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聚在一起慶祝奧林匹克時刻嗎?這是我們只能在奧運會開幕后弄清的事?!?月25日,尚待加冕的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的米特?羅姆尼抵達英國后便對媒體毫無保留地表達著對倫敦奧運會的“不安”。雖然羅姆尼在其后幾天盡力改口補救,但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會見羅氏之前還是不忘反戈一擊:“我們是在一個如此大的國際化城市舉辦奧運會,準備得已經算是完美了?!毖酝庵馐窃谥S刺羅姆尼經手過的2002年冬奧會只是在鹽湖城這樣一個全美50名左右的小城舉辦的而已。不過,即便卡梅倫再不高興,他還是不得不給羅姆尼一個面子,畢竟這位富商政客入主白宮的幾率正在走高。
外交之旅牽動話題 自7月25日起,羅姆尼的競選步伐暫時移出北美大陸,用一周的時間造訪英國、以色列和波蘭三國。這應該是羅氏在2012年競選周期中惟一一次高調出訪,因而備受關注。陪同羅姆尼此行的政策顧問陳仁宜吹風說,“這次訪問對羅姆尼而言將是一次傾聽與了解那些具有共同價值和利益的國家的好機會?!辈贿^,就像陳仁宜因其臺灣后裔身份而時常被過度解讀為羅姆尼“中國牌”的背后推手一樣,羅氏此次外訪也被賦予風向標的濃厚意味。
羅姆尼首站選擇英國,顯然是要借助倫敦奧運會概念提振士氣。畢竟鹽湖城冬奧會已過去了十年。羅姆尼需要提醒人們,當年是他成功地挽救了奧運,就像其承諾將挽救美國經濟一樣。就反饋看,羅氏的口無遮攔在招致倫敦反感的同時,更引來奧巴馬陣營批評其令美國蒙羞。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方面主流新聞報道中,羅姆尼在倫敦的關注度略微超過了代表奧巴馬出席奧運會開幕式的第一夫人米歇爾,造勢意義上算是成功。
對于美國政治人物而言,以色列幾乎是個必選項。羅姆尼當然清楚猶太裔在佛羅里達等關鍵戰(zhàn)場中舉足輕重的作用,更不會忽視他們在美國經濟體系中的大權在握。同樣重要的是,置身中東前沿,羅姆尼可以有機會就敘利亞事務發(fā)聲,批評奧巴馬的軟弱與溫和。據報道,羅姆尼的一些言論,如宣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尊重“以色列單方面軍事打擊伊朗”,或者聲稱“以色列的經濟與文化決定了他們比巴勒斯坦人更成功”等,也招致了巴勒斯坦等中東多方的強烈反應,但此舉無疑牽動了華府的決策:在羅姆尼高調訪以之前,奧巴馬就簽署了加強美以軍事關系的法案,以此回敬羅姆尼。
選擇波蘭作為出訪另一站,應該旨在滿足共和黨保守派勢力的意識形態(tài)審美和軍事鷹派的冷戰(zhàn)情結。羅姆尼此訪旨在鞏固與波蘭盟友關系的同時,更是劍指俄羅斯。按照羅姆尼的計劃,他上臺后會徹底拋棄奧巴馬對俄羅斯“重啟關系”后的妥協(xié),重新考慮核武器削減,強化與歐洲、中亞等國的同盟關系,在盡可能幫助他們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的同時,支持俄羅斯國內的社會抗爭運動。此外,按照美國某些政治分析人士的推測,密歇根、賓夕法尼亞以及威斯康星等關鍵州的波蘭裔選民也有可能因此對羅姆尼產生更多好感。
2008年7月,才穩(wěn)獲提名不久的奧巴馬匆匆踏上“外交補課”的航班,先后造訪了科威特、阿富汗、伊拉克、約旦、以色列以及德法英等八個國家和相關地區(qū),在所謂的“老歐洲”刮起了一陣“奧巴馬旋風”。與奧巴馬的風光無限相比,羅姆尼在出訪規(guī)模和受歡迎程度上都無法再現輝煌,但其此次出訪在話題制造與議程設置意義上仍算比較奏效。
事實上,自4月羅姆尼鎖定提名以來,奧巴馬陣營始終揪住羅姆尼在貝恩資本集團的所作所為(據稱羅姆尼在管理該公司時通過惡意收購小公司、解雇大批員工而獲利甚巨)和他本人的收入與納稅情況大做文章,力圖將羅姆尼污化為剝奪普通民眾就業(yè)機會、鯨吞巨額資產的剝削食利者。針對這些指責,富甲一方的羅姆尼可能是百口莫辯、越描越黑,其陣營轉而選擇拋出新議題來轉移眼球。例如,7月中旬以來羅氏陣營就開始主動炒作副手人選議題,并通過非正式渠道透露出小布什時代前國際安全事務助理和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已進入最后名單,這種消息有效地吸引了媒體聚焦點,弱化了對羅姆尼負面新聞的挖掘。此次羅姆尼翻版奧巴馬的“外交補課”,也是如出一轍。實際效果是,奧巴馬這廂在被動接招之余,可打的牌其實并不多。
隨著大選進入倒計時100天,誰能有效設定議程,嘗試主導媒體眼球,實現更為廣泛的關注與動員,將極大影響勝負成敗。
經濟與就業(yè):本次選舉的核心 羅姆尼在歐亞三國的表現雖然被形容為與其在美國國內一樣乏善可陳,遠未展示出太多“總統(tǒng)相”。不過,即便羅姆尼贏不了,奧巴馬也可能會“輸掉”選舉。從選情的發(fā)展而言,這一趨勢正在強化。
7月17日,美聯(lián)儲主席本?伯南克依循常例到國會出席聽證。令公眾始料未及的是,伯南克并未表示將采取措施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更未對第三次量化寬松政策等相關問題作出詳細回應。如此模糊甚至悲觀的表態(tài),直接擊碎了美國市場與公眾對經濟繼續(xù)復蘇的期待。緊接著的兩天后,在《紐約時報》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公布的民調中,共和黨競選人羅姆尼以47%的支持度超過了奧巴馬的46%,這是初選以來為數不多的幾次羅姆尼領先的民調之一。從蓋勒普、皮尤等其他民調機構所公布的數據上看,在任者奧巴馬也僅極為微弱地領先挑戰(zhàn)者羅姆尼。換言之,考慮到統(tǒng)計誤差的因素,兩人角力已進入難分伯仲的白熱化僵局。
眾所周知,經濟與就業(yè)議題,作為美國能否維持綜合國力和全球影響力的關鍵所在,構成了本次選舉的核心。從歷史上看,美國總統(tǒng)大選大多是以國內經濟議題作為主要爭議焦點,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越戰(zhàn)、伊拉克戰(zhàn)爭等外交事務才會粉墨暫登場。曾有經驗研究指出,大選年選民手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直接左右著在任總統(tǒng)或者謀求連任黨派的勝算,經濟民生的影響程度可見一斑。
今年1月以來,美國失業(yè)率從8.3%左右下降到8.1%,并維持在8%以上,但最新公布的7月份失業(yè)率又再次回升到8.3%,這一反彈為奧巴馬的連任前景蒙上陰影。根據統(tǒng)計,二戰(zhàn)以來沒有哪位謀求連任的總統(tǒng)可以在失業(yè)率高于7.2%的情況下成功的,而7.2%這個極值是由1984年里根連任而留下的。美國主流媒體今年2月以來的多個民調顯示,選民始終認為在處理經濟和聯(lián)邦財政赤字議題上羅姆尼比奧巴馬技高一籌。從這個意義上講,奧巴馬一定特別期待著經濟盡快出現拐點,也期待伯南克等人能夠釋放出樂觀信息,刺激市場復蘇。然而,經濟周期畢竟不是變魔術,作為經濟學家的伯南克自然也深知此次經濟復蘇的長期性與艱巨性。他的表態(tài),與其說是在驢象白宮拉鋸戰(zhàn)中的超然中立,更是本著一個專業(yè)經濟學研究者的知識與經驗對美國選民知情權的負責。
奧巴馬還面臨諸多攪局因素 那么,奧巴馬目前的連任沖刺路上只需要面對一個8%以上的失業(yè)率嗎?答案當然不是,在經濟與就業(yè)事務之外,還存在著其他一些負面因素的攪局。
當若干年后政治學家和觀察家回望2012年總統(tǒng)大選時,奧巴馬的連任與否可能并不會排在政治遺產的首位,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PAC)。這一組織源自2010年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公民聯(lián)盟訴聯(lián)盟選舉委員會”中的判決。這一判決默許了個人向具有政治傾向的營利或非營利組織任意捐款,而SuperPAC則可以將款項用于投放電視廣告等以支持某個議題和某位候選人。雖然SuperPAC不承認與候選人之間的關聯(lián),但他們的行動必然是與特定候選人密切相關的。2012年大選是第一次SuperPAC大行其道的選舉,而SuperPAC吸引大資本的能力客觀上有利于共和黨和羅姆尼一方。根據不完全統(tǒng)計,單筆向支持羅姆尼的SuperPAC募捐了超過100萬的捐款人就多達17位,10萬以上的則有73人。再加上,5月和6月以來,羅姆尼團隊本身的募款數量已連續(xù)超過了奧巴馬,且6月份羅姆尼團隊的募款量竟是奧巴馬的1.5倍。巨額的財力競爭,將牽動著兩人在未來100天的后續(xù)動力,對奧巴馬而言并非利好消息。
6月底聯(lián)邦最高法院關于奧巴馬醫(yī)改的關鍵判決,雖然暫且保住了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但也為羅姆尼解決了黨內團結的難題。對共和黨而言,羅姆尼雖然是“經管專才”,但其溫和甚至左右搖擺的政治立場實在難以滿足黨內保守派的政治審美,未必能得到充分的選票和信任,甚至有降低選舉日保守派投票率的風險。但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判決事實上進一步激怒了保守派,使他們將廢除奧巴馬醫(yī)改的希望寄托在大選上,即讓羅姆尼取代奧巴馬。這樣看來,本次選舉將很可能出現一個非常極端化的結果,攻守都并未易事。
此外,在競選當中,奧巴馬作為守擂
的謀求連任者,必須有效應對未來三個月特別是最后沖刺階段的10月可能出現的突發(fā)事件,即所謂的“十月驚奇”。最近的一次即2004年10月29日,拉登通過半島電視臺顯聲,為小布什的反恐戰(zhàn)爭增加了更多合理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為共和黨加分的作用。7月20日發(fā)生在科羅拉多奧羅拉市電影院里的槍擊事件,正是這樣一場提前預演。事發(fā)后已經引發(fā)的質疑為:奧巴馬在2008年競選期間口口聲聲承諾的控槍政策在第一任期內始終沒有兌現。隨著奧巴馬事后對控槍承諾的避之不提,這種不信任感極可能延展為對奧巴馬在更多政策上失信的政治氛圍。
其實,面對眾多負面因素的挑戰(zhàn),奧巴馬本人也嘗試主動地利用政策優(yōu)勢創(chuàng)造一些對自己有利的議題,比如對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公開支持和對非法移民放寬政策的政治表態(tài)。但是從目前的民調看,這些政策似乎都沒有起到明顯效果。以同性戀婚姻為例,根據皮尤的民調結果,民主黨選民中仍舊有31%反對其合法化,這就意味著如果奧巴馬堅持將該政策列入競選綱領,甚至或將適得其反。
如此看來,奧巴馬的連任之路已然荊棘叢生。如果一定要做一個整體判斷的話,由于過去一個世紀來在任者謀求連任失敗的幾率只有三成五左右,因而奧巴馬仍舊握有更大勝算。但其優(yōu)勢正在慢慢縮水,被羅姆尼反超的所謂“黃金交叉點”正在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