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俊 李 彪 馬 潔 孫傳齊 章 攀
姬菇又名小平菇,菇蓋灰色、灰褐色或灰白色,菇柄白色。具有蓋小柄長和味道鮮美、口感脆嫩的特點,姬菇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糖分、脂肪、維生素和鐵、鈣等微量元素,長期食用,有降低高血壓和膽固醇含量的功能。
姬菇屬中低溫出菇類食用菌,出菇溫度2~24℃,最佳出菇溫度8℃~15℃,栽培效益好。我省有大量苧麻栽培,每畝苧麻一年可產(chǎn)苧麻麻骨500kg左右,苧麻秸稈大都焚燒處理,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huán)境。為了我們將苧麻麻骨粉碎后,栽培姬菇,探索出苧麻麻骨栽培姬菇技術。
1.苧麻秸稈處理 在每批苧麻收獲后,將苧麻麻骨收集曬干,用秸稈粉碎機粉碎成顆粒狀或粉狀備用。
2.栽培時間 我們利用當?shù)氐淖匀粭l件,一般安排在秋冬季制袋,秋、冬、春季只要氣溫保持在5~25℃之間,適合姬菇的生長的季節(jié)出菇。
3.菌種選擇 我們采用四川省農(nóng)科院的西德33,其出菇溫度比較適宜,菇蓋灰色,菇體適中,且生物轉化率較高。
1.栽培料配方 苧麻麻骨40%、棉籽殼40%、生石灰3%、玉米粉15%、磷肥1%、石膏1%,含水量60%。
2.制袋 我們選用長∶寬∶厚為43cm∶22cm∶0.03cm的低壓聚乙烯袋,先扎緊一頭備用。將栽培料按配方配制好后,就可以開始裝袋,或者讓其自然發(fā)酵一天,培養(yǎng)料變得松軟后,再裝也可以。裝袋要求松緊適當,裝好后扎緊另一頭,檢查是否有菌袋穿洞現(xiàn)象。如有,可用膠布粘上。迅速地放入滅菌鍋里進行滅菌處理,一般常壓滅菌達到100℃后,保持18小時,中途不可以熄火降溫即可。
3.接種與發(fā)菌管理 將徹底滅菌的栽培袋待其在滅菌鍋內冷卻至常溫后,及時地將栽培袋移入接種室,待菌袋中溫度降至30℃以下就可以接種。我們采取兩頭接種的方法,這樣菌絲長得比較快。接種時,要嚴格按照無菌要求進行,接種室要嚴格消毒措施,滅菌要徹底,接種人員的手也要消毒。嚴防接種時造成感染。接種完畢,迅速將菌袋移入發(fā)菌室進行發(fā)菌管理,發(fā)菌期間,要注意菌袋的堆碼高度,不要過高,中間要留氣孔,一般堆3~5層即可,還要隨時注意發(fā)菌室的溫度,及時檢查,每隔兩天要開窗進行適當?shù)耐L透氣,以利菌絲的快速生長。一般情況下,25~35天即可長滿菌袋。
菌絲達到生理成熟時即可將栽培袋移至出菇室(棚)進行出菇管理,要掌握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線四大要素的協(xié)調管理。
1.溫度管理 栽培過程中,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溫度調節(jié)。當氣溫降低時,可將菇棚(房)四周關緊,必要時可用地膜把栽培袋口蓋密;當氣溫升高時,尤其是氣溫超過25℃,早晚可打開菇棚(房)的遮蓋物,同時可增加菇棚(房)內地面的濕度和空間相對濕度,以利降溫;第三,要人為地拉大晝夜溫差,促使菌絲扭結,形成原基。
2.濕度管理棚(房)內空氣濕度保持在85%~95%。另一方面要根據(jù)子實體發(fā)育期進行水分管理,催蕾期只要保持栽培料面濕潤為宜,隨著子實體的長大噴水量要適當加大,但菇棚(房)內不能長時間保持高濕狀態(tài),相對濕度超過95%,就必須通風降濕。
3.通風管理子實體生長期間需要有足夠的氧氣,如果菇棚(房)內長期不通風或通風不良,容易長畸形菇。因此,在出菇期間結合噴水管理要經(jīng)常通風。
4.光線管理出菇期間需要有適當?shù)纳⑸涔?,但菇棚(房)內的光線不能太明亮,更不能有陽光直射。
姬菇菌絲培養(yǎng)階段,常見的雜菌有綠色木霉、青霉、毛霉和紅色鏈孢霉等,發(fā)現(xiàn)后應及時處理。子實體生長階段,主要雜菌是粘菌,發(fā)現(xiàn)后應及時將染有粘菌的栽培袋進行處理,同時加強對菇棚(房)通風。蟲害主要有蛞蝓、蝸牛、菇蠅和蚤蠅。蛞蝓和蝸??捎?%密達顆粒劑誘殺,菇蠅和蚤蠅可用25%殺滅菊酯稀釋1000倍進行防治。在防治害蟲時要特別注意不能將農(nóng)藥噴到菇體上。
子實體成熟的標志為菌蓋長至2~3cm、菌蓋邊緣內卷、孢子尚未彈射。采收要及時,要保證菇體完整。姬菇整個栽培周期大約需要3~4個月,產(chǎn)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三潮,采完一潮菇后應停止噴水2~3天,再進行噴水管理。每潮菇轉潮大約需要8~12天,采摘后及時清理料面,以利下潮菇的發(fā)生。
(通聯(lián):四川省達州市農(nóng)科所6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