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_張輝誠
毓鋆的大學之道
作者_張輝誠
毓鋆心目中的大學,是中國傳統所謂“大人之學”。毓鋆 曾說:“大學,就是‘學大’,誰最大?唯天為大,為堯則之。人人皆可為堯舜,人人皆可以則天。天有多大?天之所載,地之所覆,日月入世啊。能以美利利天下,才是大矣哉?!?/p>
毓鋆一生講學60余歲,曾于西方學制下的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學院、臺灣輔仁大學、臺灣政治大學任教,皆不長久。毓鋆終其一生力抗西方偏重知識的大學教育,對此頗有詬病。他夢系中國傳統書院制度和精神,創(chuàng)辦天德黌舍(后更名奉元書院),以一己之力,試圖恢復中國傳統書院形式,發(fā)揚其自由講學之精神,承繼成德成才、修齊治平的大任。
毓鋆于1967年9月,受中國文化學院(后改制文化大學)創(chuàng)辦人張其昀(字曉峰)之邀至哲學系任教,開授“孔孟荀哲學”、“陸王哲學”、“學庸哲學”和“易經哲學”四門課。第二學期即擔任哲學系主任,1969年7月離職,為時兩年。開始授課這一年,毓鋆62歲。
據當時就讀大一的陳文昌(今玄奘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回憶,毓鋆開設的課程,因講課精彩,吸引了全年級學生前來聽講。當時哲學系的學生有很深危機感,擔心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但上了毓鋆的課之后,生命得到激勵,都把中國文化當成一生的志業(yè)。當時大一升大二轉系的人數很多,哲學系二年級只剩18人,但自從毓鋆來了之后,學生都不走了,大一升大二破天荒有33人留在哲學系。
陳文昌認為,毓鋆對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的貢獻有以下幾點:第一是毓鋆以經解經,講求實用之學,為學生打開經典奧義,引領學生進入中國文化殿堂,建立學生信心,帶來希望。哲學系從此凝聚一氣,讀書風氣為之大振。第二,鼓勵學生博學多能,向大師學習。毓鋆推崇圣雄甘地,常引甘地說:“要把欲望降到零度以下?!庇终f:“嗜欲深者,天機淺”;學問則推崇熊十力,上課即以《讀經示要》卷一作教材,逐句詮釋。同時鼓勵學生到外校旁聽,推薦錢穆、屈萬里、魯實先、方東美、許世瑛等先生的課。還鼓勵學生加強外語能力。這些都見出毓鋆的寬闊遠見。第三,鼓勵學生靜坐、靜心。毓鋆說:“宋儒,半日讀書,半日靜坐?!膘o坐是儒家式的,不講究盤不盤腿、時間長短,坐定椅上,雙手下垂,自然呼吸,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摒除雜想。等心靜下來之后,思考自然敏銳、清明,這就是儒家所說的“慎獨”、“懲忿窒欲”。
據當時就讀大二的李濟捷回憶,毓鋆總是很早到校,很晚才離開,學生們都到辦公室圍著毓鋆天南地北聊天。毓鋆有時聊他和康有為的孫子康保延見面時,向康保延說年幼時曾對康有為師傅頂嘴:“《大同書》公妻共產,不得花柳???”又說康有為曾贈送一幅橫額大字“詠豳軒”給他(后來曾掛于天德黌舍墻上)。
毓鋆當時煙癮很大,用煙斗抽煙,后來才戒了。學生問起原因。毓鋆就說戒煙有兩個原因,頭一個是外國學生問他:“‘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闊焸恚@樣可以嗎?”第二個原因是,有回在松山車站等車,看見一個老人正低頭彎腰撿拾地上抽剩的煙屁股,回家好剪開煙屁股,把剩余煙草攏集成一根新煙。毓鋆心想:“趁有錢買煙時,趕緊戒了,不要等沒錢買煙了,才撿煙屁股!”
毓鋆有時會帶學生外出郊游,從陽明山走到北投。當時曾去寒玉堂和閻錫山的墓。寒玉堂是溥儒的齋號。溥儒和毓鋆都是清朝宗室,毓鋆說:“寒玉堂,就是‘身如寒玉’的意思。溥二爺,字叫心畬。畬,是二年耕作之良田,心作良田百世耕,故字心畬?!庇终f:“溥二爺畫得最好的作品,都會蓋上‘乾坤一腐儒’的印。”
毓鋆是傳統觀念很純正的人,嚴守禮節(jié),維護傳統。有一回學生去拜年,毓鋆說:“我們皇族是不過年的,除夕夜都會哭陵,江山被推翻了,不敢過年。”
毓鋆上課,會要求學生先寫一篇文章。學生李濟捷寫了一篇《論高職教育》。毓鋆看完之后很滿意(注:毓鋆到文化學院教書之前曾在臺東農校教書,因此有共鳴),下課后便找李濟捷到內湖洲美家中閑談。那是一處農村磚頭房子,里頭只有一房一廳。鄰近小孩早趴在窗戶邊準備瞧看留長胡子的老公公。李濟捷回憶,毓鋆夏天總是穿馬褂,冬天則穿長袍,絕不穿西服。有一回他從箱子里取出一件長袍,翻開內里,竟是一片片貂皮縫制而成,共有四百片。李濟捷向老師求書法,毓鋆 馬上寫了一幅“君子以果行育德”送他;他向老師求字號,老師就給他“敬哲”字號,還特別說:“哲,就是智慧的意思。”
毓鋆在哲學系只教兩年書就離開,起因于身為系主任想大刀闊斧革新系務,卻因而觸怒少數特定人士。加上毓鋆當時已著手成立自己的書院,見沉疴難起,事不可為,也不留念,便瀟灑卸職而去。許多學生得知消息,頗驚詫,還同去覲見創(chuàng)辦人張其昀先生,表達憤慨。
毓鋆離開文化學院后,因于斌樞機主教的敦聘,又前往輔大哲研所任教,但為期甚短,僅一個學期。
當時就讀研究所的魏元珪后來寫出來的悼文《千載意懷師恩浩瀚——儒心、道行、釋骨》提到幾個重點,可窺見其時毓鋆上課之內容與精神樣貌。
其一,毓鋆傳授生命實學。“老師教學重在生命體證而非經生訓詁,中國學問應由儒家入門,道家與釋家則是學得通儒后再去追求。因此教學首由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切入,而后貫通經籍。五經中特重《易經》、《尚書》及《禮記》,子書中特重《呂氏春秋》、《淮南子》以及董仲舒《春秋繁露》等。此外亦教授《孫子兵法》等之運籌策略。唯獨不教詩,并非不重視,而是行有余力,再學詩即可。老師特重‘質’的培育,一個人徒有文飾而無實質,不過是虛飾的學問而已。教學重在培養(yǎng)治國之材,更重在實踐篤行,而非徒托空言?!J為民國以來的學者,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后的學子,多學無所本,有些留學國外,自家文化毫無根底,只襲得西方皮毛,即忝為人師,實貽害蒼生不淺?!?/p>
其二,老師的生命氣象?!袄蠋熥詠砼_后,有為有守,不為形勢所脅,不受利誘所惑,他一心一意要為中國培養(yǎng)真正有卓見的人才,尤重培養(yǎng)臺灣學子認識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老師為人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大有敦厚長者之風,其所傳者不在經義,乃在經訓,更在乎人生命之實踐。毓老師為人誠如孟子所云:立天下之正位,居天下之廣居,其晚年所居處不過彈丸陋室,但卻有德乃馨,廣收學子以培養(yǎng)天下英才而蔚為天下之廣居?!?/p>
其三,堅持真儒精神。“受先生之教者眾矣,領先生之學者伙矣,能憶先生言行者尤所在多有,但惟一不可不知者,先生教人不在詞章,乃在行事為人之真儒精神,為學貴得精誠處。先生深憎言行不一,表里相異之人。先生教學重在人格之熏陶,養(yǎng)成深切篤行之功夫,學問之道不求其華,在乎其實,為學首在學效做人,能明時、知機,洞察世變,不茍不阿方為真君子。學得先生之言者頗不乏人,但得先生之風骨者鮮矣。”
1970年,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任趙雅博邀請毓鋆至該系授課。
毓鋆在政大教書時,用的是最大的教室,聽課的人擠滿教室,幾乎各學系的人都來旁聽。講了一年《易經》,從“辭傳”講到“乾卦”。但一年后,毓鋆就沒來教課了。當時就讀哲學系大學一年級的林杰放后來聽侄子林書任說:“毓鋆沒有收到聘書,自己在家開課。”原來毓鋆上課經常批評時政、月旦人物,系主任和校方迫于政治壓力,不再續(xù)聘。日后林杰放就自行前往毓鋆的黌舍上課。
毓鋆在文化、輔大、政大授課僅三年多,后來學生多前往天德黌舍繼續(xù)問學、聽課。
毓鋆之所以離開大學,不外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第一,毓鋆看不慣大學里充斥學閥門派。毓鋆常批評某些學者自立門戶,創(chuàng)立門派,不過聚徒眾以壯聲勢,但觀其所教不過是空中樓閣,徒有立德之名,而無踐德之實。
其二,毓鋆對大學的標準有不同的看法。毓鋆心目中的大學,并非西方教育體制下那種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大學,而是中國傳統以德術教育為主的書院。毓鋆的大學是“大學中庸”的“大學”,大人之學,是“與天地合其德的”。
其三,毓鋆正著手創(chuàng)建天德黌舍。離開政大后,毓鋆即在成功新村住所,辦起“天德黌舍”書院。毓鋆說,書院精神在于還本歸初,復觀天地之心,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毓鋆決定要用他自己的“大學”,教育“大人之學”,栽培出“大人物”,創(chuàng)造出“大氣象”、“大格局”和“大功業(yè)”,來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954年1月23日,是毓鋆在臺灣開始講學的紀念日。這一年,毓鋆49歲,距其從大陸來臺灣已經7年了。
這一年,毓鋆從臺東回到臺北,自此在臺北講學。起先他教導外國學生,后來在各所大學兼講,到1971年,正式成立天德黌舍(后改名奉元書院),一直以民間書院形式講學,直到2011年,死而后已。
毓鋆認為“書院自有其力量”,創(chuàng)立天德黌舍的目的是“講中國學問,認識中國學問的真面目”。
毓鋆把中國學問稱為“夏學”,書院專講夏學。在他看來,“夏,是中國人的文化。中國是廣義的中國,是中道之國。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誰能用中道,誰就是中國人。中道之國,沒有邊際?!彼f,“入中國則中國之,所有宗教都有末世,只有中國思想沒有末世,中國文化是生生不息、是永恒?!?/p>
毓鋆又說:“我們書院現在只講孔學??讓W就只有一個思想,仁。中國人的學問就是一個‘時’,得乘時以支配天下,仁就是救天下的法寶,所以要以仁為己任?!彼⑶冶容^道:“夏學,以大事小。滿學,以寡御眾??讓W,則是御天下,必使人人皆可為堯舜。中國文化沒有中斷滅亡,都是孔老夫子的智慧?!?/p>
毓鋆講孔學,以經書入門,“依經解經,不是空想臆說”,特別注重用事、經世,曾說:“講書以《易經》為本源,五經就是五常,書是治世之書?!庇终f:“《易經·蒙卦》:‘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B(yǎng)正就是守正。守正太難了,故要‘大守正’。下這么大功夫,就是要達到圣功。一個人守正、養(yǎng)正特別重要,我們讀圣賢書,都是為了希圣企賢。圣功,不是寫幾本書就成了圣人,孔老夫子是為了有所為,才成圣人。道不行了,才回魯國,《春秋》字數最少,是因為年歲最少了?!洞呵铩泛汀兑捉洝肥强桌戏蜃拥木亩?。你們要真懂得‘深明大義、居正一統’,看歷代那些注解都要哭了!中國歷代的注解,從秦始皇到清朝都不敢把真經義講出來,所有教育都是愚民政策,都是愚民之言。幾千年來講學術都是:奉旨行事?!蟮乐校煜聻楣?,選賢與能’、‘人人皆可為堯舜,有為者亦若是。’這是中國人最偉大的思想,堯不傳給兒子,而是讓賢。舊時代儒丐、奴儒在帝制時代都不敢明講?!庇终f:“中國的書都是治國平天下之道?!洞髮W》、《中庸》,是《易經》、《春秋》的小注解,用最簡單的方法講了一遍治天下的要道。”
毓鋆講解“儒”:“儒,專做‘人’之所‘需’。專做別人所需要的事情,儒家都是為別人活的。雖然我們還談不上夏學,只是孔學,但百家哪一家不是為別人謀幸福?人的價值,完全在于對別人的貢獻?!?/p>
因此毓鋆特別反對不切實際之學。他認為中國思想都是實學,講玄學的都是混飯吃的騙子。很多人不懂得從根上做學問,想從中間插隊,沒懂其所以,就是虛學,無用之學,空的。他批評五四:“從五四開始,就拿中國文化寫文章換面包吃。文化精神、文化使命都沒有了。五四以降的學問,都是虛無縹緲之學,好像知道很多很多,但只能自欺而不能欺人。五四運動是中國學術敗壞的開始。痛定思痛不是空話。稍微用點心都知道人的責任。必得細琢磨:大用在何處?絕不是無病呻吟?!庇终f:“五四諸子,文章好,有什么用?《左傳》文章寫得好,還比不上《戰(zhàn)國策》。好好讀《戰(zhàn)國策》啊。你們能為國家出一策嗎?況且《戰(zhàn)國策》還比不上《尚書》,人人皆可為堯舜?!渡袝虻洹纺懿挥眯淖x嗎?《尚書》是第一本政治書,特別重要,最難讀?!?/p>
毓鋆曾撰寫多本著作,后悉數焚毀,不再著書立說。他解釋:“中國學問是解決問題,不是寫一本書教后人研究。為何不寫書?中國文化沒有古今、新舊,只有先后,講就夠了。思想還有新舊之分?會用,都是新的;不會用,都是舊的。講學不是為了留一本書,而是我們能從書中得到新的智慧。有用之物卻無用,在于不思。讀書多少不重要,只會讀才有用!講道容易,行道難;做事容易,成事難?!庇址治鼋窆盼闹疇?,說“今古文之爭,到最后不是爭學問,而是爭學閥。我們不要成學派,要承血脈(上承伏羲,伏羲是人類始祖)?!必逛]說孔子是“述而不作”,自己則是“尋而不作”,終身在“尋”拯世之真文。
毓鋆上課時常提及早期臺灣創(chuàng)設大學的人物,如張其昀創(chuàng)建“中國文化學院”(文化大學前身)、張驚聲、張建邦父子創(chuàng)辦“淡江英語??茖W院”(淡江大學前身)、曉云法師創(chuàng)辦華梵工學院(華梵大學前身)、曾約農(曾國藩嫡系孫)擔任首任東海大學校長……之所以常常提及這些,是因為毓鋆曾幫張其昀籌建中國文化學院,擁有實際辦大學的經驗。他后來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不依靠政府力量,蔣介石曾答應撥款,毓鋆拒絕)蓋一所大學式的書院。
1989年,他終于在苗栗銅鑼購得30畝地,準備蓋“華夏學苑”,并寫妥苑訓:“學由不遷怒不貳過臻圣王至德;苑育仁者相帝者師履一平要道”。取名華夏學苑,毓鋆解釋說:“華夏,就是‘華此夏’,光顯夏文化,華是動詞。我們的責任,就是華夏。夏文化就是‘天下平’的文化?!业膲粝刖褪窍氚雅_灣變成華夏文化的模范島!”
沒有政府捐注資金,只能自己想辦法籌集建校資金,后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卻因故停滯。到了晚年,毓鋆提及此事仍是感慨萬千,說:“30畝地,買十多年了,辦學校沒人做,我有才、有策、有略,就沒人啊!”
毓鋆堅持書院講學,實與中國書院傳統一脈相承。
毓鋆上課曾提及清初“啟運書院”。該書院為毓鋆嫡先祖努爾哈赤所創(chuàng),聘請浙江紹興人龔正路及漢人教師方孝忠、陳國用、陳忠等人,教其子侄讀書,清太宗皇太極、攝政王多爾袞及清初諸多軍事家、政治家,皆從啟運書院所出。
毓鋆之所以堅持書院講學,遠紹宋、元、明書院的自由講學精神,近取清初“啟運書院”講究實學、培養(yǎng)人才的方式,及康有為萬畝草堂講經世維新之學的精神,因此上課時總是勇于批評時政、議論人物,積極培養(yǎng)學子裁成人才,砥礪之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毓鋆心目中的書院,是要能真正做到“大學”。毓鋆曾說:“大學,就是‘學大’,誰最大?唯天為大,為堯則之。人人皆可為堯舜,人人皆可以則天。天有多大?天之所載,地之所覆,日月入世啊。不是說君子不器(但我們小器得很),大器晚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要擔大事,最好五十歲以后),能以美利利天下,才是大矣哉?!?/p>
總結而言,毓鋆書院講學重時務,講實學,悉要義,付諸實踐。他講經的方式則是,明道統,承血脈,掙脫諸儒注解,直探先秦經書大義,依經解經,六經相貫,并歸原于大易。他并且親身示范,一生尊德行,道問學,以平天下為己任。毓鋆終其一生力抗西方偏重知識的大學教育,以一己之力試圖恢復中國傳統民間書院形式,發(fā)揚其自由講學精神,承繼其成德成才、修齊治平的內涵,以擔起“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讀書人之重責大任。
(本文據毓老弟子張輝誠《毓老真精神》一書整理,有刪節(jié))
毓老的師承TIPS
庭訓
毓老師七八歲時即在母親(鈕鈷祿氏,咸豐孝貞顯皇后鈕鈷祿氏外甥女,禮親王福晉)嚴格督促下,至十三歲時熟背經書,背完后母親責備他:“沒出息!”因為皇子大多十二歲就已經背完十三經,竟然比人家晚了一年。母親又曾責備他說:“樣樣通,件件松,就是不懂得擇善而固執(zhí)之!”毓老師上課時回憶此事,曾開玩笑說:“讀書時恨母親,但現在可以唬你們,真得感謝老母親。”
陳寶琛與虛云法師
陳寶?。?848—1935),字伯潛,號弢庵、陶庵,又號聽水老人。福建閩縣人(今福州市)。同治七年(1868)二十一歲進士及第,選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編修。光緒元年(1875)擢翰林侍讀,與學士張佩綸(按,張愛玲的祖父)、通政使黃禮芳、侍郎寶廷等好論時政,被譽為“樞廷四諫官”。
王國維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浙江嘉興海寧人。王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為近代中西美學的開拓學者。
康有為、梁啟超
熊十力(私淑)
外國老師:約翰·斯通與宇野哲人
約翰·斯通(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蘇格蘭愛丁堡人,畢業(yè)于愛丁堡大學及牛津大學。
宇野哲人(Uno Tetsuto,1875—1974),號澄江,日本熊本縣人。1900年東京帝國大學畢業(yè)后,歷任東京高師及東京文理大學教授。
毓老師雖然師承多人,但從他的講學內容看來,影響最大的還是太師母的庭訓、康有為的今文經學和熊十力的新儒學。太師母教導他默誦涵泳四書五經經文;康有為的今文經學啟發(fā)毓老師日后授課時特重微言大義、經世致用之學,以及堅持口述講經的書院傳統;熊十力對中國學術的精研以及在一片西化浪潮之下挺立對中國文化的信心與力量啟發(fā)了毓老師的中華文化復興與重建的責任感。除此之外,毓老師因出身皇族,俯仰于政治潮流之中,尤其著重如何將學問“用諸事上”,因此他總是將中國學術融入現實之中,衡諸古今,強調經世濟民的重要性,讓中國學問變成活活潑潑的智慧,絕不只是單純的學術論文而已。
毓老師曾說:“不可掠人之美,必得尊師重道,最自私的人,才成功在我,一個人的成就,在于利他?!弊饚熤氐溃蠊珶o私,恰恰就是毓老師承上啟下的師承與開創(chuàng)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