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仙新平
纖溶-凝血系統(tǒng)異常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1]。纖維蛋白原是人體重要的凝血因子,它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纖維蛋白,纖維蛋白是血栓的主要結(jié)構(gòu)成分,也是構(gòu)成血栓的其他細胞和血液成分的網(wǎng)架[2,3]。因此,纖維蛋白原檢測可能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病病變嚴重程度的判斷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檢測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者96例,對上述患者進行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檢測,探討其在冠心病及判斷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重度意義,以期為廣大臨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者96例,診斷標準依據(jù)1979年WHO制定的CHD診斷標準。本組患者96例,中位年齡68歲(44~79),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1例。輕度病變者33例,中度病變者28例,重度病變者35例。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由心內(nèi)科護士于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靜脈血10 ml。同時給與患者口服藥物治療,包括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及他汀類調(diào)脂藥物、鈣拮抗劑、硝酸酯制劑、α受體阻滯劑等等。
1.2.2 檢測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試劑均購自上海羅氏公司,檢驗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纖維蛋白原的正常值范圍分是2.5~5 g/L。
輕度病變組纖維蛋白原為(3.53±1.03)g/L,中度病變組為(4.01±1.23)g/L,重度病變組為(6.01±1.66)g/L。重度病變組纖維蛋白原水平最高,差別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01)(表1、圖1)。
表1 三組患者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
圖1 三組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
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異常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產(chǎn)生、發(fā)展以及缺血性心臟病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4]。心梗發(fā)生發(fā)展的基礎(chǔ)是血液與受損血管壁間相互作用,凝血和纖溶功能發(fā)生明顯變化。心肌缺血患者體內(nèi)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易形成血栓。已有研究結(jié)果顯示,纖維蛋白原、纖溶酶原隨冠心病的嚴重程度增加而顯著增加。亦有研究顯示,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升高是冠心病發(fā)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5]。血漿纖維蛋白原可以促進血小板和紅細胞的聚集,使血液粘滯性增加,血流減慢,同時還可以使血小板沉積在小動脈管壁內(nèi)膜上,使管腔狹窄。以及通過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影響,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誘發(fā)心肌梗死[6]。因此,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增高可能是一個判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程度的客觀指標。
我們回顧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者96例,其中輕度病變者33例,中度病變者28例,重度病變者35例。對所有患者進行了血漿纖維蛋白原的檢測,結(jié)果顯示,輕度病變組纖維蛋白原為(3.53±1.03)g/L,中度病變組為(4.01±1.23)g/L,重度病變組為(6.01±1.66)g/L。重度病變組纖維蛋白原水平最高,輕度病變組最低,三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001)。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的程度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存在相關(guān)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應(yīng)了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因此,臨床上存在心絞痛病史,同時血漿纖維蛋白原且顯著升高者應(yīng)引起醫(yī)護人員的注意,此類患者可能存在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應(yīng)積極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避免發(fā)生嚴重的心肌梗死。
[1]Aron R,Nenal Aleksic.Prospective study of fibrinolytic factors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1,21:661.
[2]莫木順.冠心病血漿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的檢測意義.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3):104-105.
[3]Hernrich J.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 and fibrionlytic system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Thromb Haemost,1995,73(3):374.
[4]Salomaa V,Stinson V,Kartk JD,et al.Association of fibrinolytic parameters with early atherosclerosis:The ARIC study.Criculation,1995,91:284-290.
[5]Ottani F,Galvani M.Prognostic role of hemostatic 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patients.Clin Chim Acta,2001,311:33-39.
[6]Turgut U,Huseyin S.Looking for ten years rusult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schecnic stroke group for the standpoint of haemostasis.Turk J Haematol,2002,19(2):25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