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多樣性視角下的性別平等

2012-12-08 19:40呂俊彪
關鍵詞:非西方建構傳統(tǒng)

呂俊彪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文化多樣性視角下的性別平等

呂俊彪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廣西南寧530006)

文化傳統(tǒng)賦予了性別關系諸多復雜而深刻的社會內涵。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存在,客觀上要求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中的人要秉持文化自覺的基本理念,審慎對待自我與他者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性別平等關系的不同解讀與表述,進而建構起符合自身文化特點的和諧的性別關系。

文化多樣性;性別平等;文化自覺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世界女權主義運動風起云涌般的推進,性別平等(gender equity,亦稱男女平等)①若無特別說明,本文所使用的“性別”一詞,均指社會性別(gende r).與婦女發(fā)展問題逐漸成為學術界高度關注的熱點話題。與此同時,為了消除對婦女的歧視,爭取性別平等,實現(xiàn)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和平與發(fā)展,國際社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75年,聯(lián)合國在墨西哥召開了專門討論婦女問題的政府間的世界性大會,通過了《墨西哥宣言》,把“男女平等”定義為“男女的人的尊嚴和價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權利、機會和責任的平等”[1]。1979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的公約》,要求各國在法律上和事實上承認男女平等的原則。[2]1985年,第三次世界婦女大會確立了“平等、發(fā)展與和平”的總目標,力爭在2000年之前進一步實現(xiàn)男女平等、參與國家發(fā)展、維護世界和平,并提出了以行動為主、具有目標和措施的方案。[3]1995年,在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上,中國政府正式把男女平等確定為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一項基本國策,從而“開辟了將男女平等納入國家政策體系最高層次的新階段”[4]。

然而,盡管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有效消除了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中存在的婦女歧視現(xiàn)象,而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性別關系的改善和婦女地位的提高,但是,廣大婦女——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婦女——在健康、教育、經濟、政治與決策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發(fā)展,仍然存在著諸多有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她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社會中的弱勢地位也沒有因此而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相關研究表明,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可以為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和條件,但是并不會必然帶來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狀況的改善。[5]

我們以為,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固然與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所謂男性統(tǒng)治有關,但同時也折射出國際社會在性別平等問題的一些“權威”理論在闡釋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國家和地區(qū)的性別關系問題時所遭遇到的種種理論困境。而在文化多樣性存在的社會事實面前,正視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之于性別平等關系的解讀,進而建構起和諧的性別關系,已然成為社會性別研究所亟需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

一、文化差異與性別平等關系的重新解讀

在傳統(tǒng)的社會性別研究視域中,男女之間或者性別之間的平等關系,涉及人的尊嚴、價值、權利、機會、責任等方面。毋庸置疑,在操作層面上,我們可以設立一系列的指標、系數對性別平等關系的“水平”進行總體評估。然而,一個不能回避的事實或許就是,這些評估要素的設定本身所潛藏著的深刻的主觀性和任意性,即便連那些自認為最客觀的評估者也不可能完全克服。因為,性別平等關系的總體考量,總是與一定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傳統(tǒng)有著千絲萬縷的復雜關聯(lián),而性別平等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一衣帶水的關系,也早已為多數研究者所意識到。由西方女性主義者率先發(fā)起的、以追求性別平等為主要目標的國際婦女運動,大致經歷了從政治解放到自我解放的艱辛歷程,其間所浸淫的西方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是顯而易見的。而迄今為止有關性別平等關系的諸多討論,也主要是從西方社會白人中產階級婦女的視角切入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非西方社會關乎性別平等問題的“地方性知識”以及傳統(tǒng)文化之于性別平等關系的重要影響,卻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由此,西方世界對于性別平等的期待通常被描繪成全人類的普遍知識和共同理想,而非西方社會的性別關系問題則有被妖魔化之嫌。事實上,與性別平等緊密相關的尊嚴、價值、權利、機會、責任等種種愿景,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些由掌控著更多話語霸權的西方白人學者所編織出來的美麗神話。這樣的神話盡管可能會使一些人心向神往,也有著許多發(fā)人深省的啟迪,但卻未必能體現(xiàn)非西方社會那些“被壓迫的”婦女們的社會經驗,也不能完全表達她們對于性別平等關系的極其多樣的期待。實際上,那些忽視甚至于無視文化差異的性別平等觀念,很難表述其所謂的性別平等之于人類社會生活的實在意義。

文化傳統(tǒng)賦予了性別關系復雜而深刻的社會內涵。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習慣的復合體”,而正是由于文化的穩(wěn)定、變化和遺存,才使得人類社會群體產生了上下承續(xù)的階段性聯(lián)系。[6](P1)性別關系的建構,無一不是在具體的文化場景之中得以實現(xiàn)的。傳統(tǒng)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滲透于性別關系的各個方面,并在相當程度上左右著這種關系發(fā)展的方向。在此意義上,文化或可以被視為人與事物之間的意義秩序。[7](P4)人類與其他動物最重要的區(qū)別之一,乃是因為不同的人類群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點,而人類群體的社會行為更主要的是由無所不在的文化紐帶(網絡)組織起來的。因此,無視不同人群之間的文化差異,不把性別平等關系置身于具體的文化場景進行解讀,就無法準確地把握性別平等關系的實質。而拋開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去理解或者建構所謂的新型性別關系,片面追求由西方文化傳統(tǒng)建構起來的所謂性別平等,既不符合性別關系發(fā)展的歷史與現(xiàn)實狀況,更容易使非西方的發(fā)展中國家在性別平等問題上陷于形形色色的后現(xiàn)代焦慮之中。兩性之間的關系或可以認為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關系,而世界范圍內處于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各種社會內部的兩性關系,其復雜程度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因此,所謂的性別平等關系,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是難以用具體的數量指標來衡量的。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文化差異的廣泛存在,使得性別平等關系的實在意義只有在現(xiàn)實的文化場景當中才有可能獲得相對完整的解釋,而性別關系各項指標系數是否適當,則與這些指標系數在不斷發(fā)展的文化傳統(tǒng)中所獲得的合理性有關。

文化傳統(tǒng)對于性別角色的形塑以及性別平等關系的解讀,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蛟S可以這樣說,有什么樣的文化傳統(tǒng),就有什么樣的性別角色與之相適應,而性別關系的“平等”與否往往也需要具體的文化邏輯來判定??上У氖?,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對于性別角色的定位以及其之于性別平等關系的理解,似乎并沒有得到社會性別研究者的足夠重視。雖然一些社會性別研究者也曾意識到傳統(tǒng)文化在建構性別角色和性別關系的過程當中的重要意義,但他們對于此類問題的解讀往往過份倚重于現(xiàn)代西方的社會經驗而較少關注其他文化傳統(tǒng)的實在價值?,F(xiàn)代女權主義運動的理論奠基人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認為,一個人之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而決斷女人在社會之中的地位的,是人類文化之整體。[8](P23)這個革命性的論斷,看似顛覆了西方世界關于婦女的性別角色形成的傳統(tǒng)觀念,并成為當代女權主義運動的重要理論來源。然而,當波伏娃的論斷被一些女權主義者改造成“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這樣一個震耳欲聾的革命性口號之后,更多的女權主義者愿意相信,世界范圍內以男性統(tǒng)治為主導的相互對立的性別關系,對于女人作為第二性的性別地位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作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則被認為需要以一種挑戰(zhàn)男性偏見的方式來感受和認識這個世界以及人類活動的不同方面。然而,如同烏瑪·娜若嫣(Uma Narayan)所說,如果把這種女權主義認識論當作是一種“同質的且有內聚性的事業(yè)”,則完全可能是一種誤導。[9](P540)因為,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性別角色和性別平等關系的想象和期待,其方式、方法往往是迥然相異的。事實上,只要我們超越西方知識體系的狹隘視野,以一種審視的目光關注世界范圍內的不同種族、民族、地區(qū)、國家的社會現(xiàn)實,就會發(fā)現(xiàn)其之于不同性別的尊嚴、價值、權利、機會、責任的種種理解和界定,其實是千差萬別的。譬如,一些女權主義者堅持認為勞動是婦女不可或缺的權利,更把有關參與社會生產勞動是婦女解放與性別平等的必要條件的論述作為其重要的行動綱領。然而,在發(fā)展中國家的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社會性生產勞動有時卻可能是一些婦女在其社會生活當中的沉重負擔而遠非她們的向往。同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華人社會對于男人之于家庭、家族、宗族乃至于社會、國家的責任和義務,對于西方白人社會而言往往也是難以理喻的。

二、文化自覺與性別平等關系的主位敘述

長期以來,由于對現(xiàn)代西方社會性別理論缺乏必要的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識,更由于缺乏對自身社會的深切了解,發(fā)展中國家的學者在性別平等問題上的對話能力明顯不足。而那種對西方社會性別研究理論亦步亦趨的研究取向所導致的最為直接的社會后果之一,就是在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的認識上的主位意識的缺失。如果說話語權的缺失使得非西方社會在性別平等問題的討論中總體上處于一種“被敘述”的尷尬處境的話,那么,主位意識的缺失則無疑在相當程度上消解了非西方社會參與此一話題對話的愿望,而其改造自身社會的原動力也受到嚴重影響。毋庸置疑的是,國際婦女運動和女權主義思潮的發(fā)展,凸顯了人類社會追求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軌跡。然而,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思潮和女權主義運動是以資本主義得到相當程度的發(fā)展作為前提條件的。而在其本身不斷演進的過程中,也呈現(xiàn)出多樣性與復雜性的顯著特點,并極具變革性。[10]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學者在社會性別問題上的諸多思考,總是與西方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的。如果忽視女權主義思潮和女權主義運動的歷史演進過程及其意識形態(tài)上的這些特點,對西方性別理論不加分析和批判就全盤接收,那么,非西方學者將難以在性別平等問題的討論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而非西方社會在此一問題上“被敘述”的悲劇將會繼續(xù)上演。

文化差異性的現(xiàn)實存在,提示我們在有關性別平等關系問題的認識上要有“文化自覺”的主位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建構起一套關于性別平等問題的主位敘述的話語體系。所謂的“文化自覺”,是由費孝通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大致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發(fā)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11]。費孝通認為,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才能增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才能取得“決定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代的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而要達至文化自覺的境界,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并理解所接觸到的多種文化,然后才有可能在這個正在形成之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11]-[13]文化自覺的意義,不只在于提醒人們對于“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正視其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它同時還期待生活在不同文化傳統(tǒng)之中的人類群體在與其他族群的互動當中確立自己的主位意識。而這種主位意識的確立,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全球化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非西方社會只有在文化自覺的語境當中,逐步確立性別平等問題敘述上的主位意識,才有可能不斷拓展自己的理論視野、不斷增強自身的對話能力,進而建構起與之相適應的話語體系。

秉持文化自覺的基本理念,保有文化認識上的“自知之明”,是構建性別平等問題的主位敘述的關鍵所在。從某種意義上講,性別平等關系的主位敘述的建構,主要是對于非西方社會而言的。筆者認為,非西方社會要實現(xiàn)這種主位敘述的建構,首先是要意識到文化差異對于衡量性別平等關系的各種“指標”的不同影響。這是因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成長起來的社會群體,對于性別之間的平等關系的表述是不盡一致的,他們對于各項指標的看法的“權重”也極有可能相去甚遠。實際上,要從根本上消除種種統(tǒng)計指標之于非西方社會性別平等關系的不確切判斷,就需要對某些西方偏見有清醒的認識。沒有對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自信心,沒有對西方現(xiàn)代性別研究理論的批判性認識,所謂的主位敘述就無從談起。而要消解西方偏見,確立讓西方人也可以接受的主位敘述方式,就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基本理念。非西方社會的性別問題研究者,只有對自己的文化有一種真切的“自知之明”,才有可能客觀評價西方性別研究理論的內涵和現(xiàn)實意義,也才有可能更加全面地認識到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在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當中的具體位置、存在價值以及需要調適的地方。惟有秉持文化自覺的基本理念,我們才能“正確”地看待“自我”與“他者”之于性別平等關系的不同理解。而只有立足于理論研究的主位視角,以一種“主人翁”的態(tài)度,關注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狀況和總體趨向,不斷拓展與西方學者的對話空間,才有可能牢固地建構起性別平等討論的主位敘述。

三、文化多樣性與和諧性別關系的建構

如果說文化的差異性導致了不同地區(qū)和社會的人們對于性別平等問題的不同理解和認識,文化自覺的理念又在提醒我們對待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的多樣性特點不斷彰顯的當今時代,建構符合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特點并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性別關系,也就成為我們在性別關系發(fā)展上所需要積極面對的問題。

建構符合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和諧的性別關系,以之取代所謂的性別平等關系的追求,在文化多樣性存在的社會事實面前,有著特殊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作為現(xiàn)代社會自我意識的文化,是一種動態(tài)生成的制度化過程。[14](P4-6)性別平等無疑是人類實現(xiàn)所謂“一切人的發(fā)展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理想的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存在以及其內在的不穩(wěn)定性所導致的不同時代、不同社會群體對于性別平等關系的解讀所存在著的深刻差異,幾乎使得我們對于性別平等的期待只能處在一種永恒的“懸而未決”的理想狀態(tài)之中?;蛟S我們應當注意到,實現(xiàn)性別平等的真正目的,其實并不在于追求各種統(tǒng)計指標的“平等性”、“科學性”,而在于促進一種和諧、安寧的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大概就不會過于刻意去追求不同性別之間那種形式上的“平等”關系,而更關心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當中不同性別之間的和睦共處問題。這樣的一種路徑選擇,或許可以使得我們關于性別平等問題的諸多討論有著更為實在的社會意義。而由此所達成的種種“共識”,在面對文化多樣性廣泛存在的社會現(xiàn)實之時,亦當會有更為充分的說服力。我們似乎更傾向于認為,在文化多樣性存在的社會事實面前,建構“和而不同”的和諧性別關系的社會意義遠甚于性別平等關系的簡單判定。實際上,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性別關系的不同期待,迫使我們關注這種關系之于當事者的實存意義,而不是把一些只具有形式上的平等關系的指標體系作為世界范圍內的人類群體所必須共同遵循的準則而強加于所有人類群體之上。

在文化多樣性存在的場景之中,厘清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對于性別關系的不同解讀,對于和諧性別關系的建構極其重要。文化多樣性存在的社會事實,使得我們在社會性別關系問題的認識上,需要確立一個基本的社會信念,即:任何一種性別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都不是毫無社會基礎并且一蹴而就、永恒不變的,而任何一種關于性別關系的解讀,也都源自一定的文化邏輯?;蛟S只有在這樣的信念當中,我們才有可能探知不同文化傳統(tǒng)之下的性別關系籍以建構的社會基礎,進而理解不同的社會文化群體對于性別關系的種種表述和闡釋。固然,來自西方社會的性別觀念極其重要,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而一些“土著人”的“地方性知識”,乃是當地人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歷史性地逐漸形成的,亦當自有其存在的價值。而以任何一方的“先進的”社會規(guī)范,去改造另一方的“落后的”社會性別關系,無疑是一種充滿風險的社會行為,不僅無助于性別關系的和諧發(fā)展,更有可能帶來愈加深重的性別問題。

正視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在性別關系的制度性安排上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建構和諧的性別關系的必要前提。社會文化對于性別關系的制度性安排,是一種歷史的產物,無疑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人們對于性別關系的總體考量。然而,無論是文化傳統(tǒng)還是由其所形塑的性別關系,都無一例外地存在著“與時俱進”的現(xiàn)實要求。事實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一定的社會群體在性別關系上的某些制度性安排可能變得與實際的社會生活不再相符,而一些傳統(tǒng)的“規(guī)矩”甚至可能會嚴重侵害某一性別的權益。如此,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對于不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關于性別關系的某些制度性安排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文化傳統(tǒng)的調適也就變得十分必要。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建構起具有時代精神特質的和諧的性別關系。

發(fā)展符合自身社會文化特點的性別關系,是建構和諧的性別關系的重要路徑選擇。和諧的性別關系,需要構筑在現(xiàn)實的社會文化基礎之上。因為,性別關系的形成和發(fā)展,總是在具體的社會文化場景之中實現(xiàn)的,也因此而不可避免地受到眾多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文化傳統(tǒng)是一種不斷生成的社會結構,它們既繼承其原先的“合理”成份,又不斷根據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而進行新的調適,以獲得其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和諧的性別關系的建構,需要適應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這種動態(tài)性特點。筆者認為,只有那些符合不斷發(fā)展著的自身社會文化特點的性別關系,才有可能獲得更為廣闊的社會發(fā)展空間,也才有可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和諧。

在全球文化的交流與對話當中求同存異、共同發(fā)展,已然成為和諧的性別關系發(fā)展的重要指向。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不僅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空前繁榮,同時也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與對話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而在文化多樣性存在的大背景之下,透過各個地區(qū)、各種形式、各種層面的文化交流,共同尋找促進性別關系和諧發(fā)展的方式、方法,對于建構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健康的、和諧的性別關系,在現(xiàn)階段有著特殊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四、結語

文化差異的現(xiàn)實存在,客觀上要求我們要明了“我們自己”在人類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具體“位置”,在與他者的文化交流中要有“自知之明”。在性別平等問題的認識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基本理念。只有在文化自覺的前提之下,我們才能夠客觀、公正地認識和評價自身文化傳統(tǒng)的價值和可能存在的問題,也才能夠以一種自信、從容的姿態(tài),學習和吸收不斷變化著的現(xiàn)代社會性別研究理論的合理成分,進而建構起性別平等關系的主位敘述平臺,不斷增強與西方社會在性別平等關系問題上的對話能力。

筆者以為,在性別關系問題的討論上,惟有以文化多樣性的理論視角,重新審視所謂的性別平等關系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問題,才有可能建構起符合自身文化特點并且富有時代精神的和諧的性別關系,進而推動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全球化時代賦予性別關系以新的文化內涵和時代要求,建構和諧的性別關系,既是婦女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更是人類解放運動的宏偉的社會工程。尊重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秉持文化自覺的理念,加強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建立健康、和諧的性別關系,促進社會的全面發(fā)展,是現(xiàn)階段世界婦女運動肩負的歷史使命,需要更多的人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

[1]聯(lián)合國.墨西哥宣言[R].墨西哥城,1975-7.

[2]聯(lián)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的公約[R].哥本哈根,1979-12-18.

[3]聯(lián)合國.提高婦女地位內羅畢前瞻性戰(zhàn)略[R].內羅畢,1985-7.

[4]顧秀蓮.國際婦女運動的發(fā)展與中國的男女平等基本國策[J].外交學院學報,2005,(1).

[5]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指標研究與應用課題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評估報告(1995-2005)[J].婦女研究論叢,2006,(2).

[6][英]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M].連樹聲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7][美]馬歇爾·薩林斯.文化與實踐理性[M].趙丙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桑竹影,南珊譯.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

[9]烏瑪·娜若嫣.女權主義認識論的構架:一個非西方女權主義者的視點[A].[美]佩吉·麥克拉肯主編《女權主義理論讀本》 [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10]李曼琳.國際婦女運動與女權主義的歷史演進及其啟示[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

[11]費孝通.反思·對話·文化自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3).

[12]費孝通.百年北大與文化自覺 [N].光明日報,1998-06-08.

[13]蘇國勛.社會學與文化自覺——學習費孝通“文化自覺”概念的一些體會載[J].社會學研究,2006,(6).

[14][英]齊格蒙特·鮑曼.作為實踐的文化[M].鄭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 王東昕)

Gender Equa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versity

LU Jun-biao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s endow gender relationships numerous complex and rich social connotations.The actual existe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requires the people with an established cultural tradition to keep cultural autonomy and carefully approach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expressions of gender equality b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o establish a harmonious gender relationship in line with one’s own cultural traits.

cultural diversity;gender equality;cultural autonomy

C913.68

A

1672-867X(2012)01-0079-05

2011-07-25

呂俊彪(1968-),男,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人類學博士。

廣西高校優(yōu)秀人才資助計劃項目(項目編號:桂教人[2010]65號)。

猜你喜歡
非西方建構傳統(tǒng)
論相對獨立的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程序之建構
飯后“老傳統(tǒng)”該改了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tǒng)
“非西方”話語分析的新途徑
鄭國明 立足傳統(tǒng) 再造傳統(tǒng)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后西方社會學:是何以及為何?
建構游戲玩不夠
G20的中國之路
莲花县| 阿拉尔市| 兴化市| 东乡县| 成安县| 柏乡县| 措美县| 怀集县| 吉木乃县| 石门县| 蒲城县| 安达市| 宁化县| 沂南县| 建始县| 四会市| 荔浦县| 平邑县| 盐山县| 历史| 镇安县| 富民县| 金川县| 河源市| 兰考县| 葫芦岛市| 新源县| 阜阳市| 罗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肃北| 洮南市| 邵东县| 拉萨市| 南昌市| 株洲县| 保靖县| 宣恩县| 丹东市| 东丽区|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