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葉公其人與葉公傳說的傳承

2013-04-07 21:56中村貴
關鍵詞:葉公葉縣楚國

[日]中村貴

(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上海 200241)

【史學新探】

葉公其人與葉公傳說的傳承

[日]中村貴

(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上海 200241)

葉公形象基于白公之亂而產生,繼而傳播到楚地和中原地區(qū)。作為傳說舞臺的葉地有許多關于葉公的古跡。對葉人來說,葉公是“社稷之臣”和“親民善民之人”。他們對葉公的共同認識與共同記憶代代相傳直至今日。作為傳說人物的葉公是由歷史事件、特定空間以及特定人群的共同認識而建構起來的,這些因素對葉公傳說的形成與繼承具有重要作用。

傳說;葉公;葉地

葉公是春秋末期楚國葉縣的行政長官縣公。這個歷史人物古籍中多有記載,比如“直躬證父”、“葉公問政”、“葉公好龍”、“葉公之顧命”等。以往的研究中,許多學者只關注“直躬說話”中的“父子相隱”與“直”等內容,以及“葉公好龍”所隱含的寓意,而對葉公人物形象的產生與葉公傳說之傳承研究至今仍顯不足。萬建中先生說:“傳說一般有客觀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或地方風物作根據,故而可稱之為‘歷史的故事’?!保?]169本文擬從史書中的葉公、傳說發(fā)生的舞臺葉地以及葉公與葉地之間的關系三個方面探討葉公傳說的歷史背景。

一、葉公的形象

(一)史書上的葉公

春秋末期楚國面臨內憂外患。對外“無歲不有吳師”。(《左傳·定公四年》)[2]4638楚、吳因為與其接壤的徐、潛、弦等小國的歸屬不斷發(fā)生矛盾,終于,公元前506年,楚國郢都被吳國攻破,不得已遷都到鄀。這是一個國家滅亡的先兆。公元前479年,楚平王的孫子王子勝(白公勝)叛亂,殺死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并劫持了楚惠王。

葉公堪稱春秋最后三十年中一位名垂楚國歷史的人物。公元前491年,他和左司馬眅、申公壽余一起率楚軍向梁、霍進攻,公元前476年他又進攻東夷,等等。他的政治活動除外攘外,也在平定白公之亂、維護楚國政治安定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將相關記載綜合起來看,可以說《左傳》中的葉公是個“完美”人物。

關于葉公的記載,《左傳·定公五年》:“葉公諸梁之弟后臧從其母於吳不待而歸。葉公終不正視?!保?]4647葉公對拋棄母親后回國的弟弟后臧表示拒絕態(tài)度。杜注:“不義之。”葉公在這里被描寫成重視孝道的人。哀公十六年令尹子西召回在吳的白公時,葉公用仁、信、義、勇等勸告子西。白公之亂時“國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國人望君如望歲焉”(同上),[2]4731可見楚人期待葉公的救援之切。杜注:“言葉公得民心?!保?]4731葉公應百姓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具體的應急政策:“葉公入,乃發(fā)太府之貨予眾,出高庫之兵以賦民?!保?]叛亂平定后,葉公作為楚惠王的股肱之臣參與政事,在春秋末期的楚國政治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二)葉公形象的形成

《國語·楚語下》:“及白公之亂,子西、子期死。葉公聞之,曰:‘吾怨其棄吾言,而德其治楚國,楚國之能平均以復先王之業(yè)者,夫子也。以小怨寘大德,吾不義也,將入殺之’。帥方城之外以入,殺白公而定王室,葬二子之族?!保?]531-532

《戰(zhàn)國策·楚策一》:“昔者葉公子高,身獲于表薄,而財于柱國。定白公之禍,寧楚國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諸侯。當此之時也,天下莫敢以兵南鄉(xiāng)。”[5]515

由此可見,葉公是為平定后的政治穩(wěn)定做出貢獻的人物。與此同時,他作為在方城(楚國北方的防衛(wèi)城墻)之外的葉縣縣公,統帥著方城之外的楚軍,并負責防御中原諸侯侵略。

葉公本名叫沈諸梁,清代王先謙注《荀子·非相》曰:“楚大夫沈尹戌之子,食邑於葉,名諸梁,字子高。楚僭稱王,其大夫稱公?!保?]73大部分文獻用“葉公”、“葉公子高”、“葉公諸梁”來稱呼其人。這說明沈諸梁是作為葉縣縣公的“葉公”而被流傳下來的,他與葉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再者,葉公平定白公之亂的事跡,在《荀子·非相》、《呂氏春秋·分職》、《新序·義勇》、《史記·楚世家》、《史記·伍子胥列傳》和《風俗通義·正失》等史書中也有記載。這意味著確實存在葉公其人,由于白公之亂聲名傳播到楚地及中原地區(qū),他作為平叛者的形象也被傳承下來。

本文并非考證與葉公有關的史實的正確性,也不是考察葉公其人,而是試圖闡釋葉公形象何以形成及被傳承,然后對葉公人物形象的變遷過程作一番梳理。

關于歷史與傳說之間的關系,鐘敬文先生說:“任何傳說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因為它的產生都是有一定的歷史現實做根據的……一般地都不能脫離歷史的條件,也就是說不能不帶一定的歷史性?!保?]傳說是根據特定的史實創(chuàng)造出來的,跟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傳說并非歷史本身,而是“與一定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地方風物、社會習俗有關的那些口頭作品”。[1]169傳說根據特定的歷史事實創(chuàng)造后,通過口頭與文本的途徑在民間社會中得到傳承,并且在傳承過程中有所變遷,也帶有地域性。

葉公傳說屬于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傳說。關于人物傳說的形成過程,黎邦農、劉應芬先生在《包拯其人及其傳說》中說:“他(包拯)的實際作為流傳出來,形成了包公的傳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完滿,較之歷史人物更高、更典型。”[8]也就是說,傳說是以一個人物的事跡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來并流傳于后世的。葉公則是以白公之亂為契機塑造出人物原型,然后傳播到楚國以及中原等其他地區(qū),最后作為平亂人物被不斷流傳下來的?!盾髯印し窍唷吩疲骸叭~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善于后世。”[6]74關于葉公的記載,除《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以外,另見于《論語》、《莊子》、《韓非子》等先秦諸子的著作,以及《風俗通義》、《水經注》等先秦之后的書籍,甚至在《葉縣志》等現代著作內也有出現。因此,后世對葉公的種種描繪都屬于典型的人物傳說。

(三)葉公形象的變遷

這樣一來就有兩個問題:一是葉公的人物形象有沒有時代與地域差異?即人物形象的變遷問題。另一個是葉公人物形象的傳承為何能從先秦持續(xù)到現代?這是傳承背景或原因問題。本文以時間順序為線索,探討不同文獻中的葉公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如何被描寫的,尤其是葉公人物形象的變遷。

1.《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中的葉公

葉公的生平事跡,見于《左傳》、《國語·楚語》和《戰(zhàn)國策·楚策》等古籍之中?!蹲髠鳌分腥~公是白公之亂的平叛者并在平亂中獲得民心,平定后他作為楚王的股肱之臣在楚國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古籍中又有他重視孝道的記載??梢?,《左傳》中的葉公既是平定叛亂者,還是有品德的人,堪稱“完美”人物。

《國語·楚語》中也有白公之亂的記載,不過只是葉公與令尹子西之間的對話,其中葉公用六德(信、仁、智、勇、衷、淑)來批評白公。對于召回白公的子西,他這樣說到:“吾怨其棄吾言,而德其治楚國,楚國之能平均以復先王之業(yè)者,夫子也。以小怨寘大德,吾不義也?!保?]531雖然他們之間發(fā)生過矛盾,但葉公還是對子西為楚國做出的貢獻給予了中肯評價?!秶Z·楚語》又載葉公“葬二子之族”。韋昭注:“子西、子期之族多見害,故皆為葬之?!保?]532葉公埋葬了不幸遭到殺害的子西與子期的族人。由此可見,葉公在《國語·楚語》也是以平叛者和有品德的人形象示人的。

《戰(zhàn)國策·楚策》云:“定白公之禍,寧楚國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諸侯?!保?]515葉公對內平定叛亂,對外防御他國的進攻,因此他與令尹子文、莫敖大心(沈尹戌、葉公之父)、芬冒勃蘇和蒙穀一起被稱為“憂社稷者”。

如上所述,《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中所見之葉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楚國的賢臣和楚人的拯救者。

2.先秦諸子著作中的葉公

先秦諸子著作中所見的葉公與此不同。其特征有兩個:一是這些著作通常用“葉公問政”、“葉公子高問政於仲尼”等定型語句來描寫葉公。由此可以推知,諸子著作成書之前,可能就流傳著葉公與孔子的傳說,后來以口頭與文本方式傳承下來,形成“葉公問孔子”這一類型。二是諸子著作用“葉公問孔子”的形式來宣揚各自的思想。比如《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保?]5447-5448《韓非子·難三》用“葉公問孔子”這個語句來批評孔子之言為“亡國之言”,并且特別強調“法”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墨子·耕柱》也用該句式,批評葉公與孔子之間問答的不完整性。

總之,先秦諸子著作中有關葉公的記載,定型語句比較多。諸子依托這種形式來宣揚各自的思想,那么,其中的葉公到底是怎樣的人物呢?在《韓非子·難三》中有一段頗有意味的記載:“葉公子高問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悅近而來遠。’哀公問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選賢。’齊景公問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節(jié)財?!?,子貢問曰:‘三公問夫子政一也,夫子對之不同,何也?’仲尼曰:‘葉都大而國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悅近而來遠?!保?]在這里,葉公作為楚國的代表與大體同時代的魯哀公、齊景公一起被稱為“三公”,這可能是因為當時楚惠王還年幼,而替國君主管政權的令尹子西與司馬子期又被白公所殺,春秋末期葉公可以算是楚國的代表人物之一。由此可見,葉公不但在楚國,在中原地區(qū)也是一位聲名遠播、膾炙人口的人物。

3.先秦之后著作中的葉公

先秦以后著作中的葉公形象,首先,“葉公問政”這一定型語句在《說苑·政理》、《孔子家語·辨證》等文獻中也有出現。在《新序·雜事五》、《論衡·亂龍》里又有了“葉公好龍”這一家喻戶曉的故事。從這兩本書籍的成書年代可以推知,這個故事是在先秦以后被創(chuàng)造并流傳下來的。其次,從先秦以后的著作中可以發(fā)現葉公與葉地(葉公的封土)以及葉人之間關系的記載?!讹L俗通義·正失》云:“謹按,春秋左氏傳,葉公子高,姓沈名諸梁。古者,令曰公,忠于社稷,惠恤萬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10]85此書先依《左傳》評價葉公政績,后又云“葉人追思而立祠”。[10]86這說明葉公是葉地人的追慕對象。據該書成書年代考證,該祠建立應是東漢以前的事?!端涀ⅰと晁吩疲骸俺萃跻苑庵T梁子高,號曰葉公城。即子高之故邑也?!保?1]504先說明葉地是葉公的故邑,后記述“葉公廟”、“沈子高諸梁碑”,“二陂并諸梁之所堨也”[11]504等與葉公有關的遺跡。

如上所述,先秦以后的葉公人物傳說的特點有二:一是文獻中所使用的“葉公問政”、“葉公好龍”等定型語句,二是在葉公的封土葉地,包括與葉公有關的遺跡,以及葉地人的口頭傳承。值得注意的是,葉公的傳說之所以能夠傳承后世,是由文本與口頭流傳的互動作用,以及歷史遺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這些因素是葉公人物傳說的生命力所在。

由此可見,首先,葉縣縣公葉公是被作為白公之亂這一楚國重大歷史事件的平叛者而流傳下來的。其次,它由遭遇事件的楚人對葉公的共同認識而得到傳承。再次,作為社稷重臣的葉公可以算是當時楚國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先秦諸子利用葉公傳說,依托“葉公問政”等定型語句來宣揚各自的思想。后來,作為楚國社稷之臣的葉公,他與葉地、葉人之間關系的記載越來越多了。這說明以前與楚國、楚人有密切關系的葉公,逐漸被固定在了特定的空間之內。就是說在楚國滅亡后,葉公人物傳說的地域性變得更強了。

二、葉公與葉地

(一)作為傳說舞臺的葉地

《左傳·昭公十八年》云:“葉在楚國方城外之蔽也?!倍抛ⅲ骸盀榉匠峭庵握稀!保?]4531葉邑雖在楚國領土內,但位于方城之外。關于方城,《水經注·汝水》載:“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爭強中國,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華夏,故號此城為萬城,或作方字?!保?1]503王彥芬先生根據考古調查,認為方城“完全是軍事要塞體制,不似一般城堡?!保?2]它位于楚國北方,既是向中原地區(qū)擴展的據點,又是防衛(wèi)要塞。由于方城一帶,“南襟湘、漢,北引河、洛,東夾江、淮,西脅武關,歷為兵家必爭之地”。[13]由此可見,位于方城之外的葉地是楚國對中原諸國斗爭的最前線。

從當時的地理情況看,葉邑周圍許、胡、房、道、沈等小國群立,這些小國又與晉、鄭、陳等國相鄰。《葉縣志》云:“葉縣地處中原腹地,戰(zhàn)略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4]2作為“楚在方城之外地區(qū)的重要軍事據點”,[15]葉并不是普通的縣城,無論攻守都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白怨乓詠?,葉縣即為南北交通要沖?!保?4]372在沈諸梁成為葉公并率領葉人進行平叛等軍事活動中,葉地始終扮演著軍事基地的角色。

(二)史實中的葉公與葉地

《左傳·哀公十六年》載:“諸梁兼二事,國寧,乃使寧為令尹,使寬為司馬,而老于葉?!保?]4731-4732他平定白公之亂并復興楚國后,在葉地結束其一生。從沈諸梁在《左傳·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時作為葉公出現到他在葉地隱居之間的約30年里,其平叛與抵御中原諸國的進攻等政治行為大體上是在葉縣縣公任內發(fā)生的。

此外,文獻中還有他主持水利工程的記載?!端涀ⅰと晁吩疲骸吧接杏咳绷?,畜之以為陂,陂塘方二里,陂水散流,又東徑葉城南而東北注醴水。醴水又東注葉陂,陂東西十里,南北七里,二陂并諸梁之所堨也。”[11]504可見,“二陂”是由葉公建起來的。此外,清同治十年歐陽霖修的《葉縣志》中記載:“二陂并葉公諸梁所作,今遺址尚存,名水城?!保?6]206-207葉公不僅對楚國做出貢獻,而且對葉地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并流傳后世。

(二)葉人對葉公的認識

《風俗通義·正失》曰:“(葉公)忠于社稷,惠恤萬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與國人攻白公,白公奔山而逝,生烹石乞,迎反惠王,整肅官司,退而老于葉。及其終也,葉人追思而立祠。功施于民,以勞定國,兼茲二事,固祠典之所先也?!保?0]85-86葉公逝世后葉人建葉公祠,“反映了老百姓對葉公子高的崇敬、緬懷之情”。[17]關于民眾對歷史人物態(tài)度,張紫晨先生曾經說過:“尤其是那些與人民關系密切、同情人民疾苦或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物,人們更是發(fā)出種種感念之情。”[18]可見,葉公祠的建立意味著葉人對葉公的共同認識。葉人心目中的葉公形象,如《風俗通義》所云:“忠于社稷,惠恤萬民”、“功施于民,以勞定國,兼茲二事”。[10]85-86《葉縣志·名宦志》中葉公與東漢王喬等后代人物一起,作為葉地的名宦被列出。該志主要內容根據《論語》、《左傳》等文獻材料,記述了葉公“問政”、建立“二陂”、平定白公之亂等事跡,并稱贊他的政績。[16]496-498

由于出色的政績,葉公在葉人心目中成為“社稷之臣”、“惠政的縣公”。日本學者柳田國男曾經說過:“傳說,有其中心點……傳說的核心,必有紀念物。無論是樓臺廟宇,寺舍庵觀,也無論是陵丘墓冢,宅門戶院,總有個靈光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謂之傳說的花壇發(fā)源的故地,成為一個中心?!保?9]他認為傳說依靠“物的存在給記憶一個具體的空間,成為一個絕大的證據”。[20]紀念物是與口述形式一起對傳說的后代繼承起著重要作用的?!叭~公傳說”是個典型,它既有“傳播中心”又有相應的紀念物。

關于葉公的紀念物,《水經注·汝水》云:“楚惠王以封諸梁子高,號曰葉公城。即子高之故邑也……醴水又東徑葉公廟北,廟前有沈子高諸梁碑。”[11]504說明葉地有被稱為“葉公城”的葉公的領地,還有葉公廟宇以及與葉公有關的碑。由此可見葉公與葉地之間的密切關系,葉公成了葉人的祭祀對象。

《葉縣志》記載:“春秋葉公墓在舊縣,漢書注皇覽曰,縣西北去城三里,有葉公諸梁冡,近縣祠之曰葉公坵?!保?6]120由此推知,葉公墓在《漢書》編寫的東漢時期還是保存著的。還有“葉公祠在舊縣北門外,有坊曰葉公問政處”。[16]184“玩龍臺在舊縣城東。葉公好畫龍,神龍下降,即此地也。”[16]116-117“葉公問政”、“葉公好龍”等與“葉公傳說”有關的遺跡當時也多保留著。

如上所述,可以提出三點。首先,葉公的人物形象是依據葉公對楚國的貢獻以及“二陂”建立等史實建構出來的;其次,葉公與葉地的密切關系是葉人對葉公產生共同認識的主要原因;最后,與葉公有關的紀念物說明葉地是“葉公傳說”的中心點,這些紀念物在后來流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葉公形象的傳承

萬建中先生說:“傳說是一個社會群體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公共記憶……屬于特定聚落空間內部的共同記憶,與其他地域、民族、階層、族群、組織等的記憶有著明顯的差異?!保?]187如果繼承過程中不存在特定集團的共同記憶,那么傳說就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被遺忘。唯有存在對傳說的集體記憶才能夠讓傳說流傳下來。

葉公傳說在葉地這一特定空間內主要由葉人傳承。從與葉公有關的紀念物及其時代變遷也可看出“葉公傳說”的傳承過程。首先看葉公廟。“舊秦漢之世,廟道有雙闕幾筵,黃巾之亂,殘毀頹闕,魏太和、景初中,令長修飾舊宇,后長汝南陳晞,以正始元年立碑,碑字破落,遺文殆存,事見其碑?!保?1]504它雖因黃巾之亂被破壞,但于正始元年(公元前240年)再建,碑上遺文也被保存下來。其次看“玩龍臺”。“(玩龍)臺前有墨池,俗傳泚墨之所,今尚有遺址可尋?!保?6]116-117它在清代還保留著。再看葉公祠?!坝挚h南葉公祠,明萬歷間知縣高文登建后為流寇所燬,今遺址并沒?!保?6]184雖現已丟失,但可以看出它在明代重建過。與葉公有關的紀念物屢次被修繕或重建,這對“葉公傳說”的傳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表現出后人對葉公共同認識的歷史繼承。

最后探討一下“葉公傳說”的現狀。2008年刊行的《葉縣志(1986-202)》[21]第五編《葉公與葉姓》,內容包括葉公(葉公政績、典籍要錄、葉公遺跡)、譜牒與宗親、葉氏聯誼、葉公文化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該書對葉公的描寫:首先,“葉邑古城”是“春秋時,葉公沈諸梁封為葉之邑宰后,在此廣施惠政,民受其德”。[21]152這與歷代相傳的葉公形象相符。此外“譜牒”記載:“古今葉氏譜牒,都認同始祖為葉公沈諸梁,對葉公宰葉時的惠政、平叛等多加褒贊?!保?1]153由此可見,現行的葉公人物形象是與其歷來的形象一脈相承的。再者,葉公墓也被葉氏后裔屢次再建,現在它作為葉公陵園,“不但是海內外葉氏后裔拜謁始祖、緬懷葉公的場所,更是人們旅游、觀光的勝地”。[21]153可見現代的葉公人物形象是在繼承歷代葉公形象的基礎上,作為葉氏的始祖被當作祭祀對象,并受到了葉氏子孫的共同認識。這還是一個旅游資源?!叭~公傳說”必將以葉地為傳播中心,基于當地人與葉氏后裔的認同,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綜上所述,葉公是以白公之亂這一歷史事件為契機而塑造出來的人物原型,此后,葉公以“社稷之臣”、“親民善民之人”等形象被流傳下來。歷代葉地不少與葉公有關的遺跡說明,不僅葉地與葉公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葉人對葉公有著深深的懷念之情。葉地是“葉公傳說”的中心點,與葉公有關的遺跡在葉公形象的后世流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葉地人對葉公的共同認識與記憶對“葉公傳說”的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有關史料和文獻記載、傳說之傳播中心葉地、葉人對葉公共同的認識與記憶等因素的有機結合,使得葉公人物傳說能夠被構建和流傳。葉公人物形象的變異性及其現實的社會意義有待進一步考察。

[1]萬建中.民間文學引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十三經注疏[M].清嘉慶刊本.[清]阮元,???北京:中華書局,2009.

[3]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9:668.

[4]徐元誥.國語集解[M].修訂本.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

[5][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清]王先謙.荀子集解[M].沈嘯寰,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

[7]鐘敬文.民間文藝談藪[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5.

[8]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理論研究部.中國民間傳說論文集[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99.

[9][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鐘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373.

[10][漢]應劭.風俗通義校注[M].王利器,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1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校證[M].陳橋驛,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12]王彥芬.楚方城考[M]//河南省考古學會.楚文化研究論文集.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158.

[13]方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方城縣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2.

[14]葉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葉縣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5]石泉,何浩,陳偉,等.楚國歷史文化辭典[K].修訂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104.

[16][清]歐陽霖.葉縣志[M].倉景恬,胡廷楨,纂.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17]田錫富,張碩.惟楚有才:楚國的名人賢士[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8.

[18]張紫晨.中國古代傳說[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328.

[19][日]柳田國男.傳說論[M].連湘,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26.

[20][日]柳田國男.民間傳承論與鄉(xiāng)土生活研究法[M].王曉葵,王京,何彬,譯.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136.

[21]葉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葉縣志:1986-2002[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Lord Ye and Transmission of His Legend

ZHONGCUN Gui

(Schoo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The figure of Lord Ye was derived from a historical event called“Lord Bai’s rebellion”and gradually spread to Chu State and central plains of China.There are a number of historical sites about Lord Ye in the native region.To local dwellers,Lord Ye is the“pillar of the state”and“people-friendly person”.All these common recognition and memories are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s a legendary figure,Lord Ye was constructed by historical events,specific space and common cognition of particular people.And thes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legend about Lord Ye.

legend;Lord Ye;Lord Ye’s native region

K225

:A

:1672-3910(2013)04-0029-05

2013-03-22

中村貴(1979-),男,日本福岡人,博士生,主要從事民俗學研究。

猜你喜歡
葉公葉縣楚國
葉公好龍
河南舞鋼市—葉縣南部晶質石墨成礦條件及找礦前景
《自相矛盾》擴寫
恣意浪漫的楚國器物
葉縣
小燕子
《葉公好龍》改寫
“健康中原行·大醫(yī)獻愛心”健康扶貧專項行動走進葉縣
論楚國樂律的自成體系及其樂學實踐
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