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教學方法,分別介紹了分組教學模式和案例驅動教學方法的在教學中的原理,通過實例講述了兩種方法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組教學和案例驅動相結合有效地啟發(fā)學生的主體能力,解決了當前存在的課堂教學效果不顯著的問題。
關鍵詞:分組教學 案例驅動 主體能力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a)-0190-02
1 現(xiàn)狀分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高校計算機技術和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培養(yǎng)具有時代競爭力的人才,計算機基礎教育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基本操作技能,還需要注重學生在今后工作和學習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從傳統(tǒng)的技能培訓,過渡到能力的培養(yǎng),以適應發(fā)展的需要,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目前,在教學中,學生的特點突出表現(xiàn)在:對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思想掌握不足,個體差異大,對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作業(yè)完成度不好,技能學習效果不良的結果。對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需求,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需要發(fā)揮主體能動性,為了解決當前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的矛盾,作者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了有效的探索與分析。
2 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教學方法
2.1 案例驅動教學法
案例驅動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要求,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的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而是由若干任務組成的案例為線索,課程的推進圍繞案例展開,教學內容與課堂知識點在案例中再現(xiàn)。學生學習完理論知識之后,實踐階段的教學讓學習完成相應的案例,以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有機建構。在加強課堂學習效果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思考與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案例驅動教學法的特點是從案例到理論或者知識點,從感性到理性。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參與分析、思考,引導學生理解、模仿,從而達到活學活用的教學目的。與傳統(tǒng)的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方法相比,案例教學體現(xiàn)了知識的轉化過程,讓學生發(fā)揮主體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從案例中學習到理論知識的運用,而且從案例中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更能提高學習效率。
2.2 分組教學模式
分組教學顧名思義分小組實施教學,小組中各個主體各自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主體之間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協(xié)作完成同一個教學任務。這種模式類似于結對編程(Pair Programming),小組成員并排結對坐在一臺電腦前,一起分析任務,發(fā)揮所長,一起并肩地,平等地,互補地進行完成。這種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各個學生的優(yōu)勢,啟發(fā)了學生的主體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分組教學的基本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安排一個小組長,幫助教師管理和監(jiān)督其他成員,理論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反饋,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針對問題比較多的部分進一步細致講解。在實踐階段的完成中,教學任務的完成由小組各個成員協(xié)作完成,通過主體思考到結對完成,做到相互互補,相互學習的目的,從而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 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針對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操作繁雜的特點,分組模式和案例教學都有相應的優(yōu)勢。分組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個體能力,同時,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而案例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兩者結合,分組教學更能發(fā)揮案例教學的效果;在案例教學中,分組教學的效果更加突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作者提出了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教學方法。
3.1 注重案例設計,適時精講、略講或類比講和串講
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繁雜、操作點較多,我們只注重了知識點的灌輸和操作點的演示,往往教學內容雜亂沒有條理、缺乏知識點的連貫性,而忽略了相互操作的相通性,導致教學思路不清,重點難點把握不準,教學效果不佳。這就要求在設計案例時,理論知識點需要貫穿在案例中,不能相互割裂開,而是需要串聯(lián)起來,這樣學生對于整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同時,還需要突出重點難點,對于比較難懂和易錯的地方,需要精講細講。另外,對于類似的知識點和操作選擇略講,不同的知識點和操作類比法講解。
如WORD、EXCEL、PPT等這些軟件相似的地方,選擇略講,類比法講解突出不同之處,重點講解。比如EXCEL重點講解單元格、工作表、工作簿和關系,格式的設置、公式和函數(shù)、數(shù)據管理的應用。如WORD中表格屬性的編輯操作,設置邊框和底紋、表格文本對齊方式和環(huán)繞方式、行列單元格的設置等等,連貫起來進行表格的設置操作的串聯(lián)講解。
綜上所述,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教學法根據知識點的特點,合理設計案例,突出各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繁雜程度,注重講解的技巧,講解方法的選擇。同時,理論知識點學習完之后,小組對教學任務的掌握情況進行討論,反饋給老師,教師根據反饋情況,舉例解答問題。最后,在實踐階段,以小組為基礎,配以合理的案例來鞏固所講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
3.2 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分組。
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一般是在大一上學期開課,那么這個時間,學生的基本情況差別不大,大多數(shù)學生的水平相當。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協(xié)作的目的,在分組時,基礎較好和較差的比例基本持平,占一般情況的為大多數(shù),這樣既能體現(xiàn)差異,又能起到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目的。
小組人數(shù)按班級人數(shù)不同調整,基本控制在4~6人之間。人數(shù)太少分組太多,不便于教師管理,而且解決不了顧此失彼的問題。人數(shù)太多分組少,不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各個成員的優(yōu)勢,也達不到良好的效果,每個小組安排一個組長,配合教師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
(2)案例設計。
案例需要典型,內容合理,操作量適中,重點難點突出,從時間和內容上做好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銜接。如WORD中表格的創(chuàng)建、編輯和轉化操作,案例任務包括。
①創(chuàng)建表格:創(chuàng)建、插入斜線表頭、單元格合并拆分。精講斜線表頭的操作和單元格合并拆分。
②編輯表格:設置邊框和底紋、表格文本對齊方式、表格文本設置、表格頁面對齊設置。精講邊框和底紋的操作,對比講解文本對齊方式和表格頁面對齊方式設置,并突出二者區(qū)別,邊框和底紋設置是易錯部分,多舉案例講解,表格文本設置粗略講解。
③文本與表格相互轉化:文本轉化為表格、編輯表格、表格轉化為文本。這部分是難點,不易掌握,需要重點講解基本步驟。轉化后表格編輯操作粗略講解,這和上個知識點的介紹中已經介紹。
根據知識結構確立教學內容,組織案例。在組織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如設計案例用WORD完成班報的設計。
(3)知識點和操作技能鞏固學習。
在實踐課上,學生對知識點和操作技能進一步學習和鞏固。這個階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首先,實踐課時間要充分,上機前學03bdea19f948dd343d8b750bbe4001cb3e88fea6dccf1f81668bb2b746732312生以小組為單位作,分析案例,充分的討論,思考問題涉及的知識點和操作。其次,小組成員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熟悉操作技能,小組結對協(xié)作完成任務,小組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互相學習,并與教師和小組成員作詳細的溝通交流,保證上機實驗有效完成,教師巡回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回答學生的問題。最后,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交完成后的任務,教師檢查,對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加以總結,針對性的解答學生操作失誤及易錯的地方,以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掌握。
在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課程的學習中采用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教學法,以小組為單位,以典型案例為引導材料講解知識點和操作技能,案例起到了示范作用,學生結對完成案例掌握各知識點的應用,小組學習情況給教師實時反饋,進一步指導教學;在實踐環(huán)節(jié)配以與實際應用密切相關的案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強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采用這種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4 結語
基于分組教學模式的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結合分組教學模式和案例驅動教學方法,案例驅動在分組的模式中發(fā)揮更好的優(yōu)勢,而分組教學的效果也在案例驅動的基礎上明顯的顯示出來。兩種方法的結合,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任化敏,馬星光,李書珍,等.論分組教學模式在“多媒體技術”課程中的應用與探索[J].計算機教育,2008(23):107-108.
[2]賈平.“案例驅動”與計算機基礎教學[J].科技致富向導,2008.
[3]曹鳳華.案例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院報,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