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青梅
漫談語文教學中人物形象賞析的幾個問題
鐘青梅
從審美鑒賞的角度實施語文教學中的人物形象賞析、尋找教學規(guī)律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研究點。本文從目前人物鑒賞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具體探討傳統(tǒng)教學的誤區(qū),并提出了新的鑒賞方法。
人物賞析;語文教學;教學思路;人物賞析
每當談起語文教學中的人物賞析,我們會想起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曹操、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等。每個人物形象都有曲折坎坷的命運,他們鮮明獨特的個性讓我們很難忘懷。可到了語文課堂上,在學生的眼中可能并非我們想象的那樣,有時候這些鮮明的形象卻令有的學生黯然神傷。之所以如此,與人物形象賞析的角度與方式方法密切相關(guān)。本文擬對當前人物賞析教學的現(xiàn)狀、誤區(qū)以及如何進行正確、科學的文學人物賞析及其鑒賞方法做出了相應探討。
很多教師可能并沒有細細思考過語文教學中人物賞析的目的是什么,存在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觀念的缺失現(xiàn)象。語文課中的人物教學可以讓人的思想變得更加活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動力和精神基礎。但現(xiàn)實情況是,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了把課文當成其他實用文體來教的情況,忽略了人物賞析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是把其當成機械的練習來訓練。在實踐操作方面,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陳舊、方法不清晰、不科學。他們往往會忽略平時對名著名篇的閱讀,而熱衷于閱讀教案、教參等書目,從而造成了專業(yè)理論修養(yǎng)缺乏的情況。
學生在學習人物賞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高的現(xiàn)象。學生往往感悟不到課文中經(jīng)典人物對人的思想境界的影響,沒有真正體會到文章的價值所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快餐及網(wǎng)絡文化對經(jīng)典名篇的充斥作用,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以知識為中心的心態(tài),一般是順從教師的思路,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形象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真正發(fā)揮出來。
語文教師應當清楚人物鑒賞在教育教學中、在學生的成長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是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素質(zh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物是文章所要重點表現(xiàn)的部分,不管是人物的性格,還是人物所做事情的正確與否,都是在具體的情節(jié)或者事件中展現(xiàn)的。所以,學習人物鑒賞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質(zhì)有著重要的作用。分析文章的人物性格需要結(jié)合具體的情節(jié),這就要求學生對情節(jié)的展開方式有了解,即文章是采用了插敘、倒敘還是順敘的表達方式,在描寫人物的時候用的是肖像描寫還是動作描寫抑或是神態(tài)描寫等。這些都可以在人物鑒賞中展開,對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養(yǎng)成有邏輯的語言習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是在文學欣賞的方面,人物鑒賞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文學欣賞可能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文學欣賞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得到放松。比如在辛棄疾的《青玉案》中,詩人描繪了“一夜魚龍舞”的熱鬧宴會情景,最后筆鋒一轉(zhuǎn)寫到伊人在“燈火闌珊處”,這里對人物進行鑒賞,便可以有許多有趣的想象,增添人物的性格,在學生的想象中使得人物豐滿起來。人物鑒賞屬于文學鑒賞的一部分,充分掌握了人物鑒賞,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文學欣賞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人物鑒賞需要許多的方法,這些方法像正面描寫、環(huán)境渲染等是通用的,不管是在詩歌鑒賞或者其他文學作品的鑒賞上都有著相似之處。所以,人物鑒賞對于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教師教學過程中,不乏將語文課本充當成“政治讀本”的現(xiàn)象。他們往往將人物形象當作政治或道德說教的工具,沒有從審美的角度鑒賞人物藝術(shù)之美。此外,在進行人物賞析過程中還存在許多賞析方法的誤區(qū)。
1.脫離特定環(huán)境鑒賞人物的誤區(qū)。在賞析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人物性格的復雜性跟其所處的環(huán)境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因此,從特定的環(huán)境中去鑒賞人物形象就顯得非常重要。而現(xiàn)在許多教師都是脫離特定的環(huán)境進行賞析,這樣自然會造成賞析理由不夠充分等不足之處。
2.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割裂開來的誤區(qū)。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將人物形象“貼上標簽”后,再放到課文中對號入座,存在將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分裂開來的誤區(qū)。其實,沒有情節(jié)就無從談人物,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就是通過特定的故事情節(jié)來體現(xiàn)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恰恰是通過情節(jié)中人物形象的做事、說話等各種活動來體現(xiàn)的,無情節(jié)就無法表現(xiàn)典型人物的性格。
3.脫離人物關(guān)系進行鑒賞的誤區(qū)。教師在賞析人物形象的時候比較容易脫離人物關(guān)系進行賞析,這樣會使得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固化成一種抽象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很難把學生對人物的初步感知引導到更高的層次,無法讓學生對人物形象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在讀者賞析人物時,所謂的賞析不僅是對人物的了解,還包括讀者對人物的感受以及相應的感動,但是這也是賞析的初步階段。只有讀者看完作品后,能對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評價,并提出其表現(xiàn)的優(yōu)劣性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人物賞析,也就是說,讀者處于一個主動的地位去鑒賞小說中的人物。從這個角度看,可以從接受論美學的觀點對人物進行賞析。首先,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拓展學生的視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利用家庭、學校、社區(qū)等方面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倡導語文學習的外延精神。其次,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教師在自己施教過程中,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學生的生活情趣。另外,教師還要提倡學生對藝術(shù)修養(yǎng)的積累。
1.賞析主要人物性格及形象特點時,不能將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之間彼此割裂開來。如果將其割裂開來賞析人物的話,必然會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固化成一種抽象的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把學生對人物初步的感知引導到更高層次上,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形成一個立體的、栩栩如生的、完整的人物印象。只有故事中的人物鮮活起來,學生對其的理解才能更具有深度和厚度。
對主要人物的賞析可以幫助學生成長,對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也有很大的益處。以人為鑒,學生就會了解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雖然學生接觸社會不多,但在文章中,許多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對于這些人物的賞析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豐富閱歷,不斷地學習和進步,這對于極需成長的學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裝在套子里的人》這篇著名作品中,對于人物的賞析可以讓學生了解主人公是個怎樣的人,他的膽小、固守傳統(tǒng)禮教等性格對于學生正確辨別善、惡有著積極的啟示作用。
2.不能忽略次要人物。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對主要人物性格的完善和補充主要是通過次要人物來實現(xiàn)的。因此,在賞析人物形象時,不能忽略次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在賞析人物時,可以嘗試采用從次要人物入手的方式。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中,無論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在他們身上都能找到時代的影子,次要人物對某件事采取的態(tài)度和行為,恰恰是當時社會特定環(huán)境的最有力說明,這對賞析主要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運用映襯和對比的手法賞析人物。在賞析我國古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時,映襯和對比的教學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我國經(jīng)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將時,如果將他們割裂開來,沒有比對或映照的話,將很難賞析出人物鮮活生動的性格,不能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shù)沖擊力。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人物進行分組講解,達到賞析主要人物時將次要人物做鋪墊、達到映襯的效果。比如,將宋江和李逵組合,將劉備與曹操組合,將黛玉與寶釵組合等等。對比的雙方,二者的關(guān)系是對等的,沒有賓主之分,但是對比的手法需要設定一方為主、另一方為賓。具體實施過程以《水滸傳》中楊雄和石秀對比,以楊雄的糊涂襯托石秀的精細;《三國演義》中可以以張飛、糜芳對趙云的懷疑,襯托劉備對趙云的信賴等等。
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可以提高學生賞析人物時的鑒賞力。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就是提高對人物的審美想象力、審美感受力以及審美創(chuàng)造力。有關(guān)接受美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讀者對作品的接受是一種能動的接受過程。提高學生的鑒賞力,可從多欣賞經(jīng)典人物形象入手。良好的鑒賞力是通過賞析一流的、最好的人物形象而培養(yǎng)出來的,鑒賞一般的人物形象對其起的作用并不大。
讀者在鑒賞一流的人物形象時,對人物形象及性格的把握往往不是一接觸就能看透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讀懂它、征服它,讀者一旦征服了它,說明其鑒賞力提高了。另外,可以倡導學生多讀點好的小說人物評論。學生的生活閱歷不深、知識積累厚度不到、思想不夠深刻,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鑒賞能力不高的問題。教師可介紹些好的人物評論給學生看,幫助學生提高人物形象的鑒賞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信息化的社會,讓學生選讀優(yōu)秀人物及經(jīng)典名著,鑒賞與感受古今中外的小說名著,通過與文本的多元對話,從中汲取思想營養(yǎng),認識社會、反映生活,這已成為語文教育界的共識。因而,時代要求我們從鑒賞、審美的角度多元化地進行小說教學。
[1]潘慶玉.語文新課程理念與實施[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2]潘新和.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
[3]陳小梅.挖掘人物形象,促進古典詩詞教學[J].學理論,2009,(11).
[4]焦俊卿.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人物審美[J].太原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S1).
責任編輯:姚 旺
G633.3
B
1671-6531(2012)08-0141-02
鐘青梅/鄂州職業(yè)大學中職學院講師(湖北鄂州4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