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在最近的一篇演講《望子成人,而非望子成龍》中稱:“真正的人”有四個標準,即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
這四個標準其實講的都是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外圍的東西,比如金錢、職位、利益、名氣等。這些內在的標準看似簡單,做起來其實又很艱難。為什么?因為當今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變得過分功利,這種人無暇向內走,無法走進內在去了解自己是什么人,反而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一再地走出去“證明你是某號人物”,結果越證明越不知道自己是誰,距離內在的自己也越來越遙遠。
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評論陶潛說:“不是外在的軒冕榮華、功名學問,而是內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確的人生道路。”但這種“正確的道路”,如今是不是人人都愛走,都在堅持走呢?
這并不是說在一個人外圍的東西沒有存在的必要,而是說學會向內走對于一個人來說遠比走出去重要得多,也迫切得多。真實、善良、健康、快樂……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依靠向內走而扎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的,不斷地向內走才會在自己的心里面創(chuàng)造出一個廣闊無垠、自給自足的寶貴空間,才會帶來生命感,才會有時間和智慧去過自己的生活,這種生活才是真正自然和自發(fā)性的生活。一個不知道向內走的人,恰恰常是生活和人生的局外人和“邊緣人”、馬虎者和誤入歧途者,他會慢慢變成怪獸、木頭之類的東西,而不會把自己當成天地間一個不可替代的、最為寶貴的人。
當一個人覺知到內在和中心的時候,外圍的東西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和非有不可了。印度的奧修說:“沒有什么東西能夠進入到內在,外在的東西仍然停留在外在,內在的東西仍然停留在內在,他們不會會合?!边@是真的,也就是說不管身外有什么樣的金錢、職位、利益和名氣都無法代替內在的真實、善良、健康和快樂等,彼與此根本不是一回事,有彼并不等于有此,彼也不能為此雪中送炭或者錦上添花。當一個人內在是赤貧的時候,縱然他外圍的東西再多再大再顯赫,他依然是個內在有空隙有空缺有空白的人。奧修說:“你或許可以擁有世界上所有的財富,但是你怎么能夠將它帶到心里面去充滿那個空虛?不,即使當你擁有一切的財富,你仍然會覺得很空虛,也許會更空虛。”原來,連擁有世界上所有財富的人也會空虛,在他不重視內在、不知道向內走的時候,這些財富的作用又是多么受局限和令人失望啊。
“那個沒有價格的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不能夠被買賣的遠比所有那些能夠被買賣的都來得更有價值?!闭鎸?、善良、健康、快樂……這些做人的內在標準不但“沒有價格”,而且也不實用,但卻能夠讓一個人成為一個內在富有的人、一個內在開花的人。即便外邊風暴再大,他自己心里面的空間也是寧靜祥和的。他不過于執(zhí)著,他也不會因為貪求而讓自己產生各種各樣的漏洞,他成為了一個完整美好的整體,他消除了只知一味走出去的那種人的緊張、空虛和衰弱,他滿足,他快樂,他幸福,整個世界都為他敞開,因為“在他里面有最內在的本性,有存在的中心,他有來自彼岸的信息,他的寧靜是有蘊涵的”。
“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蔽覀兩嬗谑?,所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貪多反成負累,向內走才是最安全最美好的減負之路,才會真正讓我們的心靈飛翔起來。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