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賢鴻
(江西行政學院,江西 南昌330013)
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刑事法律風險的防范
彭賢鴻
(江西行政學院,江西 南昌330013)
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是指狹義的可能構成犯罪的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其特征表現(xiàn)為行為主體的特定性、主觀上的過失性、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按具體職務、行為狀態(tài)、所造成的后果、行為原因可分成不同的種類。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導致刑事法律風險,是因為思想認識不端正,責任意識淡??;法治觀念不強,沒有嚴格依法辦事;缺乏監(jiān)督,預防和打擊的力度不夠。因此,應強化責任意識和法治理念教育;改革現(xiàn)有體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強化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機制;完善立法,加強司法。
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刑事法律風險
近年來,我國領導干部職務犯罪現(xiàn)象明顯增多,除了常見的利用職權進行的貪污賄賂類、侵權類等故意犯罪以外,還出現(xiàn)了不少在履行職務過程中發(fā)生的過失類犯罪。這些領導干部職務過失犯罪行為給國家和社會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后果。針對領導干部職務過失犯罪行為進行研究并提出防范對策,對減少領導干部的刑事法律風險,避免國家和社會遭受嚴重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界定
在我國,通常意義上的領導干部是指除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外,省部級、地廳級、縣處級、鄉(xiāng)鎮(zhèn)級等副科級以上在領導崗位上的干部。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有違法和不違法之分,也有一般違法和犯罪之分。我們這里討論的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是指狹義的可能構成犯罪的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即領導干部由于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的過失而實施的與其職務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的、違反刑法規(guī)定的危害社會的職務犯罪行為。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只有構成犯罪才會存在刑事法律風險。
(二)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特征
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有四個特征:(1)行為主體的特定性。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主體是特定的具備副科級以上職務的領導干部。(2)主觀上的過失性。領導干部實施職務過失行為時的心理狀態(tài)是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的過失。也就是說,領導干部應當預見自己的職務行為會導致危害社會的嚴重后果發(fā)生,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因輕信能夠避免而沒有避免。(3)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必須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后果。我國刑法明確規(guī)定,過失犯必須是結果犯。沒有嚴重的危害結果發(fā)生,依據(jù)刑法明文規(guī)定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4)刑事違法性。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必須違反了刑法規(guī)范,只有在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成為刑法非難的對象時,才會產生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刑事法律風險,面臨嚴厲的刑事制裁。如果刑法沒有明文規(guī)定,即便領導干部履行職務時的過失行為導致了嚴重的危害后果,也不能對其進行刑事制裁。
(一)根據(jù)具體職務可分為行政職務過失和其它職務過失
所謂行政職務過失,就是領導干部在執(zhí)行行政職務的過程中的過失行為犯罪,這是職務過失行為犯罪中最為多見的,如玩忽職守罪。相對來說,其它職務過失行為犯罪是行政系統(tǒng)以外的職務過失行為犯罪,包括司法過程中的職務過失行為犯罪和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管理中的職務過失行為犯罪等等。
(二)根據(jù)行為狀態(tài)可分為作為過失和不作為過失
所謂作為過失,是指領導干部的職務過失是在積極執(zhí)行職務的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過失,主要包括錯誤的預測環(huán)境變化、安排職工違章作業(yè)、事先未考慮周到而不能夠科學決策等等。所謂不作為過失,是指由于領導干部在執(zhí)行職務的過程中不積極地作為所導致的過失,這是由于領導干部對于本來應當執(zhí)行的工作拒不執(zhí)行而造成的。領導干部對于本來應當及時執(zhí)行的工作延緩執(zhí)行因而導致較為嚴重的危害結果發(fā)生的行為也是不作為過失的體現(xiàn)。
(三)根據(jù)所造成的后果可分為可補救過失與不可補救過失
所謂不可補救過失,是指造成損失的領導干部不能夠通過經濟賠償?shù)确绞竭M行補救,導致人員傷亡的情況就是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如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所謂可補救過失,是指領導干部可以通過經濟賠償?shù)确绞竭M行補救,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這種劃分方式并不能說明可補救過失的危害性不大,它可以為針對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導致不同的后果設置承擔責任的不同形式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四)根據(jù)行為原因可分為技術過失和職能過失
所謂技術過失,就是領導干部在進行有關國家職能性的活動過程中,由于其技術失誤而造成的職務過失行為,其原因是由于不能夠恰當?shù)乩眉夹g而導致的。所謂職能過失行為,就是領導干部在職權范圍內對管理權運用不當而造成的過失行為,其原因是由于不能正確行使管理職權。后者較前者的危害程度更大,因為后者所涉及和將要影響的范圍更加廣泛。
(一)思想認識不端正,責任意識淡薄
過失犯罪的領導干部往往官僚主義嚴重,個人一言堂,聽不進下屬或專家的建議,自以為是,臨時拍腦袋”決定重大事項。作為掌握一定國家管理職權的領導干部理應認識到責任和權力的一致性,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造福國家、社會和廣大老百姓;用得不好,會給國家、社會和廣大老百姓造成極其重大的損失,例如一項重大決策的失誤會導致國家?guī)资畠|投資的失敗。領導干部只有在每項決策的時候都懷著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多方聽取意見,認真謹慎地做出決定,才能有效地避免過失行為的發(fā)生。
(二)法治觀念不強,沒有嚴格依法辦事
我國關于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過失犯罪立法已經較為完善,從普通的玩忽職守罪到特殊行業(yè)的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等等都作了明文規(guī)定。領導干部如果具有法律至上的理念并認真學法、守法,依法辦事,就能有效地減少職務過失行為,即便有所過失也能防止嚴重危害后果發(fā)生,從而有效避免刑事法律風險。眾多案例表明,領導干部職務過失犯罪往往是因為沒有嚴格按照法定程序的要求草率做出決定造成的。
(三)缺乏監(jiān)督,預防和打擊的力度不夠
我國的政治體制導致領導干部的權力過于集中,領導干部在履行管理職權的時候缺少來自各方面的有效監(jiān)督,從而使其在行使職權過程中麻痹大意,容易出現(xiàn)過失行為,或在可能出現(xiàn)過失行為的時候沒有人及時提醒和制止。另外,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對領導干部構成犯罪的職務過失行為往往處罰較少,處罰較輕,打擊力度不夠,這導致一些領導干部過于忽視職務過失行為的刑事法律風險。
要有效防范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刑事法律風險,必須從強化教育、改革體制、完善立法和加強司法等方面入手。
(一)強化責任意識和法治理念教育
領導干部在履行職權過程中出現(xiàn)過失行為通常都是因為責任心不強,對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認識不到位。首先,要對領導干部進行強化責任意識的教育,增強責任感,構筑思想防線,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一個領導干部一旦有了高度的責任感,就會在管理和決策過程中更加細心,更加謹慎。只有克服了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才能放下架子,廣泛傾聽各種不同的建議,做到“兼聽則明”,深入基層調研和實地考察,從而避免出現(xiàn)因過失導致的刑事法律風險。其次,要持續(xù)推行針對領導干部的法治教育,使其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只有對領導干部進行法治教育,才能使他們正確看待法律賦予其手中的權力,同時明白法律規(guī)定的伴隨權力而產生的相應法律風險,使領導干部在履行職務的過程中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依法辦事意識。通過普法教育,糾正一些人思想中“沒有中飽私囊不為罪”的錯誤認識,把職務過失行為看成同貪污、受賄一樣是要承擔刑罰后果的犯罪行為。讓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就是要他們從傳統(tǒng)“權大于法”的錯誤認識中轉變過來,明白法律至上的道理,不管多大的官都要依法辦事,隨意履行職權則要對其造成的嚴重后果負責。
(二)改革現(xiàn)有體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強化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機制
我國現(xiàn)有體制存在權力過度集中的弊端,現(xiàn)實中往往無人敢對領導進行監(jiān)督,這就容易形成官僚主義,導致領導干部隨意用權,進而導致職務過失行為的刑事法律風險。因此,要改革現(xiàn)有體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強化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機制。一是實現(xiàn)有效的權力制約。通過完善制度,盡量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領導干部手中權力越集中,相關制約的制度就應越多。二是合理地分解權力。權力的過分集中,容易使一部分人草率地作出處分決定,從而導致權力在運行中的異化。通過合理地分解權力,避免權力過分集中,可以從整體上減少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概率,也可以降低職務過失行為導致危害后果的嚴重程度。三是明確權責利三者之間的關系,推行并落實領導個人責任制。只有讓領導干部明確知道和自己職權相對應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才能讓領導干部真正養(yǎng)成慎用權、用好權的習慣,使領導干部不會再漠視自己的職責,讓領導干部明確認識到一旦失職情況出現(xiàn),自己的責任將不能推脫也無法推脫。四是公開權力,讓權力在陽光底下運行。將領導干部的權力范圍、運作方式和指向予以公開,接受公眾、輿論的廣泛監(jiān)督,使得領導干部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就能收到來自多方面的批評建議,從而減少職務過失,有效預防刑事法律風險。
(三)完善立法,加強司法
首先,完善相關立法以及配套的規(guī)章制度,形成對權力運行的全面制約。完善行政立法,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對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行政責任追究制度,真正讓領導干部認識到有權必有責,不認真履行權力必然會導致相應的行政法律責任。完善針對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刑事立法是關鍵,因為刑事法律責任是最嚴厲的法律責任,領導干部的職務過失行為往往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極其嚴重的損害后果,比如質量不合格的高鐵因領導管理上的過失未能查出就會導致嚴重的車毀人亡事故,一些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會導致泄露國家重大秘密、重大環(huán)境污染和嚴重傳染病傳播等危害巨大的后果。在刑事立法上,不能借主觀上是過失,而規(guī)定過輕的刑罰來為領導干部開脫,應按照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規(guī)定與社會危害程度相對應的刑罰。同時,還有必要完善刑事訴訟方面的立法,為確保有效落實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的刑事法律責任提供程序方面的法律保障。其次,加強司法。有效打擊領導干部職務過失行為犯罪,必須消除某些司法人員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不能寬官而嚴民,認為“為公濫權不犯法”、“決策失誤不為罪”。要防止對黨政機關、行政執(zhí)法機關和經濟管理機關的領導干部職務過失犯罪案件抓得不力、久拖不偵、久偵不結。要善于充分依靠和發(fā)動群眾,許多領導干部職務過失犯罪案件的查處,離不開群眾的舉報和提供線索。對因為是領導干部犯案而瞞案不報、壓案不查,甚至設置“障礙”、阻撓查處,造成檢察、公安機關立案難、取證難、處理難的,要嚴肅黨紀政紀,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1]文盛堂.反職務犯罪論略[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王祖書.職務犯罪懲治的國際化趨勢與我國的對策——以《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對我國刑法修正案的影響為視角[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劉廣三,莊乾龍.論職務犯罪特殊偵查手段的優(yōu)先性——以《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為視角的分析[J].法治研究,2012(2).
[4]李蓓丹.芻議職務犯罪預防中的檢察建議[J].法制與社會,2010 (17).
[5]柳晞春.職務犯罪的實證分析與防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王興安.職務犯罪預防工作的困境及其應對[J].法制與社會,2010 (12).
[7]逯奎岳.職務犯罪預防中如何更好地運用檢察建議[J].法制與社會,2010(12).
D914
A
1673―2391(2013)12―0083―03
2013-08-13 責任編校:陶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