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目前,大多數高校在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優(yōu)勢,積累了相應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隨著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研究生培養(yǎng)的“大眾化”趨勢日益明顯,社會上對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質疑接踵而來。如何進一步搞好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仍是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當前在校碩士研究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困難,需要怎樣的幫助,有著怎樣的學習認知、學習情感體驗、學習行為意向和心理訴求,應以何種渠道和方式加以解決,是進一步搞好研究生培養(yǎng)、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和訪問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問卷調查選取了蘭州大學研究生院10個學院作為調查對象,其中,自然科學院5個,社會科學院5個,選取的自然科學院涉及:西部環(huán)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大氣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社會科學院涉及:政治與行政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哲學社會學院、經濟學院。本次調查共發(fā)放300份調查問卷,自然科學院150份,社會科學院150份,各占50%,選取的各個學院隨機發(fā)放問卷30份,被調查者涉及2010級、2009級、2008級三個年級。最后回收問卷285份,回收率為95%;其中有效問卷252份,有效率為85%?;厥盏挠行柧碇校匀豢茖W院112份,占有效問卷總數的44.6%,社會科學院139份,占有效問卷總數的55.4%。本問卷施測時間為2011年3月28日—4月3日,施測地點為蘭州大學研究生院,同時還對20名學生進行了訪問調查,針對重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調查問卷針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認知、學習情感體驗、學習行為意向和心理訴求等問題,設計問題34個,其中封閉性問題32個,開放性問題2個,最后使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進過分析、歸納、整理,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學習動機的認知。動機是指激起人們行動或抑制這個行動的愿望和意圖,是一種推動人的行為的內在心理原因。[1]許多動機理論認為,動機是構成人類大部分行為的基礎[2],對學習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41.8%的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深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41.4%是緩解就業(yè)壓力,10.8%是隨波逐流,6.0%是父母的期望,這一結果在年級、專業(yè)、性別上差異不大。調查數據表明,求知型動機、就業(yè)型動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碩士研究生是大學階段的繼續(xù),一部分學生選擇讀研,體現出他們對專業(yè)知識更深、更系統(tǒng)的追求;另一部分借助于研究生這個“跳板”,實現更好地就業(yè),反映出社會對從業(yè)者學歷要求的提升,也折射出大學生就業(yè)形勢的嚴峻。
2.學習目的的認知。明確的目標是人們前進的方向,是激勵人不斷前進的動力,是幫助人克服困難、走向成功的調節(jié)劑。學習目標指示的是學生學習的方向,與學習積極性密切相關。調查顯示(見表1),21.2%的學生認為在校學習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學業(yè),45.2%認為是找到理想的工作,10.0%認為是物質生活的改善,19.6%認為是身體健康,4%選擇了其他;12.4%的學生目前最大的愿望是考取博士研究生,35.2%是優(yōu)秀地完成學業(yè),42.8%是盡快畢業(yè)參加工作,9.6%是改善物質生活。數據表明,78.8%的學生認為在校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學業(yè),45.2%的學生將“找到理想的工作”列為最重要的任務,42.8%的學生將“盡快畢業(yè)參加工作”列為目前最大的愿望。顯然,學生面臨的就業(yè)壓力沉重,目前學生的注意力并不在學習上,就業(yè)是他們更為關注的主題。
3.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吨腥A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guī)定“碩士應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學習不同于本科,更強調專業(yè)的深度,更關注科學研究,更需要問題與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反應的是他們科研的積極性和發(fā)展?jié)摿?。調查結果顯示(見表1),24.4%的學生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66.0%的學生更傾向于模仿意識,9.2%的學生完全按老套路。數據表明,大多數學生(75.6%)并沒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他們的“模仿意識”需要突破、“老套路”束縛亟待擺脫,創(chuàng)新意識需要凸顯。
表1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認知
1.學生的專業(yè)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調動一切積極性的源泉,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標示著學生的潛力。調查結果顯示(見表2),64.7%的學生對學習生活滿意,79.8%的學生喜歡自己的專業(yè),這說明,學生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是懷有專業(yè)學習興趣的,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有著積極正面的情緒體驗。同時,35.1%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不滿意,20.2%的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這種消極的情緒體驗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表現,影響學習的效果,這表明,學生的心理需要期待進一步滿足,心理援助需要實質性的解決心理問題。
2.學生對教師授課方式的滿意度。教師的授課方式,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學生對教師授課方式的評價,也是教師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一種反映。結果表明(見表2),7.1%的學生對教師的上課方式非常滿意,49.2%基本滿意,22.2%不滿意,12.3%很不滿意,9.2%不做評價。這說明,多數學生(56.3%)對當前教師授課方式表示滿意,同時43.7%的學生表示“不滿意”,顯然,學生對教師授課方式的滿意度、認同度有待提升。
3.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教學、學校管理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調查發(fā)現(見表2),目前69.7%的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心理壓力,51.6%的學生對焦躁的心理傾向習以為常。這表明,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yè)形勢的變化、誘惑的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持久化、焦躁情緒擴散化,消極學習心態(tài)長期困擾著學生。
1.學習安排情況。學生的自我安排和自我監(jiān)督等通過學習計劃的制定和具體的行為體現出來。調查顯示(見圖1),65.1%的學生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但是有些同學不能堅持執(zhí)行計劃,84.4%的學生能按時上課,但也有部分學生(逃課學生中的51.8%)不想上課就逃課,這說明,學生在日常學習安排中、在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意志力不夠,自制力不強,非理智因素發(fā)揮的積極作用不明顯。
圖1 學生學習安排情況
2.動機沖突的處理。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面對學習與工作這個“雙趨式沖突”時,29.6%的學生出于“對前途的茫然”和“社會的外在壓力”而“放棄讀研”,27.0%的學生表示繼續(xù)讀研。這說明,學生并非生活在社會之外,他們感受著社會變化,關注著就業(yè)形勢,傾聽著社會發(fā)展方向,并準備隨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在這里應特別注意的是,未來就業(yè)的預期深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和行為取向。
圖2 學生對動機沖突的處理
表2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情感體驗
1.目前面臨的主要壓力。當前,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壓力,既有當前環(huán)境的壓力,又有預期的壓力。調查結果顯示(詳見表3),學生目前面臨的主要壓力是畢業(yè)后就業(yè)的茫然,預期畢業(yè)后面臨的主要壓力是就業(yè)。顯而易見,學生的主要壓力是心理壓力,這種心理壓力不論是當前的,還是預期的,都主要來自于“就業(yè)”。這里有對目前就業(yè)形勢的理智認知,也有對未來就業(yè)形勢的自我預期。
2.教學建議。問卷對學生的教學建議設計的是開放性題目(“您對學校教學的建議是什么”),在252份有效問卷中共有158人對這一問題作了回答。其中88人(56%)建議“老師認真?zhèn)湔n,授課內容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與學生多交流,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幫助”;52人(33%)認為應完善課程設置,其中16人認為應加強課程的專業(yè)性、30人明確建議加強課程的實踐性和社會實用性,4人提出增加心理輔導課程;14人期待學校在教師配置、教師評價、學風方面的改進;9人提倡學習的自主性與學術自由,5人提倡調整必須發(fā)論文才能畢業(yè)的規(guī)定,調整獎學金制度??梢钥闯觯瑢W生期待老師在授課內容、授課方式方面予以改進,期待與老師有更多的交流;期待學校在制度、課程設置、監(jiān)督管理方面給予改進,一些學生也表達了尋求心理幫助的意向。
學習心理是一種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復雜的精神現象,具有較強的群體性和感染性,造成學生消極學習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必須從根源著手,多措并舉。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多數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和消極的心理傾向,面對壓力有部分學生想逃避。挫折、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個體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為成功打下基礎,而過度的壓力長期存在,必然會降低學生對未來的預期,降低目前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滋生、誘發(fā)消極心理。改善學生學習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學生的心理援助就顯得非常迫切。因此,學校要通過開設相關的心理課程、心理講座、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調適能力,逐步消除消極心理傾向;學校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向學生宣傳相關的心理知識、心理調適途徑,最大限度地降低學生的消極心理;導師和任課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生活中的迷茫、就業(yè)中的無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壓力觀;班集體要積極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關愛活動,在交流中給予有消極心理的同學以幫助,增強其對未來的信心,幫助他們逐步走出心理低谷;學生自己也要提高心理承受力、學會自我調適,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社會飛速發(fā)展、人才競爭激烈的今天,開展心理援助,幫助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尤為迫切。因而,要通過多渠道的心理援助,幫助學生理性地面對就業(yè),以開朗、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各種挑戰(zhàn),并把它們變成動力,促使自己不斷前進。
調查顯示,學生當前面臨的最大壓力都是就業(yè),并且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對就業(yè)預期不太樂觀,這個問題的解決,對消除學生的消極心理至關重要。解決就業(yè)問題,從國家和社會層面講,要通過引導相關政策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拓展就業(yè)的渠道,解決好就業(yè)中的歧視現象,著力解決畢業(yè)生就業(yè);做好就業(yè)體制改革,把就業(yè)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同時,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做到“人盡其才”“才有所用”。
從學校層面講,學校首先要根據社會要求,調整專業(yè)設置、招生規(guī)模,做好“畢業(yè)就失業(yè)”的預防工作。其次,要努力改善課程結構,增加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對自己以后的就業(yè)前景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調整學習的側重點。再次,加強就業(yè)指導、培訓和服務,積極與周邊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其他各類單位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搭建供需結合的平臺,努力為畢業(yè)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多渠道解決學生就業(yè)問題。最后,強化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轉變“等、靠、要”等消極的就業(yè)觀念,引導學生轉變“好高騖遠”、“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就業(yè)心理傾向,幫助學生樹立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的作風,發(fā)動學生積極的行動,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克服困難,解決自己的就業(yè)問題。
從學生個人層面講,要找準定位,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要轉變就業(yè)觀念,對自己的能力、優(yōu)勢要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有正確的定位,增強自身的適應性,學會調適心理落差,以積極的心態(tài)適應環(huán)境,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潛能。同時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將個人愿望與社會要求相結合,把個人發(fā)展納入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洪流中,在社會實踐中,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
調查顯示,學生對課程設置、教師教學有不同的訴求。研究生學習一方面強調“主體”的獨立思考和探索,因此需要學校要提供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營造學術民主、學術自由的氛圍,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導航”,導師一般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清醒的前沿意識,在研究生學習中扮演著“船長”的角色,因此,導師要恪盡職守、專心治學,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不斷拓展,為學生樹立榜樣,平時要與學生多接觸、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專業(yè)困惑、心理癥結、就業(yè)疑慮,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指導,幫助學生找準位置、把準方向、解除困惑、排除干擾、堅定信心、取得成功。此外,要了解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皖A期方向,對有志于深造的學生,加強專業(yè)深度的培養(yǎng)和訓練,注重專業(yè)精神和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的鍛煉;對傾向于將研究生學習作為就業(yè)砝碼的,加強職業(yè)引導,幫助各類學生學有所得。
表3 碩士研究生的心理訴求
當前,隨著國際國內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人們的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這無疑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形成了很大的沖擊。所以,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同時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氣,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以積極健康的主旋律催人奮進,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提高社會責任感,增強刻苦學習的信心,從而真正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改善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1] 程正芳,高玉祥,鄭日昌.心理學[M].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2003:167-168.
[2] Weiner B.Human motivation.Mahwah[M].N J:Erlbaum,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