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雪紅,應曉薇,劉 昱
(1.奉化市人民醫(yī)院,浙江奉化 315500;2.寧波大學醫(yī)學院,浙江寧波 315211)
工作壓力是職業(yè)要求與個體的不平衡知覺引起從業(yè)人員的身心壓力狀態(tài)[1],護士高度的工作壓力會使其產(chǎn)生精神緊張和心身疲憊,影響護理工作質(zhì)量。心理彈性是人類面對逆境時的一種良好適應,是個體的一種品質(zhì)和技能,也是人們普遍具有的一種潛能[2,3]。為提高護士的心理彈性以應對工作壓力,維護護士的心理健康,2010年4月至11月,在取得相關醫(yī)院領導的支持下,筆者對奉化市3所綜合性醫(yī)院、1所??漆t(yī)院的210名注冊護士進行心理學知識和技能培訓,現(xiàn)將培訓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本組210人,均為女性;年齡19~44歲,平均年齡(26.30±5.80)歲;護齡1~33年,平均(9.28±6.33)年;學歷:本科39人,大專109人,中專62人;職稱:副主任護師18人,主管護師53人,護師60人,護士79人。
1.2 心理學知識技能培訓
1.2.1 培訓內(nèi)容 護士工作興趣與壓力應對;職業(yè)人士必備技能—時間管理技巧、團隊合作技巧、有效溝通技巧;心理學基礎知識;心理防御機制及運用技巧;常用心理調(diào)適治療方法,如合理情緒行為療法理論及案例分析、應激理論及危機應對策略;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心理護理;積極心理學;心理彈性;護士心理健康維護。
1.2.2 培訓方法 采取集中授課為主、情景劇和案例分析為輔,插入提問、討論、點評等方法。每次培訓2學時,共培訓30學時。
1.3 訓練效果評價
1.3.1 評價工具
1.3.1.1 護士壓力源量表 參考護士工作壓力源量表[4],在原表5維度35條目基礎上增至50條目,其中護理專業(yè)及工作17條目、患者及家屬10條目、管理和醫(yī)院7條目、領導及同事10條目、個人及家庭6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分主要、有時、偶爾、沒有,分別賦予1~4分,得分越低,表明壓力越大。
1.3.1.2 護士心理知識技能掌握評價表 組織具有高級職稱的護理專家6人、心理咨詢師4人,根據(jù)本地區(qū)護理工作情況擬定護士心理知識技能掌握評價表初稿,請寧波大學副教授、留美心理學博士后指導、修改、完善后定稿,包括53題,其中與護士相關的心理知識14題、與患者相關的心理知識13題及26題選擇題。與護士和患者相關的心理知識每題采用8級評分法,分不確定、沒有、一點、比較少、一般、較強、強、很強,分別賦予0~7分,總分0~189分,選擇題為單項選擇,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學知識越豐富。依據(jù)專家意見,護士需要掌握的心理知識技能前10項內(nèi)容見表2。
1.3.1.3 逆境商數(shù)(adversity quotient,AQ)自測表[5]用于衡量一個人應對挫折、逆境的能力,分為控制感、主動性、影響范圍、持續(xù)時間4部分,共12題,設A、B、C選擇,1~6題中A為3分、B為1分、C為0分,7~12題中A為1分、B為0分、C為3分,分值與面對逆境時的情緒影響呈反比,與心理彈性呈正比,總分0~36分,25~36分提示被測評者對壓力應對自如,13~24分提示被測評者能適度應對壓力,≤12分提示被測評者應對壓力較困難。
1.3.2 測評方法 用統(tǒng)一的解釋語指導護士填寫,不記名,但要求如實填寫年齡、職稱、學歷、填表時間。分別在培訓前及培訓結(jié)束后1月由專人發(fā)放回收評價表。發(fā)放評價表210份,回收有效評價表200份,有效回收率95.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配對t檢驗。
2.1 200名護士的壓力源評分在培訓前后比較見表1。
表1 200名護士壓力源評分在培訓前后比較(±s,分)
表1 200名護士壓力源評分在培訓前后比較(±s,分)
壓力源 培訓前 培訓后 配對t值P值護理專業(yè)及工作 2.19±0.48 2.35±0.48 4.75<0.01 0.01患 者 及 家 屬 2.39±0.50 3.15±0.61 18.32<0.01管 理 和 醫(yī) 院 2.29±0.63 2.79±0.66 10.79<0.01領 導 及 同 事 3.12±0.63 3.31±0.57 5.91<0.01個 人 及 家 庭 2.65±0.63 3.08±0.63 9.54<
2.2 護士心理學知識技能測評結(jié)果在培訓前后比較 培訓前200名護士的心理知識技能測評為84~163分、平均132.7分,培訓后130~175分、平均148.58分。護士需掌握的前10項心理學知識技能培訓前后測評比較見表2。
表2 護士需掌握的前10項心理學知識技能在培訓前后比較(n=200,分)
2.3 培訓前后護士AQ測評比較 見表3。
表3 培訓前后護士AQ測評比較(n=200,分)
3.1 護士的心理彈性與工作壓力調(diào)適 心理彈性是個體內(nèi)在保護因素和外在保護因素的結(jié)合,內(nèi)在保護因素包括特質(zhì)、能力、技能以及自我觀念等,外在保護因素主要指周圍環(huán)境[6]。AQ大致反映了個體的心理彈性水平,一個人的AQ越高,越能以彈性面對逆境,積極接受困難的挑戰(zhàn),找出解決問題方案,把工作壓力化為動力。隨著醫(yī)院文化[7]發(fā)展、護理管理模式的轉(zhuǎn)變和對人文關懷的重視,來源于醫(yī)院、管理、領導、同事、個人、家庭的壓力不斷降低,但隨著護理質(zhì)量要求的提高、各種檢查考核的應對及患者法律意識增強,來源于工作性質(zhì)、護士編制和患者方面的壓力一時不可能改觀。若護士未能找到心理彈性與工作壓力間的最佳平衡點,則易發(fā)生職業(yè)倦怠、留職意愿不強[8]。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正確認知、掌握應對技巧,確保心理彈性始終處在樂觀進取的狀態(tài),就能適時調(diào)適工作壓力,使心理彈性與工作壓力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
3.2 心理知識技能培訓能提高護士心理彈性的分析 心理彈性是架通危機轉(zhuǎn)化為生機的橋梁,是把工作壓力化為動力的源泉,能幫助個體緩沖或抵御應激、危機或創(chuàng)傷等消極影響,促進個體良好適應和提升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9],因此是機體的心理免疫系統(tǒng)。心理學知識技能培訓可培養(yǎng)護士主觀幸福感和樂觀人格,通過壓力應對、應激理論的學習,使護士明確壓力對自身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從而能有效應對壓力;通過情緒覺知或管理、沖動控制、樂觀向上、因果分析、移情、自我效能等知識技能訓練,使護士掌握認知調(diào)整、幽默化解、主動求助等技能,有助于護士調(diào)整心態(tài),提高心理彈性,維護自身心身健康。本組護士培訓前,AQ評分(13.48±1.46)分,表明能適度應對壓力,壓力源量表5個維度均分在(2.19±0.48)~(3.12±0.63)分;經(jīng)心理學知識技能培訓后,提高了護士應對工作壓力的能力,AQ評分升至(16.87±3.36)分,壓力源量表5個維度均分升至(2.35±0.48)~(3.31±0.57)分,尤其是來源于患者方面的壓力和應對檢查、考試等的壓力明顯降低,表明提高護士的心理彈性能有效應對工作壓力。
[1]劉秋鳴,郭華,施莉瓊,等.護士職業(yè)壓力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調(diào)查與對策[J].上海護理,2004,4(2):10-12.
[2]Bonanno GA.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J].Am Psychol,2004,59(1):20-28.
[3]White B,Drive S,Warren AM.Resilience and indicators of adjustment during rehabilitation from a spinal cord injury[J].Rehabi Psychol,2010,55(1):23-32.
[4]韓金紅,孫宏玉,韓金香.護士長工作壓力源、心理健康狀況及應對方式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7,7(4):1-6.
[5]保羅·斯托茨(美國).AQ逆境商數(shù)[M].姜冀松,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8.
[6]程麗,鄭菲菲.心理恢復能力—心理彈性[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28(5):77-78.
[7]葉國芳,葉敏,梁紅燕.護理文化建設對監(jiān)護室護士壓力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07,6(2):130-131.
[8]李永鑫,李藝敏.護士倦怠與自尊、健康和離職意向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392-395.
[9]張愛華,劉曉虹.心理彈性研究進展及其對我國創(chuàng)傷護理的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72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