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所開設的科學學科是以實驗作為基礎的。利用實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好該學科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思維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由于科學實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試圖找到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素質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科學 實驗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a)-0204-01
科學這門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自然學科,是以實驗作為其基礎的,因此在科學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也必須要把實驗作為基礎。目前,新課程的改革正在不斷地推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積累了一定的實驗教學實踐的經驗,發(fā)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律,并對其進行了總結,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我們要承認發(fā)展與進步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否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果不及時地處理存在著的問題,將會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本文首先從目前在初中科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而來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1 初中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演示實驗過于依賴課件。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如何把信息技術和科學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以完成教學和學習的方式上根本的變革,是進行科學教學的教師應該要努力的方向。但是,一些老師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他們將信息技術過于“神化”,把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當成了教學中的靈丹妙藥,不論是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一味地采用課件,而不是用實驗的方式進行教學,有時候連演示實驗都利用課件進行虛擬,這就導致了實驗“失真”。實際上,信息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多媒體教學也并不是萬靈丹,而只是一種對實驗教學方式的補充。多媒體教學只是在一定的場合下才能發(fā)揮其好的效果,如對一些難以保存的現(xiàn)象進行回放,對于一些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細節(jié)做放大的處理,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第二,探究實驗過于程序化、模式化。對科學進行探究應該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其基本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六個要素:問題的提出、問題的猜想和假設、計劃的制定和實驗的設計、事實和證據(jù)的獲取、檢驗和評價、合作和交流。但是,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把“要素”當成了“環(huán)節(jié)”,在每次對實驗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總是很忠實地執(zhí)行了以上的六個要素。這樣就成顯得過于程序化、模式化,片面追求過程的完整性,而忽視了時間的限制以及探尋不夠深入的問題。在具體實驗的探究活動中,教師不應該對每個要素都強化,而是要以不同課題的特征以及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合理地規(guī)劃。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雖然只強化了一兩個方面的要素,但對于不同課題可以選擇不同的要素加以強化,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第三,分組實驗過于傾向合作化。在科學實驗教學的實踐中,大部分的實驗都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在公開課中的實驗也大都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因為缺少相關的實驗器材,所以在學生進行實驗的時候也是采用的小組合作方式,這樣會讓一些教師會產生分組實驗必須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的假象。我們不能否認以小組的方式展開合作探究的重要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實踐教學中就不需要學生進行獨立的實驗了。教師應該注意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給學生進行獨立實驗的機會。
2 應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基于以上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過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在初中科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我們必須找到相應的對策與方法來解決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加強培訓,提高教師關于實驗教學的認知水平。首先,可以開展關于實驗的專項培訓。在教師的各類學科的培訓項目中,對實驗教學進行專項的培訓還很少見,所以有必要加強這個方面的培訓。這個培訓應該要盡力避免流于形式,而是要從提高科學實驗的教學水平這一個角度來進行規(guī)劃與設計。其次,開展案例式的培訓。這一培訓可以將一些科學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實驗作為案例,來進行分析和討論,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同時也要發(fā)現(xiàn)其中的合理之處。對不足之處要展開討論,以找出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可以通過教師之間的互動來實現(xiàn),通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來提高教師的認識水平。再次,可以通過開展讀原著進行活動。在科學教師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新課程”的知識之后,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科學有關的原著,對其進行精讀與深讀,可以幫助教師很好地掌握有關的實驗教學以及科學探究等方面內容。
第二,加大實驗室課程的資源開發(fā)力度,進而為實驗教學提供所需的物質基礎。在科學課程進行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有與其相對應的課程資源,因此要開展科學實驗的教學,就需要有相應的實驗器材。科學教師要加大力度對課程的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對各種實驗課程的資源進行開發(fā)與利用。一方面可以將一件物品用于多種不同的用途,將廢物進行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現(xiàn)有的藥品、器材和設備,充分發(fā)揮實驗的功能;另外一個方面可以通過積極提倡的方式,讓學生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來做實驗,這樣就可以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與器具變成科學實驗室的資源。如將食用鹽用來代替氯化鈉,將廢舊電池的外片用來代替鋅粒,將食醋用來代替醋酸,將飲料瓶與小藥瓶、塑料吸管以及將臉盆當做水槽來用等等。這不僅能夠有效解決資源的有限性問題,而且可以讓學生開發(fā)其想象力與動手能力,讓他們善于把生活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讓他們認識到其實科學就在身邊。
第三,對實驗教學的評價進行改革,從而提供實驗教學相關政策上的支持。對教學進行評價對每門學科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重要條件,同樣對于科學實驗的教學也不例外。雖然在課改中一直強調要重視對實驗教學的改革,但是其方法還是偏理論而輕實驗,僅僅是通過考核學生的成績、評價學生的素質等標準來進行。從科學實驗的教學評價觀的演變歷程以及目前在科學實驗的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對評價的目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具體展開改革。讓教學的評價變得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不僅幫助教師及時地發(fā)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著的一些問題,還可以用具有建設性的方式把評價的結果反饋給教師,從而可以幫助他們改善科學實驗教學的工作。
3 結語
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意識到目前其在實踐教學中的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致力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使科學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得以優(yōu)化。我們相信,只要科學教師能夠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的對策,科學教學一定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衛(wèi)玲.提高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效果.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