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照,王劍峰,謝 正,李洪洲 ,陳 陽
(1.杭州市畜牧獸醫(yī)局,浙江杭州 310020;2.杭州市原種場,浙江杭州 3111153;3.杭州市蕭山區(qū)畜牧獸醫(yī)局,浙江杭州 311203)
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豬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種急性、發(fā)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可導致各年齡豬發(fā)病。CSFV為黃病毒科瘟病毒屬有囊膜的正鏈RNA病毒。豬瘟因其流行程度高和致死率高,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了嚴重損失。OIE將其列為必須通報的傳染病。我國將其定為一類傳染病。
1955年我國研制出的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豬瘟兔化弱毒株疫苗應用至今,對世界范圍內(nèi)豬瘟疫情的控制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我國對豬瘟實行強制免疫政策。近年來,CSFV流行毒株在抗原性及毒力方面發(fā)生變異[1],根據(jù)E2和NS5B的基因,目前共分為3個主型,10個亞型,即1.1-1.3、2.1-2.3、3.1-3.4亞型[2]。許多國家流行的豬瘟在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方面均出現(xiàn)了新變化,出現(xiàn)了典型豬瘟和非典型豬瘟共存、持續(xù)感染和隱性感染共存等新特點[3-5],豬瘟、藍耳病等疾病混合感染的情況也逐漸增多。豬瘟病理變化不具典型性,且多種病毒混合感染現(xiàn)象日益突出,這些都增加了豬瘟診斷及防控的難度。
國內(nèi)傳統(tǒng)的CSF診斷方法包括免疫熒光試驗、病毒分離培養(yǎng)、動物接種試驗、新城疫病毒強化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血清學試驗等,為CSF的鑒定和診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這些方法在特異性、敏感性以及時效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不足,不適用于CSFV感染的早期快速診斷。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shù),尤其是RT-PCR技術(shù)發(fā)展迅速,使豬瘟的檢測變得快速、準確,本文主要對豬瘟強、弱毒株通用的RT-PCR檢測技術(shù)作以綜述,以期為CSFV檢測及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CSFV基因組長約12.5 k b,僅含有一個大的開放性閱讀框架(ORF),ORF兩側(cè)是5'端非翻譯區(qū)(5'UTR)和 3'端非翻譯區(qū)(3'UTR),且5'-端無帽子結(jié)構(gòu),3'-端無 poly(A)尾巴。ORF翻譯成含3 898個氨基酸殘基,分子質(zhì)量約438 k u的多聚蛋白,并進一步在病毒和宿主細胞蛋白酶的作用下加工為成熟蛋白,CSFV的所有結(jié)構(gòu)蛋白和非結(jié)構(gòu)蛋白均由該ORF所編碼。前體蛋白以共翻譯和后翻譯的形式在細胞蛋白酶和病毒特異蛋白酶作用下,加工成結(jié)構(gòu)蛋白和非結(jié)構(gòu)蛋白,病毒RNA上的編碼結(jié)構(gòu)蛋白和非結(jié)構(gòu)蛋白的順序為 Npro、C、Erns(E0)、E1、E2、P7、NS2-3、NS4A、NS4B、NS5A、NS5B(圖1),部分基因別名(表1)。NS2-3 可被加工成 NS2、NS3,除C、E0、E1和E2為結(jié)構(gòu)蛋白外,其余均為非結(jié)構(gòu)蛋白,最具有免疫防制研究價值的是 E0和E2。其中E2構(gòu)成了CSFV的主要免疫原,與牛病毒性腹瀉(BVDV)以及羊邊界病毒(BDV)都存在較強的交叉免疫反應。
表 1 豬瘟病毒部分基因的別名
基因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弱毒疫苗株HCLV與強毒株Shimen的E2基因主要抗原編碼區(qū)序列中分別有10個和16個限制性內(nèi)切酶酶切位點,可用來鑒別兩種毒株[7]。豬瘟典型毒株有Alfort、石門毒株(Shimen)、Brascia、Alfort、豬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HCLV)等。
普通RT-PCR是最早采用的技術(shù),在RT-PCR結(jié)束后需要電泳拍照。最早是普通單重RT-PCR,即一次只檢測一種病原,后來產(chǎn)生了普通多重RT-PCR,即一次可以檢測出兩種及以上的病原。
2.1 單重 PCR
2.1.1 兩步法
傅烈振針對CSFV 5'端非編碼區(qū)設(shè)計了引物,擴增產(chǎn)物為194 bp的兩步法RT-PCR檢測方法。其引物為 P1:5'-CCATGCCCATAGTAGGACTAGC-3'(正向引物,88~109 nt,Alfort);P2: 5'-ATGTGATTTCACC CTAGCGACC-3'(反向引物,261~282 nt,Alfort)。喬軍設(shè)計了引物:TC(GA)(AT)CAACCAA(TC)GAGATAGGG(X87939 Alfort,2 477-2 497 nt);CACAG(CT)CC(AG)AA(TC)CC(AG)AAGTCATC(X87939 Alfort,2 748-2 726 nt),建立了擴增產(chǎn)物為272 bp的RT-PCR方法,這被農(nóng)業(yè)部2007年制定的《豬瘟防治技術(shù)規(guī)范》所采用。
劉建柱對豬瘟RT-PCR診斷方法與兔體交叉試驗診斷方法的相關(guān)性進行了研究。通過計算機軟件設(shè)計了針對豬瘟病毒E2基因保守區(qū)的1對引物(5'-CAGGTATGCGATCTCGTCAACCA-3',5'-GGGCA CAGCCCAAATCCGAAGT-3'),建立豬瘟病毒RTPCR檢測方法,同時應用兔體交叉試驗進行對比,結(jié)果表明,二者的符合率為 100%,但RT-PCR可大大降低檢測所用的時間,更便于豬瘟的快速診斷。該方法僅應用于7份臨床送檢病例,樣品數(shù)如能擴大,結(jié)論更具有說服力。
賈赟參考豬瘟兔化弱毒C株E2區(qū)基因和豬藍耳病病毒的基因序列,各設(shè)計了引物,豬瘟上游引物: 5'-CGCGTCGACCGA TACTTGGCATCATTG-3',下游引物:5'-AACCTGCAGCCCCAACTTACAG TAGA-3',產(chǎn)物長375 bp。周斌對賈赟建立的檢測豬瘟、藍耳病的方法的檢測對象進行了拓展,對江蘇、浙江等省市的17個大中型豬場送檢的186份種公豬精液樣品進行了檢測,結(jié)果24份樣品呈CSFV陽性,其中有11份為PRRSV和CSFV的混合感染,約占送檢精液樣品的5.91%。試驗結(jié)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可用于精液中這2 種野毒感染的快速鑒定和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該方法能夠同時檢測豬瘟和藍耳病,因此實用價值比較大。
俞伏松[8]參照CSFV NS3基因序列,設(shè)計上游引物(HCV1):5'- GCTCCTGGTTGGTAACCTCGG-3'位于基因組的5 076~5 096位;下游引物(HCV2):5'- TGATGCTGTCACACAGGTGAA- 3'位于基因組的5 584~5 564 位,預期擴增片段長度為509 bp。應用RT- PCR以CSFV兔化弱毒株RNA為模板進行擴增,獲得與預期大小相符特異性目的片段,敏感性達到10 pg CSFV-RNA;15份臨床疑似病料應用RT-PCR的檢出率(66.7%)與直接熒光抗體試驗(DFA)的檢出率(60.0%)總符合率為80%。表明RT-PCR方法比DFA更敏感,兩種方法均可用于豬瘟的快速診斷。
2.1.2 一步法
焦莉[9]針對豬瘟病毒5'端非編碼區(qū)保守序列設(shè)計了一對引物,5'-AAACGGAGGGACTAGCCGT-3'(上游引物 120~138 nt,Alfort 187),5'-GATTCAACTC CATGTGCCATG-3'( 下 游 引 物 366~386 nt,Alfort 187),擴增產(chǎn)物長267 bp,建立了檢測CSFV的一步法RT-PCR方法,該方法對 5 株CSFV擴增結(jié)果均為陽性,對照毒株擴增結(jié)果均為陰性;對CSFV檢測的敏感性為 1.09×10-1ng總RNA量。
吳鑫[10]根據(jù)豬瘟病毒石門毒株的E2 基因序列,設(shè)計合成了1 對檢測豬瘟病毒E2 基因的RTPCR引物。上游引物Pf:5'-CAGGTATGCGATC TCGTCAACCA-3',下游引物Pr:5'-GGGCACAGCCC AAATCCGAAGT-3',預期擴增的片段大小267 bp。建立了豬瘟病毒E2基因RT-PCR 檢測方法,應用建立的方法從26份疑似豬瘟病料中檢出陽性病料24份,陽性檢出率為92.3%;結(jié)果表明,建立的RT-PCR 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可用于CSFV臨床病料的檢測和分子流行病學調(diào)查。
2.1.3 巢式RT-PCR
朱小甫[11]根據(jù)Shimen 株(AF092448)基因序列設(shè)計了 2 對引物。P1:5'-GTAACTGGGGCACAAGG-3',P2:5'-TTATCACTATCAGCCACAGGACAT-3',PED1:5'-TCGACAACCAATGAGATAGGG-3',PED2:5'-CACAGCCCAAATCCAAAGTCATC-3',預計擴增片段長度為272 bp。優(yōu)化了豬瘟病毒(CSFV)的RT-nested PCR 檢測方法,并對所優(yōu)化的RT-nested PCR 特異性進行了檢驗。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檢測CSFV cDNA含量的最低極限為1×10-7ng/mL,特異性強。應用此方法對福建省133 份病料進行檢測,結(jié)果有60 份病料為陽性,陽性率為45.1%。結(jié)果提示優(yōu)化的檢測方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強。
2.2 多重 PCR
隨著養(yǎng)豬業(yè)規(guī)?;陌l(fā)展,混合感染逐漸增多,豬瘟與藍耳病的混合感染最為常見,因此設(shè)計多種病原同時檢測的多重RT-PCR方法也應運而生。 建立多重PCR 檢測方法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引物的設(shè)計與選擇方面,要注意引物二聚體的形成;在選擇反應條件時,要注意各引物與模板的比例及退火溫度的選擇,反應條件要有利于片段較小的一方等。同時注意各擴增片段的大小,以便在瓊脂糖凝膠電泳中能清晰分開。
劉建柱根據(jù)CSFV E2基因、豬細小病毒(PPV)VP2基因和豬偽狂犬病病毒(PRV) gⅡ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別設(shè)計3對引物。用這 3 對引物優(yōu)化后,得到3條與試驗設(shè)計相符的288 bp(CSFV)、575 bp(PPV) 和700 bp(PRV) 特異性條帶,敏感性檢測結(jié)果表明,該多重PCR可以檢測到14.5 ng/L的CSFV核酸模板。針對CSFV的上下游引物分別為:5'-CAGGTATGCGATCTCGTCAACCA-3',5'-GGGCAC AGCCCAAATCCGAAGT-3'。
豬瘟、藍耳病和流行性乙型腦炎都可引起種豬繁殖障礙,劉輝[12]根據(jù)豬瘟病毒的E2 基因保守序列,藍耳病病毒的ORF7及部分ORF6 和3'-UTR和豬乙型腦炎病毒的E基因保守序列,設(shè)計了3 對引物,建立了同時檢測豬瘟、藍耳病、乙型腦炎的多重RTPCR。薛媛[13]根據(jù)JEV的E 基因保守序列,并參考羅廷榮所使用的CSFV引物,建立檢測CSFV、JEV的復合RT-PCR方法。
劉杉杉[14]為建立同時檢測豬捷申病毒(PTV)、豬瘟病毒(CSFV)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的多重RT-PCR (mRT-PCR)檢測方法,以 CSFV Erns 基因、PRRSV ORF6 基因和 PTV 5'-UTR基因為對象,建立檢測3種病毒的 mRT-PCR 方法。CSFV 的最低核酸檢出量為7.81×103拷貝,略低于單一RT-PCR 敏感性;應用該方法對69份送檢樣品進行檢測,其中PRRSV和CSFV混合感染檢出率為4.35%,CSFV 和 PTV 的混合感染檢出率為13.04%,3 種病毒的混合感染檢出率為 8.70%,該方法對臨床早期診斷和流行病學調(diào)查具有重要意義。
豬也可能感染與同屬的BVDV、BDV,Díaz[15]建立了一種區(qū)分它們的RT-PCR方法,擴增的靶序列為NS5B區(qū),敏感度可達0.89TCID50。缺點是擴增的片段只有174 bp,在電泳后條帶不易與引物二聚體區(qū)分,使用該方法的引物對擴增過程稍加改進或許可以成為熒光定量方法。
Jiang[16]建立了一種同時檢測豬瘟、藍耳、偽狂犬、圓環(huán)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其優(yōu)點是可以同時檢測多重病原,缺點是其敏感度不高,對CSFV的最低檢出限為 2.66×107拷貝 /μL。
Xu[17]建立了一種兩步法檢測豬瘟、藍耳、乙腦、圓環(huán)病毒2型、偽狂犬、細小病毒等6種病原的多重RT-PCR方法,其中豬瘟等RNA病毒核酸在經(jīng)過RT生成cDNA后,與偽狂犬等DNA病毒的DNA一起進行PCR。該法節(jié)省了時間,通過初步試驗,與單重的結(jié)果一致。如果能夠進一步檢測大量樣本,結(jié)果與單重方法符合率較高,那么該方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近年發(fā)展起來的實時熒光定量PCR (realtime fl 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xiàn)Q-PCR) 技術(shù)能快速檢測極微量的病毒核酸,而且能準確確定樣品中病毒的拷貝數(shù),操作方便,耗時短,結(jié)果直觀,因而迅速在醫(yī)學、農(nóng)業(yè)等領(lǐng)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3.1 單重熒光定量
Pérez[18]設(shè)計了SYBR法檢測豬瘟,其擴增區(qū)在豬瘟的NS5B區(qū),該方法對不同樣品的敏感度有所不同,如血清、組織樣品分別是10,100拷貝/μL。李軍[19]根據(jù)豬瘟病毒基因組5'UTR基因序列設(shè)計引物(5'-GCCCATAGTAGGACTAGCA-3';5'-CGAACTACTGACGACTGTC-3'),建立了一個用于豬瘟病毒快速定量檢測的SYBR Green 熒光定量RT-PCR方法,最小檢出量為2×102病毒基因組拷貝數(shù)。
表 2 以5'UTR端設(shè)計的檢測豬瘟的單重熒光定量方法
袁雪梅[20]根據(jù)豬瘟病毒 (CSFV)5'UTR,設(shè)計豬瘟病毒特異性的引物和探針,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和TaqMan探針的兩種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兩種方法對豬瘟病毒C株的檢測下限均為10TCID50,均高于常規(guī)的套式 PCR。用攜帶該基因片段的重組質(zhì)粒為模板進行檢測,SYBR Green方法的檢測下限為 3×100拷貝,比TaqMan探針方法更加靈敏 (3×101拷貝)。進一步應用 SYBR Green方法對不同感染階段細胞內(nèi)病毒 RNA 復制水平進行檢測,與病毒滴度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該研究建立的 SYBR Green I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能夠應用于組織和培養(yǎng)細胞中豬瘟病毒的檢測。
陳玉棟針對豬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 序列(AF091507)的 5'UTR設(shè)計引物和探針,建立了定量檢測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熒光定量RT-PCR方法。其靈敏度為102拷貝,線性范圍為107~102,對9份疫苗樣品進行了檢測,與兔體定型熱反應方法相比較,有很好的相關(guān)性。該法為豬瘟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簡捷有效的工具。鄧力也設(shè)計了針對HCLV的5'UTR使用探針的FQ-PCR方法,敏感,其靈敏度為10拷貝/μL。
劉大偉[21]為建立一種快速鑒定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株(HCLV)的方法,在Erns基因序列區(qū)內(nèi)設(shè)計引物和TaqMan 探針,即P1:5'-GCGGCAGTTTACTCCAGGAC-3';P2: 5'-CCAACCTCTCTTCCCGCAGTG-3',熒 光 探針 FP:Fam-5'-TGCCTCCCGAGCCAAGATGTCACC-3'–Eclipse)。該方法檢測的靈敏度可達 3.84拷貝 /μL;分別用經(jīng)典的兔檢法測定兔體感染量(RID)和新建立的FQ RT-PCR方法進行比較檢測,兩者有較好的相關(guān)性。
王云龍[4]也設(shè)計了針對5'UTR的TaqMan探針,建立了檢測豬瘟的FQ-PCR方法,該方法檢測靈敏度可達 1.0×100拷貝/μL,線性范圍為 109~100。還有王榮、李安、馬琳、任夫波等根據(jù)豬瘟5'UTR設(shè)計了熒光定量方法(表2)。
Wen[22]建立了MGB探針一步法檢測豬瘟的方法,一般情況下,該方法比病毒分離敏感10倍,與病毒分離符合率76.7%。
總之,這些方法以針對5'UTR設(shè)計的方法居多,在選擇時,首先可選SYBR方法,因為它的敏感性比較高,成本比探針法低。其次在使用時如果遇到檢測結(jié)果可疑的情形,最好選用靶序列不同的方法,如針對5'UTR 的方法和針對NS5B的 FQ-PCR方法。
3.2 多重熒光定量
Huang[2]使用Taqman探針建立了同時檢測CSFV 3個亞型的方法,與以前的擴增后測序定型相比,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
牛偉[23]根據(jù)豬瘟病毒E2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ORF5的序列設(shè)計2對特異性引物,建立了一種快速檢測CSFV和PRRSV的SYBR Green 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豬瘟上游引物:5'-CGAGTCCTGTTGTCAA GGG-3',下游引物:5'-AG TTGTTGGGCTCACTGCT-3'。
Cheng[24]使用Taqman探針建立了同時檢測美洲型PRRS和CSFV的方法,其引物位置在藍耳病的ORF7、CSFV的5'UTR。對豬瘟的敏感度為3.2TCID50或13 RNA拷貝,是一種敏感度相當高的方法。
4.1 普通RT-PCR與熒光定量RT-PCR
普通RT-PCR方法具有成本低,儀器設(shè)備、耗材便宜等優(yōu)點,不便之處是需要開管操作還需要電泳、拍照等后續(xù)步驟,熒光定量方法省去了后續(xù)操作,更加快捷,省力,而且可以定量,但是需要的儀器耗材較貴,成本較高。
4.2 SYBR與探針熒光定量方法的優(yōu)缺點
使用探針法還比較容易設(shè)計多重RT-PCR,同時檢測多種病原。探針法對序列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趙建軍等設(shè)計兩條只差一個堿基的探針即能同時快速區(qū)分豬瘟兔化弱毒苗和豬瘟野毒,具有很高的特異性。但是對于變異大的病原可能產(chǎn)生假陰性,探針的成本也較高。 SYBR法設(shè)計簡單,可以設(shè)計兼并引物,對于有些變異的病原照樣可以檢測,成本也不高,普通的熒光定量儀器均可滿足需要,但是在設(shè)計多重FQPCR時有較高難度。
4.3 熒光定量標準品的問題
應用FQ RT-PCR方法檢測RNA病毒,通常用體外轉(zhuǎn)錄的RNA片段作為標準品,Hoffmann等提出用體外轉(zhuǎn)錄的 CSFV RNA 片段作為標準品可消除因RNA 提取和反轉(zhuǎn)錄效率帶來的實驗誤差。但體外轉(zhuǎn)錄的 RNA 作為標準品易降解,并且每次實驗前需重新稀釋定量,不能真實代表單鏈 RNA 病毒感染樣品中負鏈和正鏈 RNA 的比例。采用已知滴度的CSFV石門株血毒總RNA反轉(zhuǎn)錄產(chǎn)物后作為標準品,雖可較精確用于臨床樣品的定量,但每次實驗均需要制備標準品,而且存在病毒擴散的危險性。標準品采用質(zhì)粒 DNA 可能存在轉(zhuǎn)錄效率問題,Hayward 等認為對不同目的片段RNA 的反轉(zhuǎn)錄效率相差很大,但對于同一個靶片段而言,其反轉(zhuǎn)錄效率穩(wěn)定 。劉大偉[21]也證實了采用質(zhì)粒DNA作為標準品具有穩(wěn)定、易于標準化的優(yōu)點。
4.4 兩步法的優(yōu)點 針對RNA 病毒的反轉(zhuǎn)錄采用隨機引物進行擴增,這樣對于幾種RNA 病毒混合感染的樣品來說,一次反轉(zhuǎn)錄就可以解決幾個病毒反轉(zhuǎn)錄的問題,極大地節(jié)約了時間。
吳鑫[10]發(fā)現(xiàn)同一只病豬的不同內(nèi)臟器官的RTPCR 結(jié)果并不相同。淋巴結(jié)的檢出率要明顯高于其他臟器,大致排序為: 淋巴結(jié)>脾臟>腎臟>肺臟>肝臟。這可能與不同病程病毒復制的部位及不同臟器提取RNA 的難易程度有關(guān)。如肝臟中富含內(nèi)源性RNase,在提取肝臟RNA 時,就更容易發(fā)生RNA降解,從而導致RT-PCR失敗。
夏芳用所建立的熒光定量 PCR 方法檢測出的樣品數(shù)據(jù),免疫豬后組織內(nèi)病毒主要分布在血液、脾臟、淋巴結(jié)、扁桃體、腹股溝淋巴結(jié)中,其它部位未見有病毒分布。應采集扁桃體、脾、腎、肺和回腸末段。扁桃體是豬瘟病毒(CSFV)感染后最先能檢測出病毒抗原的組織,因而扁桃體是急性病例的首選病料。回腸末段則是慢性病例的首選病料。病料應從多個病豬采集。對于活豬而言,血液和扁桃體的刮取物是比較好的CSFV檢測樣本。在血液中的檢出率:強毒株在3~8 dpi、中毒株在5~28 dpi接近100%,弱毒株在5~21 dpi時檢出率在27%~70%[25-26]。肌肉和血清中的檢出率比較一致,但因為檢出率較低,因此絕對不是檢測CSFV的首要選擇。
采集的病料不加防腐劑、置低溫環(huán)境(冰盒)中,盡快送到實驗室檢。Weesendorp[27]的研究表明,不具備低溫運輸條件時,扁桃體和脾臟比腎臟、腸系膜淋巴結(jié)更合適。
精液稍顯特殊,其中含有較多的蛋白,因此需要一些前處理:將其與 PBS(0.01 mol/L,pH 7.4)按1:9混合均勻,反復凍融3次破壞其蛋白成分,4 ℃ 12 000 r /min離心10 min,棄蛋白沉淀。取上清 500 μL,加入800 μL Trizol后按常規(guī)方法提取RNA,其中氯仿抽提需 2次,盡量將精液中的剩余蛋白去除干凈。
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不斷產(chǎn)生了針對CSFV的新的RT-PCR檢測方法,在使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時,不同的反轉(zhuǎn)錄酶和反轉(zhuǎn)錄隨機引物對敏感度可能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引起注意。
豬瘟作為國家非常重視的一類動物疫病,疫苗的應用非常普遍,一般情況下,肉豬需要免疫兩次。據(jù)報道,國內(nèi)使用的豬瘟疫苗免疫一次后在豬血液和扁桃體中的豬瘟病毒核酸檢出時間(熒光定量法)分別達28天和42天,因此建立的CSFV通用型RTPCR檢測方法對于未免疫生豬豬瘟病的確診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對于免疫后發(fā)病豬的檢測,需要使用鑒別RT-PCR或者配合發(fā)病前后的抗體檢測才能進行豬瘟確診。
豬瘟檢測的趨勢是自動化和快速并最好同時能夠區(qū)分野毒和疫苗株,在本文列舉的方法中,多重熒光定量方法將是未來研究和應用的主流。
[1] Chen N,Tong C,Li D,et al.Antigenic analy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E2 glycoprotein using pig antibodies identi fi es residues contributing to antigenic variation of the vaccine C-strain and group 2 strains circulating in China[J].Virol J,2010,7(1):378.
[2] Huang Y L,Pang V F,Pan C H,et al.Development of a reverse transcription multiplex real-time PCR for the detection and genotyping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J]. J Virol Methods,2009,160(1/2):111-118.
[3] 喬軍,陳創(chuàng)夫,高豐.用RT-PCR 法對豬瘟病毒檢測的研究[J].塔里木農(nóng)墾大學學報,2001,13(4):25-27.
[4] 王云龍,劉建營,韓潔,等.豬瘟病毒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9,30(5): 36-40.
[5] 任夫波 張志,張麗麗,等.豬瘟病毒熒光定量RT-PCR 檢測方法的建立[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1,32(5) : 82-85.
[6] Dong X N,Chen Y H.Mar k er vaccine strategies and candidate CSFV mar k er vaccines[J].Vaccine,2007,25 (2): 205-230.
[7] 董浩,李菲,王鑫,等.豬瘟病毒野毒株與疫苗株酶切檢測方法的建立、優(yōu)化及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1,38(9):187-189.
[8] 俞伏松,車勇良,江斌,等.RT-PCR和免疫熒光抗體試驗檢測豬瘟病毒的比較研究[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07,22(3) :231-234.
[9] 焦莉,崔玉東,王春明,等.一步法RT-PCR快速檢測豬瘟病毒[J].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學報,2006(1):57-60.
[10] 吳鑫,王軍,張以芳.豬瘟病毒一步法RT-PCR 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8 ,35(2):64-66.
[11] 朱小甫,張志,李曉成,等.豬瘟病毒RT-nested PCR 檢測方法的優(yōu)化和應用[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35(6):11-35.
[12] 劉輝,熊金鳳,鄒浩勇,等.豬瘟病毒、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和乙型腦炎病毒多重RT-PCR 檢測方法的建立[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8,27(1):12-18.
[13] 薛媛,楊柳絮,張淼濤.豬瘟病毒與豬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復合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2009,18(3):14-17.
[14] 劉杉杉,趙亞榮,胡峰,等.豬捷申病毒、豬瘟病毒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的多重 RT- PCR 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1,33 (9): 704-708.
[15] Díaz de A H,Pérez L J,F(xiàn)rías M T,et al.A multiplex RT-PCR assay for the rapid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and other pestivirus infections[J].Vet Microbiol,2009,139(3/4):245-252.
[16] Jiang Y,Shang H,Xu H,et al.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porcine parvovirus and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pigs by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Vet J,2010,183(2):172-175.
[17] Xu X G,Chen G D,Huang Y,et al.Development of multiplex PCR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swine DNA and RNA viruses[J].J Virol Methods,2012,183(1):69-74.
[18] Pérez L J,Díaz de Arce H,Tarradas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evaluated on different realtime PCR platforms[J].J Virol Methods,2011,174(1/2):53-59.
[19] 李軍,潘艷,禤雄標,等.豬瘟病毒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和初步應用[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1,38(3):116-119.
[20] 袁雪梅,陳寧,陳宇,等.兩種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豬瘟病毒的比較及應用[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0,18(3): 66-72.
[21] 劉大偉,張小飛,胡來根,等.豬瘟兔化弱毒疫苗株TaqMan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0,32(6):446-450.
[22] Wen G,Yang J,Luo Q,et al.A one-step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using a minor groove binding probe[J].Vet Res Commun,2010,34(4):359-369.
[23] 牛偉,丁壯,王曉莉,等.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和豬瘟病毒[J].中國獸醫(yī)學報,2011,31(2):174-177.
[24] Cheng D,Zhao J J,Li N,et al.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and North American genotype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using a duplex realtime RT-PCR[J].J Virol Methods,2008,151(2):194-199.
[25] Liu J,F(xiàn)an X Z,Wang Q,et al.Dynamic distribution and tissue tropism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pigs[J].Virol J,2011(8):201.
[26] Donahue B C,Petrowski H M,Melkonian K,et al.Analysis of clinical sampl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during infection with low,moderate,and highly virulent strains in relation to the onset of clinical signs[J].J Virol Methods,2012,179(1):108-115.
[27] Weesendorp E,Loeffen W,Stegeman A,et al.Time-dependent infection probability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a excretions and secretions[J].Prev Vet Med,2011,98(2/3):15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