié)構(gòu),不少學生都患有或輕或重的自閉癥。他們內(nèi)心豐富,但往往羞于與他人交流、合作,這無疑也是一種很不健全的個性。這樣的個性,對這類學生的當下學習和將來發(fā)展,無疑是十分有害的。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小“簡”們給予特別關照和體貼,自然無痕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教師適度提問、學生自我表達等,讓他們一次次嘗到答題和表達成功的快樂。當然,還應該發(fā)動班干部,在充分尊重小“簡”們個性的前提下,自然無痕地為他們創(chuàng)設平等交往的環(huán)境,使他們在與同學們的平等交往中不斷獲得溫暖和自信。可見,用愛心關注和體貼害羞、自閉的小“簡”們,用教育智慧讓他們開朗、活潑起來,讓他們的人生與命運更充滿自信和陽光,更富有質(zhì)量和幸福,該是這第二樁婚姻賦予我們的人性教育啟示。
3.讓小“莉迪亞”們淑慧起來
貝內(nèi)特太太的第五個女兒莉迪亞,雖在姐妹中年齡最小,卻個兒最高,有些早熟,生得也很妖嬈。她年方二八,便出來社交,膽大粗野,放蕩不羈,賣弄風騷。她的嗜好是追逐年輕漂亮的軍官,她經(jīng)常與幾位民兵團的青年軍官談情說愛,忘形廝混,后來終于與軍官威克姆私奔。威克姆本是達西家老管家的兒子,極其英俊,風流儒雅,儼然紳士。但他實際上是地地道道的花花公子,債臺高筑的賭棍。他曾為得到十五歲的達西小姐的三萬英鎊的財產(chǎn),慫恿她與他私奔,幸好被達西發(fā)現(xiàn),其陰謀才未得逞。他來到赫特福德郡的民兵團后,伊麗莎白對他一見傾心,相信他的謊言,對他的遭遇非常同情,與他過從很密,險些上當。后來她終于弄清了他的底細,識破了他的偽裝,斷了對他的感情。莉迪亞與他私奔后,引起軒然大波。后經(jīng)達西搭救,慷慨解囊,資助她與威克姆體面成婚,他們才免于身敗名裂。但他們婚后不久感情便一落千丈,二人同床異夢,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不幸。這是作者所描寫的一樁以美色和情欲為基礎的不幸婚姻。
當今的中學校園(尤其是一些一般性中學),大膽開放、早熟早戀、貪圖享受、追求享樂的小“莉迪亞”們確實為數(shù)不少。這些小“莉迪亞”真可謂管教不好使、打罵更使不得,著實很讓家長和老師十分頭疼。小說中的莉迪亞膽大粗野,過早地與青年軍官談情說愛、忘形廝混,甚至最后與軍官威克姆私奔,釀成了一出以美色和情欲為基礎的婚姻悲劇,白白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現(xiàn)實中的小“莉迪亞”們,無論從家庭教育、社會需要還是從學生未來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都是葬送不起的。為此,我們的學校絕不能回避這類問題,更不該任由小“莉迪亞”們自以為是、墮落沉淪。生硬的說教、強制性的管理等,顯然都是很難奏效的。只有開啟教育智慧,寓教于教和學、于鮮活的案例、于經(jīng)典名著閱讀、于充實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等,為小“莉迪亞”們創(chuàng)造自主思辨、自我反省、不斷發(fā)育和提升美好人性,成功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拯救他們的魂靈。只有真誠地尊重、入微地體貼和關懷,用真誠的教育愛去一點點喚醒,我們才有可能真的喚回她們那一顆顆本是純真的心靈,讓她們端莊、淑慧起來。在中學校園里,小“莉迪亞”們就活生生地在那里生存著。對此,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忽視甚至放棄,更不該僅僅是無奈地搖頭,而應該是正視問題,用全部的愛與智去經(jīng)營我們的人性美教育。教育教育,重心要在“育”上?!坝本鸵馕吨姑拓熑危鴵斒姑拓熑蝿t是無條件的。這該是這第三樁婚姻給我們的人性教育的啟示。
4.讓小“盧卡斯”們自主起來
柯林斯牧師是愚蠢可笑的勢利小人。他因要繼承貝內(nèi)特先生的產(chǎn)業(yè)而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決心設法補償。他補償?shù)霓k法就是要從貝內(nèi)特先生的漂亮女兒中挑選一位做他的妻子。他一來到貝內(nèi)特先生府上,一眼就挑中了簡。但貝內(nèi)特太太向他暗示,她打算把簡許配給賓利。于是他就改而向伊麗莎白求婚。當他向伊麗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絕后,便立即向盧卡斯小姐求婚。盧卡斯小姐是貝內(nèi)特先生的鄰居威廉·盧卡斯爵士的長女,已滿二十七歲,長得既不漂亮,又沒有什么財產(chǎn)?!八炔豢粗啬腥?,也不看重夫妻生活,一貫只把結(jié)婚當作她人生的目標?!彼八枰闹徊贿^是一個舒適的家”。她明知柯林斯對他毫無感情,而且她也很不喜歡他,也立即欣然答應他的求婚,不久就成了牧師住宅的主婦,兩人貌合神離,無婚姻幸??裳?。這是一樁以“犧牲一切高尚感情,來屈就世俗利益”的不幸婚姻。
一個班級常會有一些既不好得突出又不差得顯眼的小“盧卡斯”們。這部分學生很少受到老師的關注,無論是批評還是鼓勵都很少觸及到他們。長期處于這種不被關注的灰色地帶,就很容易形成一種不自主、不積極、“隨大溜”的被動性格。小說中的盧卡斯長得既不漂亮,又沒有什么財產(chǎn),不惹人關注,一味地屈從世俗利益,只把結(jié)婚當作她人生的目標,只需要一個舒適的家,結(jié)果釀成了又一出貌合神離、無婚姻幸??裳缘幕橐霰瘎 ,F(xiàn)實中的小“盧卡斯”們,如果長期處于這種不被人關注的灰色地帶,始終找不到自主的感覺,就這么“隨大溜”下去,其人生和命運注定也會是灰色的,這顯然是不符合“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的。為此,作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高度關注這個灰色地帶,用教育愛的陽光遍暖這個灰色地帶,用教育智慧為這些小“盧卡斯”創(chuàng)設自主參與、自主探究、自主思辨、自主歷練的環(huán)境或平臺,讓他們在一次次成功的實踐中找回自信,發(fā)現(xiàn)自我,站立自我,不輕信盲從,不屈從于世俗,靈魂站立走出校園,自強不息地跑完人生全程。這該是這第四樁婚姻給我們的人性教育的啟示。
實話實說,人性都是有缺憾的,只不過程度的輕重不同而已?!栋谅c偏見》這部小說在描述這四樁婚姻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向讀者展示了人性的弱點,并賦予了我們諸多的人性教育啟示。教育之所以高貴,就在于它從不回避人性的弱點,總是自覺地擔當起矯正和改善人性弱點的神圣使命,讓有人性缺憾的靈魂覺醒、覺悟,最終得到健康發(fā)育和提升。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善于從文藝作品中讀出人性的弱點和教育的啟示,更應該自覺地擔當起矯正和改善人性弱點的神圣使命,真心、智慧、藝術地做好育人立魂工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中學。作者系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