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梅
(蘇州科技學院 天平學院圖書館,江蘇 蘇州 215000)
圖書的索書號是由分類號、書次號,輔助區(qū)分號構(gòu)成.分類號是依據(jù)中國圖書法22大類進行歸類,其中書次號有很多種類型的選擇,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圖書館采用的書次號有兩種:一種是采用著者號,另一種是采用種次號.我院圖書館采用的是種次號選取法.
種次號是指在圖書分類過程中,按照分編的先后順序,為分類號相同的一類圖書所取的編號.也就是說,種次號是為了區(qū)分同一類圖書而設置的編號.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里,常用阿拉伯數(shù)字來表示[1].如我館的館藏號為“G252.7/154T1”的《信息檢索“教”與“學”》,其中 G252.7為中圖法學科分類號,“154”即為該書在我館的種次號(注種次號后面的T1是蘇州科技學院天平校區(qū)圖書館為了區(qū)別本校其他兩個校區(qū)圖書館的而自行添加的輔助號).
我院圖書館用的種次號卡片正面印有1—100號碼,反面印有101—200號碼,在卡片的上方自行填寫分類號.同個分類號的圖書在同分類號的卡片上,取這一個號碼并劃去剛剛使用過的種次號碼則表示已用過.正面用完用反面,一張用完換用第二、三張……并依次在新?lián)Q卡片的左上角注明上一張卡片的最后一位號碼,新卡片號才能依次類推延續(xù)下去.(種次號卡片正反面圖1和圖2)
圖1
圖2
看如圖1,2顯示的種次號的取號卡片,有人會認為圖書取種次號并不難,同類的書來一種就依次取新號,只要細心不把順序搞錯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做過圖書分類工作就會知道,為圖書取種次號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特別是現(xiàn)今出版社如雨后春筍般增長速度,圖書出版情況也越來越復雜多樣,出版圖書的質(zhì)量也參差不齊.在圖書館的編目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同一著作的不同裝幀、不同出版社、不同譯本、修訂本、新1版、再版、重印本等多種情況,需要進一步區(qū)分.如果不再區(qū)分,一是會出現(xiàn)多種情況共用一個種次號,不符合圖書編碼個別化的要求;二是任何不同情況都給出完全不同的種次號,則關聯(lián)密切的圖書在排架時不能相對集中,不利于讀者利用[2].以下是我館在編目過程中遇到的種次號幾種特殊的選取情況:
翻譯圖書的出版有2中情況,第一種是一種外文原著圖書,經(jīng)同個作者多次翻譯的,按照我們圖書館的規(guī)定此類圖書看版權(quán)頁的版本說明予以注明;第二種情況是同種原著圖書由不同作者進行翻譯出版,此類圖書我館一律取新的種次號.
例1:《SolidWorks零件與裝配體教程》(同樣的作者同樣的出版社同樣的翻譯者)(第一批到館)據(jù)2009年英文版譯出,索書號為:TP391.72/345T1;(第二批到館)據(jù)2011年英文版譯出,此書注明為翻譯的第二版,所以索書號為:TP391.72/345=2T1;(第三批到館)據(jù)2010年英文版譯出,此書沒有注明版本,只是注了2010版這是的種次號取舍很糾結(jié),我館給出的索書號為:TP391.72/345(2010)T1,加之以年代為輔助區(qū)別.
例2:《信息時代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不同作者翻譯者)據(jù)2000年英文版第2版譯出,我館給出的索書號為索書號為:C931.6/5T1;據(jù)2004年英文版第4版譯出,我館給出的索書號為索書號為:C931.6/28T1.
3.2.1 有明顯的版次區(qū)分情況:我院圖書館的規(guī)定是:修訂版用“=2”表示,修訂本用“-2”表示.
例1:《設計圖學》版權(quán)頁顯示2005年7月第2版,2005年7月第1次印刷,索書號:TB23/89=2T1;之后又到館同種圖書,翻開新書的版權(quán)頁顯示2005年7月第2版,2010年8月第 2次印刷,索書號:TB23/89=2(2)T1
例2:《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第二版》2001年到館的圖書,目錄頁顯示:1992年2月第1版;2001年3月第2版,我館索書號為:K1/3:2=2T1《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第二版》2011年又到館的此種圖書,目錄頁顯示:2011年3月第1版;2011年1月第2版,同種書同個作者同個出版社,索書號該怎么取?是取K1/3:2T1?K1/3:2=2T1?還是另取新的種次號?我館的做法是取K1/3:2-3T1用-3能避免第3版的出現(xiàn),還能讓同種書放一起.
3.2.2 有一種特殊情況下是圖書的封面顯示修訂版或者是修訂本,但是版權(quán)頁顯示****年*月第1版,前提先在編目系統(tǒng)里查重確定我館沒有來過此種圖書,就按照版權(quán)頁為準,在種次號后面不加版本區(qū)分.
例1:《工程優(yōu)化設計與MATLAB實現(xiàn)》修訂版,但是版權(quán)頁中顯示版次為第1版第1次印刷?種次號后帶=2還是不帶做新書第一版出來?怎么辦?我館的做法是將這本書按第一版標注.
例2:《標志設計》1999年出版,主編毛德寶,索書號為J524.4/2T1;之后作者又于2011出版了同書名的書同個出版社出版,這時對比下ISBN號價格和頁數(shù)有所改變,并且版權(quán)頁上注明是2011第1版第1次印刷.這時又不能將2種書將其作復本處理,又不能擅自加以版本號的區(qū)別,我館的做法是取新的種次號.
3.2.3 無明顯版次提示情況:
例1:《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nèi)心強大》2011年7月第1版ISBN:978-7-5142-0223-6價格¥29.80,全書256頁,此書又出版一次版權(quán)頁顯示:2012年2月第一版,ISBN:978-7-5142-0333-2價格¥35.00,2012年的版本中排版寬松了些頁數(shù)260頁.遇到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得把2個版本的書找來,仔細看看書的內(nèi)容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完全一致可以做重書處理,取同樣的種次號,如果內(nèi)容有所改變可在已經(jīng)老書的種次號后面加上輔助號進行標識,確保同書同號,避免種次號的浪費.
3.3.1 某一種書出版后,又出版了一些相配合的系列圖書,主要表現(xiàn)為教材類圖書.如與其配套的學生用書、教師用書、習題集、輔導材料、實習指導等.此類書可稱之“配套書”,應取同一分類號和種次號后再加附加區(qū)分號.如果沒有原本,則直接給種次號,不用附加區(qū)分號.這樣處理非常方便師生讀者查閱教學參考資料[3].
例1:《契訶夫中短篇小說選》(2冊),本書另一本為英文本(一本是英文版小說另一本是中文翻譯),是取英文版的分類號H319.4:I512.44,還是取中文版的分類號I512.44?我館的做法是取了本書的原作英文版的館藏號為H319.4:I/295T1,另一本中文版館藏號為H319.4:I/295-2T1.原因是我們院英語專業(yè)所以將此種圖書放入英語閱讀里面,中文版作為外文版的配套書.
例2:《離散數(shù)學(第2版)解題指導》,本書與《離散數(shù)學(第2版)》(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規(guī)劃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相配套,《離散數(shù)學(第2版)》O158/64=2T1.《離散數(shù)學(第 2版)解題指導》O158/64=2-2T1.
例 3:《高級英語教程(一)學生用書》H31/123:1(S)T1;《高級英語教程(一)教師用書》H31/123:1(T)T1
3.3.2 配套書還有一種情況是:圖書出版時附帶了一本小手冊(或贈送版),小手冊沒有ISBN號,沒有價格,也沒有出版社等相關信息的.這時只要在編目數(shù)據(jù)中加上215字段說明小手冊的題名和頁數(shù)就可以了,不要再編制小手冊的索書號;但是如果小手冊被驗收部門單獨做一跳數(shù)據(jù)處理的情況下也可以做為一本新書來做,就在配套小手冊的原書的種次號后面加(2).
例1:《建筑工程制圖習題集》1冊和配套的習題答案,我館給出的索書號分別為:TU204-44/384T1,TU204-44/384(2)T1
采用各種版本合用一個種次號時,應進一步附加版本區(qū)分號、版次號、和卷次號等[4].在種次號標引下把同一圖書的不同版本、不同譯注本、多卷冊本、連續(xù)出版本分別當作同種圖書進行輔助區(qū)分,有利于圖書編目的精確化,有利于圖書排架的合理化,有利于讀者對同種圖書進行比較利用.
〔1〕楊振冰,于柳.幾種復雜情況下種次號的取用[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05).
〔2〕〔3〕苗琳,肖倩.使用種次號后再區(qū)分的探析[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09).
〔4〕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編輯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使用手冊)[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