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教學條件較差,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知識面較窄,使用英語的環(huán)境有限,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就需要利用有限的條件,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趣味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好方法。在工作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需要激趣法
讓學生理解國家為什么要把英語學科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原因,明確英語的重要性和學好英語的必要性。教師可用數字來說明英語使用的廣泛性,也可結合時事宣傳英語的重要性。
二、內容激趣法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誘發(fā)好奇心和內驅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愿望。因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1.結合教材及教學需要,選擇圖文并茂、能反映時代生活、內容新穎有趣的其他教學素材。2.內容的深淺要適度,內容過深或過淺都會使學生喪失興趣,要不同學生都能摘到相應的果子。3.通過引人入勝的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4.將幽默故事、個人經歷、趣聞軼事融入課題中。5.設計一些發(fā)散性的問題。6.經常引導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7.對有些枯燥的內容,也要通過采取適當的教具或體態(tài)語,或者編寫順口溜等將其趣味化。
三、媒體激趣法
媒體指直觀教具和電教設備。直觀教具包括實物、圖畫、地圖、圖表、卡片、模型、簡筆畫、教師、學生以及師生的體態(tài)語言等。媒體可為教學提供各種教學情境和真實的交際場面,有助于創(chuàng)造英語環(huán)境,使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并增加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各個感覺器官的共同參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活動激趣法
活動就是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的機會所開展的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組織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激發(fā)興趣。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把握中學生好新、好奇、好動、好玩、好勝、好表現的特點,設計出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吸引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運用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常見的課堂活動有:值日報告、問答、對話、朗讀、復述、角色扮演、情景對話、專題采訪、辯論、講故事、猜謎、游戲等。如教學Book 4 Lesson 25和Lesson 30課時,結合課文我與學生共同做了大氣壓強和燃燒兩個實驗,把化學實驗在英語課堂上做,學生興趣倍增。另外我還組織學生觀看李陽老師在丹鳳中學的瘋狂英語講座,講座之后同學們記住了李陽老師的“吃苦就是吃補藥”等勵志性語言、“三最肌肉訓練法”等英語發(fā)音的方法等等,學習英語的勁頭確實瘋狂了一陣;還有舉辦英語背誦賽后我感觸頗深。當然,活動的設計和開展要有新穎性,無論哪一種活動都離不開長期進行簡單機械的重復,要以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前提。
五、興趣遷移法
興趣遷移法,就是以學生直接感興趣的某項活動為基礎,有意識地用“迂回包抄”的方法,使學生對英語產生間接興趣。我針對學生英語單詞難記設計了“英語單詞接龍游戲”,第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單詞,另外一個同學以單詞的后一字母說出一個單詞,以此類推,說錯表演節(jié)目,學生興趣盎然;還設計了“英語單詞連連看游戲”,學生以前記單詞的中文意思覺得枯燥乏味,將英語單詞和中文翻譯放在電腦上做連連看游戲,規(guī)定時間并且評獎,設立獎項,學生記單詞的興趣大增,尤其是一些男生,平時懶得記,此時也饒有興趣。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是一門需要不斷研究和打磨的藝術,我愿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努力嘗試,不斷探索英語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單位 陜西省丹鳳縣蔡川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