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萌
(中共山亭區(qū)委黨校,山東 棗莊 277200)
1881 年9 月25 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紹興一個敗落的封建家庭。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后改為豫才。18 歲時,改為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 年為《新青年》寫稿時使用的筆名。1904 年9 月,他考入日本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希望學好醫(yī)術(shù)來醫(yī)治遍體鱗傷的中國人民,增強國民的體質(zhì),但是現(xiàn)實的殘酷驚醒了他的“美夢”,他看到了國民精神的麻木愚鈍,遂決定棄醫(yī)從文,將新思想付諸筆端,借此改造國民的靈魂。
1909 年夏天,魯迅回國,此后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fā),是魯迅一段沉寂的時期。1912 年魯迅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不久隨部遷至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后為僉事,負責文物、圖書和美術(shù)方面的事物,這段時間他整理古籍、研讀佛經(jīng)、輯錄金石碑帖,成書《古小說鉤沉》、《會稽郡古書雜集》等;1920 年起,魯迅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講師;1923 年起,又兼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講師。他的學術(shù)著作《中國小說史略》于1924 年由新潮社出版。魯迅除勤奮創(chuàng)作和翻譯外,還積極參與各種文學活動和社團活動,他權(quán)利支持由青年組織的淺草社、沉鐘社、莽原社和未名社[1]等文學社團。1927 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wù)主任;1927 年8 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同年10 月抵上海,從此定居上海,專事寫作。1930 年,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立,他是發(fā)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lǐng)導(dǎo)人,曾先后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1936 年魯迅因積勞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 歲。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魯迅這個名字可謂一個標志,它標志著中國古典文學的結(jié)束,現(xiàn)代文學的誕生;標志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終結(jié),現(xiàn)代思想觀念的確立;標志著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階層的消亡,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面世。一句話,它標志著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由腐朽轉(zhuǎn)向新生,由傳統(tǒng)轉(zhuǎn)向現(xiàn)代。
藤野先生原名藤野嚴九郎,生于1874年7 月1 日,排行老三,9 歲時父親亡故,由兩個哥哥撫養(yǎng)長大。他在讀小學時,跟著酒井藩校教師野坂先生學過漢學。1892年4 月,他從福井學校中途退學,進入愛知醫(yī)學校;1896 年10 月畢業(yè),他因成績優(yōu)秀留校作解剖學教師奈良坂的助手;1897 年5 月,藤野得到醫(yī)生開業(yè)證明書;同年7 月后,在東京帝國大學醫(yī)學院學習解剖學一年。
1901 年10 月,藤野應(yīng)聘到仙臺醫(yī)專任解剖學講師,那時他剛剛滿27 歲。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講授一年級的解剖學理論,他還負責二年級的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學課程。1912 年仙臺醫(yī)專并入東北帝國大學,成為東北帝大醫(yī)學部,所有校舍、教職員、學生原班未動;1915 年決定成立東北帝國大學醫(yī)科大學,藤野因?qū)W歷不夠,于6月底提出“請求免職”,7 月1 日降為臨時講師,8 月9 日被學校解除講師職務(wù);之后他前往東京三井公司的慈善醫(yī)院工作,任耳鼻科醫(yī)生;1917 年,他返回故鄉(xiāng),自立診所;1945 年8 月11 日,因患腦溢血病逝,享年72 歲,追謚法號“釋善空”,勛位正五位,勛五等,葬于家鄉(xiāng)本莊村祖墳福丹寺。[2]
1902 年3 月,22 歲的魯迅作為清朝政府派遣的留學生求學日本。1904 年9 月,在日本留學已兩年的魯迅,受“日本維新”和西方醫(yī)學的影響,懷抱尋求“新知識”,改革“國民性”的宏愿,決定離開東京前往位于本州島東北部的市鎮(zhèn)仙臺去學醫(yī)。在這里遇到了使他“終生敬愛”的恩師藤野嚴九郎,他對青年魯迅給予了深切關(guān)懷和“不倦的教誨”,以至魯迅在1906 年夏離開仙臺之后,“還時時記起他”。時過20 年,即1926 年10 月,魯迅先生在廈門大學寂靜的圖書館樓上寫下了《藤野先生》這篇著名散文,熱情贊揚了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崇高品質(zhì),表達了對他的深沉的懷念。文中寫道:“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娜酥?,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使偉大的”。
藤野先生熱愛教學,認真負責,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他對班上唯一的中國留學生魯迅非常關(guān)心,對其與同學交往,以及筆記的寫法,公寓生活的安排,學習的方法,日語的運用,都經(jīng)常給予具體的指導(dǎo)。魯迅在回憶藤野先生時說:“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并且說,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jīng)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xù)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jīng)學。”
魯迅在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時有一次在課堂上觀看記錄日俄戰(zhàn)爭的幻燈“畫片”,看到中國人被日本人屠殺時的麻木神情:“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于是“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要緊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他們的精神”。于是,他決定放棄學業(yè),向他的恩師藤野先生告別。聽到這個消息,藤野先生的臉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他交給魯迅一張照片,后面寫著“惜別”兩個字,這是1906 年的3 月,從此兩人天各一方,音訊茫茫。魯迅回國之后沒有忘記藤野先生,把先生改正的筆記,訂裝成厚厚的3 冊,慎重地保存。對于這樣一個正直的、善良的、誠心誠意把自己的科學知識傳授給中國學生的藤野先生,魯迅一直都懷著深厚的敬意。魯迅始終珍藏著藤野先生的照片,而且把它掛在自己書桌對面的墻上。他說每當夜間工作疲倦之時,仰面看見藤野先生黑瘦的面孔,便立刻受到鼓勵,鼓足勇氣,再工作下去[3]。魯迅和藤野先生自仙臺分別后,再未見面,也未通信,但彼此都相記未忘。魯迅晚年向日本朋友寫信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可是一直杳無音信。1935 年在日譯本的《魯迅選集》即將出版之際,譯者征求魯迅意見時,魯迅表示:“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彼麑Α短僖跋壬啡绱撕駩郏淞伎嘤眯木褪窍M芙璐藖泶蚵犔僖跋壬南?。同年6 月27 日,他在給日本友人山本初枝女士的信中,又提起他的這位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大約三十年前任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的解剖教授,是真名實姓。該?,F(xiàn)在已成為大學了,三四年前曾托在日本的友人去打聽過,他已不在那里了。是否還在世,也不得而知。倘若健在,已七十左右了。”1936 年,也就是《魯迅選集》日譯本出版的第二年夏天,譯者增田涉專程從東京趕到上海,看望病中的魯迅。魯迅十分關(guān)切地詢問有沒有藤野先生的消息。當增田涉回答他調(diào)查仍沒有結(jié)果時,魯迅異常悲傷,嘆息道:“藤野先生大概已經(jīng)不在世了吧。”魯迅對老師的敬佩、愛戴、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而藤野先生也直到1936 年魯迅逝世后才知道自己學生的消息,身居日本鄉(xiāng)間的藤野先生經(jīng)來訪者的啟示才知道魯迅一生所成的偉業(yè)。在接待訪問中,他雙手接過記者攜來的魯迅葬儀照片,恭恭敬敬地把照片高舉過頭,先施一禮,再捧到胸前仔細觀看。藤野先生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下了《謹憶周樹人君》的文章,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無限思念。他在文章中寫道:“我對周君的一點幫助,他就那么感動,把我寫在書里,稱我為恩師,把我的照片掛在自己的房間里,至死還想知道我的消息,那時我要是知道魯迅即周樹人,是位有名的大文豪,我給他去封信,他該多么高興啊?!?/p>
藤野先生和魯迅的親密關(guān)系在日本公諸于世,是在魯迅逝世以后。1937 年日本刊物《文學向?qū)А房橇颂僖皣谰爬傻奈恼隆稇涯钪軜淙讼壬泛推禾锢鄣脑L問記《魯迅敬慕的藤野先生》,于是,藤野先生和魯迅的師生關(guān)系在日本成為眾所周知的事情。
藤野先生在魯迅同學的眼中,是一個從行為到思想都很古怪的人。魯迅在《藤野先生》中描寫到:“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帶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diào),向?qū)W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當藤野先生在向同學介紹自己時,后面有幾個人笑起來了,那坐在后面發(fā)笑的是上學年不及格的留級學生,他們便給新生講演每個教授的歷史。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lǐng)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們的話大概是真的,我就親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lǐng)結(jié)?!钡尅拔摇背泽@的是藤野先生竟然親自給“我”這樣一個外國學生添改講義,讓“我”不安的是講義里有那么多的疏漏和錯誤叫先生費神,留給“我”的是對先生熱情關(guān)心的感激。當然先生對“我”的要求是嚴格的,“糾正解剖圖”,“關(guān)心解剖實習”使“我”感受到了先生的熱情誠懇。
在魯迅視野中,藤野先生首先是一個治學嚴謹?shù)膶W者和教授,其次是一個關(guān)愛他人的人,具有樸素的人道主義的情懷。最后藤野先生的身上具有“誠”的文化品格,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他不虛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魯迅視野中,藤野先生“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y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shù),就是希望新的醫(y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保?]
對于仙臺醫(yī)專只有魯迅這一個留學生,藤野先生是這樣理解的:“他身處異國,若是在東京,還有很多本國留學生在一起,可是在仙臺,只他一人,我想他一定很寂寞吧。”然而,藤野先生盡管對魯迅有過如此格外的關(guān)照,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很久以前的事了,已記不清楚”,對周君的成績,“由于當時的記錄已遺失,周君的成績已記不起來了”,甚至對魯迅是否到自己家里去過,也“已記不清”了,就是“最后一面是在什么時間見的卻忘記了”,“至于那張照片是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送給他的,已難記憶”。實際上,藤野先生對于那段歷史,早已封存于記憶深處了。直到魯迅先生逝世時,藤野先生才知道中國的大文豪魯迅,就是他在仙臺教書時的學生周樹人。藤野先生在1937 年3 月號《文學案內(nèi)》為此專門發(fā)表了《謹憶周樹人君》的文章,其中這樣敘說了他讀到《藤野先生》一文后的感受:“聽說直到他逝世之前,一直把我的照片掛在他的房間里,使我很受感動。至于那張照片是什么時候用什么方式送給他的,已難記憶?!保?]“我總覺得,……對這個國家的人也要高看才是。他說直到死前還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能通信的話,他本人該是多么喜歡啊!可是到了現(xiàn)在什么也辦不到了。真后悔呀!……謹向因為一點微不足道的關(guān)心而感到如此重大恩情的周君之靈表示深深的悼念。”
藤野先生由于其高貴的品德修養(yǎng)及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更由于他曾施教施愛于中國留學生周樹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開山祖魯迅而備受后人的敬仰,他的名字已成了中日人們友好往來的一條紐帶和象征。日本當?shù)卣藿o念館樹立紀念碑,并舉行紀念活動。日方研究界關(guān)于藤野先生的生平介紹及有關(guān)學術(shù)論文也不時見諸報刊。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這兩位先賢的友誼,日本人民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在許多地方建造了永久性紀念設(shè)施,作為永恒的紀念。1961 年,在宮城縣青葉山麓建立了一座魯迅紀念碑。正面上半部刻有魯迅頭像,魯迅夫人許廣平女士應(yīng)邀出席了揭幕儀式。1964 年4 月藤野先生紀念館為其立碑,碑上鐫刻著《藤野先生》一文中所提及的那張題有“惜別”兩字的照片和文字。碑文上宣稱:“建立惜別之碑,以紀念兩先生不可泯滅之緣”。由資司山治精心撰寫碑文,碑上“藤野嚴九郎碑”六字為許廣平所書。1980 年5 月28 日,日本福井縣蘆原町隆重舉行了“藤野嚴九郎先生表彰碑揭幕式”,周海嬰等中國友人應(yīng)邀參加了這個儀式,和日本朋友共同揭開碑的幕布。此碑正面字跡是魯迅之子周海嬰所書。1981 年9 月23 日,日本福井電視臺友好訪華團將《鄉(xiāng)間的藤野嚴九郎先生》一書10 冊、藤野碑照片6 張,藤野像一幅贈送給北京魯迅博物館。1984 年周海嬰訪日,破例動筆作詩稱頌藤野先生,其中深情地寫道:“樹碑建館彰先哲,昭垂后世永昌明”,并贈送給藤野紀念館一把魯迅生前用過的鑷子,以及藤野先生為魯迅修改過的《解剖學筆記》的彩照。1990 年7 月27日,藤野嚴九郎與魯迅師生紀念銅像在日本福井縣蘆原町舉行揭幕儀式,儀式由蘆原町町長齊藤右門主持,藤野之孫藤野新彌以及周海嬰夫婦應(yīng)邀參加了揭幕儀式,周海嬰致了祝詞。1998 年11 月29 日,江澤民以中國國家主席的身份訪問日本,特意到仙臺訪問,主要目的就是尋訪魯迅先生昔日異國讀書之地。江澤民一行瞻仰了魯迅之碑。并在碑前會見了魯迅的孫女周寧和藤野先生的孫子藤野幸彌。[6]2000 年7 月10 日至9 月30 日,由上海魯迅紀念館和日本藤野嚴九郎紀念館共同舉辦的《藤野先生紀念展》在上海魯迅紀念館展出。
100 年過去了,仙臺人對這一佳話并未淡忘,2004 年10 月22 日至23 日,仙臺東北大學(醫(yī)專的前身)、宮城縣和仙臺市政府以及各界人士舉辦各種活動,隆重紀念這位文化巨人學仙臺百年。宮城縣和仙臺市政府、各界友好團體以“紀念魯迅仙臺留學100 周年市民之會”實行委員會的名義,以圖片和實物,在仙臺市博物館舉辦了《魯迅與仙臺》的展覽、聯(lián)合舉辦了日中友好交流招待會、經(jīng)濟界則通過懇談的形式探討與如何與中國進行交流。
藤野先生是魯迅前期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中的一個“亮點”。前期魯迅的思想,其色彩基調(diào)是比較灰暗的,“藤野先生”卻在其中顯示了某種亮色,而且成為他此后在思想文化戰(zhàn)線斗爭中“增加勇氣”的一個源泉。魯迅與藤野先生非同尋常的師生情誼,給中日人民的友好往來和中日文化的廣泛深入交流注入了新的內(nèi)容。
[1]王曉秋,大庭修.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歷史卷)[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太宰治(日本)著,董炳月譯.《惜別》之意圖[J].魯迅研究月刊,2004,(12).
[3]彭定安.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的坐標上[M].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5).
[4]袁狄涌.魯迅與日本文學的關(guān)系[J].黑龍江社會科學,1995,(2).
[5]邵建新.藤野先生傳到日本以后[J].檔案與建設(shè),2004.
[6]李宗剛.從知遇之恩到精神資源[J].魯迅研究月刊,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