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宮
作者單位:中央編譯局俄羅斯研究中心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的全國性反猶運動
徐元宮
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掀起了一場全國性反猶運動,千千萬萬猶太人在這場運動中遭受迫害。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場全國性反猶運動,這場全國性反猶運動對蘇聯(lián)社會生活又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在蘇聯(lián),生活著為數(shù)不少的猶太人。早在20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國內就曾有人提出過一種方案,設想在烏克蘭、克里米亞或遠東某地為猶太人劃出一塊集中居住區(qū)。由于各種因素,這一方案未能付諸實施。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lián)。眾所周知,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特別殘酷。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蘇聯(lián)出現(xiàn)了一個合法的猶太人組織——反法西斯委員會。在戰(zhàn)爭時期,該委員會在聯(lián)系蘇聯(lián)國內外猶太人團體,凝聚蘇聯(lián)國內外猶太人力量,以及同西方媒體合作積極宣傳蘇聯(lián)軍民英勇抗擊法西斯軍隊的英雄壯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44年烏克蘭解放時,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的幾位領導人重提20年代曾有人提出過的方案,主張在克里米亞建立一個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屬下的猶太人自治區(qū)域,并且將這一主張寫信呈報給了斯大林本人。這一主張引起了斯大林的異常警覺,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詳細描述了斯大林獲悉這一主張之后的反應:“這是美國猶太復國主義所采取的行動;這個委員會的成員就是猶太復國主義的代理人,他們企圖在克里米亞建立自己的國家,使之脫離蘇聯(lián),在那里建立起美帝國主義的代理機構?!?《赫魯曉夫回憶錄》(第2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版,第985頁。
解密檔案文件表明,正是在斯大林的直接指示下,戰(zhàn)后蘇聯(lián)揭開了全國性反猶太人運動的序幕——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領導人之一、蘇聯(lián)國家猶太劇院藝術指導、蘇聯(lián)人民演員米霍埃爾斯被暗害。有關米霍埃爾斯被暗害的情況,俄羅斯聯(lián)邦總統(tǒng)檔案館收藏著一封斯大林去世之后1953年4月2日貝利亞寫給馬林科夫的信,貝利亞在信中詳述了米霍埃爾斯的被害經(jīng)過:原蘇聯(lián)國家安全部部長阿巴庫莫夫在受審時交代說,“斯大林交給我一個緊急任務——盡快讓蘇聯(lián)國家安全部工作人員策劃鏟除米霍埃爾斯一事,制造不幸事故的假象?!?列昂尼德·姆列欽:《歷屆克格勃主席的命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頁。斯大林在獲悉米霍埃爾斯將要前往明斯克之后,指示阿巴庫莫夫在明斯克制造一起交通事故。直接指揮殺害米霍埃爾斯行動的是阿巴庫莫夫的副手С.И.奧戈利佐夫、國家安全部第二局局長Ф.Г.舒布尼亞科夫和白俄羅斯國家安全部長Л.Ф.察那瓦。
1948年底,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被解散,它的參加者被指控“進行反蘇民族主義活動,同國外猶太人反動組織保持聯(lián)系并從事間諜活動”。1949年1月18日,老布爾什維克、前蘇聯(lián)新聞局局長、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領導人之一洛佐夫斯基被開除出黨,1月26日被逮捕。委員會的另一名領導人——莫洛托夫的夫人熱姆丘任娜,也遭到了逮捕。
與此同時,一場全國性反猶運動在蘇聯(lián)展開。1949年1月28日,《真理報》發(fā)表了斯大林授意撰寫的編輯部文章《關于一個反愛國主義的戲劇批評家集團》,從而掀起了一場全國范圍內針對猶太人的政治批判。該文直接點了一批猶太文藝家的名,且特意逐一用括號注明了他們的猶太姓氏,使得這場批判運動的排猶性質昭然若揭。俄羅斯政論家列昂尼德·姆列欽在其專著中對這場全國性反猶太人運動作了這樣的描述:“清洗行動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把猶太人從科研部門、醫(yī)院、國家機關、軍隊,從各地方清除了出去。”*列昂尼德·姆列欽:《歷屆克格勃主席的命運》,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1年版,第360頁。著名歷史學家羅伊·梅德韋杰夫也指出:“斯大林到了晚年,幾乎扔掉了種種意識形態(tài)的假面具,而把迫害猶太人公然作為國家政策的一部分?!?羅伊·梅德韋杰夫:《讓歷史來審判——論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下冊),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05年版,第966頁。
俄羅斯歷史學家瑙莫夫認為,導致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全國性反猶運動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報刊出現(xiàn)了有關斯大林家庭生活的報道。報道的內容是從哪里來的?這讓斯大林滿腹狐疑且異常暴怒,要求蘇聯(lián)國家安全部徹查。安全部找不到消息源頭,就向斯大林匯報說,是斯大林死去妻子的親人阿利盧耶夫一家人散布出去的,而這些消息又是通過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傳播出去的,因為該委員會在戰(zhàn)爭時期就經(jīng)常向美國等西方媒體提供有關蘇聯(lián)國內各方面情況的材料和文章。1948年1月10日,國家安全部向斯大林呈交了一份材料,稱全世界是通過米霍埃爾斯及其領導的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了解到斯大林的家庭生活的情況的。于是,斯大林下令解決米霍埃爾斯問題。*列昂尼德·姆列欽:《歷屆克格勃主席的命運》,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1年版,第354頁。
瑙莫夫的上述觀點不無道理,不過,就筆者看來,暗殺事件以及隨后的反猶運動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戰(zhàn)后蘇聯(lián)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及其對蘇聯(lián)領導人的影響和作用。在蘇聯(lián)領導人看來,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蘇聯(lián)的潛在敵人已發(fā)生了變化,變成了原先的盟國——美英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斯大林在1946年2月9日的公開演講中認定只要資本主義經(jīng)濟體系存在,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他號召蘇聯(lián)人民準備迎接新的戰(zhàn)爭。隨著與美英等國的分歧和矛盾愈益深刻,特別是冷戰(zhàn)帷幕的徐徐開啟,蘇聯(lián)領導人對美英等國的戒備、警惕和敵視愈加深重。正因為如此,當烏克蘭獲得解放之后,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領導人建議在克里米亞建立猶太人自治區(qū)域時,斯大林的反應才會那么敏感而強烈。
赫魯曉夫在其回憶錄中也分析指出:“斯大林產(chǎn)生了關于間諜活動的想法,因為克里米亞是外國船只可以通行的海疆。他認為,從國防的角度出發(fā),絕不能容許這種事情發(fā)生……然而,并沒有正式的討論和決定,逮捕便開始了?!?《赫魯曉夫回憶錄》(第2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版,第986頁。
二戰(zhàn)后這場由蘇聯(lián)領導人發(fā)動的全國性反猶運動對蘇聯(lián)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首先,是千千萬萬猶太人受到了直接迫害。1948年底,隨著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被解散,其成員被逮捕槍斃或者流放,一大批著名的猶太知識分子被捕。猶太人大多在蘇聯(lián)文化知識界供職,其中不少猶太知識分子還擔任了本部門的重要職位,因而他們所受到的打擊和迫害也特別嚴重。在這場運動的鼓噪聲中不僅逮捕了大批猶太知識分子,而且關閉了幾乎所有的猶太文化機構:猶太學校、劇院、報紙和雜志。
其次,加劇了民族歧視,激化了民族矛盾,加重了民族之間的緊張關系。隨著反猶運動在蘇聯(lián)全國的開展,整個蘇聯(lián)社會充斥了對猶太人的歧視,對猶太人的限制措施增加了。比如,許多高等院校限制甚至停止招收猶太家庭出身的孩子,猶太人不能參加外交工作,他們逐漸被排擠出了法院和檢察院機構(律師機構除外)。大部分高等學校、學術機構,甚至許多企業(yè)都對猶太人的錄取和錄用采取了限制措施。反對“世界主義”的斗爭具有明顯的反猶性質,在當時的日常政治用語中,“世界主義者”、“猶太復國主義者”、“猶太人”幾乎就是同義語。*羅伊·梅德韋杰夫:《讓歷史來審判——論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下冊),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5年版,第966頁。
第三,這場運動扭曲了人與人之間正常的社會交往關系。在當時反猶、排猶氣氛籠罩下,密告、誣告猶太人有時會使仕途升遷比較順利,于是密告、誣告猶太人事件連連發(fā)生。正如列·姆列欽所分析的那樣:“同‘猶太復國主義者’和‘世界主義者’的斗爭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在暗中投下匿名信或公開發(fā)表反猶太人演說之后,一些崗位和職位騰了出來,成就功名的速度幾乎和1937年一樣快,那個時候槍斃了許多高級官員,從而為另一些人開辟了仕途。令所有這一切成為可能的那種令人窒息的、涂炭生靈的氛圍不僅僅打擊了猶太人。”*列昂尼德·姆列欽:《歷屆克格勃主席的命運》,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1年版,第360—361頁。
第四,一批忠誠于斯大林和蘇聯(lián)國家利益的蘇聯(lián)政治精英受到了排擠和打擊。比如,對斯大林忠心耿耿的莫洛托夫就受到了這場運動的牽連,斯大林在1952年10月16日召開的蘇共中央全會上指出:“莫洛托夫同志提出的將克里米亞轉交給猶太人的建議有什么價值呢?這是莫洛托夫同志的一個不可寬恕的錯誤。他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建議?怎么可以容許這樣做呢?莫洛托夫同志根據(jù)什么提出了這樣的建議?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一個猶太人自治區(qū)。難道這還不夠……莫洛托夫同志不應該成為猶太人對我們蘇聯(lián)的克里米亞進行非法覬覦的辯護人。這是莫洛托夫同志的第二個政治錯誤。作為一名政治局委員,莫洛托夫同志的表現(xiàn)是錯誤的。因此,我們堅決反對他的憑空臆想的建議?!薄澳逋蟹蛲臼肿鹬刈约旱姆蛉?,以至于我們還來不及就這個或者那個重大政治問題作出政治局決議,熱姆丘任娜同志很快就知曉了。結果是:好像有一根看不見的絲線將政治局同莫洛托夫的夫人及其朋友們聯(lián)結在一起了??墒墙^不能相信圍聚在她身邊的她的那幫朋友?!?“我們將把我們偉大事業(yè)的接力棒交到哪些人的手里?”——未公開發(fā)表的1952年10月16日斯大林在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的講話(根據(jù)Л.Н.葉夫列莫夫的筆記),參見《蘇維埃俄羅斯報》2000年1月13日。斯大林將莫洛托夫等人趕出了權力核心層,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這一政權的凝聚力。
作者單位:中央編譯局俄羅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