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雷, 徐士新
(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國家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北京 100081)
獸藥殘留的風險、產生原因及主要監(jiān)管措施
孫 雷, 徐士新
(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國家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北京 10008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食品消費已從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和安全轉變.獸藥殘留問題是影響動物性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對獸藥殘留的危害、產生的原因及目前主要監(jiān)管措施進行了綜述.
獸藥;殘留;危害;原因;監(jiān)管
隨著我國畜牧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動物性食品在數量上基本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動物性食品的質量和安全,都要求吃上“放心肉”、“無抗奶”.近年來我國不斷發(fā)生的氯霉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綠、三聚氰胺、“瘦肉精”殘留等事件,不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還給消費者造成極大的心理恐慌.另外,獸藥殘留問題也是影響我國動物性食品國際貿易的突出問題,由獸藥殘留超標引起的我國動物性食品被進口國拒收、扣留、退貨、索賠、終止合同、拒絕入關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
獸藥(veterinary drug)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jié)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含藥物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疫苗、診斷制品、化學藥品、抗生素、生化藥品、中藥材、中成藥及外用殺蟲劑、消毒劑等[1].獸藥在我國包括用于家畜、家禽、寵物、野生動物、水產動物和蠶、蜂等的各種藥物.獸藥殘留(veterinary drug residue)是指食品動物在應用獸藥(包括藥物添加劑)后,蓄積或儲存在細胞、組織或器官內,或進入泌乳動物的乳或產蛋家禽的蛋中的藥物原型以及有毒理學意義的代謝物和藥物雜質[2].動物在使用藥物以后,藥物以原型或代謝產物的方式通過糞便、尿液等排泄物進入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環(huán)境土壤、表層水體、植物和動物等的獸藥蓄積或殘留即獸藥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殘留,也屬于獸藥殘留的范疇[3].
獸藥種類繁多,分類方式不一.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于1987年第32次會議報告了有關獸藥殘留的毒性評價,將目前殘留毒理意義上比較重要的獸藥按用途分為7類,分別為抗微生物類,驅腸蟲類,生長促進劑類,抗原蟲類,抗錐蟲類,鎮(zhèn)靜劑類和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類等[4],其中抗微生物類藥物包括抗生素類和化學合成類抗菌藥物.我國農業(yè)部2002年頒布的235號公告中根據最高殘留限量(MRL)要求將獸藥分為4大類,分別為允許使用且不需要制定MRL的藥物(87種)、允許使用且已制定MRL的藥物(96種)、允許作治療使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藥物(9種)和禁止使用且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的藥物(30 種)[5].
一般情況下,動物性食品中殘留的獸藥濃度較低,加上人們食用數量有限,并不引起急性毒性.但是,殘留嚴重超標的可引發(fā)急性食物中毒.我國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就發(fā)生過多起由于攝入飼喂過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并在組織中有較高殘留的豬產品發(fā)生人體急性中毒的事件,主要表現為人體肌肉震顫、頭疼、心動過速和肌肉疼痛等.
一些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類、磺胺類、四環(huán)素類及某些氨基糖甙類藥物能使部分人群發(fā)生過敏反應.當這些抗菌藥物殘留于動物性食品中進入人體后,使部分敏感人群致敏,產生抗體.當這些被致敏的個體再接觸時,這些藥物就會與抗體結合生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發(fā)生過敏反應,輕者表現為蕁麻疹、發(fā)熱、關節(jié)腫痛及蜂窩織炎等,嚴重時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苯并咪唑類、喹惡啉類、硝基呋喃類、硝基咪唑類、雌激素、砷制劑等多種藥物都已證明有“三致”作用,喹諾酮類藥物個別品種已在真核細胞內顯示出致突變作用.磺胺二甲嘧啶等一些磺胺類藥物可誘發(fā)嚙齒動物甲狀腺增生,并有致腫瘤傾向.鏈霉素和治療量的四環(huán)素具有潛在的致畸作用.
人們長期食用含低劑量激素的動物性食品,激素會蓄積在人體內,干擾機體的激素分泌機能,影響人體正常激素水平和功能,并有一定的致癌性,特別是類固醇類激素類藥物殘留,可造成兒童性別畸形、性早熟、異性化和肥胖等癥狀,有些還有致癌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動物反復接觸某些抗菌藥物,使得體內耐藥菌株大量增殖,從單藥耐藥到多重耐藥,臨床效果降低.這些抗菌藥物殘留于動物性食品中,使人長期與藥物接觸,一方面可使具有耐藥性能引起人獸共患病的病原菌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動物病原菌的耐藥性可傳遞給人類病原菌,當人體發(fā)生疾病時,會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乃至引起病人的生命危險.近期一種對絕大多數抗生素都有耐藥性的“超級細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國家小規(guī)模爆發(fā),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獸藥及其代謝產物通過動物糞便、尿液等進入環(huán)境,對周圍環(huán)境有潛在的毒性,會對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及昆蟲等造成影響.甲硝唑、喹乙醇、土霉素、泰妙菌素、泰樂菌素等抗菌藥物對水環(huán)境有潛在的不良作用.阿維菌素類藥物對低等水生動物、土壤中的線蟲和環(huán)境中的昆蟲均有較高的毒性作用.有機砷制劑作為添加劑大量使用后,對土壤固氮細菌、解磷細菌、纖維素分解等均產生抑制作用.另外,進入環(huán)境中的獸藥被動植物富集,然后進入食物鏈,還可危害人類健康.
獸藥殘留問題是嚴重影響動物源性食品出口貿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獸藥殘留超標而造成出口貿易受阻,不僅給我國動物性產品生產企業(yè)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我國食品的國際聲譽.由于氯霉素、氯羥吡啶、硝基呋喃類藥物殘留超標,造成我國動物性食品向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出口受限的問題已經多次發(fā)生.
雖然我國農業(yè)部先后在第168號、176號和1519號公告中列出了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禁止使用的多個獸藥品種目錄,但一些養(yǎng)殖戶受經濟利益驅動,人為向飼料中添加鹽酸克倫特羅、硝基呋喃、氯霉素、性激素等違禁藥物,最終引起動物性食品中的殘留.
我國現有養(yǎng)殖模式中存在著長期使用藥物添加劑,隨意使用新的或高效抗生素,超量使用抗生素,使用人用藥物等現象.此外,還存在不符合用藥劑量、給藥途徑、用藥部位和用藥動物種類等用藥規(guī)定以及重復使用幾種商品名不同但成分相同藥物的現象.這些因素都能造成獸藥在動物體內殘留.
休藥期(withdrawal time)是指食品動物從停止給藥到活動物或其產品(奶、蛋)許可屠宰(上市)的間隔時期.我國農業(yè)部第278號公告對臨床常用的202種獸藥和藥物飼料添加劑規(guī)定了休藥期,但養(yǎng)殖戶使用這些藥物時都未做明顯記號或隔離處理,不遵守休藥期規(guī)定就將動物性食品出售,這是造成獸藥殘留最主要的原因.
我國2004年起施行的《獸藥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標簽必須寫明獸藥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等.但有些獸藥企業(yè)為了逃避報批,在產品中添加一些化學物質,也不在標簽中予以說明,使用戶盲目用藥而造成獸藥殘留.
一些非法商戶在生豬等活體動物收購、販賣、運輸、屠宰前使用獸藥掩飾患病畜禽臨床癥狀,逃避宰前檢驗,這也能造成動物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
動物飼料來源受污染或者發(fā)生霉變產生黃曲霉毒素引起的殘留問題已引起人們高度關注.一些企業(yè)違法使用“蘇丹紅”增強雞蛋黃色澤等現象也時有發(fā)生.
2004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獸藥管理條例》是我國獸藥殘留監(jiān)管工作的主要法規(guī).國家和相關部委還發(fā)布了《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畜牧業(yè)法》、《飼料藥物添加劑使用規(guī)定》、《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禁止在動物飼料及飲用水中使用的獸藥品種目錄》、《獸藥典》、《標準化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同時農業(yè)部還加快了綠色食品、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步伐,建立統(tǒng)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這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的頒布實施增強了廣大養(yǎng)殖戶的法制觀念和食品安全意識.
在畜牧業(y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獸藥標簽和說明書中使用對象、使用期限、使用劑量等給藥方案規(guī)定,推行獸醫(yī)處方制度,督促養(yǎng)殖者建立用藥記錄,執(zhí)行休藥期規(guī)定,杜絕禁用藥物和未被批準藥物的使用.同時加強飼料生產企業(yè)添加用藥監(jiān)管,嚴格控制藥物隨意作為添加劑濫用.另外,盡快提高我國畜牧業(yè)飼養(yǎng)管理水平,創(chuàng)造良好飼養(yǎng)環(huán)境,減少動物疾病的發(fā)生,盡量使用非殘留或低殘留的藥物,從源頭上控制獸藥殘留的產生.
我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主要包括休藥期標準、最高殘留限量標準和殘留檢測方法標準三部分.農業(yè)部自1994年起,先后4次制定并發(fā)布了動物性產品中獸藥殘留最高限量標準,現行2002年版殘留限量標準收載了250多種獸藥殘留限量標準,為我國開展獸藥殘留監(jiān)控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農業(yè)部已制定發(fā)布的獸藥殘留檢測方法標準有146個,可檢測藥物150余種,其中包括30個酶聯免疫吸附(ELISA)等殘留篩選方法,116個高效液相色譜(HPLC)、氣相色譜-質譜(GC-MS)和液相色譜-串聯質譜(LC-MS/MS)等殘留定量和確證檢測方法,其中46個可用于多殘留檢測[6].
加快了國家、部、省三級獸藥殘留檢測機構的建立.截至2010年4月,在我國農產品質檢體系一期建設中,共建設各類農產品質檢中心(站)1017個,其中部級研究中心1個,部級專業(yè)中心37個,部級區(qū)域中心13個,省級質檢中心30個,縣級質檢站936個,同時還重點建設了4個國家級獸藥殘留基準實驗室和32個省級獸藥監(jiān)察所殘留檢測實驗室[7],使得各檢測實驗室的檢測能力迅速提升,監(jiān)管能力明顯增強,有力地保障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及重大活動和突發(fā)事件的應對能力.
1999年,我國農業(yè)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共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及動物源食品中殘留物質監(jiān)控計劃》,主要針對我國禁用獸藥和常用獸藥品種進行監(jiān)測,監(jiān)測的地區(qū)、動物組織種類、獸藥種類、樣品數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2004年起還建立了殘留超標樣品追溯制度,要求各地對超標樣品實施追加樣品檢測,采取后續(xù)處理措施,使得我國殘留監(jiān)控計劃逐步走向完善.2002年起農業(yè)部又實施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對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畜禽產品等開展質量安全例行監(jiān)測工作,重點對瘦肉精類、磺胺類、喹諾酮類和三聚氰胺等藥物進行例行監(jiān)測.另外,在奧運會、亞運會、世博會、大運會等重大活動期間,農業(yè)部還專門下達了動物性食品殘留監(jiān)控計劃,確保了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所引發(fā)的惡性事件時有發(fā)生,國家也不斷加大了對食品安全事件的違法懲處力度.2011年的“瘦肉精”專項治理行動中,全國破獲案件12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89人,基本摧毀了全國“瘦肉精”研發(fā)生產源頭和主要銷售網絡,同時還有74名國家工作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各地區(qū)分別嚴厲追究了食品安全案件中的責任人員.
動物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不但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影響我國養(yǎng)殖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和走向國際市場.必須在養(yǎng)殖業(yè)生產實踐中提高飼養(yǎng)管理水平,減少用藥,規(guī)范用藥,同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獸藥殘留監(jiān)測體系,制定嚴格的相應違規(guī)處罰手段,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獸藥殘留的發(fā)生.
[1]獸藥管理條例[EB/OL].(2004-04-09)[2012-01-0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60.htm.
[2]吳永寧,邵兵,沈建忠.獸藥殘留檢測與監(jiān)控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
[3]陳杖榴,楊桂香,孫永學,等.獸藥殘留的毒性與生態(tài)毒理研究進展[J].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1,22(1):88-90.
[4]李愛師.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問題[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1997,15(3):232-234.
[5]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EB/OL].(2002-12-24)[2012-01-04].http://jckspaqj.aqsiq.gov.cn/dwyxspjyjy/gnxgbz/200610/t20061027_9809.htm.
[6]董義春.食品安全與獸藥殘留監(jiān)控[J].中國獸藥雜志,2009,43(10):24-28.
[7]農產品質檢體系一期建設的評估情況和二期規(guī)劃設想[EB/OL].(2010-10-27)[2012-01-04].http://www.zgny17.com/story/News201010/news_50567.html.
(責任編輯:李 寧)
Hazard,Causes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SUN Lei,XU Shi-xin
(Nat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of Veterinary Drugs Residues,China Institute of Veterinary Drug Control,Beijing 100081,China)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n quality of life,the focus of food consumption is altering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The problem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afety of animal derived food,has turned into a social focal problem.The hazard,causes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veterinary drug;residue;hazard;cause;monitoring measure
TS251.7
A
1671-1513(2012)01-0006-04
2012-01-04
孫 雷,男,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獸藥殘留檢測方面的工作;
徐士新,男,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新獸藥研制及獸藥安全評價方面的工作.通訊作者.
編者按:隨著人們對動物性食品由需求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動物性食品中的獸藥殘留問題已逐漸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一個焦點.在我們的食品中,與瘦肉精相似的獸藥殘留現狀究竟如何?由違禁或超標獸藥殘留引發(fā)的食品安全事件是否還會重演?本期專家論壇欄目邀請了三位專家,從食品中獸藥殘留的產生原因及監(jiān)管措施、獸藥殘留對動物性食品質量安全的危害與防控對策、獸藥殘留的檢測技術等方面對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問題進行深入闡述.希望專家的建議、辦法、策略,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以期規(guī)范動物性食品生產、銷售、加工等環(huán)節(jié)從業(yè)人員的行為,有效控制食品中的獸藥殘留,避免類似食品安全問題的再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