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皂苷鈉是一種天然自主神經(jīng)保護藥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jié)B出、抗水腫和抗氧自由基等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而被臨床廣泛應用[1]。該藥口服在胃腸道不吸收,肌肉注射又容易引起肌肉壞死,臨床只能采用靜脈給藥[2]。然而,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七葉皂苷鈉靜脈給藥最主要的副反應是引起輸液性靜脈炎。80%以上的病人在用藥后3d~5d內(nèi)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血管條索狀改變、紅腫、疼痛;對藥物較敏感者甚至當天出現(xiàn)血管炎性癥狀,反應嚴重者會出現(xiàn)血管硬化;有時病人因靜脈炎不得不中斷用藥,等靜脈炎好轉(zhuǎn)再繼續(xù)治療。靜脈炎是指由于靜脈內(nèi)長期輸入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介入導管,而引起的化學性或機械性的局部炎癥;也可在輸液過程中因無菌操作不嚴格而導致局部靜脈感染[3]。七葉皂苷鈉藥理作用良好而獨特,目前還沒有同類藥物可以替代。然而其致靜脈炎的副反應也不容忽視,為此廣大醫(yī)護人員做了大量研究,現(xiàn)將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機制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1 藥物濃度對靜脈炎的影響 朱慧芬等[4]選擇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HUVEC)作為模型,以 HUVEC的活力、存活數(shù)量和細胞周期為評價指標,用MTT比色法、中性紅比色法及流式細胞檢測技術從細胞水平對不同濃度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機制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顯示:當七葉皂苷鈉濃度為10μg/mL時,內(nèi)皮細胞相對存活率大于80%;當七葉皂苷鈉濃度為40μg/mL時,出現(xiàn)對內(nèi)皮細胞明顯的毒性作用,相對存活率僅大于50%。說明七葉皂苷鈉在10μg/mL~80μg/mL濃度范圍內(nèi)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UVEC的生長,呈濃度依賴性。且七葉皂苷鈉通過抑制G0/G1期細胞向S期的轉(zhuǎn)變而抑制HUVEC的增殖。說明七葉皂苷鈉通過降低HUVEC的活性和抑制內(nèi)皮細胞的增殖發(fā)揮對HUVEC的損傷作用。
1.2 溶液pH值對靜脈炎的影響 血漿正常pH值為7.35~7.45,輸入無論是偏酸或偏堿的液體都可干擾血管內(nèi)膜的正常代謝和機能而發(fā)生靜脈炎[5]。臨床上通常將七葉皂苷鈉溶于0.9%氯化鈉或5%葡萄糖溶液250mL~500mL中,用0.9%氯化鈉配制的七葉皂苷鈉溶液pH值為4.6,而用5%葡萄糖配制的七葉皂苷鈉溶液pH值則更低。有研究指出,人體可耐受的輸液pH值范圍為4~9,當pH值低于4或高于9時都會導致靜脈炎的發(fā)生[6];如果輸入溶液的pH 值保持在6.0~7.4,則可以降低靜脈炎和靜脈疼痛的發(fā)生[7]。Kuwahara等[8]的研究結(jié)果支持上述觀點,其結(jié)果顯示,靜脈輸注pH值低于4.5的溶液,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高達100%;其另一觀點認為,隨著輸液pH值不斷升高,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及炎癥程度將逐漸下降,當pH值升至6.5及以上時,基本不發(fā)生靜脈炎。李葆華等[9]對七葉皂苷鈉溶液的pH值與靜脈炎發(fā)生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實驗將需采用七葉皂苷鈉治療7d的40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實驗用七葉皂苷鈉溶液為0.9% 氯化鈉250mL加25mg七葉皂苷鈉配制而成。實驗組輸入的七葉皂苷鈉溶液是用5%碳酸氫鈉將pH值滴定至7.4的溶液,溶液穩(wěn)定性良好,符合國家藥典規(guī)定。對照組單純輸入用0.9%氯化鈉250mL加25mg七葉皂苷鈉配制而成的pH值為4.6的七葉皂苷鈉溶液。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病人Ⅰ度~Ⅲ度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靜脈炎發(fā)生率為36.6%,而對照組靜脈炎發(fā)生率為60.9%。提示,七葉皂苷鈉溶液的低pH值是引起靜脈炎的一個重要原因。
1.3 溶液中不溶性微粒對靜脈炎的影響 有研究指出:輸注液體中微粒含量的多少與靜脈炎的發(fā)生有關,約占70%[10]。張琳[11]發(fā)現(xiàn)采用精細過濾輸液器能有效降低因輸入七葉皂苷鈉溶液而引起的血管疼痛和靜脈炎的發(fā)生率。七葉皂苷鈉是一種純中藥提取的制劑,此項研究提示七葉皂苷鈉溶液由于受到提取純度的影響,其中的微粒是導致靜脈炎發(fā)生的可能原因之一。
2.1 病人自身的因素 研究顯示,老年人、女性、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癥、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及循環(huán)不良的病人,靜脈炎發(fā)生的危險比較高[12]。
2.2 靜脈輸液的位置 國外研究顯示,肘前窩穿刺,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高達63.2%[12]。也有報道認為,腕關節(jié)周圍、手背、前臂穿刺,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比較高[13]??赡芘c關節(jié)處易活動、血管壁易受損有關。
2.3 靜脈輸液的場所 醫(yī)院不同部門病人靜脈炎的發(fā)生率不同,急診室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最高,而手術室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最低[12]。不同部門靜脈炎發(fā)生率的差異可能與環(huán)境的污染程度有關。
2.4 靜脈輸液速度 臨床上通常對因七葉皂苷鈉引起的輕度靜脈炎采取減慢滴速輸入,而較重者則更換靜脈通路或暫緩用藥。有關七葉皂苷鈉輸液速度與靜脈炎發(fā)生關系的研究尚無相關文獻。國外研究指出,短時間內(nèi)靜脈快速給藥,可以降低輸液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13]。該理論依據(jù)為藥液進入血管,當輸液速度接近血液流速時,藥液與血液發(fā)生混合,藥液接觸血管壁,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進行損傷。但如果加快藥液的輸注速度,使進入血管的藥液快于血液流速,形成與血液平行且獨立分層的液體流,會降低藥液與血管內(nèi)皮接觸的機會,從而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另一種觀點認為,短時間內(nèi)快速給藥,會增加靜脈炎的發(fā)生率[14]。其理論依據(jù)是液體短時間內(nèi)快速大量進入血管,藥液不能被血液及時稀釋,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增加了藥液與血管壁的接觸時間,加重了血管內(nèi)膜的損傷;大量藥液的輸注,使血管壁側(cè)壓力增加,血管靜脈壓升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重了炎性因子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因此短期大量快速給藥可使藥物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升高。
2.5 靜脈輸液時間 Takashi Kuwahara等的研究認為,與間斷性輸液相比,持續(xù)性輸液更易引起靜脈炎的發(fā)生[15]。結(jié)果顯示,增加輸液次數(shù),間斷性輸入高滲性外周靜脈營養(yǎng)液可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也有研究認為,每日輸液≥4次更易發(fā)生靜脈炎[12]。說明減少輸液持續(xù)時間,有利于降低靜脈炎發(fā)生,但是輸液次數(shù)是引起靜脈炎的又一易感因素,因此,在間斷性輸液的同時,應盡量減少輸液次數(shù)。
2.6 靜脈輸入液體的溫度 輸入液體的溫度對靜脈炎的發(fā)生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臨床上常對七葉皂苷鈉加溫使用,以降低其致靜脈炎的發(fā)生率。但是,由于不同藥物對溫度的耐受程度不同,加溫會使藥物穩(wěn)定性發(fā)生改變,因此,加溫的前提是必須保證藥物的穩(wěn)定性。寧寧等[2]對七葉皂苷鈉熱穩(wěn)定性的研究表明:七葉皂苷鈉溶于5%葡萄糖中溫度在20℃~45℃時8h內(nèi)穩(wěn)定,可供臨床加溫使用。對于其他溶媒溶解七葉皂苷鈉后的熱穩(wěn)定性還沒有相關的報道。
2.7 穿刺針的型號與材料 穿刺針的型號與靜脈炎發(fā)生關系的研究雖有不少,但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臨床普遍認為選擇粗的血管和小型號、長度最短的穿刺針可以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Macklin等支持這一觀點,小型號穿刺針使鄰近組織血流量增加,可以減少血管內(nèi)膜的損害[12]。Esin等[12]對16G、18G、20G和22G穿刺針與靜脈炎發(fā)生率的關系進行研究認為,靜脈炎的發(fā)生與穿刺針的型號無關。有國外研究指出,使用生物材料的輸液導管可有效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導管輸液相比,采用生物材料的導管輸液,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可從4 9%降到24%[16]。留置針引起靜脈炎的發(fā)生率為2.5%~70.0%,平均25%~35%[17]。應用留置針輸液,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遠低于應用鋼針輸液[18]。但Martinez等的研究顯示,留置針不會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只是可以有效預防血管壁遇到的機械壓力,減少藥物的外滲率及針頭的滑落[19]。有研究證實,采用留置針輸液,液體外滲率比鋼針低2倍[20]。有效預防因留置針引起靜脈炎應72h~96h更換1次留置針。留置針留置時間越長,藥物與血管壁接觸的時間越長,靜脈炎發(fā)生率越高[12]。
2.8 同一部位穿刺的頻率 同一部位反復穿刺輸液,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會明顯增加[12]。韓雪玲等[16]的研究指出,甘露醇對局部的損傷作用與連續(xù)使用同一局部靜脈血管次數(shù)有關。提示應盡量減少同一部位的穿刺頻率。
2.9 輸液泵 運用輸液泵輸液與靜脈炎發(fā)生率之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研究。Esin等[12]的研究指出,運用輸液泵輸液可以增加靜脈炎的發(fā)生率。而Curan等[21]的研究結(jié)果是輸液泵的運用可有效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七葉皂苷鈉在臨床應用的治療效果顯著,然而其致靜脈炎的副反應卻是困擾臨床用藥的一個棘手問題,長期以來沒有特效的治療預防方法。通過對文獻的查閱和綜述,不難發(fā)現(xiàn),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因素復雜多樣,然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藥物因素對血管的損傷。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研究成果對靜脈炎進行預防和護理。首先在配液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七葉皂苷鈉溶液的濃度、pH值與靜脈炎形成的關系;其次要應用精細過濾輸液器,降低因藥物微粒導致的靜脈炎;另外,要綜合評估病人自身的因素、整體輸液情況和靜脈血管情況,從保護血管、由遠心端向近心端選擇血管、對于刺激性藥物及血管條件差的病人盡量選擇粗而直的血管穿刺的原則出發(fā),避免同一血管反復穿刺。此外,還要注意其他非藥物因素(如留置針和輸液泵的運用等)與靜脈炎形成之間的關系。辯證地認識現(xiàn)有研究成果,及時評估非藥物因素對病人靜脈炎形成的影響,實時改變護理策略,以減少因非藥物因素引起的靜脈炎的發(fā)生。
[1] 樊東升.七葉皂苷鈉的藥理作用及其在神經(jīng)科的臨床應用[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2003,18(12):19.
[2] 寧寧,陳海霞,楊曉春.靜脈炎實驗研究的最新進展[J].華西醫(yī)學,2008,23(4):891.
[3] 殷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56.
[4] 朱慧芬,徐戎,謝鶯,等.七葉皂苷鈉致靜脈損傷作用細胞水平機制研究[J].醫(yī)藥導報,2008,27(8):908.
[5] 呂艷.靜脈輸液并發(fā)靜脈炎預防性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3,17(8):880.
[6] 劉實,張穎,董少華.輸液低pH值引發(fā)輸液性靜脈炎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22(4):13.
[7] Emiko K,Mayumi N,Noboru O,etal.Consideration on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and venous pain from intravenous prostaglandin E1administration by adjusting solution pH:In vitro manipulations affecting pH [J].Yakugaku Zasshi,2008,128(1):111-115.
[8] Kuwahara T,Asanami S.Experimental infusion phlebitis:Tolerance pH of peripheral vein[J].J Toxicol Sci,1999,24(2):113-121.
[9] 李葆華,張進,黃潤州,等.溶液pH值對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2):113.
[10] 周文麗.靜脈輸液中微粒污染的危害與臨床預防[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9):1104-1105.
[11] 張琳.精細輸液器預防靜脈滴注β-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6,21(2):49-50.
[12] Esin Uslusoy,Samiye Mete.Predisposing factors to phlebiti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A descriptive study[J].AANP,2008,20:172-180.
[13] Simamora P,Pinsuwan S,Alvarez JM,etal.Effect of pH on injection phlebitis[J].J Pharm Sci,1995,84(4):520-522.
[14] 中華護理學會.臨床高新技術知識與現(xiàn)代護理1 400問[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3-24.
[15] Ayise Karadag.Effect of two different short peripheral catheter materials on phlebitis development[J].JIN,2000,23(3):158-166.
[16] 韓雪玲,李栓德,楊喜民,等.20%甘露醇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對靜脈血管損傷的影響[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8):46-47.
[17] Martinez JA,Piazuelo M,Almela M,etal.Evaluation of add-on devic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phlebitis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peripheral catheters in hospitalized adult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J].Hospital Infection,2009,73:135-142.
[18] 劉小玉.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及不良反應觀察和護理[J].全科護理,2011,9(4C):1064-1065.
[19] 劉秀榮.靜脈輸液最佳途徑探討[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4A):49.
[20] O’Grady NP,Alexander M,Dellinger EP,etal.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J].MMWR Recomm Rep,2002,51(10):1-29.
[21] Curan ET,Coica E,Gilmour H,etal.Multi-centre research surveillance project to reduce infections/phlebitis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vascular catheters[J].Hospital Infection,2000,46:1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