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大勇
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部手術中的應用
霍大勇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腹部手術選擇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300例行腹部手術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實驗組選擇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 而對照組實行單純?nèi)砺樽?。結果 實驗組患者麻醉恢復的速度比對照組快;實驗組患者術中血壓降低程度及麻醉相關用藥的劑量比對照組少。結論 老年患者行腹部手術, 選擇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的麻醉方式不僅可以減少麻醉藥的用量,而且可以達到良好的肌松等麻醉效果, 能很好的滿足外科手術的需要。
【關鍵詞】老年患者;麻醉藥;全麻;硬膜外麻;腹部手術
隨著社會人口逐漸老齡化, 老年患者的手術量也隨之增加, 大多數(shù)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 這使麻醉風險增加, 此外老年患者生理學特點及解剖結構的特殊性, 使得他們對麻醉的耐受明顯降低, 其麻醉風險也普遍高于青壯年患者[1]。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對于老年患者尤為重要。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探索了老年患者腹部手術施以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效果, 研究結果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擬行腹部擇期手術的老年患者300例, 其中男、女各150例, 年齡均在65~85歲, 平均年齡為73.2歲, 體重47~86 kg;ASA分級為Ⅱ~Ⅲ級, 所選病例中均無心力衰竭等病史。將3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0例,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 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于麻醉前半小時常規(guī)肌注阿托品0.15 mg, 魯米那0.10 mg。入室接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血壓、心率。實驗組患者先施行T9~10硬膜外穿刺并向頭端置管, 注射試驗量2%利多卡因4 ml, 測定阻滯平面后再依次使用依托咪酯0.15 mg/kg、芬太尼0.2 mg、維庫溴胺0.15 mg/kg行全麻誘導氣管插管, 插管后控制呼吸, 麻醉維持采用微量泵輸入異丙酚8 mg/(kg·h)、瑞芬太尼1 μg/(kg·min), 術中每45 min硬膜外腔注2%利多卡因5 ml, 根據(jù)手術需要適當靜脈滴注肌松藥維庫溴胺;對照組采用同實驗組相同的麻醉用藥行全麻氣管插管后控制呼吸, 麻醉維持也同實驗組,每40 min加一次肌松劑4 mg。手術期間, 注意時刻監(jiān)測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情況, 根據(jù)監(jiān)測的HR、BP和術中出血情況適當給予補液,必要時可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1. 3 觀察指標 ①血流動力學的變化: 利用監(jiān)護儀記錄麻醉前、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的收縮壓、舒張壓;②麻醉藥的使用劑量:芬太尼、維庫溴銨、異丙酚用量;③麻醉恢復速度。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收縮壓(mmHg)在麻醉前為(130±15),插管后(115±14), 拔管前(120±12), 拔管后(122±12);舒張壓(mmHg)在麻醉前為(88±15), 插管后(80±12), 拔管前(65±11), 拔管后(67±10),對照組收縮壓(mmHg)在麻醉前為(129±16),插管后(120±15), 拔管前(135±10), 拔管后(140±11);舒張壓(mmHg)在麻醉前為(86±14),插管后(77±10), 拔管前(70±14), 拔管后(70± 12), 手術期間血流動力學的波動程度實驗組明顯較對照組穩(wěn)定;麻醉藥的用量比較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麻醉恢復時間比較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短。
與青壯年相比, 老年患者重要器官貯備功能明顯降低, 有并發(fā)心肌缺血和心血管硬化的風險, 且腹部手術是一類耗時長、創(chuàng)傷大,對內(nèi)臟牽拉明顯的手術, 這就使得機體對刺激的應激反應相對強烈。以往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常使用傳統(tǒng)全身麻醉方式, 但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 單純?nèi)砺樽響糜诶夏昊颊吒共渴中g時, 不僅使血流動力學波動大, 而且麻醉劑的用量較大, 此外不良反應也更多[2]。因此,對老年患者而言, 選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顯得很重要。眾所周知, 全身麻醉插管有利于供氧, 控制呼吸, 但單純?nèi)砺樽碇荒芤种葡虑鹉X對大腦皮層的投射系統(tǒng)或大腦皮層邊緣系統(tǒng)[3], 而不能抑制垂體系統(tǒng)的激活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 使血液中兒茶酚胺的含量增加[4], 從而使患者圍術期的血流動力學波動大。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在氣管插管和拔管過程中, 硬膜外麻醉阻斷了相關部位的交感神經(jīng)功能, 明顯減輕了機體的應激反應, 從而減少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干擾, 避免了拔管前后血壓和心率的波動, 同時減少了全麻藥用量及肌松藥的殘余作用。本文實驗組也顯示了這些優(yōu)勢。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術是一種理想的麻醉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懷瓊, 葛衡江, 鄧小平.實用老年麻醉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1: 45.
[2] 張承華, 麻偉青, 楊云麗, 等.老齡患者術后譫妄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昆明醫(yī)學院學報, 2010, 31(11): 137-139,142.
[3] 徐文, 劉翔.全麻復合硬膜外麻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的臨床觀察.醫(yī)學臨床研究, 2009, 26(5): 917-918.
[4] 劉俊杰, 趙俊.現(xiàn)代麻醉學. 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5: 852-861.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16(2013)13-0007-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3.13.004
作者單位:132012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