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鵬 晏海飛 劉小寶 江平頻 廖朝青
(江西省新余市中醫(yī)院 新余 338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主要癥狀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熱感、餐后飽脹和早飽之一種或多種,可同時存在上腹脹、噯氣反酸、食欲不振、胃中嘈雜、惡心、嘔吐、善太息等。FD的流行率很高,占消化??崎T診病例的30%~40%[1];其發(fā)病機制一般多認為胃腸道動力障礙是其主要生理病理基礎。西藥治療多使用促進胃腸動力藥、制酸藥,但療效欠佳,且反復發(fā)作。中醫(yī)藥治療本病有獨特優(yōu)勢,筆者根據歐陽枝磊老師多年臨床經驗采用健脾疏肝調氣和中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適綜合征,總結臨床療效并觀察?,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9年9月~2011年2月新余市中醫(yī)院及新余市人民醫(yī)院消化科病例,共60例,按1:1比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治療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2~60歲,平均41.33歲;病程1~15年。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21~59歲,平均40.67歲;病程1~1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治療前癥狀積分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06年5月在洛杉磯召開的美國消化疾病周(DDW 2006)學術會議上正式發(fā)布的功能性胃腸病功能性消化不良RomeⅢ標準制定: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下1條或多條:(1)餐后飽脹不適;(2)早飽感;(3)上腹痛;(4)上腹燒灼感;并且沒有可以解釋上述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證據。餐后不適綜合征(PDS)診斷標準:必須滿足以下1條或2條:(1)正常量進食后出現餐后飽脹不適感,每周至少發(fā)生數次;(2)早飽感,抑制了正常進食,每周至少發(fā)生數次。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確定的“痞滿”的中醫(yī)診斷標準修改制定。脾胃虛弱證辨證標準:主癥:胃脘痞滿脹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倦怠乏力;次要癥狀: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弦細。1.3 入選和排除標準 所有入選病例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年齡20~60歲,自愿接受本試驗。排除:合并有器質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心腦血管、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合并某些疾病不能停用抗膽堿藥、解痙藥物者;精神或法律上的殘疾者;患者不能配合,不能最終完成全部治療及檢查者。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健脾疏肝調氣和中法治療。中藥:黃芪 25 g、木香 6 g、砂仁 8 g、半夏 12 g、陳皮6 g、黨參25 g、茯苓15 g、白術15 g、炙甘草10 g、柴胡10 g、綠梅花10 g。臨證加減:煩躁易急、情緒不寧者加枳殼10 g,梔子10 g;納差食少者加焦山楂30 g;泛吐清水者加吳茱萸10 g,高良姜10 g;噯氣、腹脹明顯者加旋復花10 g,代赭石15 g,大腹皮12 g,川厚樸10 g;燒心反酸者加煅瓦楞子15 g,烏賊骨15 g;痛甚可加入延胡索15 g、郁金12 g。將上藥水煎兩次,取汁約5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劑。對照組口服多潘立酮片(國藥準字H10910003)10 mg,每日3次,均于飯前0.5 h服用。療程:兩組均2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并對臨床治療有效病例隨訪3個月,進行遠期療效評定。
1.5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重點觀察上腹脹、早飽、食欲不振、噯氣反酸、上腹痛5項指標,分別記錄治療前及治療后2、4周癥狀評分,及隨訪3個月后情況。
1.6 療效評定標準
1.6.1 癥狀評分 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分級標準,按癥狀輕重分為4級。0分:無癥狀;1分:癥狀輕微,需經提示才意識到癥狀存在,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2分:癥狀較重,已影響生活和工作,尚能忍受;3分:癥狀嚴重,頻繁出現,妨礙生活和工作,難以忍受。
1.6.2 臨床癥狀體征分級量化評定標準 參照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臨床痊愈:癥狀、體征消失,總積分為0;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總積分下降≥70%;有效:癥狀、體征好轉,總積分下降30%~70%;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甚或加重,總積分下降<3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等級資料用Ridi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
2.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為93%,對照組有效率為80%,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比較 組內比較,兩組治療后,上腹脹、早飽、噯氣泛酸、食欲不振、上腹痛等癥狀積分均明顯降低(P<0.05);治療4周后兩組比較,治療組食欲不振、上腹痛等癥狀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在改善上腹脹、早飽、噯氣泛酸方面,兩組則沒有明顯的差異。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S) 分
對照組癥狀 0周 2周 4周 0周 2周 4周治療組上腹脹 2.08±0.612 0.89±0.421 0.68±0.569 1.98±0.496 1.32±0.602 0.70±0.541早飽 1.77±0.826 0.95±0.458 0.52±0.465 1.92±0.615 1.19±0.626 0.63±0.672噯氣泛酸 1.59±0.735 0.85±0.580 0.39±0.524 1.58±0.651 1.24±0.621 0.45±0.596食欲不振 1.87±0.735 1.26±0.712 0.48±0.759 1.95±0.714 1.70±0.696 0.97±0.710上腹痛 1.45±0.485 0.46±0.628 0.23±0.450 1.46±0.561 1.02±0.464 0.31±0.519
2.3 遠期療效比較 3個月后對兩組治療有效的病例進行隨訪,如臨床癥狀體征再次出現或者加重即為復發(fā)。其中治療組中28例有4例復發(fā),復發(fā)率14.29%;對照組中24例有14例復發(fā),復發(fā)率58.33%。經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復發(fā)率有顯著差異(χ2=4.442,P <0.05),提示治療組的遠期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遠期療效比較 例
FD的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多方面因素,現代醫(yī)學對其尚無特殊的治療手段,一般包括心理干預、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藥物治療(如抑酸藥、胃腸動力藥、黏膜保護劑)等,但西藥治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中醫(yī)學認為本病歸屬于“痞滿”、“胃痛”、“嘈雜”等病范疇,由表邪入里、飲食中阻、痰氣壅塞、情志失常、脾胃虛弱等導致中焦氣機阻滯、升降失常、虛氣留置所引起的胸腹痞悶脹滿不舒的一種癥狀?!鹅`樞·邪氣臟腑病形》中說:“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敝斓は凇兜は姆ā氛J為:“脾氣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為也?!睆娬{脾氣虛弱、中陽不振、升降失常是痞滿生成的關鍵,也是最基本的要素。
脾胃位居中焦,相互表里,脾升胃降,形成氣機運動之樞紐;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喜燥,胃喜濕,二者一升一降,一運一納,一燥一濕,完成了水谷精微的輸布,為后天之本。加上小腸主受盛和化物,泌別清濁;大腸主傳化糟粕,從而形成了中醫(yī)獨特的消化理論體系。歐陽枝磊老師十分重視中醫(yī)脾胃氣機運化理論,并強調整體,即脾胃腸與其它臟腑的關系。胃腸的功能還與肺的肅降功能、肝的疏泄功能、腎陽的推動、腎陰的滋養(yǎng)等密切相關。就病因而言,老師認為其主要病因為情志、飲食、痰濕、熱邪、其它臟腑失常,導致脾臟健運失司,肝脾失和,中焦氣機升降失常,氣血受損,濕阻痰結,飲食積滯,血脈瘀阻而發(fā)病。且胃腸病大多為慢性疾病,纏綿難愈,“久病必虛”,“久病必有瘀”,故老師認為慢性胃腸病均存在脾胃虛弱,氣機不利,濕熱互結,血瘀于內的病理變化。老師采用健脾疏肝調氣和中法治療本病,縱觀全方,黃芪、人參甘溫,益氣補中為君藥;白術為臣,健脾燥濕,合人參以益氣健脾;茯苓為佐,滲濕健脾,與白術相伍,健脾祛濕之功更顯;炙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為使。五味皆為平和之品,溫而不燥,補而不峻,合而益氣健脾功效倍增。加以陳皮氣香性溫,能行能降,具有理氣運脾調中的作用;木香辛散溫通,調中宣滯,行氣止痛,共同調理止嘔;砂仁化濕行氣,醒脾和胃;法夏辛溫燥濕,降逆止嘔;柴胡疏肝理氣;綠梅花舒肝,和胃,化痰。合而健脾疏肝,調氣和中,使得全方補而不滯,在補中寓通,通中有補。故脾健胃和,恢復中焦氣機樞紐之職,脾氣得以升,胃氣得以降,氣機升降如常,則痞滿諸證自然解除。本方從整體上進行調節(jié),療效優(yōu)于西藥對照組,表明中醫(yī)藥治療本病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1]鄒多武,許國銘.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流行病學及西沙必利治療多因素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1997,17(S1):65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