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知識產權對知識經濟的建立、運行和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申出我國現(xiàn)階段的知識產權保護現(xiàn)狀,以及知識產權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和發(fā)展方向,進而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幾點建議。分析我國和世界發(fā)達國家關于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差距,引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的認識,并提出加強立法、法律實踐等以保護我國的知識產權。
關鍵詞:知識產權;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貿易
當今時代是有史以來科學技術發(fā)展最為迅速的時代,新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層出不窮,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生產力的發(fā)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對人類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從國際貿易中迫切需要知識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對國際貿易的法律保障、我國現(xiàn)階段的知識產權保護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幾個角度來展開論述,對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和發(fā)展提出了一些見解。
一、知識產權保護與知識經濟的關系
(一)知識產權的概念
迄今為止,無論是國際公約還是各國立法,都沒有給知識產權下過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知識產權是指人們依法對其在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領域做出的創(chuàng)造性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經濟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定》所指的知識產權包括:版權及相關權利、商標權、地理標志權、工業(yè)品外觀設計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未披露信息專有權。在知識產權可以獨立成為交易的客體時,國際貿易中其他的交易行為都與知識產權有關。
(二)知識產權保護對知識經濟的重要作用
1.知識經濟的建立依賴于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經濟是以人才和知識等智力資源為資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經濟,是以知識、信息等智力成果為基礎構成的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這是知識經濟最本質的特征。
2.知識經濟的正常運行依賴于知識產權保護
以知識、科學技術等為代表的智力勞動成果,它的創(chuàng)造功能和作用,只有在與有形資產等物質條件相結合時才能發(fā)揮出來,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物化”的過程。知識、科學技術等智力勞動成果,相當大的部分往往是以知識產權的形式轉化為一種資產—無形資產來投入經濟運行的。
知識產權貿易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主要形式和競爭手段。所謂知識產權貿易,狹義的理解就是指以知識產權為標的貿易,它包括知識產權許可、知識產權轉讓等內容。
二、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的關系
(一)知識產權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知識產權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轉讓,轉讓專利和商標的使用權;版權許可,使版權人獲得收入;含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二)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國際貿易的發(fā)展
侵犯知識產權,假冒商標,盜版書籍、電影,影響了正常貿易,給貿易造成了不必要的障礙。同時,在發(fā)達國家出口總額的比例當中,這幾年知識產權所占的比例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三)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對象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特殊壓力
當今國際社會的分工是發(fā)達國家出技術、出品牌、出資金;發(fā)展中國家出資源、出勞力、出市場。發(fā)達國家為了維護他們的技術優(yōu)勢,要求高水平的保護知識產權。但是,不管怎樣,國內企業(yè)因知識產權問題而蒙受經濟、名譽雙重損失的現(xiàn)象已經屢見不鮮,重視“知識產權”的警鐘已在我們耳邊敲響。
三、我國現(xiàn)階段知識產權維護方面存在的缺陷
(一)法律方面
1.中國法律海外知識產權滯后進一步暴露
關于知識產權,就其本質而言是私權,同任何其他民事權利一樣,知識產權也存在濫用的問題。中國DVD專利案是個很明顯的例子。筆者認為,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也需要“與時俱進”,將調整重心轉到對知識產權的權利限制上,對知識產權濫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加以規(guī)制,以維護公平的競爭秩序??傊?,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就應該包括防止權利濫用的制度,以確保知識產權這一壟斷權的行使不背離法律設定的初衷。
2.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在法律移植方面的片面性
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從零開始,以超乎尋常的發(fā)展速度迅速完成了所謂的與“國際接軌”。然而知識產權制度是有國界的,那種盲目跟隨某些超級大國的知識產權觀念走的做法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是不利的。
3.對知識產權制度的實證研究極度匱乏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知識產權就是維護一國、一企業(yè)利益的工具,而在中國卻似乎缺乏這樣的認識。過于注重理論上的研究而忽略了實戰(zhàn)分析,就像空拿著從國外學來的“半部”圣經,卻不知如何唱贊美詩。因此,要想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成長壯大,就必須加強知識產權的實務研究,學會利用“游戲規(guī)則”。
(二)國際貿易方面
1.進口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在專利方面,凡技術引進或產品進口項目中涉及在中國已經申請專利的技術均需得到中國專利權人的許可。這里的所謂中國專利權人是指在中國享有專利權的人,此人并不一定就是中國人,因為外國人也可以在中國獲得專利。
2.出口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對于出口企業(yè)而言,無論是產品制造商,還是純粹的貿易公司,都應當對產品銷往的市場所在國的知識產權法律狀況作初步調研。自己生產或者銷售的產品中的知識產權狀況則需作仔細的調查和分析。因此,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是發(fā)展國際貿易的必要前提。
四、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應該注意的問題和需要遵循的原則
知識產權保護業(yè)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話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似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目的不是保護知識產權本身,而是激勵創(chuàng)新,維護社會公平,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全面進步。恰恰是在達到上述目的方面,片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步入誤區(qū),反而不利于實現(xiàn)知識產權制度的初衷。所以在保護知識產權時應該注意下列問題:
1.過高的知識產權保護妨礙經濟增長和技術創(chuàng)新
2.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會激勵企業(yè)的道德
3.過分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會惡化創(chuàng)新
4.發(fā)達國家可利用知識產權保護來攫取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
5.實施知識產權保護存在利益轉移問題
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技術發(fā)展仍處于以引進技術和模仿開發(fā)為主的階段,所以應遵守國際原則,根據(jù)我國所處發(fā)展階段的特點,與國家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相結合,制定切合實際的標準,爭取應有的權利,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做到在制度和規(guī)則上與國際接軌,但在具體保護標準上要體現(xiàn)國情,不搞追趕,不照搬。國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應遵循下列幾個原則:
1.保護權利人利益與保護公共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2.保護與鼓勵創(chuàng)新并舉的原則
3.保護與合理利用和擴散并舉的原則
知識產權的反壟斷政策知識產權進入WTO以后,我們不能再靠行政命令的辦法管理市場,應借鑒國際經驗,充分利用反壟斷法律法規(guī),制裁濫用知識產權的非法壟斷行為,合理保護國內消費者和企業(yè)的利益。應盡快制定專門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反壟斷指南,或在專利法中增加限制濫用知識產權條款;在未來的反壟斷法中也要加入防止濫用知識產權的條款。利用反壟斷和強制許可措施處理惡意閑置專利,促進技術應用和專利實施。
參考文獻:
[1]馮曉青.企業(yè)知識產權戰(zhàn)略[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曹昌楨.中國科技法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馮曉青.企業(yè)知識產權戰(zhàn)略[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
[4]宋才發(fā).WTO規(guī)則與中國法律制度改革[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白云工商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