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旭a,郭瑞童b
?
范仲淹的法律思想與法制變革
郭東旭,郭瑞童
(河北大學(xué) a.宋史研究中心 b.政法學(xué)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作為一位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家,范仲淹具有修德省刑的法律思想和精審法令的立法主張。在法制變革的實踐中,范仲淹又持有令出為行的執(zhí)法理念、明法慎罰的用法原則。其法律思想集中體現(xiàn)了儒家重情恤刑的慎法精神。
范仲淹;法律思想;法制變革;宋朝;宋史
宋朝是一個以武開國、以儒立國、以文治國的朝代。其通過“取士不問家世”(鄭樵《通志》)的科舉考試,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士大夫群體。雖然在這個群體中良莠不齊,但也出現(xiàn)了一批“以天下為己任”的優(yōu)秀士大夫,范仲淹則是這類士大夫的典范,尤其是他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更集中體現(xiàn)了宋代士大夫的人格精神,而范仲淹一心為國、一意為民的思想和行動,更突出展現(xiàn)了他的君子風(fēng)范。
宋朝雖然崇尚儒術(shù),但重視法治、通曉法律的君臣“比中國任何其他朝代都多”。他們不僅對法律在治國中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rèn)識,而且非常重視法制建設(shè)。如宋太祖在建國之初就提出:“王者禁人為非,莫先于法令。”宋太宗亦講:“禁民為非者,莫大于法?!倍谑看蠓蛑幸嘤胁簧倬?dāng)之論。如富弼講:“自古帝王理天下,未有不以法制為首務(wù)。法制立,然后萬事有經(jīng),而治道可必?!彼抉R光亦講:“王者所以治天下,惟在法令?!彼运岢鲋螄浴胺橹伪尽?。而蔡襄則講:“法者,天下大公之本也?!崩钣M則提出:“法者,天子與天下共也?!睆幕实叟c士大夫的言論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法律本質(zhì)與功能的認(rèn)識是相當(dāng)精深的。但是宋朝在立法、守法、執(zhí)法中的各種弊端至宋仁宗時也突出地顯露出來,而且成為阻礙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危機。
范仲淹作為“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家,為了使“法制有立,綱紀(jì)再振”,改變弊法叢生的狀況,提出了變革弊法的諸多主張。雖然這些主張并沒有超凡脫俗的卓見,但從健全和強化法制的角度來看,對改善當(dāng)時立法和司法狀況卻具有重要意義,由此也展現(xiàn)出范仲淹的法治理念。本文僅就范仲淹的法律思想進行初步探討,敬請專家學(xué)者指正。
范仲淹的法律思想雖未擺脫“德主刑輔”的傳統(tǒng)原則,但他提出的“修至仁之德”,行省刑輕罰之制的主張,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豐富了德教為本、刑罰為用的思想內(nèi)容。
范仲淹在《奏上時務(wù)書》中講:“臣聞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敝挥小叭粘缡サ隆?,才能“以永服天下之心”。所以他屢勸宋仁宗要“修德以及民”。他認(rèn)為,要想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敦好生之志,推不忍之心,薄于刑典,厚于惻隱”。他把實行德治提升到國家存亡的高度。他又從“德可憑而力不可恃”的觀念出發(fā),提出“謹(jǐn)省刑法”,即強調(diào)刑法的存廢,要依“德治”的精神為原則。他指出,凡“謀一令,思以敷天下之祐;議一賞,思以起天下之善;舉一刑,則必悵然有不忍之心”。由此可以看出,“修德至仁”是范仲淹法律思想的主要出發(fā)點。
范仲淹還把“德治”與“養(yǎng)民”聯(lián)系在一起。他曾講道:“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養(yǎng)民?!狈吨傺退f的養(yǎng)民,主要是指均徭役、寬賦稅、保民生。所以他一直強調(diào),“愛民則因其根本,為體則厚其養(yǎng)育”。在范仲淹看來,只有實現(xiàn)百姓衣食足,百姓才會愛其膚體,“愛膚體則畏刑罰,畏刑罰則寇盜自息,禍亂不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犯罪問題。因此,他認(rèn)為立善法、行善政的目的在于“勸農(nóng)勉人,戒不勤”,而不是為了懲治百姓。由此看來,保民、惠民、養(yǎng)民是范仲淹法律思想的又一個出發(fā)點。
在“以德化民”方面,范仲淹亦曾指出:“若今于教化之道,復(fù)如刑名之用心,亦何患而不至乎?”即推行道德教化如果像重視法治一樣認(rèn)真,有什么做不到的。所以他又指出:“期于無刑,求之于禮義。禮義既充,熟而成風(fēng),然后天下熙熙而遂,樂也無窮。”這樣就會實現(xiàn)“勝殘去殺”。如果法令不能順天下民眾之望,就會出現(xiàn)“雖令不從”。民不從令,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社會的有效治理和長治久安。
自宋初,為適應(yīng)復(fù)雜多變社會形勢的需要,不僅頻更法輕出令,而且法律形式繁多、法律內(nèi)容煩雜。至宋仁宗時,法令已是“條貫飭盡,綱止畢張,大可含元,細不容發(fā)”。據(jù)蘇洵講,“今之法,纖悉委備,不執(zhí)于一,左右前后,四顧不可逃。是以輕重其罪,出入其情,皆可以求之法”??梢姶藭r的法律已經(jīng)繁密到“四顧不可逃”“細不容發(fā)”的地步。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由于“國家切于求理,急于聽受”,往往因臣僚起請而輒“用一言之偏而立一法,因一事之變而生一條”,或“一人唱之即行,一人沮之即止”。由此造成了法令不一,法變無常,相互牴牾,混亂難行的弊端。對此范仲淹亦提出了尖銳批評,他說:“今睹國家每降宣敕條貫,煩而無信,輕而弗稟,上失其威,下受其弊。蓋由朝廷采百官起請,率爾頒行,既昧經(jīng)常,即時更改,此煩而無信之驗矣?!倍鴮Α昂P袟l貫,雖是故違,皆從失坐,全乖律意,致壞大法,此輕而弗稟之甚矣”。為了扭轉(zhuǎn)法令的混亂局面,范仲淹提出了嚴(yán)更法、慎出令的改革建議。一是“今后百官起請條貫,令中書、樞密院看詳會議,必可以久,方得施行”。二是“如事干刑名者,更于審刑、大理寺勾明會法律官員參詳,其起請內(nèi)有能合律意可以久行者,委中書將起請之詞刪去繁冗,裁為制敕,然后頒行天下,必期遵守”;三是“沖改條貫,并令繳納,免致錯亂,誤有施行”。范仲淹的這些建議,對保證法令的統(tǒng)一性、穩(wěn)定性和嚴(yán)肅性,較好地發(fā)揮法律的效能,都具有積極意義。
范仲淹主張精審法令的另一方面的表現(xiàn)是廢除弊法,尤其對不利于“民生”和有礙“養(yǎng)民”的苛法,要求迅速廢除。如他在談禁榷法時講:“天下茶鹽出于山海,是天地之利,以養(yǎng)萬民也。近古以來,官禁其源,人多犯法。今又絕商旅之路,官自行販,困于運置。其民庶私販者徒流,兵稍盜取者絞配,歲有千萬人罹此刑禍”。因此他要求“詔天下茶鹽之法,盡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運置之勞,以取長久之利,此亦助陛下修德省刑之萬一也”。并提出“專置農(nóng)官以廣天地之利,大變商法以行山海之貨”。尤其他在任地方官時,不僅體察民情,體恤民力,而且布德行惠,為民興利除弊。或行惠民之政,努力造福于民;或為民請命,改革弊法,減輕百姓負(fù)擔(dān);或興修水利,緩解民眾的災(zāi)害之苦。范仲淹的民本思想與善法思想相結(jié)合,是其慎法思想的一個突出特征。
范仲淹長期任地方官和中央要職的經(jīng)歷,使他對司法中的枉濫狀況有深切的了解和認(rèn)識。他在奏章中曾多次提出:“天下官吏明賢者絕少,愚暗者至多。民訟不能辨,吏奸不能防,聽斷十事,差失者五六。轉(zhuǎn)運使、提點刑獄但采其虛聲,豈能遍閱其實?故刑罰不中,日有枉濫。其奏按于朝廷者,千百事中一二事爾。其奏到案牘,下審刑、大理寺,又只據(jù)案文,不察情實,惟務(wù)盡法,豈恤非辜?;驘o正條,則引謬?yán)?,一斷之后,雖冤莫伸,或能理雪,百無一二。其間死生榮辱,傷人之情,實損和氣者多矣?!倍鴮Α皩捹x斂、減徭役、存恤孤貧、振舉滯淹”之令未嘗施,“使天子及民之意盡成空言”。又如勸農(nóng)桑之制,“每于春首則移文于郡,郡移文于縣,縣移文于鄉(xiāng);鄉(xiāng)矯報于縣,縣矯報于郡,郡矯報于使。利害不察,上下相蒙”,致使“有勸農(nóng)之名,無勸農(nóng)之實”。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對這種執(zhí)法狀況亦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
范仲淹清楚的認(rèn)識到,各級官吏是法令的直接執(zhí)行者,其能否公平執(zhí)法,直接影響到法令的實施效果。同時也指出了朝廷率先守法的重要性。他說:“臣伏見國家每出詔令,常患官吏不能遵行,不知患在朝廷自先壞法。朝廷不能自信,不思國家,但徇人情?!倍澳苷呤疅o二三,謬政者十有七八”。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非國家法令之殊,蓋牧宰賢愚之異也”。基于這一認(rèn)識,范仲淹亦多次上請朝廷澄清吏治,選擇良吏,充實地方,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督,改善執(zhí)法狀況的建議。
1) 請委輔臣兼令刑法,以慎重天下之法。他建議,“其創(chuàng)置新規(guī)、更改前弊、官吏黜陟、刑法重輕、事有利害者,并從輔臣予奪”。
2)“請詔天下按察官,專切體量州縣長吏及刑獄法官,有用法枉曲侵害良善者,具事狀奏聞,候到朝廷,詳其情理,別行降黜”。
3) 令大理寺“每至歲終,具天下斷案中大辟流罪以及特恩減放,并法寺辯明出入人數(shù)呈進”。令刑部“每至歲終,具天下斷案評復(fù)到差失公事,并辨雪過負(fù)冤人數(shù)進呈”。
4) 請“別降敕令,今后逐處當(dāng)職官吏親被制書及到職后所受條貫,敢故違者,不以海行,并從違制,徒二年。未到職已前所降條貫失于檢用,情非故違者,并從本條失錯科斷,決杖一百。余人犯海行條貫不指定違制刑名者,并從失坐”。
5) “請?zhí)亟翟t書,今后赦書內(nèi)宣布恩澤有所施行,而三司、轉(zhuǎn)運司、州縣不切遵稟者,并從違制例,徒二年斷,情重者當(dāng)行刺配”。并請降詔中書,“今后每遇南郊赦后,精選臣僚往諸路安撫,察官吏能否,求百姓疾苦,使赦書中及民之事,一一施行”。
6) 加強地方司法官吏的培訓(xùn)。范仲淹提出:“逐縣典押保舉有行止、會書札曹司一名,赴本州法司習(xí)學(xué)法律。委本州長吏以下聚廳試驗,稍通刑名義理,即放歸本縣充法司?!币蕴岣呋鶎铀痉ㄈ藛T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執(zhí)法水平。
范仲淹強化和改革執(zhí)法措施的這些建議,對保證法令的有效實施具有積極的作用。
賞善懲惡、賞功罰罪是中國古代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亦是公正執(zhí)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先秦時的諸子對此已多有論說,宋代士大夫?qū)接梅ê凸p罰論說更為具體。如包拯在《上殿札子》中講:“賞者必當(dāng)其功,不可以恩進;罰者必當(dāng)其罪,不可以幸免?!睆埛狡皆谡摗抖髻J之罰》中亦講:“賞茍在功,不以疏近而殊賞;罰誠有罪,不以尊卑而異罰?!崩钣M在論《刑禁》中也提出,賞罰要“不辨親疏,不異貴賤,一致于法”。司馬光講得更具體,他在《上皇太后疏》中講:“有功則賞,有罪則罰;其人茍賢能,雖仇必用,其人茍庸愚,雖親必棄。賞必有所勸,罰必有所懲,賞不以喜,罰不以怒,賞不厚於所愛,罰不重於所憎,必與一國之人同其好惡?!庇纱丝梢钥闯觯彼螘r的士大夫是非常重視平等賞罰的。
范仲淹對平等用法亦有深刻的認(rèn)識,他在奏札中講:“法者,圣人為天下畫一,不以貴賤親疏而輕重也?!奔丛谛匈p罰之法時,不能以貴賤親疏而殊其法,仲淹指出:“如賞罰頻失,將何以何太平之業(yè)?”因此他在《上時務(wù)書》中明確提出:“貴賤親疏賞罰惟一,有功者雖憎必賞,有罪者雖愛必罰,舍一心之私,從萬人之望,亦天下之公?!痹诜吨傺涂磥?,平等賞罰是公正執(zhí)法的基礎(chǔ),如果賞罰不公,不僅會使法律喪失公平性,而且也會使賞罰失去勸善懲惡的價值。所以他一直希望宋仁宗“明慎刑賞,而使之必當(dāng)”,尤其對恩賞濫行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指出,如果“恩賞不節(jié)”,不僅會使“綱紀(jì)日墮”,而且會使積弊不救,禍亂必生。因此,他又請求朝廷“將原定賞格并諸處起請條貫重行定奪,頒下諸路”。試圖通過統(tǒng)一賞格,抑制恩賞濫進,扭轉(zhuǎn)賞法枉濫的局面。
范仲淹亦特別強調(diào)在司法中要慎刑名、重情理,他曾多次提出不可“情理不圓,刑名未審”而決斷。如慶歷三年(1043年)王倫冦淮南,“州縣官吏或斂物獻送,或望賊奔迎,或獻送兵甲,或同飲宴”。州縣官吏的“遇賊不御,而又賂之”的行為,依法當(dāng)誅。而范仲淹則認(rèn)為“可有可恕”,他說:“平時諱言武備,寇至而專責(zé)守臣死事,可乎?”又說:“小民之情,雖醵出財物,而得免于殺掠,理或喜之。”最終宋仁宗從范仲淹之言,使守令皆免于死。對州縣官吏的處理,顯然是范仲淹從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變通律文的結(jié)果。又如慶歷四年(1044年),滕宗諒與張亢因“用公使錢”受到監(jiān)察御史梁堅的彈奏,獄未具而受到朝廷貶黜的處罰。范仲淹亦從法與情的角度為二人進行辯解。他認(rèn)為,審案有一定程序,“勘鞫”須見情實方可“黜辱”,而“滕宗諒慶州一界所用錢數(shù)分明,并無侵欺”;張亢“借公用錢買物,事未發(fā)前已還納訖”“皆無欺隱之情,其余罪狀多未摭實”。在編敕指揮中又有“若將公使錢回易到另物公用,但不入己更不坐罪”的規(guī)定,因此范仲淹提出滕宗諒、張亢不合重劾。由此亦使二人免于深罪。
范仲淹重情理、輕刑法的思想,還表現(xiàn)在他反對用例壞法。如他在為葛宗古辯護的奏疏中講:“今將私用公使錢入己為監(jiān)主自盜之法,只是法寺近例斷遣”,此例有悖于法條,如果以此近例斷罪,“今后有公使錢處,官員因循之間,為人捃拾,多陷除名死罪之坐,誠為法之一弊”。因此他提出要從正條定罪,不可以例壞法,“免有枉濫”。
范仲淹在主張輕減刑法時,又積極推行“贖法”。他在奏議贖法中明確提出,一是凡“杖罪已下情理輕者”“別為贖法”,并對贖法適用的對象作了等差界定;二是凡合贖者,“其銅每斤納錢一貫二百文足,亦許以粟依時價折納其錢,無物贖的者,自依常法區(qū)別”。即對法定贖銅提出折納標(biāo)準(zhǔn);三是在執(zhí)行贖法過程中,如果“所斷贖刑失錯者,官吏各準(zhǔn)其罪,不以失減。官典受贓者,并以枉法贓論”。范仲淹提出“贖法”的目的,在于使“鄉(xiāng)民以谷麥,市人以錢帛”贖罪,以使百姓免受刑罰之苦。
從范仲淹的法律思想和改革法制的主張來看,雖然展現(xiàn)出諸多理想主義的色彩,但也表現(xiàn)出他憂國憂民,“不以己欲為欲,而以眾心為心”的時代精神。從其法律思想來看,范仲淹亦不愧是一位“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家。
[1] 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0.
[2] 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7.
[3] 徐道鄰.中國法律史論集[M].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90.
[4] 中華書局編輯部.宋大詔令集[M].司義祖,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62:739.
[5] 徐松.宋會要輯稿補編[M].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fù)制中心,1988:258.
[6]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7] 司馬光.司馬光奏議傳家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363.
[8] 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M].四部叢刊本.
[9] 黃淮,楊士奇.歷代名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866.
[10] 李覯.李覯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
[11] 趙如愚.宋名臣奏議[M].四庫全書本.
[12] 蘇洵.嘉祐集箋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15.
[13] 古今事文類聚遺集[M].四庫全書本.
[14] 張方平.張方平集[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5] 包拯.包拯集校注[M].合肥:黃山書社,1999:98.
(責(zé)任編校:耿春紅 英文校對:楊 敏)
Fang Zhongyan’s Legal Thought and Reform
GUO Dong-xu, GUO Rui-tong
(a. Research Center of Song Dynasty b.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Fang Zhongyan as a politician who regards the whole society as his own duty has the legal thought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and reducing penalty. He also advocates that law enforcing officials should obey the law an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w strictly in the practice of legal reform. His legal thought reflects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which stands for the value of feelings and using penalty cautiously.
Fang Zhongyan; legal thought; legal reform; So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y
10.3969/j.issn.1673-2065.2013.06.024
K244
A
1673-2065(2013)06-0090-04
2013-06-10
郭東旭(1941-),男,河北威縣人,河北大學(xué)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郭瑞童(1990-),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xué)政法學(xué)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