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可見新的課程標準已把朗讀定位成閱讀教學的“熱點”。朗讀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朗讀訓練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口頭表達技能,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主動理解課文內容的學習方法。朗讀既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一項基本功,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句式和篇章結構,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因此,面對新的形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如何進一步加強朗讀教學不得不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下面本人就教學實際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在朗讀教學中,要把“讀”放在重要的位置
語文教學從低年級起,教師就應把“讀”引進課堂教學中,從小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養(yǎng)成“讀”的良好習慣。教師要確立以“讀”為主的教學思想,讓“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清晨,人們走進校園會聽到學生朗朗的讀書聲,這個傳統(tǒng)不應丟。教師應立足閱讀基本功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從小就喜歡讀書;教師應加強讀書方法的指導,讀書時“手、口、耳、眼”四者要相互配合,手引領、眼看字,口發(fā)聲,耳聽音;不丟字,不添字,不錯讀,不重復,不顛倒;聲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比較合適。學生在朗讀時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讓學生立即停下,然后指導學生反復練讀,達到要求后再往下讀。在小學階段就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朗讀是閱讀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語感能力形成的有效方法,反復朗讀課文能體驗語言文字的節(jié)奏、情感色彩、內在韻律、情味氣勢等。好的文章、詩歌、片段,就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反復誦讀乃至背誦,從中得到“感悟”,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有助于豐富學生語言,培養(yǎng)感情,加深理解,隨時體味,儲存知識,終生受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把“讀”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在朗讀教學中,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教師要重視范讀,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興趣
馬卡連柯說:“教師永遠是兒童模仿的典型?!崩首x訓練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教師的范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范讀能收到直觀、生動、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明確詞義和了解詞的感情色彩,教師繪聲繪色的朗讀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范讀的作用。
2.教師要運用變式,養(yǎng)成學生朗讀的習慣
人的情感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在學生處于主體作用的課堂教學中,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途徑,情感的表達是朗讀的前提,兩者密不可分。如果只是一味地齊讀、個別讀,學生會有單調、乏味感,勢必影響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變式容易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這個觀點啟發(fā)我們,學生在朗讀時,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領讀、個別讀、分角色讀、輕聲讀、競賽讀、配樂朗讀等等,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還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
3.教師要運用技巧,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感悟
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讀懂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或悲傷、激動,或敬佩、同情的情感,使他們用朗讀來表達內心的感悟。朗讀形式的多樣化能激發(fā)起學生朗讀的濃厚興趣,教師指導學生朗讀,逐步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如:朗讀時聲音抑揚頓挫,語音語調的輕重緩急;朗讀時停頓的地點和時間;以及對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語句,要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讀法等。
總之,朗讀訓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師要堅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讀教學中,應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三、在朗讀教學中,要重視因材施教
1.在朗讀教學中,要加強對低年級學生的指導
朗讀不是機械地重復原文,而是要通過朗讀,把原文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從而理解甚至掌握原文。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注意的穩(wěn)定性比較差,每個學生不可能對朗讀這個簡單任務保持長期的有意注意。因而教師應首先訓練他們出聲朗讀課文,然后通過前面提到的方法和技巧,逐漸培養(yǎng)學生脫離被動式的朗讀,最終走向主動式的朗讀,從而讓學生學會自我約束進行朗讀、進行學習。
2.在朗讀教學中,要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朗讀是閱讀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方式可以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具備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系列的工具。利用這些工具,他們可以增進對語言文字的鑒賞力,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可以與人交流,可以發(fā)展自己的想象力,可以推動思維的靈活性,可以推動邏輯性的發(fā)展,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
兒童由于強于形象思維,在有聲有色的朗讀時,他們會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讀那些節(jié)奏和諧、讀那些鏗鏘有力的文字,無需多作見解,他們會有一種美的感受,從中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同時朗讀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記憶。
3.在朗讀教學中,要注意彰顯個性
我們要鼓勵個性化、多元化的朗讀。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愉快的朗讀氛圍,在這個氛圍中,讓他們學會與人分享,互相啟發(fā),共同提高;在這個氛圍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自讀感悟創(chuàng)設主動選擇的條件和機會,促成他們個性化發(fā)展;在這個氛圍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點悟學生,使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在這個氛圍中,低年級學生必須重視規(guī)范朗讀,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這是朗讀的底線,而中、高年級學生,要求朗讀時把握文章基調、句子的節(jié)奏,能揣摩文章蘊涵的情趣意旨。教師安排的每一次朗讀訓練都要有其要求,或是理解性的、或是評價性的、或是鑒賞性的,都應是對課文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這樣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彰顯。
總之,朗讀教學在小語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進一步加強朗讀教學。
?。ㄗ髡邌挝?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南湖鎮(zhèn)黃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