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津濱海地區(qū)淺層剪切波速與基底構造關系研究1

2012-09-19 06:37:38高武平陳宇坤閆成國王志勝
震災防御技術 2012年2期
關鍵詞:波速濱海測井

高武平 陳宇坤 任 峰 閆成國 王志勝 楊 菲

(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

天津濱海地區(qū)淺層剪切波速與基底構造關系研究1

高武平 陳宇坤 任 峰 閆成國 王志勝 楊 菲

(天津市地震局,天津 300201)

剪切波速是反映土體動力學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土木工程抗震中有廣泛的應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天津濱海地區(qū)500余口橫波測井資料,在經(jīng)緯向與垂直向以0.01°×0.01°×1m的三維網(wǎng)格進行線性插值,獲得了天津濱海地區(qū)近地表剪切波速空間分布的精細圖像。根據(jù)資料分布與地質(zhì)構造背景,選取 2個代表性波速剖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濱海地區(qū)淺部剪切波速結構具有明顯的分層特征與橫向不均勻性,進一步的分析認為,不同地質(zhì)構造單元的速度結構具有明顯差異,在大型區(qū)域或邊界斷裂兩側波速結構或受到擾動或受到明顯影響,充分顯示了天津濱海地區(qū)基底構造與斷裂活動對晚第四紀沉積發(fā)展和地層發(fā)育的控制以及對工程地震地質(zhì)條件評價的影響。

剪切波速 橫波測井 天津濱海地區(qū) 波速結構 構造單元 斷層 第四系

引言

剪切波速是反映土體動力學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在土木抗震工程中的場地類別劃分、液化判別、場地地震反應分析等方面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目前,獲取場地剪切波速的方法有多種,波速測井是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鑒于需要開拓鉆孔,經(jīng)費昂貴,波速測井數(shù)據(jù)的數(shù)量及覆蓋都很有限,這也使對測井波速數(shù)據(jù)的應用多集中在了對剪切波速、深度、巖性等關系的研究(高飛等,2005;陳國興等,1998;詹晨曦,2004)。隨著各個地區(qū)特別是經(jīng)濟新區(qū)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以及大量基礎工程的開展,波速測井資料也在長期的積累中不斷得到豐富。天津濱海地區(qū)就是波速測井資料較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特別是近年來重大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和大量地震鉆孔的開展,積累了數(shù)量眾多且覆蓋較好的測井資料。這些資料的獲得為利用波速測井資料開展更廣泛的研究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近幾十年來,研究波速結構及其地質(zhì)構造關系得到了廣泛開展并取得了許多有影響的成果。特別是深地震反射探測,在研究中、深層地質(zhì)結構和探索大震孕震環(huán)境與發(fā)震構造等方面有其獨到之處(王椿鏞等,1993);淺層人工地震勘探在當前的隱伏斷層探測中占有重要一席(何正勤等,2007a;2010);面波勘探在淺部波速結構探測(何正勤等,2007b)、場地勘察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振東,2006;崔建文等,1996)。但這些探測都是間接的,獲得直接有效的波速結構一直是眾多學者努力的方向。本文以最直接、有效的橫波測井資料為基礎,建立了天津濱海地區(qū)精度較高的淺層剪切波速三維結構,對其典型特征的構造意義進行了分析,以期獲得對該地區(qū)波速結構與淺部構造關系的認識,同時在橫波測井資料的應用中也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1 地質(zhì)構造背景

1.1 地質(zhì)構造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渤海灣西岸,地勢平坦,覆蓋濱海新區(qū)—天津市市區(qū)一線及周邊地區(qū),范圍為:北緯38.6°—39.3°,東經(jīng)117°—117.9°。在大地構造上,主要跨越滄縣隆起與黃驊坳陷兩個三級構造單元,在其西北包含部分冀中坳陷(圖1)。滄縣隆起是一北北東向的狹長隆起,夾于黃驊坳陷與冀中坳陷之間,東西兩邊分別被滄東斷裂和大城東斷裂圍割,西北呈緩坡狀向冀中坳陷過渡。該隆起東陡西緩,平行軸間斷裂發(fā)育,并伴生有近于直交的張性斷裂,如海河斷裂等。受這些斷裂的圍割,發(fā)育了相間排列的凹陷和凸起,如潘莊凸起、白塘口凹陷等。黃驊坳陷是一個與滄縣隆起近平行的坳陷,以滄東斷裂與之相鄰,東部進入渤海灣,呈逐漸向渤海坳陷過渡。坳陷軸向為北北東向,向北轉為北東向,受北西西—北西向斷裂交叉分割,區(qū)內(nèi)凹陷和凸起相間排列,如板橋凹陷、塘沽鼻狀凸起、北塘凹陷等。

圖1 天津濱海地區(qū)大地構造與速度剖面位置圖Fig. 1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ianjin coastal area and location of velocity profiles

區(qū)內(nèi)發(fā)育隱伏斷裂多條,其中滄東斷裂、海河斷裂為兩條區(qū)域性斷裂,對研究區(qū)的整體構造演化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天津斷裂、漢沽斷裂等構造單元邊界斷裂進一步交錯圍割,形成了研究區(qū)多凹、多凸,凹凸相間的構造格局。

有資料表明,新生代以來黃驊坳陷與滄縣隆起這兩個三級構造單元的沉積發(fā)育歷史和構造活動狀況都有明顯差異(陳宇坤等,2004)。

1.2 第四紀沉積條件

第四紀以來,渤海灣地區(qū)相對沉降,接受了廣泛的沉積。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古渤海曾多次出現(xiàn)海面變動,幾次海水西侵到北京及京漢鐵路以東的較大地區(qū)(黃福林等,1993)。晚更新世開始,發(fā)生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海侵與海退,形成了海、陸相地層相互交替和相互疊置的第四系。

研究區(qū)第四系覆蓋廣泛,以沖積、湖積和海積為主,是一起伏很小的沖積—海積平原。區(qū)內(nèi)第四系層位相對穩(wěn)定,其巖性特征和厚度變化都嚴格受基底構造和氣候變化的控制(圖1)。根據(jù)天津濱海平原的第四紀地層剖面,研究區(qū)內(nèi)第四系巖性變化復雜,多薄層、互層,為松軟海陸交互相沉積。主要地層底板埋深大致為:全新統(tǒng)在-20m左右;更新世上段為-70—-80m;更新世中段為-180—-210m;更新世下段為-400m(王強等,1986;天津市地質(zhì)礦產(chǎn)局,1992)。地層特征如下:①全新統(tǒng)多為海相的灰綠色粘土和等亞粘、亞砂土。中段為灰綠-淺灰色淤泥質(zhì)亞砂-亞粘土。主要為海相、河道相、三角洲相及瀉湖相,含海相化石。底部含有泥炭層,為海侵前的濱海沼澤相沉積,見咸淡水生物化石。②上更新統(tǒng)以灰黃色、土黃、棕黃色亞砂-亞粘土為主,間有黃棕、灰綠色亞粘土和黑色泥炭。為河流相,海相,潮汐相,汊河-河流相,瀉湖相、湖濱相夾海相等,含旋螺、沼螺、麗蚌等陸相生物化石。③中更新統(tǒng)土層顏色灰黃,砂性增強,以亞粘,亞砂為主,粘土少量。鈣核和鐵核極為發(fā)育,屬湖相為主的類河流相沉積;下部以河口外壩、河口壩、汊河相和淺湖相,瀉湖相沉積為主,含淡水生物化石組合為主,有海水侵入的海陸交互相。④下更新統(tǒng)為紅棕色夾棕黃,灰黃,灰綠色亞粘土和粘土,局部夾亞砂中細砂。以湖相為主,夾有河流沖擊相;與下伏第三系是不整合接觸,其間有一含泥砂礫層。

區(qū)內(nèi)第四系受基底構造影響十分明顯,坳陷區(qū)與隆起區(qū)的第四紀地層在巖性、顏色、厚度、生物特征與沉積結構、類型、體系等方面都有較明顯不同(王強等,1983,天津市地質(zhì)礦產(chǎn)局,1992)。徐杰等(2004)通過對第四系厚度分布與盆地構造的關系研究表明,隆起的上第四系較薄,而坳陷內(nèi)的第四系較厚。

2 波速測井資料

2.1 資料來源

波速測井資料主要來源于天津市地震災害防御中心承擔的地震安全性評價項目。本文共收集整理了2004—2011年期間在天津市及濱海地區(qū)開展的500多個地震安全性評價鉆孔波速測井資料(圖1)。這些波速測井鉆孔均超過80m,絕大多數(shù)集中在100—120m范圍,部分超過120m至150m,穿透了中晚第四紀地層。測試儀器為XG-I型懸掛式波速測井儀(圖2)。采用了單孔檢層法,以井液做耦合劑,探頭無需貼壁,振源與探頭距離固定為2m,2個探頭間距1.0m。利用互相關分析法直接計算2個探頭間的時間差,消除了儀器系統(tǒng)延時人工讀取初至時間可能產(chǎn)生的誤差,現(xiàn)場實時顯示波速值,測試精度比較高,其基本原理如圖2所示。測試時,自下而上逐點進行,測點間距1.0m。該方法簡單有效,測試精度較高。對于天津濱海地區(qū)海陸交互相互層、薄層、夾層發(fā)育較多地層尤其實用,據(jù)張棟等(2005)與陳哲等(2010)的研究,單孔檢層法對地層中的薄層、互層非常靈敏,能夠有效識別巖土層中的薄夾層。

圖2 XG-I型懸掛式波速測井儀工作示意圖Fig. 2 The schematic drawing of principle of XG-I type suspended logger

2.2 數(shù)據(jù)處理

由于數(shù)據(jù)量比較大,獲取時間不一,為保證數(shù)據(jù)的精度,進行了三方面的工作:①對每一孔的原始記錄波形進行了重新校核,獲取了每一孔的1m間隔的剪切波速數(shù)據(jù);②將每個孔的高程都統(tǒng)一到大沽高程,由于高程對后續(xù)結果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因此必須對高程進行統(tǒng)一,這里選用了在天津地區(qū)廣泛使用的大沽高程系統(tǒng);③對部分異常較大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剔除,特別是早期獲得的數(shù)據(jù)及其他單位測試獲得的數(shù)據(jù)存在這樣的問題。

然后將研究區(qū)范圍經(jīng)緯向按0.01度間隔,深度方向按1m間隔,劃分為0.01°×0.01°× 1m三維網(wǎng)格,進行線性插值,形成研究區(qū)0— -120m深度范圍的剪切波速三維圖像。在求取波速剖面時,進行了相應的坐標變換。

3 波速結構特征與基底構造關系

本文根據(jù)鉆孔分布及大地構造單元位置情況,選取了2個典型的剪切波速剖面開展研究,剖面位置見圖1。AA’剖面為北北東向,跨越了黃驊坳陷內(nèi)港西低凸起、板橋凹陷、塘沽鼻狀凸起、北塘凹陷及寧河凸起等四級地質(zhì)構造單元,與海河斷裂、漢沽斷裂等邊界性斷裂近垂直相交;BB’剖面為北西向,橫跨黃驊坳陷與滄縣隆起,并向西北延伸到冀中坳陷,穿過其中的多個凹陷與凸起,與滄東斷裂、天津斷裂等近垂直相交。圖3顯示了各剖面的剪切波速結構。

圖3顯示,天津濱海地區(qū)的剪切波速在淺部地層中變化比較平緩,具有明顯的分層性。20m深度以上地層剪切波速大部分在250m/s以下,局部在150m/s以下,結合天津濱海地區(qū)大部分地區(qū)覆蓋層厚度超過80m的情況,可初步判定天津濱海地區(qū)的場地類別以Ⅲ類為主,濱海地區(qū)局部場地類別達到Ⅳ類。在50—60m以下的中深部,剪切波速仍表現(xiàn)出較好的成層性,但明顯受到下部構造單元和斷裂構造的影響,在同一構造單元內(nèi)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由剪切波速反應的假想基巖面埋深在隆起和坳陷區(qū)存在較大差異,受構造單元和基底斷裂的影響很大。在滄東斷裂以西的滄縣隆起,假想基巖面埋深僅為80m左右,在滄縣隆起內(nèi)部的白塘口凹陷深度約 90m。然而在黃驊坳陷中覆蓋層深度一般達到了 100m,坳陷中心地區(qū)達到了110m深度。

從圖3中還可以明顯地看出,總體上天津地區(qū)的剪切波速結構具有明顯的橫向不均勻性,不同構造單元的波速結構差異明顯,這種差異隨著埋深加深而更為顯現(xiàn)。圖3中20m以上的波速等值線變化不大,反映天津地區(qū)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來以穩(wěn)定的濱海相沉積為主。20m以下的等值線凹凸變化明顯加大,且與地質(zhì)構造單元劃分基本一致。如北塘凹陷、白塘口凹陷、板橋凹陷、小韓莊凸起、塘沽鼻狀凸起等在波速剖面圖上都有明顯的顯示,這反映出基底構造單元對更新世晚期的沉積狀態(tài)有較大影響。圖3(b)顯示,剪切波速等值線具有一定的向渤海傾斜的趨勢,這可能是新構造時期以來以渤海灣盆地為沉積中心的指向性顯示。對渤海灣多次海侵與海退的研究顯示,第四紀以來,以渤海為中心的廣大地區(qū)一直在相對沉降,顯示了濱海地區(qū)第四系在新構造運動時期的繼承性特點。

圖3 天津濱海地區(qū)剪切速度結構Fig. 3 Shear wave velocity profiles in Tianjin coastal area

剪切波速剖面圖不僅對地質(zhì)構造單元有清晰的顯示,如顯示出黃驊坳陷與滄縣隆起這一坳-隆明顯的波速結構差異,還顯示了區(qū)域性斷裂及邊界斷裂的作用和影響。

在圖3(a)中,海河斷裂兩側的波速結構有很明顯的擾動,擾動深度達到了20m左右,這與陳宇坤等(2004)對鄧善沽鉆孔地層對比剖面揭示的海河斷裂東段最淺上斷點埋深為16.9m比較接近,反映出海河斷裂晚更新世至全新世仍有活動跡象。圖中顯示地層波速擾動寬度達到數(shù)千米,這也與海河斷裂在上部地層中表現(xiàn)為發(fā)散狀的結構形態(tài)有關。漢沽斷裂兩側的波速結構變化十分明顯,深度達到40m,與該斷層鉆孔地層對比結果顯示的47.7m的上斷點深度比較接近1天津市地震災害防御中心,2010. 濱海新區(qū)主要斷裂及其活動性探測與研究報告.。滄東斷裂與天津南斷裂的影響深度相對較深,在60m左右,反映了這兩條斷裂在晚第四紀以來活動性較弱的特征2天津市地震局,2007. 天津市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技術報告.。在圖3中滄東斷裂是黃驊坳陷與滄縣隆起的明顯分界,漢沽斷裂是北塘凹陷與寧河凸起的分界斷裂,漢沽斷裂兩側,波速等值線深度差異達20多米以上。

綜上所述,天津濱海地區(qū)的基底構造與斷裂活動雖然在晚第四紀以來活動逐漸減弱,但仍然具有繼承性活動特點,并影響和控制了其上的晚第四紀沉積環(huán)境變化和地層發(fā)育歷史,從而影響了中淺部晚第四紀地層的剪切波速特征,使中淺部剪切波速結構和假想基巖面埋深出現(xiàn)了明顯的橫向不均性,這對本地區(qū)的場地類別劃分、工程地震地質(zhì)條件評價與工程場地地震反應計算都具有重要影響。

4 結論

(1)天津濱海地區(qū)的剪切波速在淺部地層中分布比較平緩,具有明顯的分層性。淺部地層剪切波速顯示天津地區(qū)的場地類別主要以Ⅲ類為主,濱海地區(qū)局部場地類別達到Ⅳ類。

(2)中深部地層波速明顯受下部構造單元和斷裂構造的影響,在同一構造單元內(nèi)表現(xiàn)出較好的成層性和穩(wěn)定性,但構造單元之間差異較大。由剪切波速反映的假想基巖面埋深受構造單元和基底斷裂的影響很大。

(3)區(qū)域性斷裂及邊界斷裂對上部地層剪切波速結構也產(chǎn)生了明顯的控制作用和影響,海河斷裂、滄東斷裂、漢沽斷裂等兩側的地層波速結構明顯不同。地層波速影響深度的不同也反映了各斷裂晚第四紀活動性的差異。

(4)天津濱海地區(qū)的基底構造與斷裂活動雖然在晚第四紀以來活動逐漸減弱,但仍然影響和控制了其上的晚第四紀沉積環(huán)境變化和地層發(fā)育歷史,從而影響了中淺部晚第四紀地層的剪切波速特征,使中淺部剪切波速結構和假想基巖面埋深出現(xiàn)了明顯的橫向不均勻性。

上述這些影響和控制作用,對本地區(qū)的場地類別劃分、工程地震地質(zhì)條件評價與工程場地地震反應分析都具有重要影響。

陳國興,徐建龍,袁燦勤,1998. 南京城區(qū)巖土體剪切波速與土層深度的關系. 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32—37.

陳宇坤,任峰,張翠芬等,2004. 天津海河隱伏斷裂的晚第四紀活動特征研究. 地震地質(zhì),26(1):111—120.

陳哲,章中良,吳魁彬,2010. 單孔與跨孔波速測試在工程中的應用. 地質(zhì)學刊,34(2):192—195.

崔建文,喬森. 1996. 瞬態(tài)面波勘探技術在工程地質(zhì)中的應用. 巖土工程學報,18(3):35—40.

高飛,孫小剛,2005. 上海地區(qū)場地剪切波速的特征分析. 上海地質(zhì),(2):27—36.

何正勤,丁志峰,賈輝等,2007a. 用微動中的面波信息探測地殼淺部的速度結構. 地球物理學報,50(2):492—498.

何正勤,陳宇坤,葉太蘭等,2007b. 淺層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區(qū)隱伏斷層探測中的應用. 地震地質(zhì),29(2):363—372.

何正勤,潘華,胡剛等,2010. 核電廠址隱伏斷裂探測中的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地球物理學報,53(2):326—334.

黃福林,胡連英,徐學思等,1993. 中國海新構造特征.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13(增刊):1—34.

詹晨曦,2004. 福州盆地土層剪切波速特征. 福建建筑,(1):61—64.

天津市地質(zhì)礦產(chǎn)局,1992. 天津市區(qū)域地質(zhì)志. 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

王椿鏞,王貴美,林中洋等,1993.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臺地震區(qū)地殼細結構. 地球物理學報,36(4):445—452.

王強,李鳳林,1983. 渤海灣西岸第四紀海陸變遷.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3(4):83—90.

王振東,2006. 面波勘探技術要點與最新進展. 物探與化探,30(1):1—6.

徐杰,冉勇康,單新建等,2004. 渤海海域第四系發(fā)育概況. 地震地質(zhì),26(1):24—32.

張棟,王錦棉,徐雷良等,2005. 沖積平原覆蓋區(qū)地震波速測試方法及其應用效果. 海洋地質(zhì)動態(tài),25(11):10—14.

Study of Relation between Shallow Shear Wave Velocity and Basement Structure in Tianjin Coastal Area

Gao Wuping, Chen Yukun, Ren Feng, Yan Chengguo, Wang Zhisheng and Yang Fei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Tianjin Municipality, Tianjin 300201, China)

Shear wave veloc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ynamic characters of soil layer and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anti-seismatic engineering. In this paper, we used drill logging data from 500 logs and made a linear interpolation based on 0.01°×0.01°×1m grid to obtain a shallow 3-D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ianjin coastal area. Two typical velocity profil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basement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s clearly characterized by stratification and lateral inhomogeneity. Moreover, the shear wave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o believe that the basement structure and faults activity here in Tianjin coastal area have a good control of sedimentation development and strata formation in the Quaternary period, which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eismic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 evaluation.

Shear wave velocity; Transverse wave well logging; Tianjin Coastal area; Velocity structure; Tectonic element; Fault; Quaternary

高武平,陳宇坤,任峰,閆成國,王志勝,楊菲,2012.天津濱海地區(qū)淺層剪切波速與基底構造關系研究.震災防御技術,7(2):130—136.

天津市科技創(chuàng)新專項資金項目(合同編號:07FDZDSF02102)與天津市礦產(chǎn)資源補償費地質(zhì)項目(合同編號:國土房任[2009]20號)聯(lián)合資助

2011-12-14

高武平,男,生于1981年。2003年畢業(yè)于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采礦專業(yè);2006年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獲得地球信息與探測技術專業(yè)碩士學位;工程師。主要從事地震安全性評價、軟土場地頻譜特性等研究。E-mail: gwpp123@126.com

猜你喜歡
波速濱海測井
本期廣告索引
測井技術(2022年3期)2022-11-25 21:41:51
基于實測波速探討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預報解譯標志
八扇區(qū)水泥膠結測井儀刻度及測井數(shù)據(jù)處理
中國煤層氣(2021年5期)2021-03-02 05:53:12
濱海白首烏
華人時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28
濱海頂層公寓
岳濱海 藏石欣賞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56
吉林地區(qū)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構造意義
基于測井響應評價煤巖結構特征
中國煤層氣(2015年4期)2015-08-22 03:28:01
濱海,中國航天再出發(fā)
太空探索(2015年2期)2015-07-12 11:28:16
中石油首個全國測井行業(yè)標準發(fā)布
望江县| 梨树县| 四平市| 安庆市| 正蓝旗| 台中市| 南漳县| 全椒县| 易门县| 宣化县| 四川省| 迭部县| 牡丹江市| 资兴市| 伊吾县| 阿拉尔市| 资溪县| 甘洛县| 广汉市| 南投市| 乌拉特中旗| 色达县| 武冈市| 招远市| 图们市| 东城区| 曲靖市| 长泰县| 探索| 剑阁县| 吴江市| 山阴县| 博白县| 长治县| 新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务川| 安丘市| 开远市| 绥宁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