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潔
(蚌埠學院文學與教育系,安徽蚌埠,233030)
《史記》中的君子觀
李艷潔
(蚌埠學院文學與教育系,安徽蚌埠,233030)
君子從孔子以后被逐漸賦予了道德的含義,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論述了五種可以列為君子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鮮明的君子觀?!妒酚洝分袨闅v史人物作傳時十分注重人物的道德品質,每傳結尾都有贊語對傳記中人物進行總評。太史公司馬遷對《史記》中歷史人物的選取以及史實故事的提取都深受其君子觀的影響。
史記;司馬遷;君子觀
探討《史記》中的君子觀,首先還要從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說起。他說:“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與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1]”“君子”在西周、春秋時期大抵有兩層較為通用的含義:一是貴族的通稱,如鄭玄注《尚書·無逸》曰“君子所,其無逸”,“君子,止謂在官長者”[2];二是指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與“小人”所指的被統(tǒng)治的勞動人民相對,如《國語·魯語上》“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3]。春秋末年以后,“君子”與“小人”逐漸成為相對的兩個稱謂,分別代指廣義上的“有德者”和“無德者”了。
我國史傳文學的典范代表《史記》,尤其是以“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的七十列傳為主[4],“君子”一詞數(shù)見不鮮,結合《報任安書》中所言,太史公在《史記》中崇尚君子,貶黜小人,主張君子要“修身立智”、“愛施以仁”、“取與以義”、“忍辱負重”,最終達到“立名以行”的人生目標,體現(xiàn)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君子觀”。
所謂“修身者,智之符也”,是說修身主要在增進素養(yǎng),故為智之聚集。就其在《史記》中的表現(xiàn)形式來看,“智慧”、“理智”等多種表現(xiàn)無疑說明了它所包含的內容廣泛,所囊括的形式多樣。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智勇雙全的藺相如式的君子。
藺相如的智勇主要是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斗智——將相和等一系列事件表現(xiàn)出來的?!巴觇禋w趙”一事中,藺相如以“頭與璧俱碎于柱”這一充滿智慧的威脅和玉石俱焚的勇敢行為,不僅保全了趙國之寶“和氏璧”,而且也贏得了秦國上下的尊敬。“澠池斗智”中,藺相如以血染當場強逼秦王,又一次狠挫了秦王銳氣,直至盟會結束,秦王“終不能加勝于趙”?!皩⑾嗪汀币皇轮校A相如為國著想,為保將相和睦,理智退讓,表現(xiàn)出勝于廉頗的大智。
藺相如的行為充分地表現(xiàn)了他的機智與勇氣。對于這種“修身立智”的人物,太史公不無感慨地贊嘆說:“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彪m然此傳為廉頗、藺相如合傳,但“贊語則以藺為主,舉其尤重,見愛慕之所在也”[5]85,二者高下已分。也正是憑借著這種君子素質,藺相如往往被稱為是戰(zhàn)國人才之首。
其他再如《魏公子列傳》中的隱者侯贏,出奇謀助信陵君“竊符救趙”;干羅賢年少就“出奇謀”,“聲稱后世”;樂毅“數(shù)奉教于君子”,敢于“獻書以聞”……這些以智而聞名于后世的歷史人物,無不是太史公熱情追崇的對象。
所謂“愛施者,仁之端也”,是說愛人與對人有好處,是仁的首要條件。概括起來,以“愛仁”成為太史公筆下的君子之人主要有以下兩類典范:
在“戰(zhàn)國四君”中,“以魏公子為最賢。太史公作四君傳,亦以魏公子傳為最出色”,并且“傳中稱公子者,凡一百四十七處。因其欽佩公子者深,故低回繚繞,特于繁復處,作不盡之致”[5]81?!段汗恿袀鳌烽_篇就說他“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富貴驕士。”這是對他一生愛施、好客、養(yǎng)士的總概括?!耙黄每褪侵?,救趙是大節(jié)”[6]39。以“竊符救趙”分界點,其愛施、好客主要通過兩件事來表現(xiàn)的:一是自迎夷門監(jiān)者侯嬴和數(shù)往請朱亥。侯生地位卑微,然信陵君厚加饋贈,置酒會賓,“親往車駕”,讓出上位。酒宴上再“為壽侯生前”。這一系列行為可謂是極盡誠懇謙恭了。二是在趙國對待毛公和薛公?!案`符救趙”后,“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賣漿家……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太史公認為正是由于信陵君能“接巖穴隱士”,“不恥下交”,所以才會“名冠諸侯,不虛耳。”對其愛施好客的傾慕之情溢于言表,在《太史公自序》中稱贊“能以富貴下貧賤,賢能詘于不肖,唯信陵君為能之”。
相比之下,其他“三君”相對于信陵君愛施好客的君子行為就遜色得多了?!捌皆?,徒豪舉耳,不求士”,并不能真正地做到愛施好客。孟嘗君“養(yǎng)士三千,僅得一士(馮諼)之用。其余紛紛,并雞鳴狗盜之不若也。太史公于此,其有微意哉!”“然讀傳后贊語,曰‘暴桀子弟’、曰‘任俠奸人’,而終之以‘好客之喜’,則史公不但不滿于孟嘗之客,其不滿孟嘗之意,又明言之矣”[6]79。對于春申君,太史公更是頗有微詞,將在以后具體分析,在此不多贅述。
《李將軍列傳》載李廣以“善射見長”,自稱為“引弓之民”,匈奴“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可見李廣確是才氣無雙。但是最博得太史公歌頌的是李廣將軍的另一方面——仁愛士兵、忠勇護國。他“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故李廣“引刀自剄”之后,“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梢娎顝V愛施、忠實的深入人心,由此也深入太史公之心。故太史公在《李將軍列傳》中“不曰李廣,而曰李將軍,只一標題間,已見出無限的愛慕敬仰”[5]113。
相反地,太史公從另一個對立面也貶黜了那些苛刻不仁的小人:《商君列傳》中雖肯定商鞅變法之功,但卻明顯不滿其極刑酷罰,批評商君“刻薄”、“少恩”、“受惡名”,“蓋史公于鞅之為人,盡情貶抑,所以導人于正”[5]73,活現(xiàn)出法家下場,令人讀之如睹;又如《李斯列傳》批評李斯“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嫡立庶”,“贊語‘持爵祿之重’五字,說透李斯病根”[5]90;再如《蒙恬列傳》批評蒙恬“不振百姓之急,養(yǎng)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而阿意興功”,認為“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春申君列傳》批評佞臣彌子瑕不仁之惡性,“雖百世可知也”。正是這樣一正一反、一贊一駁的相互映襯,就更彰顯了太史公筆下“愛施以仁”的君子品格了。
“義”之溯源,在《尚書》中“強而義”就已被列為九項美德之一。至儒圣孔子又指出“君子義以為上”[7]190,甚至君子要“無求生以害義,有殺身以成仁”[7]163。孟子在此基礎上又作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不僅將“義”列為四基德之一,更提出了著名的“舍生而取義”[8]的觀點。法家也將“義”列為“四維”之一。至太史公司馬遷之時,“義”已成為了社會重要的道德要求,“重義”也已成為衡量人格品質的重要標準。太史公深受傳統(tǒng)道德的影響,提倡君子“取與者,義之符也”,即人在有所取或有所予的時候,可作為是否“義”的憑信,主張君子要“取予以義”??疾椤妒酚洝罚祟惥又饕幸韵聝煞N典型:
《史記》世家開篇名《吳太伯世家》,嘉“讓”為重要主旨。周太王有子三人,太伯、仲雍、季歷,季歷有子昌。季歷賢而昌圣,太王欲傳位季歷以達于昌。太伯、仲雍知太王意,為避季歷乃逃奔荊蠻,自號勾吳,這就是吳之所自出。季歷立為王季,傳于昌,就是歷史上的周文王。周由此主天命而興盛。這件讓位之事,比較后世禮廢樂壞時的父子兄弟為爭奪君位而互相殘殺,無疑是古代的一種美德,故早為孔子所稱贊。論贊引孔子語頌太伯具有“至德”,是一種崇高的評價。
《史記》列傳開篇名《伯夷列傳》,“古來高讓之士,斷自伯夷始也,故系此論于傳首”[9]。伯夷、叔齊原為“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叔齊讓伯夷”,伯夷“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亡”。及武王伐紂二人馬前直諫,不食周粟而餓死于守陽山。太史公感于兄弟二人禮讓之義,在《太史公自序》中稱贊二人“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
太伯與伯夷等均以讓德顯義,重義禮讓,“世家首太伯,列傳首伯夷,美讓國,高節(jié)以風世也”[5]66。“吳太伯與伯夷并論,蓋表其有讓德”[10],是太史公心目中同等的君子人物。
與以上二者同屬,季札與宋襄公同是太史公筆下“重義禮讓”的典范?!凹驹t,而壽夢欲立之,季札讓不可”,后竟然“棄其室而耕”。太史公稱贊“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真是“宏覽博物君子也”!《宋微子世家》載宋楚交戰(zhàn)時,宋襄公執(zhí)意按照禮義“君子不固之厄,不鼓不陳列”的原則,堅持要待楚師已陳才可出擊,結果導致戰(zhàn)敗傷股。太史公不但不以成敗論英雄,反而崇尚“宋襄之有禮讓也”,雖然“敗于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褒之也”,所以在太史公眼中,宋襄公雖敗猶榮。
不傾于權、不傾其利的太伯、伯夷、季札、宋襄公等人,是“重義禮讓”的真君子。
太史公著史秉承“不虛美、不隱惡”的求實態(tài)度和勇敢無畏的批判精神,故而敢于為其他史家所不齒的游俠、刺客列傳頌義,客觀地評述其君子品質。他肯定游俠“救人于厄,振人不贍”的社會作用,感嘆他們“不愛其軀,赴士衣厄困”的行為,景仰他們“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成”的精神,認為他們這種“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的重義輕生的君子行為是不應被忽略和淡忘的,應載入史冊,傳名后世。
與《游俠列傳》相提并論的《刺客列傳》記載了戰(zhàn)國時聶政、曹沫、豫讓、專諸、荊軻五人的義舉。這些以義卻金、以忠許人、一往不顧其他的刺客們行為動機十分純潔——“立意較然,不欺其志”,結果“其義或成或不成”,都將“名垂后世”。
太史公內這種“取予以義”的君子觀,使他對于那些為私利而棄義不顧的人物便給予了或多或少的貶斥。如《張耳陳余列傳》批評此二人由一“利”字善初隙末,終至相屠,“名慕雖高,賓客雖盛,所由殆于太伯、延陵季子異也”;又如《呂不韋列傳》批評其背義謀私利的“釣奇”行為純屬“商賈”行徑,是孔子所謂的“聞者”;批評春申君向楚王進姬,以求謀國,后受制于李園,“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終至禍起身死;另如《蘇秦列傳》、《張儀列傳》諷刺蘇、張二人以達私利為目的而“朝秦暮楚”,持浮說以誑富貴,“真傾危之士哉”;《袁盎晁錯列傳》痛惜晁錯于“諸侯發(fā)難”之時不急匡救,卻“欲報私仇”,結果“反以亡軀”……以上諸例禍端皆由背仁義謀私利而起,實為保利棄義的非君子。
早在戰(zhàn)國時期,荀子就已認識到“(君子)與時屈伸,柔以若蒲葦,非懾怯也”[11],指出君子“屈伸”的實質并非是由于懦弱,但卻未言明其究竟實質。太史公在這方面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和體會又給予了繼承和發(fā)揚。太史公提出“恥辱者,勇之決也”的主張,本意是說感到被辱為可恥,這是一個人具備勇敢品德的先決條件。可以總結為以下三種類型:
忍辱奮發(fā),成就一番事業(yè)是《史記》君子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太史公的這種思想傾向在《管晏列傳》中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管仲、晏嬰在功未成、名未就之時都經歷了受辱的痛楚。管仲剛開始追隨公子糾,與桓公小白為敵,“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他在“幽困受辱”的情況下,“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所以寧辱不死,最終“任政于齊”,成就了“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千古偉業(yè)。晏嬰歷仕齊國三代國君——靈公、莊公、景公。齊莊公淫亂,與臣妻私通,為崔杼所殺。晏嬰無力討賊,也不出奔,只是忍辱“伏莊公尸哭之,成禮然后去”,既而專注于輔佐景公,“從此三世顯名于諸侯”。管、晏二人都是在忍辱后更思奮發(fā),不僅成就了“春秋時第一流人物,功業(yè)煊赫一時”的個人的功成名就[6]30,更開啟了“齊桓以霸,景公以治”的盛世之治。對此太史公無限感慨,尤其是對晏嬰的景仰達到了五體投地的地步:“假令晏子所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太史公的這種思想傾向在《范雎蔡澤列傳》中也有體現(xiàn)。范雎在魏國時被誣為“有外心于齊”,被魏齊“辱于側中”,受盡人格的屈辱。然而他卻于“困厄”中能“忍詬于魏齊”,化名張祿,悄至秦國,終為秦相。太史公認為這種“困厄”雖是人生大辱,更是忍辱奮發(fā)的契機,“不困厄,惡能激乎?”
太史公在對待生死的問題上,清醒地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尤其是在還未“立名”之前,無論承受多大的恥辱和痛苦,都要貴生重死。在《季布欒布列傳》中,“為氣任俠”的季布既是一個敢于當面指斥呂后妹夫——寵臣樊噲的“勇者”,更是一個忍辱重死的“忍者”。季布先前追隨項羽,曾“數(shù)窘漢王”,項羽敗后,為避高祖的捉拿躲在濮陽周家,“沒為亡虜”。季布由于“自負其才”,故而“受辱而不羞”。等到被赦之后,“諸公皆多季布能摧鋼為柔”。在太史公看來,“勇者”的無畏固然可敬,但這種“勇者不必死節(jié)”的“忍者”精神卻更為可貴?!叭倘琛北砻嫔巷@得十分卑下,但實際上反映了遠大的志向抱負。由“勇者”至“忍者”的轉變,才真正是一個君子對待榮辱、生死的正確選擇;也只有忍得人生至辱,才能稱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勇者”。故而太史公極力稱贊季布:“然至被刑戮,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負其才,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漢名將。賢者誠重其死!”
相比之下,屈原的投江輕生與季布的忍辱重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太史公的心目中,屈原使其傾心不已:“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北M管如此,對于屈原的投江,太史公還是表現(xiàn)了一定的遺憾和不贊成:“怪屈原以彼其才,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顯而易見,季布忍辱重死的勇氣比屈原輕生而死的行為更可嘉,更勝往古烈士!
《史記》常以復仇為典型事例,塑造忍辱的君子形象。如《刺客列傳》中樊於期父母宗族皆被秦王戮沒,并秦王以金千斤、邑萬家購其首。他“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為復仇,他慷慨自剄,獻頭于荊軻,為其提供接近秦王的機會。又如《越世家》中吳越交戰(zhàn),越王句踐“敗吳于姑蘇,傷闔閭指”。夫差為父報仇,“敗越于夫湫”。句踐以喪國為恥,忍辱事吳,臥薪嘗膽,“食不重味,吊死問疾”,終于滅吳復仇。
再如《伍子胥列傳》中的伍子胥,更是這一類君子的典型:楚平王貪好美色,自娶太子婦秦女。太子少傅——佞臣費無忌欲誅殺太傅伍奢及其二子。長子伍尚拘于禮教,甘愿就戮,與父俱死。次子伍子胥卻為復仇逃亡在外。在逃亡的過程中,在昭關差點被擒,在江邊險些絕路,染病乞食,受盡磨難恥辱。伍子胥至吳薦刺客專諸,助公子光為王,立志“我必覆楚”,最終“大破楚軍于豫章,取楚之居巢”,“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三百”。伍子胥的“剛戾忍詬”得到了太史公的大加贊賞:“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于后世……故忍辱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至此哉?”
通過以上對“忍辱負重”型君子的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太史公于深深地同情。太史公論激昂悲憤,讀之嗚咽欲涕,言受辱而不羞,又言賢者誠重其死,皆為自家吐氣。這與太史公自身的特殊遭遇與切身感受不無牽連,與太史公的自身遭遇與申述也是前后一致的。太史公遭李陵之禍,無辜下獄,由于“家貧,貨賂不足以自贖,交游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最終“佴之蠶室”,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他“貪生惡死”的原因雖含有“念父母,顧妻子”的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則在于“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并以“末世無聞,古人惟恥”概括自己當時的心態(tài)。他對這個生與死、榮與辱的抉擇反復申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弊罱K太史公實現(xiàn)了他“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
在《史記》中,“太史公滿腹怨意,亦借題發(fā)揮,洋溢于紙上,不可磨滅矣。以傷心人,寫傷心事”[5]70,在生死、榮辱關頭樹立了卓越的生死觀,從而演化為“忍辱負重”的君子觀,并進一步印證。正因如此,就更值得我們重視和探討。
以上簡略地探討了《史記》中的君子觀,這不僅符合它宣揚英雄主義的旋律,也體現(xiàn)了人格精神及自我定位對傳統(tǒng)道德的繼承與偉大超越。由于我國人民的思想道德觀念深受中國傳統(tǒng)道德的影響,同時在精神文明中提倡一種“君子”模式的傳統(tǒng)美德已日益成為現(xiàn)代文明社會的需要,故而對傳統(tǒng)“君子觀”的研究實有其必要性。
[1] 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編第二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34.
[2] 李民,王健.尚書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13.
[3] 薛安勤,王連生.國語譯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150.
[4] 朱東潤.史記考索[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9.
[5] 陸永品.史記評議[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6] 陸永品.史記論文[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7]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
[8] 金良年.孟子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42.
[9] 崔適.史記探源[M].北京:中華書局,1986:167.
[10] 陳直.史記新證[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119.
[11] 張覺.荀子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9,35.
I206.2
A
安徽省高校優(yōu)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009SQRS102);蚌埠學院科研項目(BBXYHHWH2010C03)
李艷潔(1979-),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地域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