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樂
新生兒膿皰瘡的護理體會
胡廣樂
目的 探討新生兒膿皰瘡的護理措施。方法 對58例新生兒膿皰瘡患兒的護理進行總結。結果 通過加強對新生兒皮膚的清潔及積極正確的治療, 同時加強病房的消毒隔離工作, 患兒的治愈率達100%, 未出現(xiàn)一例護理并發(fā)癥。結論 與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 正確講解新生兒膿皰瘡的皮膚護理及具體方法。
新生兒;膿皰瘡;護理
新生兒膿皰瘡是以大皰為主的急性傳染性、化膿性皮膚病。如不及時治療, 會在數(shù)小時或1~2 d波及全身。新生兒的皮膚機能較差, 由2~3層角化細胞組成, 因角化層薄嫩,容易擦傷, 從而成為細菌入侵的門戶。另外, 新生兒皮膚的pH均為6.7, 接近中性, 有利于細菌的生長, 因此, 一旦感染,機體無局限抗感染能力, 極易迅速擴散?;純浩つw瘙癢感明顯, 常伴有煩躁、哭鬧, 個別患兒還會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等癥狀, 如果患兒家屬沒有重視, 可迅速發(fā)展為肺炎、敗血癥等,會危及患兒生命[1]。2011年7月~2013年6月, 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NICU共收治了58例新生兒膿皰瘡患兒, 均采取了特殊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
1.1 一般資料 58例新生兒膿皰瘡中, 男嬰36例, 女嬰22例。出生日齡5~7 d 15例, 8~14 d 26例, 15~28 d 17例。膿皰瘡的直徑2.5~10 mm。膿皰瘡伴發(fā)熱者13例, 無發(fā)熱者38例, 繼發(fā)敗血癥者7例。
1.2 病因分析 新生兒膿皰瘡是因為皮膚破損或不清潔所致, 實驗室檢查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膿皰瘡出現(xiàn)的部位多為頭面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 因該處汗腺分泌旺盛, 包被過厚過緊, 皮膚被汗液浸漬, 不能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 從而給細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1.3 臨床表現(xiàn) 膿皰瘡早期為散在的皮膚紅斑或小水皰,大小不等, 膿皰內(nèi)含透明或微濁的液體, 周圍呈白色, 無紅腫, 膿皰破裂后, 形成黃痂, 1~2周可自愈。當治療或護理不當時, 會很快發(fā)展為大皰性膿皰, 體溫可達38.5℃以上, 嚴重時會導致肺炎、敗血癥。
1.4 治療方法 清潔皮膚后如果只有少量小膿皰, 用2%碘酊消毒局部, 再用75%酒精脫碘, 局部皮膚保持干燥, 可自行愈合。大的膿皰瘡用無菌針頭刺破, 排出膿液, 用2%碘酊消毒, 再用75%酒精脫碘, 再涂莫匹羅星軟膏。合理使用抗生素。
2.1 破損的皮膚是細菌入侵的主要途徑, 如護理不當就會加重感染, 因此新生兒入院后, 應首先清潔皮膚, 衣服為寬松、柔軟的棉質, 使患兒穿著舒適, 更換紙尿褲2 h/次, 并用嬰兒濕巾擦拭臀部, 以免尿液浸漬破損的皮膚, 有大便時立即更換, 并用嬰兒濕巾擦拭臀部, 或用溫水沖洗臀部。
2.2 作為護理人員, 應做到以預防為主。對患兒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接觸患兒前后都要洗手, 物品專人專用, 患兒的衣服和床單均應消毒, 病房內(nèi)使用紫外線循環(huán)風消毒, 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另外, 要勤修剪護理人員及患兒的指甲,以免劃傷或抓傷皮膚。醫(yī)護人員患有上呼吸道感染, 化膿性皮膚病或皮膚有破損者, 避免接觸患兒, 切實做好床旁隔離工作。
通過加強對患兒皮膚的清潔及積極正確的治療, 同時加強病房的消毒隔離工作, 患兒的治愈率達100%, 未出現(xiàn)一例護理并發(fā)癥[2,3]。
新生兒膿皰瘡是能避免的, 重要的是要做好宣教工作。尤其是NICU的新生兒出院時, 要向家長講解新生兒相關的護理知識, 如何做好皮膚護理及具體的操作方法。
[1] 張學軍.皮膚性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9.
[2] 劉雪蓮.最新新生兒臨床護理操作細節(jié)與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控制及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guī)范使用手冊.人民衛(wèi)生科技出版社, 2009.
[3] 徐芳,馬琦.新生兒膿皰瘡的護理體會.中國醫(yī)藥導報, 2009, 5(1): 1022-1023.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N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