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露 張超
圓明園是清朝五代皇帝在150余年間傾心經營的大型皇家宮苑。盛時,圓明園以其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杰出的造園藝術、精美的建筑、豐富的文化收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和突出的政治地位聞名于世,被譽為“萬園之園”和“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
道光統(tǒng)治時期,已是清帝國的衰敗期,特別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封閉的中國大門,國內社會矛盾不斷加深,政治上內憂外患,加之經濟上的衰退,使得國家形勢每況愈下。道光一生恪守勤儉二字,減少國庫開支,此時國內少有土木興建。但道光寧撤萬壽、玉泉、香山“三山”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秋狝,卻沒放棄過對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囿于日益嚴峻的內外危機,道光沒有對圓明園進行大規(guī)模的園林工程,但改建項目仍間或有之,僅圓明園的修繕費用每年即達10余萬兩白銀,盡管道光提倡并厲行節(jié)儉,但他仍斥巨資在圓明園給自己修建了宏偉的寢宮——慎德堂。
圓明園作為御園,從雍正時期大規(guī)模興建,歷經乾隆時期不斷增建,再到嘉慶時期達到全盛,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道光時期由于國力有限,加之其以勤儉為榮的秉性,除在綺春園內進行了少量增建以供皇太后使用外,只是對原有園林、建筑進行改建和修葺,再沒有擴充園林范圍。與道光息息相關的慎德堂就是在其當政時期改建的一組建筑。
九州清晏是圓明園內最早修建的一組建筑景群,按照過去“前朝后寢”的制度來說,它屬于這座皇家宮苑的“后寢”,是帝后在園內的主要生活區(qū)域。九州清晏的中心為圓明園殿、奉三無私殿和九州清晏殿三座大殿,在其左右還建有眾多附屬建筑,包括東路的天地一家春和西路的樂安和、怡情書史和清暉閣等,是一組功能完備的園林景觀。
道光十一年(1831年),將原樂安和、怡情書史及北側魚池原址改建成慎德堂,此后這里一直是道光在御園的主要居住宮殿,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駕崩于此。而慎德堂建造、命名的原因也與道光的崇儉思想有關,其《慎德堂記》開篇就說道:“崇儉去奢,慎修思永”,意在以這座建筑警示自己及他人要厲行節(jié)儉。
道光對慎德堂喜愛有加,目前存世的清宮畫作中多有對其在慎德堂生活情景的描繪。如其中一幅名叫《喜溢秋庭圖》的畫作上就描繪了道光與后妃、子女們在慎德堂內的生活場景,畫卷上方鈐有“慎德堂寶”印。畫中的道光坐于敞廳寶座之上,其下坐的是孝全皇后,院內皇子、皇女玩樂嬉戲,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另一幅名為《道光行樂圖》的畫作同樣鈐“慎德堂寶”印,描繪的是道光及皇子們讀書的景象。畫中道光端坐于方亭內的書桌之后,注視著不遠處亭子內正在寫字的兩名皇子,其他子女則在周圍嬉戲。正在學習的兩位皇子就是皇四子奕詝(咸豐皇帝)和皇六子奕訢。
兩幅畫作描繪的都是道光與妻兒們在一起的生活場景,作為父親,這無疑是他最快樂、最放松的時刻,也反映了慎德堂在道光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慎德堂是道光及其家人生活休閑、共享天倫的地方,更是他拋開政務煩擾、享受家庭之樂的溫馨家園。
慎德堂為面闊五間、前后三卷式帶后抱廈、四圍有廊式建筑。堂內檐柱高4.35米,臺明高0.59米,臺出1.09米,堂內地皮至頂格為5.06米。主殿分為前、中、后三層,殿內設有書房和寢室。大殿明間設有寶座,寶座上的詩匾下掛有道光親筆御書的“福”字做成的玉璧子。原來曾掛在奉三無私殿的道光御容畫軸及道光喜歡的“公正平和”和“安詳澹靜”匾額,也被移掛在了慎德堂內。
殿內有一書屋名曰養(yǎng)正書屋,是道光日常讀書、寫字的地方。從《喜溢秋庭圖》可以看出,慎德堂建筑基本使用材料本色,沒有過多色彩修飾。庭院中布置有大量的太湖石,還植有松柏、蘋果、牡丹、菊花等植物,這十分符合圓明園所注重的園林風格,講求自然野趣的營建理念。
咸豐十一年(1860年),慎德堂與園內其他建筑一同毀于英法聯(lián)軍之火。如今,我們只能通過史料記載和現(xiàn)存的圓明園樣式雷圖和建筑燙樣等資料來探究慎德堂的基本面目。從燙樣中不難看出,慎德堂位于九州清晏三進主殿西側,中間建有同道堂、清暉堂等,既用廊把慎德堂隔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院落,同時也由廊與周圍建筑相連。與慎德堂隔院相望的土石假山上建有三座倒座式(坐南朝北)小型建筑,三者亦由廊相連,居東者為“昭吟鏡”,居中者為“得心虛妙”敞廳,居西者為“峭碧”,三座亭宇東西有疊落游廊通至慎德堂。慎德堂西側為湛靜齋,于道光十一年由清暉閣改建而成,為全貴妃住所,咸豐皇帝出生于此。慎德堂南邊還有敬事房、庫房、司庫等附屬建筑。
慎德堂是一座五開間的三卷大殿。室內面積為425平方米,設有東西暖閣及仙樓,還有室內戲臺。慎德堂內部以門罩、碧紗櫥、屏風間壁自由劃分,不拘常套。它三卷的卷棚屋頂,沒有一般屋頂?shù)凝嫶篌w積,也沒有復雜的斗栱組合,其卷棚的重復產生了一定的韻律感。慎德堂的外觀特色是在方形結構上有三層連接在一起呈波浪形的屋頂,這個波浪形屋頂呈現(xiàn)出中國園林藝術活潑風格里的非凡特色,尤其在最常用的屋頂形態(tài)諸如“硬山”、“歇山”和“挑山”當中十分特別。這座殿堂在布局和設計上顯示出明確的特色,具有極大的自由度。
概而言之,慎德堂是道光時期圓明園改建的為數(shù)不多的建筑景群之一,建成后即為道光在御園內最主要的起居之地,成為身處歷史大變革時期、苦悶彷徨的皇帝的心靈寄托之所,同時也是這位“衰世”君主勤儉治國、勉力支撐、指揮調度的核心政治空間。慎德堂整組建筑占地面積并不大,也沒有奢華的裝飾,體現(xiàn)著道光崇尚節(jié)儉的思想。在1860年圓明園被毀以前,這座登峰造極的皇家宮苑一直是清帝國皇室成員悠游享樂與安居理政的理想樂園,“家”與“國”在此互相觸發(fā)與交融,我們由慎德堂亦可管窺圓明園之一斑。
道光和他的皇后們
道光本是一位循規(guī)蹈矩、不好聲色的帝王,但長時間子嗣不豐只得廣納后宮。他先后擁有四位皇后,每一位都對道光的生活產生過重要影響。
原配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嘉慶元年由乾隆指婚的。旻寧崇尚節(jié)儉,鈕祜祿氏夫唱婦隨,據說夫妻二人長久身穿帶補丁的衣服,使用的家具器皿都很簡單,有時晚飯僅讓太監(jiān)買幾個燒餅,就著開水草草下咽。不幸的是,這位與道光共同度過艱苦樸素歲月的鈕祜祿氏于嘉慶十三年便去世了。
第二位孝慎成皇后,佟佳氏,是位性格溫存、善解人意的女子,所以夫妻二人的交流更為深入,感情十分和睦。道光初年,厲行節(jié)儉,壓縮宮廷經費,宮中生活十分艱難,多虧這位皇后才能苦苦支應。佟佳氏死于道光十三年,道光帝感念其侍奉20余年,悲痛異常,甚至規(guī)定停止宴樂一年。
第三位孝全成皇后,小鈕祜祿氏,道光初年被選進宮。這位皇后生長于蘇州,才貌雙全、聰穎靈秀,道光帝對她一見傾心,備加寵愛。然而,她作風跋扈,對皇帝多有約束,對嬪妃手段也很嚴厲,漸漸與皇太后產生了矛盾糾葛。紅顏薄命,最終在病中飲下太后所賜“藥酒”后撒手西去,年僅33歲。
此后,道光帝不立皇后,宮中事務由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打理。她為人小心謹慎,善于平衡各方面關系。晚年的道光帝喜怒不定,多虧她兢兢業(yè)業(yè)后宮才得安寧。但道光帝至死也沒有給她皇后的稱號,還是兒子咸豐帝替他追封的。
中國收藏201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