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記者面前的麥克,眼窩深邃,高大魁梧,是個典型的美國佬;而說起話來,又帶有中國人的靦腆、含蓄。采訪中,反而是坐在他身旁的岳母,總是搶先回答記者的提問,心直口快、爽朗潑辣,有著四川女性的特點。
“我做夢都想不到,怎么有一天我的女兒想要嫁給一個美國佬!那時候,都罵美帝國主義怎么壞,怎么打朝鮮戰(zhàn)爭,給我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那時受的教育是,世界上還有2/3的窮人等著我們去解放。我想這要是找了美帝國主義,我隨時還要去解放他們,那還得了!我堅決不同意!”
敏利群的開場白,大大出乎記者的預料,而一旁的女婿麥克,溫和地看著岳母,露出靦腆的笑容。當年,生活在四川綿陽農村的敏利群并不知道,日后成為他女婿的麥克,有一個很了不起的父親,他撰寫的長篇紀實文學《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與《西行漫記》、《中國震撼世界》并稱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革命的“三大經典”。
麥克的父親中文名叫韓丁,曾被周恩來稱為“中國人民患難與共的老朋友”。而通過這兩位親歷者的回憶,一個美國家庭、父子兩代人在中國不同時期的生命軌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記者眼前。
父親為著書苦耕16年 在麥克的印象中,從記事起,他父親就老想著中國的事情,“爸爸心里,中國總是最重要的”。麥克的父親原名威廉·辛頓(Willam Hinton),1919年2月出生于美國芝加哥。他早年就讀于佛蒙特州帕尼學校,這是一所由他母親創(chuàng)辦的新型私立學校。其母有著獨特的辦學理念:“學習不為文憑和榮譽,而是為了發(fā)現(xiàn)真理,增長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類的了解;學會關懷社會,為社會做貢獻,而不要生活在象牙塔里”。
1936年,17歲的韓丁被哈佛大學錄取,但他總覺得那是一所“離現(xiàn)實社會過于遙遠的學?!?,之后他轉入康奈爾大學攻讀農業(yè),由此走上了農學生涯。
1943年,韓丁無意間看到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受到強烈震撼。這本書使他對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產生了興趣。此時,恰逢美中聯(lián)盟抗擊日本,韓丁想方設法,最終于1945年以美國戰(zhàn)爭情報處分析員的身份來到中國。重慶談判期間,他結識了國共雙方的很多政要,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宋慶齡等。1947年,聯(lián)合國救濟與重建總署捐助了一批拖拉機給中國,韓丁作為技術人員,又一次來到中國。在解放區(qū)河北冀縣,他和中國同事們一起,培養(yǎng)出第一代農機人員。第二年,他又以觀察員身份親歷了晉東南張莊的土地改革,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寫成了1000多頁紙的調查筆記。
韓丁告別張莊后,背著20多斤重的資料,翻越太行山,東下華北平原,漂洋過?!欢?953年當他返回美國時,卻遭到麥卡錫反共勢力的迫害。海關沒收了他的筆記,認為那是“一個叛國者的自傳”。他被列入黑名單,置于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的監(jiān)督之下,護照被吊銷15年。他無法從事教學工作,更沒有人敢聘用他。后來他只得靠務農為生、遠離妻兒,獨自耕種母親在賓夕法尼亞的200多英畝土地,長達16年之久。
即便如此,韓丁依舊堅持筆耕,并多次發(fā)表演講,宣傳中國人民的革命成就。1966年,紐約《每月評論》出版了《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一書。此書出版后很快引起強烈反響,在美銷量超過30萬冊,后被譯成法、德、意等10國語言,甚至成為美國大學中國歷史、政治、人類學等專業(yè)學生的必修書。
從《翻身》到《深翻》 1971年,韓丁應周恩來的邀請,終于重返中國。這一次,他將自己的妻子和3個兒女也一并帶來,以干部下放的身份,住在山西平順縣西溝村?!拔矣浀煤芮宄职址浅8吲d能去西溝。對于那里的樣子,我現(xiàn)在都記得?!丙溈嘶貞浾f。
韓丁回國后,曾任美中人民友好協(xié)會第一任主席,受聘于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當高級顧問。他多次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會見。中文本《翻身》一書,就是遵照周總理指示譯出的。“爸爸不懂漢語,一點一滴都要靠翻譯譯出來,然后筆錄,要付出非常艱辛的勞動?!丙溈苏f。
《翻身》一書,可以說是中國北方農村土地改革的一個縮影。書中對土地改革的評論,曾被《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引用?!斗怼烦霭婧?,張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立即引起許多外國人的關注,該書也成了當時世界了解中國農村的一個窗口。
上世紀70年代,韓丁再訪張莊,并創(chuàng)作了反映50到80年代中國農村發(fā)展變革的紀實文學《深翻》?!渡罘泛汀斗怼芬黄?,構成了中國農村30年變遷的巨幅史畫。
在麥克的記憶里,父親就像一個中國的農民,往返張莊幾十次,對這片土地充滿深情。而跟隨父親往來中國的經歷,也讓麥克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美國學習了4年生物學之后,麥克決定學醫(yī)。韓丁給兒子的建議是,到中國去學習傳統(tǒng)的中醫(yī)。為了掃清語言障礙,麥克先學習了3個月的漢語,之后,來到了中國。
最難是見丈母娘 剛到中國學習的第一年,麥克在學校里總是很顯眼。那個年代的中國校園,尤其是在中醫(yī)學院里,西方人的面孔并不多見。麥克碰到中國同學,總是主動和他們聊天,這樣可以練習自己的漢語,也讓他結識了不少中國朋友。還有他后來的妻子——熊敏。
“我邀請她出去玩,唱卡拉OK,但她不愿意,后來還要帶宿舍的同學一起,害怕我是壞人?!丙溈烁嬖V記者,他想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中國女孩,但他覺得這樣挺好,兩個人要慢慢了解,不要發(fā)展得太快。但不久,熊敏就愛上了這個高大帥氣的美國佬。
敏利群至今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澳菚r女兒上大學二年級,我去北京看她。熊敏說她找了個老外,美國人,我馬上說不能和美國人打交道。麥克的意思可能想讓我見見他的父母,但我堅決不見,就回四川了?!?br/> 一次放假,熊敏將一本《韓丁在中國》的書,拿給母親看?!拔矣昧艘煌砩暇涂赐炅耍吙催吜鳒I。我想,他不是做生意的,不屬于奸商,屬于白求恩式的國際共產主義戰(zhàn)士。原來上學時課本里都有。我很為這樣的人所感動?!泵衾簱芡ㄅ畠旱碾娫?,沒想到還未開口,女兒就堅決表示:“媽媽,你不同意也沒關系,我就隨便找一個,或者就一輩子不結婚!”聽了女兒的話,再加上那本書,敏利群同意見一見這個大人物——韓丁。
見韓丁之前,敏利群還找來麥克“個別談話”,“我問他喜歡我女兒什么地方?他說我喜歡熊敏不是你想的那樣……他說得很認真,總之,我看這個小伙子還很老實?!辈痪?,韓丁親自登門拜訪。
“那時,綿陽沒有通飛機,我專門讓女兒的姥爺從國土局借了一輛新車——凌志,到成都去接他們??墒且簧宪?,韓丁就坐到前面,對司機不停地說,你這里沒有弄對,那里沒有弄對。我心想,這個老頭子怎么這樣?你坐車就行了,我好不容易請人家?guī)兔?。我趕緊對司機說對不起,我說外國人就是直,你左耳朵聽,右耳朵出。沒想到司機很高興,他說沒關系,他是第一次開凌志車,不會開,正好韓丁教會了他。我突然覺得這個老人,連中國人開汽車的事情都這么關心,應該不錯?!?br/> 但同時,敏利群也發(fā)現(xiàn),“這個老頭不簡單”。“他很老練,觀察我們的家,考察了整整兩天,才對我女兒說‘小敏啊,現(xiàn)在我放心了,你們家里人都很忠厚,我算踏實了’。我當時不理解,你有什么不踏實的?我還擔心自己的女兒嫁到美國后,被人騙了呢?!?br/> 敏利群快人快語,刀子嘴豆腐心。其實在她內心深處,已經認可了這對美國父子。但她還是提出要求,為防止女兒嫁到美國后被遺棄或受騙,她要韓丁寫封信,承諾對女兒好。“我說以后如果你們對我女兒不好,我就拿這封信到美國駐北京的大使館去鬧事!找你們算賬!”韓丁果然寫了承諾信,這封信到現(xiàn)在敏利群還保存著?!吧厦鎸懼何覀兒芟矚g熊敏,熊敏很可愛,我們會對她好,過來以后我們會幫助她。總之寫了一大篇?!泵衾耗媒o記者看。就這樣,幾方終于達成共識,熊敏和麥克結了婚。
敏利群還專門和韓丁研究了稱呼的問題?!拔艺f按理你應該叫我親家。韓丁說,親家不好聽。他比我大,就叫我小敏,我叫他老韓。”然而,寫就兩部知名中國著作、自認為對中國農村相當熟悉的老韓并未想到,自己日后卻被這位四川親家難住了。
在家庭沖突中相互融合 敏利群坦言,女兒結婚當天,就發(fā)生了很多讓她不快的事情?!拔覀冎袊男吕晒俳Y婚,大家都要辦酒席喝酒,每一桌都要干杯,美國不一樣。女婿突然表明他的想法,然后對我說‘你想怎么樣?!’”麥克并不知道,四川話“你想怎么樣”是挑釁和打架的用語。
“他問我想怎么樣?結婚的時候怎么對我這樣說話?我當時就急了,反正弄得有點尷尬。我覺得我要嫁姑娘,肯定按我們當?shù)氐牧曀讈?。”敏利群?jù)理力爭。麥克和他的父親并未想到,他們的家庭因為文化、地域的不同而導致的摩擦、碰撞,才剛剛開始。
麥克結婚后,熊敏跟著他回到了美國。敏利群一再催促女兒馬上生孩子,趁自己還年輕可以幫著帶,他們也可以自由發(fā)展事業(yè)。但麥克卻認為,要等事業(yè)發(fā)展好了,再考慮孩子。幾年后,直到女兒還有兩個月要生產,敏利群才得到消息。她匆忙收拾行囊,趕往美國。
此時,正好趕上韓丁重病。他生病后,找了很多人來護理,都不合心意,身體每況愈下。麥克也承認,父親性格倔強,晚年生病后更是如此。如果岳母來照顧父親,他們會不會發(fā)生更激烈的沖突?父親的病情會不會更加惡化?麥克心里沒有底。但因為實在找不到其他人選,敏利群就這樣接了班。
“老韓要按照他的意思,我說既然我照顧你,你必須聽我的。我們兩個經常辯論?!泵衾焊嬖V記者,她看到老韓胃里插了導管,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那種儀器:“食物是從管子里倒,但是藥還從嘴巴吃進去。每次老韓一吃藥,就不??人裕什幌氯チ?。我就想,能往這個管子里灌食物,為什么藥不能從這里灌?但老韓堅決不肯,要嚴格按醫(yī)生的要求辦?!焙髞?,難受至極的韓丁,依照親家的意思給醫(yī)生打了電話。醫(yī)生最終同意了這個建議?!拔艺f你們美國人真是機器人,那么教條,食物都能從管子直接送到胃里,為什么藥不行?這么簡單的問題,做人可以靈活一點嘛!老韓很高興,以后吃藥再也沒有負擔了,身體也開始見好?!?br/> 韓丁看到親家將自己吃的藥一片片砸碎,然后放進管子。他不理解,為什么把藥砸碎?“我說我們家養(yǎng)的那個小狗,我給它吃藥就是這樣砸碎。我說話很直接,他也不生氣,我說這樣喂藥最方便。他說好好好?!泵衾弘x開時,韓丁堅持要給她報酬,敏利群急了,“我說我不會要你的錢。我們是親家,我女兒是你的兒媳婦,我怎么能要錢呢?最后老韓聽說我喜歡釣魚,就讓麥克買了一套美國的漁具送給我。”
1996年,麥克與妻子熊敏在美國開辦了一家中醫(yī)診所。在美國的針灸注冊師中,麥克是第一批從中醫(yī)學院畢業(yè)的。幾年后,他們又開辦了第二家診所,平日里夫妻倆各自照看一家。
麥克告訴記者,剛開始辦醫(yī)院的時候很不順利,美國人開設的中醫(yī)院無人問津。“什么病人都沒有,我們剛開業(yè)的時候,有29天沒人進來,等到第三十天,才有第一個病人來看病?!丙溈苏f。
當時,恰逢克林頓訪問中國,一些媒體記者知道韓丁是中國專家,對中國了解頗深,便提出采訪的要求?!八麄儐柊职?,你對中國的事情有什么看法?我爸爸說了很多他對中美關系和國際問題的看法,他最后還提了一句,你知道我兒子在美國開了一家中醫(yī)診所嗎?”韓丁在采訪結束時加上的這句話,起了作用,不但宣傳了中國的中醫(yī),還終于讓麥克有了生意?!罢椅覀兛床〉?,都是普通的美國人,我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他們就會介紹他們的朋友、家人來,這樣又有了新病人?!丙溈说脑\所,完全是靠著自己的醫(yī)術,一點點口耳相傳發(fā)展起來的。
從《翻身》到《深翻》,韓丁用了60年的時間來詮釋他對中國的情感,并把這一份真情傳給了他的后人。2004年5月15日,在與病魔抗爭多年之后,85歲的韓丁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康克市悄然辭世。而他的兒子麥克,正在尋著父親的足跡,在美國延續(xù)著中國的文化和醫(yī)學,為世界打開了解中國的另一扇窗。(感謝山西衛(wèi)視《紅客集結號》節(jié)目對本采訪的幫助)
編輯:劉暢 美編:苑立榮 圖編:傅聰 編審: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