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穎,徐 明
(1.成都體育學院運動系,四川成都 610041;2.成都大學體育學院,四川成都 610106)
隨著競技體育大強度、高對抗程度的日益提高,參與競賽的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也日益增多,高水平運動員對運動損傷表現出較過去更為復雜的社會心理反應.過去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生理學、醫(yī)學、訓練學等方面.對此,本研究擬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康復模式,為他們盡快全面康復、重返賽場提供一種有效的心理輔助方法.
目前,越來越多的關于運動損傷的心理因素及其潛在機制被深入研究,并逐漸發(fā)展形成了幾種被業(yè)界普遍認可的應激理論模型.應激理論模型對于全面理解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及指導他們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及損傷后的康復,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988年,Andersen等[1]提出了一個建立在應激理論基礎上的應激——運動損傷模型.在該模型中,應激被認為是高水平運動員對潛在應激環(huán)境的認知.當高水平運動員感到不能應付環(huán)境要求時,他們的應激應答被激發(fā),與之相應的生理和注意力變化會導致肌肉緊張,視野變小,同時也就增大了他們受傷的危險性,從而可能產生運動損傷.認知、生理和注意力之間相互影響,比如,認知可以影響注意力和生理反應那樣,注意力變化也可以反饋作用于認知.根據這個模型,高水平運動員對潛在運動環(huán)境的應激反應決定運動損傷是否發(fā)生,并且高水平運動員的應激反應可直接或間接地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調節(jié),并且能被心理干預手段影響.影響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人格、應激源史、應對資源以及干預措施等.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有研究者發(fā)現該理論模型過分強調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與各心理因素間的關系,而忽略了各心理因素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交互作用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共同影響[2].
針對應激——運動損傷模型存在的不足,1988年,Williams等[3]對該模型進行了修改.新模型通過對受傷和未受傷高水平運動員對比,分析了影響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某些心理因素,強調各心理因素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對運動損傷的共同影響.此后,許多學者針對該模型做了大量實證研究發(fā)現,應對技巧、競賽特質焦慮、生活事件及比賽中的角色會發(fā)生交互作用,并共同影響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fā)生[4-6].最新的一項研究也證明,人格變量對高水平運動員急性運動損傷產生影響的途徑有兩條:一是通過影響高水平運動員對運動應激情境的認知評估所產生的應激反應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即直接影響;二是通過影響高水平運動員對應激經歷、應對資源的認知評估而影響個體對運動應激的反應,從而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產生影響,即起到中介變量的交互影響[7].但是,該模型仍存在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干預措施認識不足的缺點[8].
2000年,Junge[9]在最新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交互理論模型[9].該模型認為,高水平運動員是否發(fā)生損傷,是由高水平運動員對其所處環(huán)境的應激反應決定的,其影響因素包括心理社會應激(特別是生活事件)、應對資源以及情緒狀態(tài).其后的相關研究發(fā)現,這些心理因素間不是孤立發(fā)生作用,而是產生交互作用共同導致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fā)生[10-11].
上述3種運動損傷的心理學理論模型,對全面理解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3種模型仍存在一些不足:過分關注單一心理因素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影響,而對各心理因素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共同影響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方面的研究較少;沒有考慮不同年齡高水平運動員的自我概念、社會影響、情感反應、動機和自我調節(jié)手段等對運動損傷發(fā)生、心理反應以及恢復的相關心理影響因素的影響;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干預和預防關注的廣度和深度不夠.
本研究通過分析發(fā)現,高水平運動員受傷后出現的心理反應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見的.這種反應包含5個連續(xù)的階段.
第一階段是否認.高水平運動員在面臨困難和憂慮時,可能產生一種部分或完全對現實的曲解,發(fā)生運動損傷后,其最初常拒絕承認自己身體出了毛病,但長久否認卻有悖于現實,且不利于康復.這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自覺行為,但也有些高水平運動員會表現出一種頑強拼搏的堅強意志而有意識地否認或掩飾自己的運動損傷程度.
第二階段是憤怒.由于受傷已成為事實,高水平運動員會由“不會是我”的否認態(tài)度轉到質問“怎會是我”的自責態(tài)度,經常表現為憤怒狀態(tài),并常伴有恐慌.這是運動員對不能繼續(xù)參加比賽的一種正常反應.
第三階段是痛苦.受傷后,機體在恢復過程中自然有疼痛癥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行動.康復過程中,運動員不能隨隊參加正常訓練和比賽,由此會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覺得自身價值及在運動隊中的地位下降等.如果恢復一段時間后仍未達到理想康復狀況,運動員必將退回到憤怒階段或者進入到較明顯的沮喪階段.
第四階段是沮喪.當運動員最終認識到無法立即解決傷痛或肌肉、骨骼、關節(jié)損傷等問題時,他就會變得孤僻、自我憐憫,常?;乇芙叹殕T與隊友,產生消沉、無奈等減力情緒.
第五階段是精神重整.當運動員承認并接受自己受傷的事實而開始計劃怎樣重返運動場時,心理恢復過程就開始.但這一過程是復雜的,有時還會產生一些新的心理沖突,比如,會擔心自己是否還能作為主力、是否能恢復到受傷前的身體狀態(tài)等.
對運動損傷的高水平運動員進行必要的心理診斷,其意義在于運用心理學方法和相關技術來評估高水平運動員傷后心理狀態(tài)、心理差異及行為表現,以便確定其性質與程度[12].在運動損傷心理學中,最常用的心理診斷包括人格調查、臨床神經心理學檢查及各種癥狀評定量表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診斷較生理診斷更為靈敏,有助于鑒別、評估不同個體之間的心理行為差異,或者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反應;也可以提高對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診斷的質量,為其后期的康復治療的順利進行提供理論指導.
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康復與其損傷程度有密切聯系,損傷程度決定了運動員傷后的心理康復程度.以往對運動損傷程度的研究大多采用回顧調查方式,這種方式可能會擴大或掩蓋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與心理因素間的關系.對此,國外研究者常用高水平運動員缺席訓練或比賽的天數將他們的損傷程度劃分為輕度(缺席1~7天訓練或比賽)、中度(缺席8~21天訓練或比賽)、重度(缺席比賽或訓練超過21天).此外,有研究者還用醫(yī)學評價或診斷來評估高水平運動員損傷程度.這種評價方式能較好地控制一些潛在無關變量的影響,使得研究過程更為精確、客觀.
1991年,Grove[13]提出了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恢復模型.該模型認為,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能否恢復和重返賽場由治療因素、個體損傷因素及影響個體的應激源史、應對資源、人格等心理因素和心理干預共同決定.
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康復應采用整體康復方法.心理學療法作為醫(yī)學、生理學、訓練學療法的補充,對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恢復很有幫助.心理學療法的具體步驟包括:①與受傷高水平運動員建立密切聯系;②向他們傳授損傷和康復過程的知識;③教會他們應對傷病的特殊心理技能;④使他們做好應對傷病復發(fā)的心理準備;⑤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以及向其他受傷的高水平運動員學習等[14].
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損傷康復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在此過程中,教練員、隊醫(yī)及運動心理學工作者都有責任引導高水平運動員掌握并使用相關的心理康復技能.同時,高水平運動員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自律能力,并堅持練習,才能幫助自己盡快從運動損傷中全面康復,重返賽場.
[1]Andersen MB,WillamsJ M.A Model of Stress and Athletic Injury: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J].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1988,10(3):294-306.
[2]Taimela S,Osterman L,Kujala U,et al.Motor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with Reference to Soccer Injuries[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hysical Fitness,1990,30(2):194-201.
[3]Williams J M,Andersen M B.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Sport Injury: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Stress and Injury Model[J].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1998,10(1):5-25.
[4]Petrie T A.Coping Skills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and Playing Status: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Life Stress-injury Relationship [J].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1993,15(3):261-274.
[5]鄧榮華,顏軍,李寧川,等.關于運動損傷應付模式與效果估價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00,21(9):29-31.
[6]Rider S P,Hicks R A.Stress Coping and Injuries in Male and Female[J].High School Basketball Players Perceptual Motor Skills,1995,81(2):499-503.
[7]戴群,吉承恕,李宗浩.人格特征隊棒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2):11-13.
[8]Gunnoe A J,Horodyski M,Keith L,et al.The Effect of Life Events on Incidence of Injury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Players [J].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2001,36(2):150-155.
[9]Junge A.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Sports Injuries:Review of theLiterature[J].American Orthopedic Societyfor Sports Medicine,2000,28(5):10-15.
[10]Hanson SJ,McCullagh P,T onymon P.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Life Stress and Coping Resources to Athletic Injury[J].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1992, 14(3):262-272.
[11]K olt G S,K irkby R J.Injury,Anxiety and Mood in Competitive Gymnasts[J].Perceptual Motor Skills 1994,78(3):955-962.
[12]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佑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3.
[13]Grove J R,G ordon S.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Injury in Sport[M].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1991.
[14]Weinberg R S,G ould D.Foundations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M].Champaign:Human K inetic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