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鄒德剛
(長春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情緒與意境的傳遞
——淺析龐德翻譯理論中對譯者職責的規(guī)約
趙麗娜,鄒德剛
(長春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吉林長春 130032)
龐德認為,譯者應該有能力了解原作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境和意境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等,而譯者的職責在于通過了解和把握這些因素,把包含這些創(chuàng)作因素的作品以適當?shù)男问皆佻F(xiàn)給目的語的讀者。因此,作品中的個別語句的翻譯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細節(jié)凝成的作品的意境。艾略特說“每個時代都必須有自己的翻譯”,因為,隨著時間和地點的改變,作品所表達的意境也會改變。本文旨在根據(jù)龐德詩歌翻譯理論所倡導的譯者的職責的某些觀點,闡述詩歌翻譯過程中的某些方法和策略,以期對中國古代詩歌翻譯實踐提供參考作用。
情緒與意境;傳遞;譯者的職責;龐德翻譯理論
巴斯奈特說,譯者,首先是讀者,然后是作者,閱讀時,讀者必須有自己的立場[1]。因此譯者不應該只是傳達出原詩的意義,還要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shù)價值。意象的重構(gòu)與審美過程,依賴于譯者與文本的相互作用。對于原作的意象的構(gòu)建需要譯者對原文文本和譯文文本的深度揣摩。翻譯者的責任是領悟文本的情緒、氛圍和思路,并在譯文中“重建氛圍和背景”[2]。
紐馬克在《翻譯的方法》一書中曾表達過,譯者的忠實屬于藝術(shù)家,而他本人的職責,就是集中精力努力創(chuàng)造他自己的藝術(shù)作品。[3]
在龐德看來,譯者應該見詩人之所見、感詩人之所感、歷詩人之所歷,以此來獲得譯者與原作作者之間在思想、態(tài)度和情緒等方面的共鳴,甚至“成為”詩人本人。郭沫若就曾說過,“在譯雪萊詩的時候我就是要讓我自己變成雪萊,讓雪萊變成我自己。”龐德認為,譯者應有能力了解詩人的情緒以及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以適當?shù)姆绞桨堰@種情緒和創(chuàng)作意圖傳遞給譯入語讀者。
龐德認為文學的發(fā)展依賴主體文化的延續(xù)及外來文化和語言的轉(zhuǎn)化,提出了“歷史的可譯性”這一重要概念,即:“歷史的可譯性就在于發(fā)現(xiàn)隱藏在原創(chuàng)作品中世界性語言的秘密……這是一種把各種文化的碎片積聚起來,為現(xiàn)代人創(chuàng)造一種涉及廣泛的文學、人類學的工作”[4]。
龐德從譯作的可接受性和文學翻譯的意義層面提出“譯作即是新作”的翻譯原則。他主張譯者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了解文化差異和翻譯的現(xiàn)實要求,吃透原語語言文化的特點,在忠實再現(xiàn)的基礎上,從譯文讀者的心理期待和可接受性角度出發(fā),作恰當?shù)恼Z碼轉(zhuǎn)換。
龐德對中國文字和詩歌進行了大量研究,并發(fā)現(xiàn)了中國古代詩歌與他所推崇的意象詩歌之間本質(zhì)上的一致性。龐德在詩歌創(chuàng)作和翻譯方面的大膽嘗試與獨特見解,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詩集《詩章》和譯著《華夏集》里。Hugh Kenner說,沒有翻譯,則不會產(chǎn)生《詩章》,體現(xiàn)了創(chuàng)作和翻譯的密切關系;而譯著《華夏集》被普遍認為是龐德最優(yōu)秀的詩歌創(chuàng)作作品,又體現(xiàn)了“譯作即是新作”的翻譯觀點。
龐德主張要從文化整體性思考翻譯,即正確看待文化的互通性和讀者的期待與接受,然后還要恰當處理時代的語碼轉(zhuǎn)換問題,這就是從文化和歷史的角度審視譯者的職責問題。
我國著名翻譯家王佐良先生從民族文化建構(gòu)的角度評價翻譯的作用:“如果去掉翻譯,每個民族的文化將大為貧乏;整個世界也將失去光澤。”因此他十分強調(diào)譯者職責的重要性,他認為譯者應該成為文化意義的人,即文化的載體,這是因為,在翻譯的過程中,雖然譯者處理的是個別的字、詞或是段落、篇章,而他面對的則是兩種文化。在這里,翻譯的文化意義和歷史作用都會通過譯者體現(xiàn)出來。
龐德認為翻譯應以表現(xiàn)原作的語言文化特征為重點,同時也要以譯文讀者的理解和接受為原則。譯者應充分理解原文在譯語中難以譯出或不必譯出的部分的語言和文化成分,進行評鑒或創(chuàng)造性翻譯。他提倡的這種翻譯的世界性文學標準,其實就是倡導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的融合。
翻譯是規(guī)范化的文化行為。赫曼斯認為,“規(guī)范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而只帶有‘恰當’或‘正確’的含義,而‘正確’或‘恰當’完全是‘相對’”的,是由“語言、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所界定的[5]。翻譯的作用在于反映主體文化的內(nèi)部需求。因此,譯者不必拘泥于原作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根據(jù)特定需要自由改變譯本的形式,包括詩歌的翻譯。
龐德翻譯的獨特之處在于其詩歌譯作語言對主體文化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在與過去的交替感應。當代著名翻譯家休·肯納認為,“龐德創(chuàng)造了一種在譯文語境內(nèi)呈現(xiàn)(文化)理解反饋過程的表達方式……討論在譯文語境中以過去照應現(xiàn)在和以現(xiàn)在照應過去的交換契機?!?/p>
龐德認為,意義不是抽象固定的,而是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存在于歷史的變遷之中,這就構(gòu)成了作品的特定歷史背景,即意境。正如巴斯奈特所說:“在翻譯一部遠古時代的作品時,困難不僅僅在于作者及其時代已經(jīng)久遠,還在于作品的時代性也已不復存在了?!倍嫷抡J為,一個久已逝去的作家雖然吸收的是一種與現(xiàn)代語言文化相異的東西,然而通過其詩歌語言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不僅可以為今人所理解,而且還可以引導今人充分地思考和表現(xiàn)情感。這是翻譯的目的,也是翻譯的預期結(jié)果。龐德的翻譯理論思想和傅雷、錢鐘書的有很多相似之處,即他們都注重原作的語勢、情緒和意境的傳遞,而非簡單意義的轉(zhuǎn)達,從而達到較高的審美效果。
龐德的翻譯理論中還包括“語言能量理論”和“不可磨滅的細節(jié)論”。通過語言的強勁組合和意象的呈現(xiàn)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譯者可以不必直譯原詩中的字詞句章,而是借助新的詞語或結(jié)構(gòu)以及不同形式的意象呈現(xiàn)方式,使讀者獲得與原詩相同的甚至是更強烈的感受。這一點和龐德的意象派詩歌創(chuàng)作思想緊密相連。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龐德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中國古代詩歌的淵源。
中國古代詩歌多韻律、韻腳,以豐富的意象和感情著稱。用詞精煉、準確、客觀,格律清新,意象深刻,體現(xiàn)出文學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中國古詩也較多地使用典故以收到好的審美效果?!白⒅匾庀?、神韻、簡潔、音韻等”,這些特點恰好與龐德所倡導的意象派詩學不謀而合。于是龐德開始了探索遠古的華夏文明之旅,開始了他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翻譯創(chuàng)作。
有人說龐德對中國詩歌的翻譯不是翻譯,而是他的思想發(fā)明和再創(chuàng)造。在翻譯中國詩歌的過程中,龐德為意象派詩歌的形成找到了支撐。
關于詩歌翻譯,王佐良先生有其獨到的見地。他從詩藝和語言的角度認為要以詩譯詩,形式上盡量接近;關于詩的意境方面,形象和比喻等都很重要,有時可以做必要的變通以收到好的翻譯效果。
我國著名翻譯學者許淵沖在翻譯中國古代詩歌時就盡可能保留原詩的意象、對偶、起承轉(zhuǎn)合、反襯、句長、重復、疊音詞、平仄、音步、尾韻以及豐富的內(nèi)涵等,他的翻譯目的是弘揚中國文化,為他國讀者所接受,因而翻譯策略傾向于異化 (foreignization)。
相比之下,龐德作為意象主義領袖則把反抗腐朽的維多利亞浪漫主義遺風,以實現(xiàn)美國詩歌的現(xiàn)代化與民族化為根本目的。他試圖借中國古詩翻譯宣揚意象主義從而對美國詩歌的現(xiàn)代化與民族化有所貢獻。為了發(fā)揚意象主義詩學,龐德運用了意象并置、特定的排版方式,運用“絕對節(jié)奏” (absolute rhyme)和“自由詩” (free verse)等意象主義原則來翻譯中國古詩。他是為服務本民族的讀者,因而翻譯策略更傾向于歸化 (domestication)。
在翻譯中國古詩時,龐德運用的是20世紀的語言,但詩歌中充滿了古韻和異域特色。在語言方面,他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闡釋性翻譯”,通過突出意象,努力尋求“人類情感的等式”。翻譯中,他模仿中國句法,省去動詞及連詞,并且使用了音譯、注釋及對典故意義的泛化來實現(xiàn)其翻譯,保留了原作濃郁的異域特色。他的翻譯較好地反襯出他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及人們因為戰(zhàn)爭而遭受的哀怨和離愁。
作為譯者,龐德非常注重對目的文本的處理。在他看來,原文本意味著過去、歷史和傳統(tǒng),為我們提供創(chuàng)新所需要的素材,而譯本才是我們創(chuàng)新的媒介。而在翻譯這一創(chuàng)新過程中,過去與現(xiàn)在互相作用,才會產(chǎn)生新的創(chuàng)作結(jié)果。
有人認為,譯者永遠從屬于原作作者,沒有自己的主體性,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負責把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而已。當然也有另外的說法,有人認為譯者就是反叛者,在他們的翻譯中,會出現(xiàn)原作與譯本之間的不同,甚至是原作思想內(nèi)容等各個方面的流失。
龐德的翻譯理論則集中在對“閃光細節(jié)” (luminous details)的處理,以及單個甚至是零星的意象的處理。他的翻譯理論進一步鞏固和促進了他的意象派詩歌的發(fā)展。用盡可能少的語言表達盡可能豐富的含義,是意象派詩歌的特點,也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上乘手法。龐德認為,譯者應有能力了解詩人的情緒以及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以適當?shù)姆绞桨堰@種情緒和創(chuàng)作意圖在譯文中傳達給譯語讀者。
直到現(xiàn)在,一些評論家和學者仍然認為龐德的《華夏集》是他最閃光也是最成功的作品,《華夏集》得到了全世界讀者的認可。不僅如此,該譯著也對20世紀的英美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艾略特說,“龐德是我們這個時代中國詩歌的創(chuàng)造者”。龐德為他的讀者發(fā)明了中國詩歌[6],也為中國古代詩歌在西方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為中國古詩英譯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1]Susan Bassnett,André 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2001.
[2]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1993:27.
[3]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2001.
[4]殷國明.20世紀中西文藝理論交流史論[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156-158.
[5]TheoHermans.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 Explained.St.Jerome Publishing,1999:84-85.
[6]Eliot T.S.LiteraryEssays ofEzra Pound[M].Greenwood Press,1968.
Transmission of Mood and Atmosphere——on the Duty of a Translator by Ezra Pound
ZHAO Li-na,ZOU De-ga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Pound believed that a translator should be capable of knowing the writer’s mood,atmosphere and aim in the original text,and presenting them all to the target readers in a proper way.It becomes not so necessary to translate every word or sentence but the atmosphere in which all the details are arranged.Elliot,T.S.said“Every generation must have their own translation”,since as time and place change,the situation and atmosphere in the poetry change,too.The paper states some of the strategies of poetry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erspectives of the duties of a translator by Pound,and it is greatly expecte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mood and atmosphere;transmission;duty of a translator;Pound’s translation theory
H059
A
1008-178X(2012)08-0058-03
2012-04-22
趙麗娜(1973-),女,吉林榆樹人,長春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