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廣州 511462)
海洋波浪能為典型的清潔無污染可再生能源,其能流密度大、分布范圍廣、易于大規(guī)模利用,因此受到眾多沿海國家的重視。[1-2]“100 kW鴨式波浪能發(fā)電裝置”是一種新型海洋波浪能發(fā)電裝置,該裝置的建造屬國內首次,其投放和維修成本低,對于快速、安全和高效地開發(fā)、利用海洋波浪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海上試驗工作平臺和與大陸相距遙遠的西沙、南沙的駐軍島嶼對電力的需求緊迫,因此研究和開發(fā)適合我國浪況的海洋波浪能裝置,對于彌補沿海電力不足、解決海島和海上裝備的電力供應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鴨體部分受波浪驅動進行上下擺動,鴨體運動的同時驅動內部液壓系統(tǒng)做功,由液壓系統(tǒng)驅動內部附帶的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作業(yè),將波浪能轉化為液壓能,最后轉變成電能。兩級轉換效率在同類裝置中比較高,總效率達50%以上。原理見圖1。
圖1 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工作原理
根據裝置的結構特點以及建造精度要求,建造時將該裝置結構(見圖2)劃分為三大部分并行建造(主軸部分、鴨體部分、水下支撐部分),然后再將三大部分進行總組,其中主軸、鴨體部分先組裝(以鴨筒胎架為基面組裝),最后以基地浮箱為底總組,同時完成內部系統(tǒng)的安裝預調試項目。其總組流程為以水下平臺為基底→吊裝兩側浮箱下半部分(內部需涂裝完)→吊裝鴨體和主軸組裝部件(鴨體內部及主軸外表面需涂裝完畢)→吊裝兩側浮箱上半部分(內部需涂裝完畢)→阻尼板安裝(阻尼板浮箱密閉空間需涂裝完畢)→內部管路液壓系統(tǒng)開始安裝→吊裝方管及阻尼箱的散件→整體打砂涂裝。
圖2 鴨式發(fā)電裝置組成
由于該裝置的結構重量近300 t,因此總組場地需要有相應的起重設備,在實際建造時把總組場地放在有350 t起重能力的吊機場地進行制作。
主軸為直徑6.05 m,長度12 m的圓通結構,主軸兩端安裝有滾輪,內部分為8個分隔艙室,每個艙室都要具有獨立調整壓載的功能,整個主軸在運轉過程中受力情況較為惡劣,受影響的有海浪的沖擊力,鴨體部分的擠壓力,液壓導柱的阻力等,同時作為整個發(fā)電裝置的“定子”,主軸的結構強度和精度要求都是較高的。因此主要建造的要點如下(見圖3)。
圖3 主軸主視圖
1)按圖3所示沿主軸偏移100 mm位置將主軸分上下兩部分,上下兩部分分別在模板胎架上建造(上半部分按圖3以橫壁板分四部分建造);其中①包含平臺板。
2)圖示圖框內含平臺板部分以平臺板為底配合模板胎架制作。
3)②與①,②與③外板對接縫需與橫壁板錯開至少100 mm。
4)吊裝順序按圖3的順序吊裝結構,待主軸內部設備(包括液壓鋼和液壓導柱)安裝到位后方可吊裝、定位①。
5)整體完工后安裝軸輪。
鴨體部分外板結構都是薄板,板厚4~6 mm之間,整體結構都是以裝配焊接為主(見圖4)。
圖4 鴨體剖視圖
薄板由于其板厚特點,容易焊穿及變形較大,因此選擇工藝的范圍較小,工藝參數的選擇也非常嚴格,還需要考慮到如何減少變形。主要建造的要點如下。
1)同樣采取胎架模板制作,鴨體部分的下半部分制作完畢吊裝主軸定位,定位后方可吊裝鴨體上半部分(模板制作同主軸建造方案,但模板上需增加縱向結構的安裝線)。
2)鴨體部分板厚都在4~6 mm之間,基本上都帶有復雜線形,為了既保證質量又提高效率,主要選擇CO2氣體保護焊,焊絲選用實心焊絲,直徑1.2 mm。
3)接焊坡口要求4 mm不開坡口,但需要裝配間隙保證在2~4 mm以內;5~6 mm需要開設坡口,裝配間隙為1~3 mm,雙面進行焊接,焊接參數選擇在90~110 A以內,在保證熔透的情況下減小變形。
4)角焊縫要求焊接時進行間斷焊接,減少連續(xù)焊接引起的變形的增大;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焊腳尺寸進行,不允許隨意增大焊腳。
5)制作模板胎架,薄板拼裝時固定在模板胎架上,以確保變形量最小。
水下支撐部分有底部平臺、兩側浮箱、兩側阻尼板。主要以平直結構為主,主要的作用是作為發(fā)電裝置承載平臺,調整整個裝置平衡穩(wěn)性。裝置結構較為簡單,建造過程主要注意幾點。
1)底部平臺。以平臺頂板為底拼板焊接、劃線、安裝結構、翻身扣平臺底板片體、焊接。
2)兩側浮箱。分上下兩部分建造,分別以浮箱側板為底建造。
3)阻尼板建造方案。以縱壁為底建造,吊裝平臺組件、浮箱組件(其中浮箱部分采用外部結構保型建造)及其他散裝件。
水下支撐結構分布了大量的小封閉艙室,空間狹小緊湊,每一個艙室體對密性的要求都比較高,集中焊接時的焊接變形控制要求高,因此焊接作業(yè)要求參照鴨體制作部分嚴格執(zhí)行。
100 kW鴨式發(fā)電裝置的涂層保護要求是5年,該裝置大部分板厚都是4~8 mm之間,由于海水的腐蝕性很強,該裝置有多個封閉艙室,每個艙室都作為獨立的小壓載艙進行整體壓載調整,涂層保護工作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該裝置的連續(xù)使用壽命。
影響涂層質量的主要因素有施工環(huán)境、表面處理方式以及施工過程的現場監(jiān)控。該裝置建造過程中有專人負責組織實施現場施工環(huán)境的5S工作,并由專職的安全員負責監(jiān)督,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表面二次除銹工作。
該裝置對鋼板表面可溶性鹽有限制,使得涂裝工序和工藝相對之前有所改變。根據對涂裝前鋼材表面可溶性鹽的測量情況來看,可溶性鹽含量均超過標準的要求。因此,該裝置在鋼材預處理和二次除銹前鋼材表面的淡水清洗必不可少,清洗工序的設置和工藝制定,也增加了預處理和分段的抽水和干燥程序除銹工作。
另外從下料、小合攏、中合攏到大合攏分階段實行跟蹤結構處理和檢查,避免了除銹后才進行大量的結構處理工作,減少對涂裝周期和勞動力的耗費造成的影響。根據工藝要求,涂裝采用表面打磨和沖砂的處理方式(表面處理等級需達到Sa2.5),經報油漆商代表確認合格后,才開始涂油漆,且三度油漆都要對油漆商進行報驗。
施工中堅持推行結構組合、封閉曲面體密試、設備預裝完整性、工序完整性檢查、總段組合后涂裝、跟蹤補涂和涂層保護,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制定專人進行跟蹤協調,盡最大的可能減少對涂層的損壞,確保了涂層的質量。
除了上述基本構造,該裝置還根據需要配備了電氣控制系統(tǒng)、自動調整壓載系統(tǒng)、數據采集系統(tǒng)、潤滑設備、液壓導向系統(tǒng)、壓縮空氣設備、發(fā)電機設備以及其它電氣設備。
廣州中船龍穴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國內第一臺100 kW鴨式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已順利投入海上試驗性發(fā)電階段,并成功地在海上進行了發(fā)電作業(yè)。該裝置實際造價為4萬元/kW,遠遠低于陸上或岸邊固定式裝置的造價(約15萬元/kW)。該裝置解決了目前鴨式發(fā)電裝置存在的主要問題:即施工和加工困難,大幅降低了發(fā)電成本。據估算,該波浪能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的發(fā)電成本約為1.5元/(kW·h),而我國邊遠的沿海地區(qū)、島嶼、海上孤立場所的發(fā)電成本超過2.0元/(kW·h),以電價2.0元/度計,年平均發(fā)電功率100 kW的海洋波浪能獨立發(fā)電系統(tǒng)每年可盈利43.8萬元。
[1] 高大曉,王方杰,史宏達,等.國外波浪能發(fā)電裝置的研究進展[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12(11):21-26.
[2] 明 浩,譚 祺,石世寧,等.擺式海洋波浪發(fā)電原理與事例[J].流體傳動與控制,201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