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順利
(大慶電視臺, 黑龍江 大慶 163711)
當各類藝術人才紛紛涌向傳統(tǒng)的七大藝術之外的電視領域時,電視被稱為第幾藝術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些從傳統(tǒng)藝術領域中學得知識和經驗、擁有才華和能力的年輕人,如何在電視行業(yè)發(fā)揮作用、找到成就感,是電視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作者試圖從地方電視臺文藝工作的特點出發(fā),思考如何科學管理各類藝術人才并使其發(fā)揮巨大作用。
電視行業(yè)的繁榮興旺使得很多并非電視專業(yè)的藝術人才被電視的魅力吸引,加盟到電視臺文藝部,于是地方臺文藝部的人員構成就像藝術人才大雜燴,包括電視編導、文藝編導、影視編劇、影視制作等電視相關專業(yè)的人才,很多聲樂專業(yè)、器樂演奏、音樂教育、動畫動漫,甚至舞臺美術、服裝設計、舞蹈編導等專業(yè)的年輕人,都夢想著在電視這個魅力四射的行業(yè)找到自我,因此扎堆現(xiàn)象在所難免。
關于電視藝術到底是不是綜合藝術這一重大分歧學術界尚無定論,但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電視節(jié)目的確是融合了聲音、畫面、燈光、文字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藝術作品。文藝節(jié)目的編導,即便不是某方面的專家也得是對各門藝術都有涉獵的雜家,創(chuàng)作出有藝術品位、欣賞價值的作品才是電視文藝工作者的終極追求。
地方電視臺雖沒有能力創(chuàng)辦電視散文、電視詩歌、電視劇、音樂電視等這么多電視文藝的樣式,但即使自辦一臺大型晚會,所需要的工種也包括導演、導播、撰稿、音樂制作、音響、燈光、攝像、舞美設計、特效、字幕、唱詞、片頭角標制作、視頻制作、舞臺監(jiān)督、催場等等,幾乎囊括了絕大部分的電視文藝的工作內容,完美呈現(xiàn)的一臺晚會就是以上所有工種的通力合作,不懂各門藝術特點的人根本無法完美、高效地完成一臺大型晚會的直播或錄播,因此藝術人才的巨大作用便充分體現(xiàn)出來。
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所有組織的管理者,都要面對決策,要做人事決策,而人的問題幾乎是一樣的”。雖然這些藝術人才在地方電視文藝工作中舉足輕重,但大才小用之感還是困擾著每個人。學聲樂的沒多少機會上臺唱歌,學舞蹈的湊不夠人手跳一個完整的舞蹈節(jié)目,學樂器的很少有獨奏甚至伴奏的機會,學服裝設計的就更難有展示自己設計天賦的可能了,那些經過了多年苦讀苦練學得的才能似乎沒有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可以理解讓一個未來的劇作家去打追光,讓一個未來的歌唱家去催場,讓一個美麗的舞蹈家去管話筒,讓一個未來的設計師去排場次,等等,這些高射炮打蚊子的做法讓年輕人承受著不能承受之重。但這就是一臺大型晚會的工作,只有這些普普通通的工作都完美呈現(xiàn),才能給觀眾一個完美的視聽盛宴。
彼得·德魯克1954年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1],已成為當代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提出“管理者的一項具體任務就是要把今天的資源投入到創(chuàng)造未來中去(To commit today’s resources to the future.)”[2]。這些聚攏在電視文藝周圍的藝術人才都是不可多得的資源,但電視藝術畢竟不同于某一個單獨的藝術形式那樣能將自身的藝術特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它是傳播與藝術、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的藝術形式,它的綜合性無形中削弱了某一項藝術形式的個性,卻綜合了各個藝術形式的優(yōu)點和特長。因而讓擁有藝術專長的年輕人立足本職是科學管理的基礎,憑借年輕人對電視的激情和熱情點燃他們立足本職的責任心。同時本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原則,給他們創(chuàng)造發(fā)揮專長的機會,借助如今地方臺自辦節(jié)目增多的契機,只要有可能就給表演專業(yè)的年輕人上臺的機會,文稿和文案放手交給文字功底好的年輕人去寫,不定期地舉辦美術書法攝影展覽,等等,都能巧妙地減弱大才小用的尷尬,將年輕人的才能運用到創(chuàng)造未來中。
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者的三大使命是“達成目的、使工作者有成就感、履行社會責任”。由于管理的缺失造成藝術人才流失是近些年地方臺不小的損失,因而為人才找到成就感才能留住人才。
“智力、想象力及知識,都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所能達成的目標是有限的,唯有有效性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Intelligence,imagination,and knowledgeareessential resources,but only effectiveness converts them into results.)”[2]。電視節(jié)目的創(chuàng)新是電視這個年輕的藝術形式自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止過的,鼓勵創(chuàng)新不僅能使電視節(jié)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更能讓電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大慶市電視臺文藝部在不斷提高大型晚會的質量和影響力的同時,正積極探索時下最流行的微電影的拍攝制作,這個探索會將年輕人的潛能發(fā)揮到極致。同時激勵和獎勵機制也是各行業(yè)科學管理人才的法寶,傳媒集團專門為藝術人才設立的一年一度的藝術人才獎勵津貼是對年輕人成績的鼓勵,也成為進一步吸引外來人才的保證。
任何事業(yè)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人才,對藝術人才進行科學的管理能讓地方電視臺在提升節(jié)目檔次的前提下,開拓出有地方特色、占領地方收視市場的特色節(jié)目,也能在央視和省級衛(wèi)視的收視率爭奪中占有一席之地。
[1]彼得·德魯克.管理實踐[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54.
[2]彼得·德魯克.旁觀者[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