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銘 唐立 李華
(新疆自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心臟超聲科 烏魯木齊 830000)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雌激素依賴性良性腫瘤,占育齡期婦女20%~40%。主要癥狀有經(jīng)量增多,經(jīng)期延長,盆骶部酸痛,性交不適和膀胱壓迫等??梢鸩辉?習慣性流產(chǎn)和早產(chǎn),是月經(jīng)過多和異常子宮出血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間生長迅速,可引起產(chǎn)道受阻,胎兒異常先露和胎兒畸形及產(chǎn)后子宮收縮遲緩。本研究對60例子宮肌瘤患者進行了超聲隨訪觀察,旨在探討治療后肌瘤體積、血流、回聲等的變化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消瘤丸治療子宮肌瘤療效觀察中的應用價值。
60例患者均為我院婦科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懷疑為子宮肌瘤的患者,年齡19~49歲,平均38.3歲;19~30歲,5例(占8.3%),31~40歲41例(占68.3%),41~49歲14例(占23.3%);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經(jīng)量過多、貧血、經(jīng)期延長。
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及HDI 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探頭頻率3.0~4.0MHz及2.0~5.0MHz。
患者均于月經(jīng)后3~7d上午,空腹,平靜及膀胱適度充盈下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用藥前,用藥后3個月,用藥后6個月進行超聲隨訪觀察,在二維圖像上測量肌瘤的大小(三徑線D1、D2、D3,多發(fā)性肌瘤以最大的1個或2個為主),記錄肌瘤的回聲,啟動彩色多普勒能量圖(CDE)分別檢測肌瘤周邊及內(nèi)部的血流量(BFV)、子宮血液流速(V)和阻力指數(shù)(RI)。
按公式4/3πabc(cm3)計算肌瘤體積,a,b,c分別為3個徑線的半徑,即肌瘤體積=0.5×D1×D2×D3,肌瘤體積的變化用配對t檢驗,肌瘤血流的變化用秩和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1)肌瘤體積的變化:用藥后3個月及6個月隨訪,肌瘤體積與術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用藥后后3個月肌瘤體積平均縮小50.06%,栓塞后6個月肌瘤體積平均縮小63.70%。(2)肌瘤血流的變化:用藥前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肌瘤假包膜有半環(huán)狀、條索狀或粗點狀彩色血流信號,內(nèi)部顯點狀、繁星狀、條索狀及團狀的彩色信號,而且阻力指數(shù)(RI)在0.53~0.59之間。用藥后6個月,上述圖像基本消失,肌瘤周圍血流顯像檢測下降,血流速減小,色彩暗淡。(3)肌瘤回聲的變化:用藥后3個月隨訪,60個肌瘤的回聲均有增高,部分內(nèi)部出現(xiàn)散在的強光點,強光條。說明治療后由于肌瘤血供減少,其內(nèi)部出現(xiàn)壞死及鈣化的改變。
表1 子宮肌瘤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肌瘤體積及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表1 子宮肌瘤患者治療前后子宮體積、肌瘤體積及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時間 肌瘤體積(cm3) BFV(m L/s) V(cm/s) R I用藥前用藥后3個月用藥后6個月37.4±12.516.2±10.114.3±8.8246.2±119.8181.2±97.4166.4±85.355.9±21.035.6±14.329.8±11.70.55±0.030.71±0.030.79±0.02
消瘤丸膠囊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濃縮提取中藥的有效成分制成,具有活血利濕,消癥散結之功效,采用丸劑使病人服用方便,易于吸收,便于攜帶,副作用少,特別對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避免了不必要手術。
本研究中,用藥后3個月肌瘤體積平均縮小50.06%,證明近期效果明顯,用藥后瘤體縮小的原因,除了考慮子宮動脈栓塞減少了肌瘤血供,降低了局部雌激素的水平外,栓塞后瘤體組織壞死,纖維細胞進入瘤體內(nèi)形成疤痕組織,引起肌瘤慢慢萎縮也是主要原因,3~6個月較慢但持續(xù)的體積縮小,表明瘤體的縮小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
本研究應用CDE成像觀察子宮肌瘤栓塞前后的血流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用藥6個月后,肌瘤周邊及內(nèi)部的收縮期峰值流速PSA、舒張期流速EDV均下降,IR升高,并且治療后子宮各段動脈血流相比呈高阻血流頻譜。血流參數(shù)與治療前比:PSV、EDV差異均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1),并且RI升高(P<0.01),說明治療后子宮肌瘤滋養(yǎng)動脈血流減少。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反映消瘤丸治療前后體積、血流、回聲等的變化,是評價消瘤丸治療效果的有效工具,對療效的長期觀察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