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悅
在撒嬌這個問題上,你是不是有些進退兩難?就像某本暢銷書中說的那樣:“女人不狠,地位不穩(wěn)”;狠下心來,又可能丟了“小鳥依人”。3歲小孩兒都會的撒嬌,為什么我們卻做不出來?
被迫堅強
肖梅為公司工作了8年,在很多關(guān)鍵性項目上都有功勞,可老板還是對她挑三揀四。兩年前來了個女生,因深諳撒嬌之道,得到老板器重,同樣的錯誤,肖梅會被重責,而她卻沒事。讓肖梅決定辭職的最終原因是老板給這個女同事升職。肖梅覺得不公平,為什么有人靠嘴皮子就可以輕易升職,自己默默苦干甚至得了一身慢性病,卻被忽略?
辭職后再見到前老板,前老板說:“我真的很震驚你會走,我以為你很滿意呢?!边@樣的話在她生活中出現(xiàn)了太多次。作為父母不在身邊的三姊妹中的大姐,她很小就擔負起照顧自己和弟弟妹妹的責任,被迫堅強,習慣了默默承擔,卻一直沒有學會求助和請求。
不甘示弱
Amanda離婚了,前夫離開時說:“也許我們應(yīng)該做男女朋友,而不應(yīng)進入婚姻。”她也發(fā)現(xiàn),她可以對老公以外的人嗲,在老公面前卻無法真正放松下來,總想老公乖乖聽她的指令。回家過年,見到爸爸沖著媽媽大喊大叫,她恍然大悟——從小看著媽媽躲在屋子里飲泣,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她就下定決心,長大后不做媽媽那樣的受氣包。所以在婚姻里,她處處防衛(wèi),婚姻成了她維護女權(quán)的戰(zhàn)場。
當女性擁有了和男人相似的發(fā)展機會時,她們會非常努力,希望和男人一樣強大、有價值。很多媽媽成長在推崇“鐵姑娘”的時代,她們在努力證明著自己的堅強,也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撒嬌、呈現(xiàn)“可恥的”柔弱面,就這樣,孩子逐漸喪失了撒嬌的能力。
依戀能力的發(fā)展
在心理學視角中,撒嬌是一種天然的母嬰關(guān)系聯(lián)結(jié)的產(chǎn)物,和安全感、依賴感有關(guān)。在包容、信任、關(guān)愛的環(huán)境里,撒嬌是件自然的事情。小孩子不需要學習,天生就會撒嬌,我們是后來被“訓練”得不會撒嬌的。如果在小孩子的依戀期沒有結(jié)束,就刻意強調(diào)孩子的自主性,將導致孩子無法完成安全的依戀,長大后過分獨立。
人一生有兩個重要能力需要學習,一個是自己完成的能力,一個是依賴他人的能力?!叭鰦伞钡哪芰ζ鋵嵑饬康氖且粋€人是否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將自己柔軟的部分向他人敞開,有沒有能力讓其他人感受到自己的感覺,形成一種情緒的共鳴、有意義的愛的聯(lián)結(jié)。
不會撒嬌的人,往往是過度發(fā)展了自己“獨立”的能力。她往往有很強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卻沒有很好地發(fā)展與人合作的能力。在她的身邊,往往會圍繞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習慣于她的奉獻與付出,卻對她的情感與感受置若罔聞。
父母的期待
撒嬌,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們對于女性身份的認同。
專家認為,有些女孩兒受寵是因為她們具有男性特質(zhì),堅強果敢,追求成功,給父母帶來了驕傲和自豪的資本——“看,我們家女兒比你們家兒子強。”如果一個女孩兒的個人價值要通過擊敗男孩兒才能得到實現(xiàn),這個女孩兒會感覺自己的女性身份失去了價值。
還有些女孩兒被寵愛是因為具有充足的女性特質(zhì),但是這個女孩兒往往也不被期望建功立業(yè),而是被期望找個好女婿。她們可能很會撒嬌,但是撒嬌被功能化后,也就喪失了其根本的含義——對于真實情感的依附性需要。撒嬌背后是一種情感聯(lián)結(jié)、一種游戲的分享,而不是暗含著脅迫性的需要、利益的交換。
真正的撒嬌
什么是真正的撒嬌?《聊齋》里有個故事,一個狐貍精被書生的老婆發(fā)現(xiàn)了,大老婆咬牙切齒地要好好收拾這個把自己男人的魂兒都勾走的妖精,沒想到一見到她,卻心軟了,給她松綁、上茶,然后說:“我見猶憐,何況夫君?”
撒嬌就是一種惹人憐愛的能力,引發(fā)他人照顧,并以此為樂,是一種很強地讓他人共情自己的能力,一種情感聯(lián)結(jié)的能力。最終,那是一種很舒展地綻放自我,解放自己女性身份的能力。當一個女人真正地擁有了自我的時候,可以自然地享用自己、分享自己美好感覺的時候,這種美就是一種充滿了感染力的實在力量。
它意味著,我們真正愛上了自己,包括對他人的依戀以及自己的缺點。
(阿政摘自《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