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西醫(yī)稱作“面神經(jīng)麻痹”,也稱“面神經(jīng)炎”、“貝爾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
周圍性面癱發(fā)病率高
面癱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其中的周圍性面癱發(fā)病率很高。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則表現(xiàn)為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內并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于淚點隨下瞼外翻使淚液外溢
治療:一周內外有區(qū)別
V/rkT1+MGHGW4rovG0D9e36VyZrYUDNVemeJ2hUKbhc= 對于周圍性面癱,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去除病因,改善循環(huán),消除面神經(jīng)水腫和營養(yǎng)神經(jīng)對于急性期病患應盡早采用抗病毒、激素和對癥治療如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容易造成面癱后遺癥
在針灸科,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病例非常多,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周圍性面癱具有顯著的療效。中醫(yī)在治療面癱時,也需要分急性期和恢復期。在急性期(一周以內),主要給予西藥,如激素、維生素及廣譜抗生素治療,以消除感染,解除面神經(jīng)的水腫。同時,配合中藥口服治療以清熱解毒,祛風通絡。當周圍性面癱進入恢復期時(一周以后),則可以介入針灸治療:陽白透魚腰,地倉透頰車,四白透迎香,人中旁刺并配下關、合谷等穴位;同時配合激光或紅外線照射穴位,可達到疏通脈絡、調節(jié)氣血、養(yǎng)血和營的作用。
生活中需注意的幾點
在治療期間,周圍性面癱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偶缮溆湍?、辛辣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忌熱性補藥、熱性食物、煙、羊肉、狗肉、帶魚、白酒、大蒜、大蔥、海鮮、麻辣火鍋、濃茶咖啡等。
?、?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黃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蔥、瘦肉、山楂、海帶、大棗、苦瓜、絲瓜、冬瓜、黃瓜、甜瓜、香蕉、瘦肉、大棗等。
?、?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并進行足底按摩。
?、?減少光源如電視、電腦、紫外線等的刺激。
?、?進行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雙眼緊閉、鼓氣、張大嘴、努嘴、示齒聳鼻等。
⑹ 用毛巾熱敷,每晚 3~4 次,勿用冷水洗臉,遇風、雨、寒冷時注意頭部保暖。
⑺ 適當運動,加強身體鍛煉,常聽輕快音樂,心情平和愉快,保證充足睡眠。
⑻ 每天堅持穴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