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努爾·阿哈提 阿達勒別克·鬧乎旦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哈薩克醫(yī)醫(yī)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哈薩克醫(yī)汗達勒瑪治療技術(放血療法)是哈薩克醫(yī)傳統(tǒng)的外治方法,始于伊本塞那(約公元980~1037)時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哈薩克醫(yī)具有特色的治療技術,是民間哈醫(yī)療法中廣為流傳的一種外治方法,具有很好的療效,收效迅速,成為哈醫(yī)治療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哈薩克醫(yī)學寶貴的文化遺產。
“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點刺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此療法操作簡便,療效顯著?!胺叛煼ā笔褂玫卯攲θ梭w無損害,又可減少某些藥物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具有消除惡血、通脈、解毒、降壓、改善微循環(huán)、調整機體平衡的作用。
哈薩克醫(yī)理論認為:冬去春來,冰雪消融、河水上漲、萬物復蘇,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春季是人體血液循環(huán)比較旺盛的時期,春天人體體液(血液)隨河水上漲的來臨而增多、泛溢,故哈醫(yī)認為春季要不斷更新、凈化體內的污血來達到治病的目的。一般4~5月間,放血療效顯著。
選擇患者特定的治療部位,迅速將罐子扣在已選定的部位上。根據(jù)病情每次可拔一至數(shù)個罐。10~15分鐘后,將罐取下,繼而在此部位常規(guī)消毒,手握刀柄(或三棱針),刀尖對準欲刺部位,用腕力,將刀(針)尖垂直叩刺在皮膚上,并迅速彈起,反復進行,叩刺完畢,迅速拔罐。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面色、神情,詢問有無不適應,了解患者心理及軀體感受。10~15分鐘后,取罐,用消毒棉花擦拭干凈,局部消毒后,覆蓋消毒敷料。
頭痛、高血壓病在頭部、頸背部放血;關節(jié)炎、皮膚病、頸腰背痛等在病變局部放血;咽喉痛取舌下兩脈點刺出血;精神分裂癥取頭頂部、枕部、背部等刺血;昏迷點刺手指末端等處出血。
我們從古代哈醫(yī)文獻中,可以看到古代刺血的治療范圍頗為廣泛,在臨床實踐中,有不少疾病用“放血療法”治療效果較好,經臨床實踐觀察可以看出,放血療法的適應癥如下:
4.1 內科:頭痛、感冒、胃痛、膽囊炎、腦血管溢外、精神分裂癥、高血壓、中暑、高熱、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各種痛癥等。
4.2 外科:腰痛、外傷、脈管炎、癤腫、淋巴結核、局部急性炎癥以及某些皮膚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頸椎綜合征等。
4.3 眼科:目赤腫痛、麥粒腫。
4.4 耳鼻喉科: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酒渣鼻等。總之,“放血療法”對于寒熱虛實諸證,都可應用。但無論用于何種疾病,醫(yī)者都必須詳察病情、年齡和體質,選擇合適的穴位、刺血的深度、多少等。勿刺深部動脈,易淺刺。
放血療法不宜用于血液病、血小板減少癥、低血壓、貧血、孕婦、過饑、大汗、過度疲勞的患者及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血管瘤患者。
6.1 馬某,女,56歲,2008年3月11日來就診?;颊哂?月10日在家中突然腰部僵硬,轉側俯仰不利,不能行走,軀體向右側歪斜,不能直立,第二天其家人背著患者來本院檢查,χ線拍片正常,故診為急性腰扭傷。經在腰部壓痛點處放血1次后,患者腰部疼痛減輕,其家人背著行走,第二次放血后,患者腰部疼痛明顯減輕,患者自己慢慢行走,經第三次放血后,患者行走如常,腰部轉側俯仰如常,活動自如。治療3次而痊愈。
6.2 沙某,女,54歲,2009年來就診。主訴患高血壓病史5年,頭痛、頭暈、眼花、睡臥不寧,中西藥物療效不佳。癥見:體胖、面紅目赤、舌紅少苔、脈弦細,測血壓:190/115mmHg。經在肩背部3處放血約80毫升。次日測血壓:185/110mmHg。再次在頭頂部、枕部放血約60毫升,第三天測血壓142/90mmHg,上述癥狀大大減輕。
哈薩克醫(yī)放血療法先行拔罐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血循加快,且聚集瘀血,易于吸出惡血。放血可除血脈中蓄積的惡血,惡血阻滯脈道,通過刺血刺激血絡而活血調氣,疏通脈道來祛除惡血,達到祛惡血而行血滯,除邪氣而活血通脈,祛腐生新,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放血療法簡便易學,療效可靠,取效神速,適應癥廣,無副作用,并能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值得進一步發(fā)掘、整理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