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柳永是我國北宋時代專力寫詞的作家,他的詞在不同時期的評價也不同,基本上可以說是從“俗”到“雅”,其實他的詞本身也可分為“雅”、“俗”兩方面。文章就從不同時期關于柳永詞的評價,以及柳永詞本身所具有的“雅”、“俗”進行分析。
關鍵詞:柳永詞;“雅”、“俗”考辨
一、引言
在北宋時期,柳永是一位專力寫詞的作家。由于他本人放蕩不羈、藐視禮法,所以他的詞也不被當時的封建社會以及正統(tǒng)文人所推崇,致使大量流失?,F在所流傳的《樂章集》是后人所收集到的他的詞的一小部分,但就是這一小部分作品也多被人們認為是“淫俗”之作。隨著時間的變化,關于柳永詞其實可以分為“雅”、“俗”兩大類。
二、柳永詞在不同時期的評價
自柳永所生活的時代到現在,關于他的詞評價的變化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宋元金、明清以及現代。這三個階段關于柳永詞“雅”、“俗”的評價可以說發(fā)生了此消彼長微妙的變化,其大致的變化趨勢是“俗——雅俗并存——以雅為主”[1]。
在宋元金時期,人們關于柳永詞的評價愛主要有三類:一類是以李清照、嚴有翼等為代表的,認為其詞“鄙俗”、“聲態(tài)可憎”、“辭語塵下”等,這是關于柳永詞的主流看法;第二類是以范鎮(zhèn)和黃裳為代表的,認為其詞“典雅文華”甚至可以和杜詩以及蘇詞相提并論,但是這只是很少一部分的看法;還有一類的觀點處于以上兩種態(tài)度之間,則其文人,但贊其在音律以及創(chuàng)調方面的成就,這種看法相對來說是比較客觀的,南宋后期人們基本上都是這種看法。
明清時期也都是以上第三種態(tài)度嗎,而且比之前的評價稍微高一點。到晚清時期,人們對柳永詞的評價越來越高,陳銳曾說:“百年以來……言清空者喜白石,好濃艷者學夢窗,諧婉工致,則師公謹、叔夏。獨柳三變,無人能道其只字已……詞源于詩,而流為曲;如柳三變,純乎其為詞矣乎。”這一“純乎其詞”的觀點也得到了鄭文焯等人的贊同,所一說柳永詞的地位一下得到了提升,和清真詞的地位幾乎相同,柳永也不再被認為是另類詞人了。
到了現代,人們柳永詞的變化又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王國維等人深受西方學術規(guī)范的影響,所以在古典文學的研究中也就引入了一種新的價值標準,也使古典文學的研究進入了近現代時期。在這一時期中,一些詞曲等之前的“俗文學”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被認為是和詩文等具有同一地位,均是文學正宗,并堂而皇之的成為了古典文學研究的對象之一。隨之人們關于柳永詞“俗”的關注越來越少,更多關注的是其高超的藝術造詣。
三、柳永詞中的“俗”
關于柳永詞中的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作品多表現的是世俗女性大膽的愛情意識,例如《定風波》等,這種寫法被歷代的文人雅士認為用語鄙俚,格調低俗;(2)有些作品表現的是被遺棄或者失戀平民女子的心聲,柳永是第一位對平民婦女的心聲進行描寫的。其次有《滿江紅》、《慢卷綢》等;(3)還有一部分作品描寫的是下層妓女的言行以及她們從良的愿望;(4)還有一些作品對北宋世情生活的繁華進行了描寫,其描寫的多為市井生活,不符合文人雅士的欣賞標準[2]。
四、柳永詞中的“雅”
柳永詞雖然多描寫的是市井之事,多采用的為俗言,但是并沒有完全落入到俗套之中,也存在很多雅。蘇東坡關于柳永的《八聲甘州》中的“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曾評為是“此語于詩句,不見唐人高出”,也就是說柳永詞中的雅不輸于前人。柳永詞中的感情皆為自然流露,可以使讀者感同身受,例如《雨霖鈴》,作者采用鋪陳衍情的寫作手法,對整個送別場景中的人物動作、情感以及心情進行了細致的描寫,使景入情,這種真情的流露可謂之“雅”。
五、柳永詞中的“雅”、“俗”變化
其實關于柳永詞的“雅”、“俗”之間的轉化,主要是有柳永本身之一主體決定的。利用本身就是一個作家、一個文人,不是宮廷教坊樂人,他所受的教育也都和傳統(tǒng)的文人雅士是一樣的,他的理想也是傳統(tǒng)的讀書做官,也就是說他骨子里也是一個風雅文人[3]。但是他卻受到現實生活的逼迫,生活到了世俗生活之中,不得已只能以俗寫雅,也就是把世俗之中的事物采用文人學士的語言進行描寫,所以會所當我們從柳永詞表面的“俗”進行研究的時候,不難發(fā)現之中多蘊含的“雅”,所以說,柳永詞也就從之前的“俗”變化到了現今的“雅”。柳永具有文人雅士應該有的氣質,所以也可以說柳永詞是雅俗兼?zhèn)?、雅俗共賞的,其中他的《煮海歌》是他關于體察民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柳永思想深處的這一創(chuàng)作意識,雖然在一開始不能被人們發(fā)現,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等時機一旦成熟,這種不曾顯露的東西自然會被人們所發(fā)現,柳永詞中的這一“雅”的成分也就自然出現了。
參考文獻:
[1]朱崇才.從柳永詞的評價看雅俗觀念的轉化[J].江海學刊, 2001(6).
[2]李彬彬.淺談柳永詞的雅與俗[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1(3).
[3]胡桂花.溫庭筠和柳永閨閣詞之比較[J].東京文學,2009(1).
(作者簡介:謝慧明,女,廣西梧州人,廣西梧州學院中文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