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士輝
(大名縣地方志辦公室,河北大名 056900)
魏、元復縣分治對民國《大名縣志》的影響
桂士輝
(大名縣地方志辦公室,河北大名 056900)
民國大名縣系魏縣、元城縣并入大名縣而成,舊魏縣、元城縣士紳發(fā)起的復縣分治運動對民國《大名縣志》的編纂影響至深,直接導致某些史料與史實相悖,使民國《大名縣志》名為一縣縣志實則大、元、魏三縣合志,這在民國縣志中頗為罕見。
大名縣志;民國時期;魏縣;元城縣;
民國《大名縣志》于1934年由時任大名縣長程廷恒刊印發(fā)行,這是民國時期唯一的一部大名縣志。民國時期的大名縣名雖一縣,實則兼有歷史上大名縣、魏縣、元城縣三縣之地。魏縣早在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就廢入大名,1912年,因倡議歸并同城首縣,舊魏縣趁機發(fā)起復縣運動,試圖重建魏縣,爭論年余,無果而終,反而又裁元城縣入大名縣。1931年,舊魏縣再次發(fā)起復縣,元城縣繼后,這次復縣分治雖然仍未成功,但是這一時期修纂的民國《大名縣志》卻不可避免地受到魏、元分治情緒的影響,并打下深深的時代印痕。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五月初,漳河決溢,魏縣城廢于水。魏縣知縣廖乘時將被災情況據實詳報,直隸總督方觀承親臨查勘。“時魏民因年歲兇荒,既仰蠲免之恩,復望賑濟之典,凡引方所驗者,皆洼下之區(qū),舟楫通行之所。”魏縣城已成澤國,不可再居,就在是否遷魏縣治于仕望集商議未果之際,29日,衛(wèi)河又決溢,大名縣治(今大名縣舊治村)亦廢于水,“城市為沼,治無定所”。兩縣同時遭受重大水患,分別遷建縣城談何容易?而魏縣民眾有意并入大名縣。[1]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三月,方觀承順應魏縣民意,奏請朝廷準許,廢魏縣入大名縣。原魏縣所管327村,劃給元城縣31村,其余306村入大名縣;大名縣原管225村,劃給元城縣13村。大名縣附大名府郭,建置于大名府城內西南隅天雄書院。
魏縣自并入大名縣以來,因“學額仍舊,故獨留學宮、教官于舊城,名曰“鄉(xiāng)學”,以別于大名固有之縣學。大名學官為教諭,駐府城;魏縣學官為訓導,駐魏縣舊治。[2]詎此端一開,百事踵仿,凡錢糧、差徭、詞訟、胥役等項,原屬大者曰縣,亦曰本邑;原屬魏者曰鄉(xiāng),亦曰新并,界限截然,百余年來,牢不可破。自新政舉行,如警學、實業(yè)、自治各機關團體,莫不兩兩對立,軫域愈明。”[3]故而,凡是教育會、農會、警察所等,大名縣成立,舊魏縣必成立,名“大名鄉(xiāng)某某”。
大名縣附郭后,取代元城縣成為大名府首縣。清末,因倡議歸并同城首縣,“四五年來,大、元、魏士紳各結黨團,主并、主遷、主復舊,紛爭不已。”[4]地方士紳各圓其說,爭論四五年,且愈演愈烈。入民國后,1912年2月,裁各府首縣,大名縣并入大名府,次年又降府為縣。而元城縣入民國后,漸漸名存實亡,縣政由大名縣兼理,已成合并趨勢。1913年1月,直隸省有議案將元城縣歸并大名縣,重建魏縣,并頒發(fā)魏縣縣印交由大名縣保管。但是因大名、元城兩縣士紳爭執(zhí),一年有余,“遷元并大及遷大治魏”兩個辦法,均一時難以解決。1914年3月14日,內務部批復:遷建經費實在為難,魏縣既然難以規(guī)復,大名、元城兩縣一時也難以遷建,于是仿照江蘇、浙江等省合并附郭首先的辦法,將大名、元城合并為大名縣,“規(guī)復魏縣前案自當準其作罷”。[5]魏縣首次復縣成功在即而遭失敗。
元城縣并入大名縣后,大名一縣兼有大名、魏縣、元城三縣之地,全縣劃分為三區(qū),原元城為東區(qū),舊魏縣為西區(qū),原大名縣為中區(qū)。因有魏縣歸并成例在前,東區(qū)(元城縣)在稅收、政務等參照魏縣,與大名、舊魏縣不相混合。大名縣“名為一縣,其實田賦、學警諸要政,各辦各區(qū),各花各款,不相混合。此人情地勢使然,不容強也?!保?]但是并非一切都是不相混合,僅教育經費各花各款,而“警費出自畝捐等項,宜不分軫域,匯總收支。薪餉、馬乾多寡,向有參差,現已酌中,改歸一律?!薄案餍W經費其用途與警款不同……現今各顧各區(qū),以照平允?!保?]
1931年6月,大名縣西區(qū)劉蘿弼等人再次發(fā)起魏縣復縣運動,東區(qū)士紳朱鏜等人見狀,隨之發(fā)起元城復縣運動,各自推舉代表進省申訴理由。8月13日,河北省政府令民政廳核辦魏縣、元城分治大名縣一案,民政、財政兩廳聯合呈復,歷述分治困難有五:大名分治與中央整理行政區(qū)域不合,恢復舊形,必遭部駁;三縣政區(qū)隱成系統,一旦整齊劃分不能水乳交融;三縣糧賦征收,另劃政區(qū),分歧必多;分治必定導致行政經費增多,人民負擔加重,省財政經費增加;三縣分治地點,所建新治,籌款困難。河北省政府無法決斷,16日,將魏縣、元城縣復縣情況呈報北平政務委員會。9月16日,北平政務委員會指令河北省政府“轉飭該縣詳審計議,如能籌為妥善辦法,再行呈候核奪?!保?]
1932年4月3日,大名縣長劉運鴻奉河北省政府令在大名縣中山俱樂部召集機關人員及重要士紳召開魏縣分治會議,由原提案人說明理由,逐條討論,一致主張魏縣分治,并議定魏縣筑縣城于大路固村;元城分治與魏縣分縣并案討論,結果一致通過元城應與魏縣一例分治。舊魏縣、舊元城各推代表赴河北省政府面陳。因分縣一事關系政務輿情,8月16日,河北省政府委員會議討論元城、魏縣分治大名案,認為三縣合并已久,變更舊制與中央整理辦法不合,一切行政事務必定多生糾紛。就如何辦理此案,24日,河北省政府主席王樹常將民政廳、財政廳議復大名縣人士呈請分治一案呈請北平政務委員會。
9月6日,大名西區(qū)劉鴻書等區(qū)長5人、社會賢達張之桂、申瑚、史錦云等23人電呈北平政務委員會,力數魏縣與大名合并利害,請令河北省政府主持分縣原案,以利政務輿情。19日,北平政務委員會指令河北省政府:魏、元分治與中央整理辦法不合,與國難情形不符,暫行緩議。后又因魏縣、元城縣分治決心大,決定由河北省政府民政廳、財政廳與大名縣商定妥善辦法再行核準。
11月,程庭恒任大名縣長。時大名縣中區(qū)趙錫光、西區(qū)六十七鄉(xiāng)鄉(xiāng)長、連圪村郭弼亮及廣大人民反對且仇視舊元城、舊魏縣分治,“民人對于分縣事宜,無不恨視如仇。彼見各局諸色人等,榮華異常,垂涎者已久,思奪其位而不可得。”因為分治“勢必先修城池、建監(jiān)獄、立縣府”等等,對于民眾實屬加重負擔。[9]中共大名縣委也組織發(fā)動民眾反對分治。程庭恒以國難當頭及縣境水災為由,呈報河北省政府終止舊元城、舊魏縣分治一事。魏縣復縣分治再次失敗,元城縣也偃旗息鼓。直至1940年,大名縣抗日政府因抗戰(zhàn)形勢的需要才將大名縣劃分為魏縣、大名、元城三縣,日偽大名縣政府、國民黨流亡縣政府則仍以三地為一縣。
大名、元城合并以來,“邑中好義之士,咸以志乘續(xù)修為不可緩”,且“對于縣志一節(jié),不續(xù)修,則歷多年所事盡湮沒,無以為后人考鏡之資;仍分修,則地廣民眾,一官管轄,又不符三區(qū)共和之義。由是官紳會議,訂修一編?!保?0]1921年,大名縣東區(qū)勸學所所長王宅西發(fā)起修志,王澤春捐銀贊助,縣知事張昭芹倡議修《大名縣志》,成立修志局,由大名道署科員任超涑總篆,李瀛、范鑒古、王振孟、張蓮聲編輯,馮冠儒繪圖,南化棠、王上元、郭喬協修。后因張昭芹離任,修志停止。1926年7月再次修志,范鑒古、孟懷謙、張之桂編撰,范景濂、張澤雅、呼九澤、王振孟、郭濟川、張蓮升、王龍舟任編輯。1927年7月初稿成,由孟懷謙、范鑒古、張之桂三人進行校閱編補。1928年9月,縣長葉震東續(xù)修,1931年縣長劉運鴻續(xù)修,1934年縣長程廷恒又進行續(xù)修。因原志書修至1929年,程廷恒在張之桂、呼九澤、范鑒古舊志稿基礎上,“將舊稿綱目,芟繁就簡,藉擷精華,隨得隨錄,”補充1929年以來的史料后,于1934年刊行。[11]
民國《大名縣志》首一卷,正文三十卷,分輿地志、黨務志、自治志、公益志、建制志、河渠志、財政志、教育志、農工商志、交通志、兵警團志、職官志、人物志、古跡志、風土志、物產志、古跡志、秩祀志、宗教志、祥異志、藝文志,共21個門類。在當時軍閥混戰(zhàn)非政日出的形勢下,該志歷時14年編纂成功,實屬不易,且主要撰修者均是當時的知名學者。
孟懷謙,大名縣東區(qū)大董村人,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舉人,“天資超絕,善文章,尤工詩賦,名噪一時”。[12]1927年8月辭世后,修志一事由呼九澤接任。
呼九澤,大名縣東區(qū)人,光緒十七年(1891年)舉人。
范鑒古,大名縣西區(qū)范駢村人,“每試必列前茅,文名藉甚,士林交譽……設帳授徒,學者甚眾。”[13]因多次科舉落第,不復仕進,著意研學。1934年作古。
李瀛,大名中區(qū)大馬村人,清光緒丁酉科(1897年)副榜,“嗜讀經史子集及先儒語錄,博聞強記,無奇不搜。其為文氣味醇厚。主講東明、長垣兩書院,士子仰如山斗?!保?4]1922年在修志局任上病逝。
張之桂,大名縣西區(qū)人,清光緒庚子(1900年)、辛丑(1901年)并科舉人。1933年夏謝世。
這些飽學之士的參與,決定了這部縣志的質量上乘??v觀民國《大名縣志》,體例完備,脈絡清晰,文筆秀逸,比較成功。但是,受時代因素的影響,也有偏頗差錯之處,比如稱起義軍為匪、歌頌婦女三從四德等等,對于這些,我們不能苛求前人。除此之外,由于深受魏縣、元城復縣分治的影響,使這部縣志雖然冠名“大名縣志”,實則成大、元、魏“三縣合志”。
民國《大名縣志》的編撰原則稱,因大名縣“舊屬三縣,自并治后,劃為中東西三區(qū),凡舊志所載事類,與近日采訪所及,自應兼收并列,匯成一編,其在并縣以前,或事有畛同域分勢難強和者,仍標注某縣某區(qū)字樣,以清眉目?!保?5]但是在纂修過程中,并未做到“兼收并列,匯成一編”。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以原大名縣(中區(qū))、原元城縣(東區(qū))、原魏縣(西區(qū))并列記述,處處稱“三區(qū)”。如:《歷修大名縣志職名表》中的纂修人中、東、西三區(qū)分明,大名縣三區(qū)歷代沿革表、大名縣三區(qū)沿革說、大名三區(qū)議事會、大名三區(qū)市政會、三區(qū)警察局、三區(qū)宣講閱報所、大名三區(qū)商務會等等,莫不冠名三區(qū),昭示彼此不相共和,分而治之。也正是因為處處標榜大、元、魏分區(qū)自治,導致出現差錯。分卷條列如下:
1.卷首
(1)范鑒古序:“蓋大名縣志,中西兩區(qū)自乾隆五十三、四年合修?!?/p>
(2)呼九澤序:“改魏縣為大名縣,續(xù)修縣志統顏之曰‘大名縣志’?!?/p>
(3)《大名縣舊志序》中有“大魏合修(縣志)者一”,稱乾隆《大名縣志》為“大魏合志”。
按:魏縣系廢入大名縣,大名縣并非魏縣改名而來,政區(qū)稱謂是大名縣,魏縣廢入大名縣30年后所修的《大名縣志》,豈有合修而來的《大魏合志》一說?
2.卷一(范鑒古編纂)
《大名縣三區(qū)歷代沿革表》、《大名縣三區(qū)沿革說》。
按:魏縣、元城廢入大名,應直接標明“大名縣沿革表”、“大名縣沿革說”,魏縣、元城并入大名之前的沿革,仍仿照清乾隆《大名縣志》體例即可,無須冠以三區(qū)。
3.卷四(編纂者不詳)
(1)《自治團體》:“大名三區(qū)議事會”、“大名三區(qū)市政會”、“大名三區(qū)區(qū)公所”。
(2)《自治區(qū)》:“我大名縣自三縣合并后……”
按:清宣統二年九月僅設有大名縣議事會、元城縣議事會,舊魏縣并未設立議事會?!按竺齾^(qū)議事會”設立于1923年10月,中東西三區(qū)并沒有各自設立議事會,實則是“大名縣議事會”。市政會僅大名縣設有,冠以“三區(qū)”純屬多余。而“大名三區(qū)區(qū)公所”成立于1925年,舊大名、舊元城、舊魏縣各為一大區(qū),下設數小區(qū)。1934年打亂原來中東西三區(qū)界限,重新劃分為五大區(qū)。魏縣在民國初年并未復縣成功,不存在大名、元城、魏縣三縣合并一說。
4.卷六(孟懷謙編輯,范鑒古編校)
(1)《創(chuàng)建雙井堡并立社倉記》之后備注中仍稱《大魏志》。
(2)《三區(qū)警察局》將大名縣警察局分為東區(qū)、西區(qū)、中區(qū)三個警察局記載,西區(qū)警察局下有“大、元、魏合并”。
按:清光緒三十年設警察局,當時設有大名縣警察局、元城縣警察局,舊魏縣警察局為大名縣警察局下設的大名鄉(xiāng)警察局,不能與大名縣警察局并列。
5.卷八(張之桂編輯)
《財政志》中地畝田賦、里甲、正雜稅、地方款均分三大區(qū)記載。
6.卷九(張澤雅編輯,呼九澤編校)
學額、書院、社學、義學、學田,分大名縣、元城縣、舊魏縣來記載。
《教育會》:“清光緒三十四年,大、元、魏三縣尚未合并……大魏兩縣向來合并一縣”。
《教育局沿革》:“勸學所……大、魏在舊貢院前院。……民國三年三縣合并。”
《三區(qū)宣講閱報所》:“中區(qū)宣講閱報所宣統元年成立……東區(qū)宣講所成立于民國元年……西區(qū)宣講所于民國元年成立”。
7.卷十(王龍舟編輯,范鑒古編校)
(1)《農務會》:“清宣統間三縣各立農會,民國三年合并為一會。”
(2)《大名三區(qū)商務會》:“創(chuàng)立于前清宣統二年九月。”
按:清宣統間魏縣并未從大名縣分治設縣,不存在“三縣各立農會”一說。應是大名縣農會、元城縣農會、大名鄉(xiāng)農會。商務會僅大名一縣成立該組織,舊魏縣、元城縣均未成立?!俺虝淮竺惶帒招抡赂慕M外”(《民國三年大元歸并法》)。
8.卷十二(范景濂編輯,范鑒古編校)
(1)“大名縣三區(qū)陣亡將士”中,將陣亡將士分中、東、西三區(qū)記載。
(2)《警察新制》中“大、元、魏合并后”,清光緒三十年,成立“中、東、西”三個警察所。
(3)《大名警察所官職變更之原因》述“警察創(chuàng)立時,大、魏兩縣共設監(jiān)督一員,元城縣設監(jiān)督一員……民國三年十月,大元魏三縣合并?!?/p>
按:清光緒三十年,元城并未并入大名,魏縣并未分縣,應該是大名縣警察所、元城縣警察所、大名縣鄉(xiāng)警察所(舊魏縣警察所),并非中、東、西三個警察所?!按?、魏兩縣共設監(jiān)督一員”、“大元魏三縣合并”更是謬于史實。
9.卷十五(張蓮聲編輯,范鑒古編校)
《進士表》中,魏縣并入大名之后,文科進士衛(wèi)鵷鳴、王良貴、聶夢麟和武科進士史杰、陳海等人籍貫仍標注“魏人”。《舉人表》、《副榜表》與《進士表》相同,《拔貢表》、《貢生表》標明“鄉(xiāng)學”。文職、武職、封贈、蔭襲各目中,大名、元城、魏縣井然有別。民國文職、武職、各學堂畢業(yè)中,東中西三區(qū)明顯區(qū)分。
按:廢魏縣入大名后,魏縣稱鄉(xiāng)學,故標鄉(xiāng)學為是。
10.卷十八(范鑒古編纂)
中、東、西三區(qū)人物劃分鮮明。
11.卷二十一(范鑒古、張之桂同編纂)
坊表分中、東、西三區(qū)記述,名勝、金石、墓冢不分區(qū)。
12.卷二十七(范鑒古編纂)
藝文志中,魏縣、元城并入大名之前均標注舊籍,合并之后,凡是魏縣均標明“大名鄉(xiāng)某某或鄉(xiāng)學某某、西區(qū)某某”。
按:標“大名鄉(xiāng)某某或鄉(xiāng)學某某”為是。
13.卷三十(范鑒古編纂)
《縣志編纂》中“惟張維祺所纂者,為大魏兩縣合志”。
按:張維祺所纂縣志為清乾隆《大名縣志》,前已有述,并非“大魏兩縣合志”。
以上錯誤中,涉及范鑒古編纂、編校的有9卷,涉及張之桂編纂、編校的有2卷(一卷與范鑒古共同編纂),涉及呼九澤編纂的有1卷,不詳纂人1卷。
民國《大名縣志》“三縣合志”的特點是民國時期縣志的一個特殊現象,之所以出現“三縣合志”的情況,并非偶然,而是長久積習所成。在舊魏縣士紳的思想意識中,對自己歸屬大名縣并不認可,數典不忘,以廢魏縣入大名縣一事為羞,時時處處以魏縣相標榜,凡機關團體冠名三區(qū),均示舊魏縣與大名縣、元城縣并列,分庭抗禮。在這種情況下,魏縣復縣一經倡議,士紳即“如久客思歸”。魏、元復縣分治運動中尤以舊魏縣最為強烈,赴省請愿或通電請愿均表現出必得的激情,舊元城分治力度遠遠不如舊魏縣,但也不失時機地與舊魏縣一起呼吁復縣分治,時刻期望復縣成功。
在民國志的編纂過程中,三區(qū)各有知名士紳參與,各修各區(qū),最后負責主要纂修者為張之桂、范鑒古、呼九澤。呼九澤為舊元城縣人,張之桂、范鑒古為舊魏縣人,舊大名縣沒有一人參與最后主纂,且張之桂與修志局長史錦云更是魏縣復縣分治的發(fā)起人之一。雖然魏、元復縣分治一時無法解決,未能實行,但是未來結果如何,無法預料,作為集文獻之大成的縣志,在日后再次發(fā)起分治運動中,可起到史證作用。張之桂、范鑒古、呼九澤等人在民國《大名縣志》中摻雜個人情緒,出現指清乾隆《大名縣志》為“大魏合志”、將并未成功的民國初年魏縣復縣指為分治成功,將1914年元城縣并入大名縣指為“大、元、魏三縣合并”等與史實不符的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
程廷恒纂修時,是在張之桂、范鑒古、呼九澤志稿基礎上略為增補,并沒有以大名縣為綱正本清源消除三區(qū)分編的痕跡,而是視民國大名縣志為大名、元城、魏縣三縣的合修縣志,范鑒古傳中“嘗纂修大名三縣合志”即是一個例證。冠名大名縣志實則三縣合修,這在民國時期編纂的縣志中較為罕見。
清乾隆《大名縣志》纂修于魏縣并入大名之后,因為“分門別類,不能強符”,所以魏縣、大名“未并縣之前加以分注標名,以存舊制”,并縣之后以大名為綱領。[16]如果沒有魏、元復縣分治運動的影響,民國《大名縣志》將會采取清乾隆《大名縣志》成例,“三縣合志”的特點將不會發(fā)生。魏、元復縣分治運動對民國《大名縣志》的影響波及深遠,2003年纂修的《魏縣志》仍沿襲民國《大名縣志》誤說,將1913年沒有成功的魏縣首次復縣記作“復魏縣于舊治,屬冀南道,不久復歸大名縣”,并稱清乾隆《大名縣志》為《大魏合志》,稱民國《大名縣志》為《大、元、魏三縣合志》。[17]
注釋
[1]《魏縣志》,王學貴主編,方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186頁。
[2]《清實錄》16,中華書局1986年影印本,第162頁。
[3]民國《大名縣志》,程廷恒編纂,臺灣成文出版社影印1934年鉛印本,1968年8月,第98頁。
[4]民國《大名縣志》,第97、98頁。
[5]民國《地學雜志》,內務部編,1914年第二期,第17頁。
[6]民國《大名縣志》,第9頁。
[7]民國《大名縣志》,第100頁。
[8]民國《北平政務委員會公報》1932年第10期第12頁至13頁,《北平政務委員會指令行字第六五一號令河北省政府為據呈轉民財兩廳議復大名縣人士呈請分治一案情形請核示由》。
[9]民國《大名縣志》,第112頁。
[10]民國《大名縣志》,第9頁。
[11]民國《大名縣志》,第1頁。
[12]民國《大名縣志》,第1146頁。
[13]民國《大名縣志》,第1169頁。
[14]民國《大名縣志》,第1128頁。
[15]民國《大名縣志》,第75頁。
[16]清乾隆《大名縣志》凡例,張維祺修,李棠纂。
[17]《魏縣志》,王學貴主編,第17、1055頁。
K292.24
A
1009-5462(2012)01-0014-05
2012-03-12
桂士輝,男,河北大名人,大名縣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
[責任編校:侯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