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浙江 杭州 311500)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最常見的感染性肺炎之一,我國每年約有上千萬的患者[1],目前其主要治療方法是應用抗生素[2]。莫西沙星作為第4代喹諾酮類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效果強、耐藥少、穿透力強等優(yōu)點,已逐漸成為治療CAP的重要藥物[3-4]。為此,本研究擬通過比較莫西沙星與頭孢曲松聯(lián)用阿奇霉素治療CAP的療效、痰培養(yǎng)好轉(zhuǎn)情況以及不良反應,探討莫西沙星治療CAP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就診的CAP患者70例,診斷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訂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5];男 39例,女 31例;年齡 18~70歲,平均(46.22±9.65)歲。排除標準:有嚴重基礎疾病;肝腎功能明顯異常;孕婦或哺乳期患者;對喹諾酮類藥物、頭孢菌素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過敏;入院前經(jīng)過抗生素治療。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試驗組應用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商品名拜復樂,拜耳先靈醫(yī)藥保健股份公司(德國)]靜脈滴注,每次400 mg,每日1次。對照組應用頭孢曲松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頭孢曲松每次3.0 g、每日1次,阿奇霉素每次500 mg、每日1次。兩組以7~10 d為1個療程,給藥方式均為靜脈滴注。
詳細記錄治療期間患者每日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情況,密切關注治療期間患者出現(xiàn)的各種不良反應并作記錄。痊愈:癥狀完全消失,體征恢復正常,白細胞(WBC)計數(shù)等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痰培養(yǎng)轉(zhuǎn)陰,胸部X線檢查正常;顯效:癥狀明顯改善,體征明顯好轉(zhuǎn),WBC計數(shù)等實驗室檢查基本恢復正常,痰培養(yǎng)菌群減少或轉(zhuǎn)陰,胸部X線檢查明顯改善;進步:癥狀有所改善,體征部分好轉(zhuǎn),WBC計數(shù)等實驗室檢查尚未恢復正常,痰培養(yǎng)菌群減少不明顯,胸部X線檢查有改善但不明顯;無效: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癥狀體征未改善,實驗室檢查未恢復正常,痰培養(yǎng)陽性,胸部X線檢查仍有明顯肺炎表現(xiàn)。將痊愈和顯效病例作為治療有效病例,計算有效率。
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平均療程試驗組為(8.5 ±2.9)d,對照組為(8.4 ±3.1)d,兩組近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39,P=0.890)。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痰培養(yǎng)結果比較[n=35,例(%)]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4。治療過程中,試驗組共有3例(8.57%)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2例惡心、嘔吐,1例眩暈、頭痛;對照組中共有5例(14.29%)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3例惡心、嘔吐,2例皮膚瘙癢等。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65,P=0.452)。
CAP分為典型肺炎和非典型肺炎,主要致病原分別為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非典型病原體(如肺炎支原體)[6]。由于痰培養(yǎng)技術耗時長,早期不能明確病原學診斷,故臨床多用頭孢曲松聯(lián)合阿奇霉素等廣譜抗生素作為主要經(jīng)驗性治療藥物。莫西沙星作為新一代喹諾酮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能力強、耐藥少以及劑量要求低等優(yōu)點[7]。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在治療有效率和痰培養(yǎng)好轉(zhuǎn)率等方面近似,證明莫西沙星的療效與頭孢曲松聯(lián)合阿奇霉素療效相近,病原體清除能力相近。莫西沙星主要作用于DNA異構酶,阻斷細菌增殖,有效減低了產(chǎn)生耐藥性的概率。莫西沙星不僅對革蘭陰性菌的抗菌活性與其他喹諾酮類藥物相當[8],而且對肺炎鏈球菌和非典型病原體的增殖也有明顯抑制作用[9]。另外,由于莫西沙星組織穿透力強,在體液中分布廣泛,能迅速滲透至肺組織,具有較強的病原體清除能力。因此,在CAP的治療過程中,莫西沙星的療效與頭孢曲松聯(lián)合阿奇霉素的療效差異不大,病原體清除能力相近。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似,證明兩者在藥物安全性方面并無明顯差異。在本研究的治療過程中,莫西沙星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為惡心、眩暈、腹瀉等輕微癥狀,大多反應短暫,停藥后自行好轉(zhuǎn)[6,10]。由此說明,在藥物安全性方面,莫西沙星適用于CAP的治療。
綜上所述,在CAP的治療過程中,莫西沙星的臨床療效、病原體清除能力、藥物安全性都與頭孢曲松聯(lián)用阿奇霉素相當。然而,莫西沙星具有劑量要求低、使用便利、經(jīng)濟、依從性高等優(yōu)點,更適合于作為CAP治療的首選藥物。
[1]王吉耀.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12.
[2]陳有忠,李美朝.莫西沙星治療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158例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0,23(1):124.
[3]Lakovelev VP,Pplushkina NR.Moxifloxacin-antimicrobialactivity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J].Amibiotkhmioter,2002,47(5):19.
[4]Norrby SR,Petermann W,Willeox PA,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vofloxacin and ceftriax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Scand J Infact Dis,1998,30(4):397.
[5]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6]楊澤輝,高 媛.莫西沙星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9,12(2):135-136.
[7]李玉光,張愛蘭,仵榮會,等.莫西沙星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1):1 430-1 432.
[8]Blondeau JM.A review of the comparative in-vitro activities of 12 antimicrobial agents,with a focus on five new“ respiratory qninolones”[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9,43(Suppl B):1.
[9]Boswell FJ,Andrews JM,Wise R,et al.Bactericidal properties of moxifloxacinand post-antibiotic effect[J].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9,43(Suppl B):43.
[10]Springsklee M,Reiter CM,Meyer JM.Safety and toerability profile of moxifloxacin[J].ClinMicrobiol Infect,1999,5(Suppl 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