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春
(河南省鞏義市植保植檢站 河南鞏義 451200)
鞏義市位于中原腹地,南依嵩山,北瀕黃河,總面積1041km2,屬典型的豫西淺山丘陵區(qū)。在引入杏溫室生產(chǎn)前,鞏義市所在豫西丘陵山區(qū)杏露地品種多數(shù)結(jié)實率低,常遇倒春寒天氣,每667m2產(chǎn)量徘徊在500kg左右;從2003年開始,鞏義杏農(nóng)探索杏的溫室無公害栽培,經(jīng)過多年探索,目前每667m2產(chǎn)量已達到1500kg以上,且溫室杏(在溫室里生產(chǎn)的杏)較露地杏上市時間能提前一個月左右,市場零售價溫室杏10元~20元/kg,而同品質(zhì)露地杏市場零售價卻只有2元~5元/kg,溫室杏保護地生產(chǎn)效益顯著?,F(xiàn)將豫西丘陵山區(qū)鞏義市附近溫室杏無公害周年生產(chǎn)過程介紹如下:
為了滿足金壽杏開花所需的有效積溫,溫室杏從上年12月20日到下年1月20日一般要經(jīng)歷3個升溫階段,每個階段10d,共30d,經(jīng)過3個階段升溫過程,溫室杏就逐漸進入開花期;第一個10d,溫室杏白天溫度控制在10℃~13℃,晚上溫度保持在5℃以上,相對濕度70%~80%;第二個10d,溫室杏白天溫度控制在12℃~16℃,晚上溫室內(nèi)溫度不低于6℃;相對濕度70%~80%;第三個10d,溫室杏白天溫度要控制在16℃~18℃,晚上溫室內(nèi)溫度不低于7℃;相對濕度70%~80%;在這三個升溫階段,最難的是升溫、保溫措施的施行;如果白天溫室溫度升溫困難,可采取減少遮光面,選擇清潔無滴膜等措施;若白天溫室溫度高于要求溫度一般采用放風降低溫室溫度。
夜間保溫更困難,特別是遇到大風降溫天氣,一般采用早放草苫,增加覆蓋層厚度,或室內(nèi)添加碘鎢燈和煤火、蠟燭等增溫措施;由于溫室內(nèi)鋪設(shè)地膜,所以溫室內(nèi)相對濕度比較好調(diào)節(jié)。
一般溫室內(nèi)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照強度的60%~70%,為了提高溫室內(nèi)光照質(zhì)量,可采用三種措施:一是選用透光性好的聚氯乙烯薄膜,并及時除去棚膜上灰塵;二是選用采光好的主干形樹形,確保生長季節(jié)枝枝見光;三是按照所在地方緯度建造合適的采光角度溫室。
在溫室鋪地膜前給杏樹噴施波美度 3度石硫合劑水溶液,均勻噴布于主干、枝、梢,主要消滅越冬病原菌和越冬山楂葉螨成蟲,卵等。
杏開花期一般在1月下旬~2月中下旬。
杏初花期杏棚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0℃~22℃,晚上溫度應保持在10℃以上,相對濕度50%;杏盛花期杏棚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2℃~24℃,晚上溫度應保持在10℃以上,相對濕度50%;杏末花期杏棚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3℃~25℃,晚上應溫度保持在10℃以上,相對濕度50%;杏開花期夜間溫度控制非常重要,如果夜間溫度較低,將會出現(xiàn)花器受凍、發(fā)育不良等現(xiàn)象,導致落花嚴重。如果夜間溫度升不上去,可根據(jù)天氣預報,在氣溫劇降的當天夜里采用白熾燈或碘鎢燈或點燃蠟燭等臨時升溫措施升溫。
杏樹的花器官一般是雌蕊長,雄蕊短。杏自花授粉結(jié)實率低,溫室內(nèi)由于無傳媒昆蟲,需采用人工方法提高授粉率;人工授粉一般在晴天使用雞毛撣子拂動成熟花粉到雌蕊柱頭上,人工授粉的最佳時間是在開花后4h內(nèi)這時授粉坐果率可達80%左右,以后隨著時間推移,坐果率會降低,人工授粉的時間不能超過開花后36h。為了使盛開的花能及時授粉,要求在花期對開放的杏花上午和下午各進行1次人工授粉。
溫室杏授粉也可以借助蜜蜂傳粉,不過經(jīng)作者觀察,當溫室溫度低于17℃時,蜜蜂活動不活躍,傳粉效果往往不好。
杏花露紅初期噴1次5%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防治蚜蟲;花后7d~15d噴1次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主要防治蚜蟲、褐腐病、炭疽病等。
杏幼果膨大期在2月下旬~3中下旬。
溫室杏幼果膨大期,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28℃,晚上溫度應控制在10℃以上,濕度保持在60℃~70%之間。如果溫室杏遇到溫度較低情況,會出現(xiàn)果實膨大緩慢,致使花托干枯,緊箍幼果造成果實表皮受損,形成明顯疤痕,導致果品品質(zhì)下降。在管理上要求生產(chǎn)者下午早放草苫,以防止夜間溫度過低。
當溫室杏新梢長至10cm時須進行修剪,剪除樹體上的徒長枝、直立枝、過密枝,保留斜生枝、水平枝、下垂枝。修剪結(jié)束后,噴施1次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控制杏樹旺長。
溫室杏樹留果數(shù)量確定,一般短果枝留1個~2個果,中果枝留3個~4個果,長果枝留6個~8個果。同時要注意葉果比,一般20片~25片葉供應1個果實較合理。
如果花前花后各噴過1次農(nóng)藥的話,則溫室杏病蟲害基本得到了控制。在幼果膨大期,根據(jù)病蟲發(fā)生情況,靈活掌握,重點防治蚜蟲,若需要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杏果硬核期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中旬。
杏硬核期白天溫度應控制在 26℃~30℃之間,晚上溫度要求保持在15℃以上。濕度保持在60%~70%為宜。
杏果實硬核期一般開始應給杏樹追肥;追肥以鉀肥為主,配合磷肥,每株土施(磷酸二銨+硫酸鉀)0.25kg。葉面噴肥用98%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3%,單噴。結(jié)合施肥進行適量灌水(杏硬核期前不能澆水,若大量澆水,易引起裂果現(xiàn)象),不能漫灌。追肥灌水,能增大果個,增加產(chǎn)量,提高品質(zhì)。
防治蚜蟲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溫室杏一般4月下旬~5月上中旬成熟。
杏果實成熟期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8℃左右,不超過30℃,晚上保持在15℃以上,日平均溫度保持在20℃~25℃。相對濕度控制在60%以下。溫度高,光照強,杏果實著色快。
杏采收前以葉面噴肥為主,一般噴0.3%磷酸二氫鉀,目的是促進果子著色,提高品質(zhì)。杏采收后為了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形成,溫室杏每株追施0.5kg氮、磷、鉀含量各為15%的復合肥,結(jié)合追肥適量灌水。
5.3.1 采收期的確定
根據(jù)果子品種特性、用途、銷售方法等條件確定。若讓游客自由采摘一般可從4月下旬陸續(xù)開始,要求在杏果采收前15d停止使用農(nóng)藥。
5.3.2 果實采收后的管理
a)揭簾撤膜。溫室杏采收完后,要先撤掉草簾,后撤掉棚膜,接著盡快將地膜除掉。將草簾、棚膜清洗干凈卷好入庫備下年再用。
b)修剪。杏采收后,采取落頭、回縮、壓縮等修剪技術(shù),解決超高、頭大、枝組細、弱、長等問題。采取拉枝、扭梢、捋枝等夏剪技術(shù),為控制樹勢,噴施1次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倍水溶液。
重點預防山楂葉螨,可噴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果實采收后,溫室杏進入露地生長階段,病蟲害發(fā)生種類明顯增加,要特別注意山楂葉螨、葉蟬、穿孔病、雜草等病蟲危害,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噴藥控制。
班主任作為學校工作的組織者和執(zhí)行人,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擔負著重要任務(wù)。學校在名師講堂進行理論解讀之后,安排班主任根據(jù)所講內(nèi)容制定適合學校校情的細化方案,利用班主任講堂向全校班級提出要求,具體到每個人校內(nèi)校外的言行。如學校3月份名師講堂解讀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誠信”,該月就舉行四期班主任講堂,分別為“誠信在班級”“誠信在學校”“誠信在家庭”“誠信在社會”,將誠信細化為不同環(huán)境中的具體要求,讓全體師生時刻記住無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都要牢記誠信條約。
溫室杏夏季管理期為5月下旬~8月下旬。
溫室杏必須在8月20日前最后進行一次夏剪,采用疏、縮、壓相結(jié)合的方法。疏除樹體上的過密枝、直立枝,細弱枝,對生枝、重疊枝等;保留中庸枝條,生長較好的枝條,配合夏剪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多效唑控制杏樹樹勢,增加成花幾率。若7月底以前已經(jīng)噴施過2次多效唑藥劑,且已控制了果樹旺漲的果園,8月份一般不再進行化學控制樹勢。若已經(jīng)2次使用過多效唑,但仍未能控制杏樹旺漲的,7月底到8月上中旬前一定要再噴一次100倍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水溶液,促進杏花芽飽滿。原則上一個果園一年使用多效唑次數(shù)不超過3次。
杏樹夏季管理需要控制山楂葉螨、葉蟬、穿孔病等病蟲危害;發(fā)生時一般噴施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0%達螨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若1次防治效果不理想,間隔15d更換藥劑繼續(xù)防治。溫室內(nèi)雜草可結(jié)合施肥等活動人工清除。
夏季在豫西丘陵山區(qū)屬于雨季,溫室杏一般不需澆水,由于杏樹不耐澇,應注意溫室的排澇工作。
溫室杏的秋季管理期為9月~11月上旬。
秋季是杏根系生長高峰期,也是施基肥的最佳時期。施基肥方法:分輪狀或環(huán)狀溝施;輪狀溝施是以樹為中心開挖深度40cm,寬度40cm,長度80cm~100cm輪狀溝。環(huán)狀溝施是沿樹冠外圍垂直開挖寬40cm,深40cm的環(huán)狀溝。施肥量:施雞糞每株施7.5kg~10kg,加磷酸二銨、或N:P:K均為15%的三元素復合肥0.15kg~0.2kg。若施羊糞、豬糞、牛糞每株15kg~20kg加磷酸二銨或N、P、K各為15%的三元素復合肥0.15kg~0.2kg。
秋季溫室杏生產(chǎn)者須對溫室棚架、墻體等進行維護。
杏樹冬剪一般在杏落葉后 15d~20d覆蓋地膜前完成較好,這樣可以避免出現(xiàn)修剪時踏壞地膜現(xiàn)象。修剪時要根據(jù)樹形要求,因樹修剪,隨枝作形,做到均衡樹勢。主從分明,輕重結(jié)合,達到通風透光效果。樹形結(jié)構(gòu):溫室杏一般采用主干形修剪。干高 30cm~40cm,前低后高,樹高180cm,冠徑100cm左右。每年換新枝結(jié)果,中心干上均勻分布結(jié)果枝20個~30個。全樹保持上小下大,上稀下密,大枝稀小枝密,南面稀北面密,達到全樹立體結(jié)果。
杏落葉后進入休眠期。
8.2.1 人工降溫
為使溫室杏提前上市,在深秋和初冬必須對溫室杏樹采取人工降溫措施,才能滿足溫室杏樹打破休眠所需的低溫需求量。按照陳登文等人研究結(jié)果,豫西丘陵山區(qū)杏的低溫需求量一般介于580~670低溫單位,杏的低溫需求量計算方法是累計該品種杏樹0℃~7.2℃時數(shù)。在豫西丘陵山區(qū),一般在11月下旬,當平均氣溫在10℃以下時,開始進行人工降溫。人工降溫方法是白天給溫室蓋上草苫,關(guān)閉風口,使溫室內(nèi)保持0℃~7.2℃溫度;夜間揭開草苫,打開風口,使溫室內(nèi)溫度保持在0℃~7.2℃范圍內(nèi),如晚上杏棚溫度低于0℃,可保留部分草苫不揭開,提高溫度,使其保持在0℃~7.2℃范圍內(nèi);一般杏品種經(jīng)過3周~4周人工降溫過程即可達到打破休眠的低溫需求量。
8.2.2 溫室杏下年生產(chǎn)開始升溫時間
通過多年生產(chǎn)周期對比發(fā)現(xiàn),豫西丘嶺山區(qū)溫室杏下年生產(chǎn)開始升溫時間從12月20日左右開始的比較適當。
根據(jù)各溫室杏品種的實際低溫需求量,推算人工降溫結(jié)束時間,并在下年開始升溫前30d(約11月下旬)澆一次透水,澆水時應將棚膜和草簾全部揭開。
澆水后,約在扣棚升溫前20d~30d給溫室杏樹覆蓋地膜(最好用黑地膜,黑地膜能較好起到抑制杏棚雜草生長的作用),目的是提高地溫,使扣棚后地溫、氣溫協(xié)調(diào)一致,促進杏根系和枝、芽、花的同步生長。若臨近扣棚或扣棚后再覆地膜,一般會出現(xiàn)地溫上升慢,氣溫上升快,導致溫室杏先長葉后開花的“倒序”現(xiàn)象,造成營養(yǎng)不平衡,花后落果嚴重,大幅度減產(chǎn)。
11月中下旬杏落葉后,結(jié)合杏樹冬剪將溫室內(nèi)枯枝落葉雜草清掃干凈并集中深埋或燒毀,目的是消滅越冬病蟲害越冬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