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規(guī)律的存在已被心理學家們的反復實驗研究所證實。知識、技能的掌握是通過新刺激物的作用與新聯(lián)系的建立或舊聯(lián)系的改組,從而使聯(lián)系得到擴充和新的發(fā)展。新知識、技能的掌握是通過遷移來實現(xiàn)的。因此,遷移規(guī)律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我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遷移規(guī)律在體育課教學中運用的幾點看法。
一、打好基礎,全面提高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是有機體在中樞神經控制下進行體育活動時所表現(xiàn)的能力。體育運動動作是身體素質的反映,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就完不成體育動作。只有扎實的體育基礎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對新的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掌握產生積極的影響和幫助,形成有益的正遷移。反之,就對新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掌握產生消極的影響,形成無助的負遷移,干擾體育知識、技能的掌握。比如,柔韌素質不好的同學,在學習武術、體操等項目動作時,特別困難,不容易掌握技術動作。有良好柔韌素質的同學,在學習武術、體操等項目動作時,掌握技術動作就顯得特別快。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籃球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時,總是讓學生先復習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從易到難,使學生較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因此,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必須打好學生的扎實基礎,全面發(fā)展身體素質,為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體育運動技術、技能的遷移受學生心理素質狀況的影響。當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時,表現(xiàn)出對體育運動的學習目的性明確、認識深刻穩(wěn)定,有很強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完成體育運動動作的愿望。比如,在耐久跑的教學練習過程中,經常有同學表現(xiàn)出勇敢頑強和很強的自信心,在跑的練習過程中,頂住“極點”的生理反應和枯燥單調的重復跑步動作,以輕松、快速的動作跑完全程,這就是良好心理素質產生正遷移的明顯表現(xiàn)。當學生心理素質狀況較差時,表現(xiàn)出對體育運動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怯懦軟弱,優(yōu)柔寡斷,意志品質薄弱,行為舉止容易受感情和情緒等的影響,完成體育運動動作質量差。比如,在游泳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同學因為曾經有過“溺水”或“嗆水”的經歷,形成了“懼水”、“怕水”等畏懼的心理現(xiàn)象,在練習動作的開始或中間隨意停止練習,影響技術動作的掌握,這就是心理素質差而產生負遷移的明顯表現(xiàn)。
因為遷移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心理活動又受到客觀刺激的影響和改造,所以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方面條件的影響,促進正遷移的產生,防止負遷移的干擾,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遷移的核心是概括,學生概括水平高,容易總結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找出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概括能力越強,對知識、技能的遷移就越有利。我對高一新生進行籃球投籃的概括教學實驗,將高一新生40人,按身體素質、體育成績、籃球技術和投籃成績基本相同,分成A、B二組,每組各20人,每人罰球投籃球10個。A組為實驗組,在投籃之前,把投籃技術向他們作簡要的概括指導;B組為對照組,不作任何指導。實驗結果如下:A組的投籃命中率為28%,B組的投籃命中率為l7%,A組的投籃命中率高出B組11%。以上實驗表明,當學生的概括能力較強時,容易掌握體育運動技巧,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許多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學生的知識、技能概括水平越高,遷移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利于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必須刻苦鉆研教材和大綱,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認真?zhèn)湔n,幫助學生揭示事物的本質,把它納入已有的經驗中去,尋找典型的材料,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四、合理安排教材
遷移的產生應有部分新學內容和舊內容之間或兩個內容之間存在相同因素有關。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合理,盡量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引出新知識,體現(xiàn)新舊知識、技術動作的相同點,這樣不但把舊知識、技能復習了,還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識,得到全面發(fā)展。還要強調二個教材內容之間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是實現(xiàn)正遷移的基本條件之一,在教學上要充分挖掘教材之間的共同點,找出共性的地方。比如,許多有經驗的教師,在安排教材時把相似技術較多的籃球防守動作與足球防守動作安排在一起,有利于正遷移,能較快地掌握這些技術動作;在編排準備活動的徒手操時,結合教材內容特點,盡量體現(xiàn)共同因素,產生正遷移,為提高基本部分內容的學習效率發(fā)揮作用,照樣發(fā)揮著準備活動的各項功能。把跳高和撐竿跳的起跳動作不安排在同一單元時間學習,因為他們的起跳腳不在同一邊,會互相干擾抑制,產生負遷移,不利于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掌握。因此,教師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要全盤考慮,充分挖掘教材之間的共性東西,追求最大的正遷移效益。防止教材之間的互相干擾和障礙的發(fā)生,要盡量消除負遷移的產生。
五、科學安排練習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通過語音講授、動作直觀示范、圖片和實物觀察等感知的東西,必須經過學生自己親身實踐,反復練習,才能逐步正確地掌握、鞏固和提高新學習的技術、技能。實驗證明,練習和遷移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科學合理的練習會產生積極性遷移。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等,采用重復練習法、條件練習法、循環(huán)練習法、綜合練習法、防止與糾正錯誤法和游戲與比賽法等練習方法。比如,為了糾正學生錯誤動作的產生和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有經驗的教師往往采用過往矯正的練習辦法,使學生產生正確的動力定型,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動作。為了提高練習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積極性遷移,可以采用游戲法進行練習。
體育練習的方法雖然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但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教學方法和練習方法將越來越多,體育教師要加強對教學的科學研究,鉆研教材教法,探索出符合現(xiàn)代學生特點的各種練習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六、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
學生學習的遷移效果受到教師指導的直接影響。教師要認真?zhèn)浜谜n,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突出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內部規(guī)律。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進行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對學生的遷移成績給予鼓勵,形成良好的遷移環(huán)境。同時還要對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特征和心理發(fā)育特點進行研究,掌握學生的運動心理動機和運動興趣特點,了解學生在體育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順利實現(xiàn)正遷移。比如,在短跑練習過程中,學生產生“坐著跑”的錯誤動作時,自己不容易發(fā)現(xiàn),這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容易糾正錯誤動作,產生積極性遷移,較快地提高短跑速度。
綜上所述,遷移規(guī)律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只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運用遷移規(guī)律推進正遷移的產生,防止負遷移的干擾,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