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逐層疊加的方式制造零件的方法稱之為快速制造、直接制造或加層制造。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通過這種方法制備近凈成形構件為節(jié)省加工時間和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尤其適用于制造原料較昂貴的航空構件。加層制造技術是將一個三維CAD模型切分成很多的薄層,然后逐層制備并疊加構成物理原件。
一般來說,金屬的加層制造包括鋪粉、送粉、送絲以及其他過程等四種加工路線。在過去幾十年里,對送絲方式的關注相對較少,但隨著市場對鈦合金系列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制備的可重復性、材料的性能和用法、部件尺寸以及制造速度都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這相應地提升了送絲方式的地位。相關研究表明,通過送絲方式制備的Ti-6Al-4V合金具有更好的質量,尤其是在提高密度和減少污染物方面。
實驗所用加層制造設備包括最大功率為3.5 kW的Trumpf HLD 3504 Nd:YAG激光棒、型號為Weldaix的送絲機以及型號為Kuka KR 100 HA的高精度六軸機器人。將超低間隙型Ti-6Al-4V合金焊絲在氬氣氛圍中逐層沉積到Ti-6Al-4V合金基體板上,共沉積7層高7滴寬。通過選用不同的沉積參數(shù)P38(激光功率3.5 kW,沉積速率10 mm/s,送絲速率40 mm/s)和P58(激光功率2.625 kW,沉積速率7.5 mm/s,送絲速率30 mm/s)以及不同的熱處理工藝(600℃ ×4 h/FC和1200℃ ×2 h/FC),從而研究加工參數(shù)和熱處理工藝對加層制造得到的Ti-6Al-4V合金主要性能的影響。
研究表明,以送絲方式加層制造的Ti-6Al-4V合金組織為粗大的初始β晶粒,這些β晶粒向外延生并穿過焊層,生長方向與熱量傳導方向相反。同時,初始β晶粒內的微觀組織不盡相同,對于經不同沉積參數(shù)得到的合金,其未經熱處理以及經600℃×4 h/FC處理后的組織中,均存在α'馬氏體以及網籃狀α相,且初始β晶界上有部分次生α相析出。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熱處理工藝對Ti-6Al-4V合金硬度的影響要大于沉積參數(shù)對其的影響。經600℃ ×4 h/FC熱處理后,微觀組織和形態(tài)沒有發(fā)生明顯改變,但是平均硬度值從3204 MPa顯著提升到3352/3361 MPa(P38/P58),這是由于存在固溶強化或者α2相的析出。經1200℃ ×2 h/FC熱處理后,Ti-6Al-4V合金原始組織形態(tài)發(fā)生徹底改變,同時平均硬度值從3204 MPa降低到3018/3048 MPa(P38/P58)。其內柱狀β晶粒和層帶結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等軸狀的初始β晶粒,并伴有晶界α以及粗大的α叢簇。柱狀晶向等軸晶的轉變可以歸納為再結晶的過程,但是這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實驗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