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穎
(大連民族學院中文系,遼寧大連116605)
都市空間與現(xiàn)代知識分子文化身份的建構
丁穎
(大連民族學院中文系,遼寧大連116605)
提出當城市和空間成為一種需要的時候,現(xiàn)代知識分子作為思想文化的主體逐漸在城市文化生活中顯現(xiàn)著價值和意義。認為對于城市知識分子而言,空間選擇與其文化選擇呈現(xiàn)著彼此依存的“孿生”關系,一方面催生、體現(xiàn)著城市知識分子精神訴求的都市文本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在助推著現(xiàn)代知識分子文化身份的建構。
空間;城市;文化選擇;文化身份
“在任何情況下,我相信我們時代的憂慮就本質(zhì)而言與空間有關,毫無疑問,這種關系甚于同時間的關系。也許在我們看來,時間僅僅是各種各樣分布作用的其中一種,這些作用對展現(xiàn)于空間的諸種因素來說是可能的?!保?]28在這里,??聦?0世紀作為“空間時代”的崛起作出了精彩絕倫的前瞻性理解。對空間作為陳說中的“僵死的、刻板的、非辯證的和靜止的東西”進行了具有革新意義的“起死”。在傳統(tǒng)的研究路徑中,空間已被哲學家和社會學家貶值了好幾代人的時間。而事實上,作為空間之一種,城市首先是以物質(zhì)實存的形式,昭示著存在的客觀性,同時,作為空間形式的城市會隨著人的介入將其文化層面的意義一一敞開,傳達著城市的氣息、風度和情緒。對生命個體而言,時空范疇是以客觀實存的形態(tài)相始終于生命的過程。生命的展開和終結作為兩極狀態(tài)使這一范疇綿密的延展性得以突顯??臻g不再是單面的存在,不僅僅表現(xiàn)為人們實際感覺中的物質(zhì)空間,也反應在精神層面的空間內(nèi)涵,空間甚至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本質(zhì)。雷蒙·威廉姆斯(R.Willianms)評論《尤利西斯》時曾這樣說道:“外部力量變成了內(nèi)心的波動,仿佛那里不再存在城市,而只有一個正在穿過它的人?!保?]1945年美國著名文學批評家、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教授約瑟夫·弗蘭克提出了“空間形式”一說,初步建立了新的小說理論范型,進而將“沉緬于歷史”的19世紀結束在以“并置”與“異位”為時空特征的20世紀,盡管“這一情形到19世紀末還未終結,尚未完全為思維和經(jīng)驗的空間化所取代?!保?]10但一個無需質(zhì)疑的事實是,空間以及空間關系在地理學和文化學的意義,在與歷史的交互作用下逐漸明朗起來。
中國人素有的空間時序理解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jīng)開始了?!疤熳鸬乇?,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主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周易·系辭上》)這本蘊涵著古老智慧的哲學經(jīng)典已經(jīng)把初民時代最為樸素的空間觀念表達出來了?!拔恍颉标P系在這里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了,暗合于《中庸》中所提到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痹趥鹘y(tǒng)文化語境下,更多表現(xiàn)為一定空間結構中的天地人關系,人行走于天地之間,在“天行健”和“地勢坤”的地理、倫理格局中,難以有所超越。空間的既定性決定了人的無力和被動的狀態(tài)。空間結構刻板、既定,不可更替,儼然有序。它既廣袤無垠具有延展性,又無機可尋,具有統(tǒng)攝性。所以在很多的情形中,人們是將時間看作是人人面前均等的具有相同刻度的存在,它雖然難以把握和觸及,但讓人們比之空間表現(xiàn)出更為銳利的敏感和熱情,在時間的流逝中體會并叩問著人生的有限性和命定性。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抒發(fā)著兀立于天地之間的士子文人千古如斯的曠世孤獨,曹操的《短歌行》中英雄豪氣干云、志在四方的肝膽批瀝中,不自覺間揮灑的是朝露般倏忽而逝的人生況味?!安徽撌俏幕€是民族和人,都是在其特定的時空結構中顯示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脫離開特定的時空結構,它們的價值和意義就將是模糊的,游移的,不確定的?!保?]
進入近現(xiàn)代社會,隨著西方資本主義“黃金時代”的到來,異族人將覬覦的目光投射到古老衰朽的封建帝國,在屢次的軍事挫敗面前,中國人由“種族集體無意識”所形成的“天朝心態(tài)”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失敗比之成功,厚賜于人和民族的也許是一種更深沉、更持續(xù)、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力量——比如自省精神、批判精神以及更為勤苦執(zhí)著的反抗精神、奮斗精神。而這些東西往往是一個以樂感文化為特征的民族所缺失的。李怡先生在《日本體驗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有過相關的分析:“中國知識界在近代的一切思想的變遷都可以追溯到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而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帶給中國知識分子的最直接沖擊就表現(xiàn)在地理空間觀上的?!保?]31失敗的境遇也催生了中國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知識階層,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開始了由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文化層面學習西方的歷史過程,同時在這其中,中國人由來已久的表現(xiàn)在地理學意義上的觀念,比如“天朝”“四?!薄疤煜隆钡扰f有的對世界的模糊的單方面的理解逐漸地發(fā)生著變化,中國人意識深處根深蒂固的地理觀念也在悄然中發(fā)生著變革——中國之外,還有一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對西方地理學的學習、介紹和翻譯起到了觸媒作用。如林則徐編譯《四洲志》、謝清高撰《海錄》、魏源著《海國圖志》、姚瑩寫《康酋紀行》,這些知識分子紛紛征引《地球圖說》《外國史略》和《瀛環(huán)志略》等歷代史志,注重對西方地志、圖志、志略的介紹,詳述世界各國的地理、文化、經(jīng)濟、政治等情況。據(jù)鄒振環(huán)《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一書的記載,20世紀初,中國的留日知識分子掀起了日書翻譯的高潮,地理學方面的著作占有顯著的比重,《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志》等書籍在中國知識界大受歡迎,廣為流布[5]。其目的是在了解世界的基礎上以“制夷”,同時也完成了地理上的“大發(fā)現(xiàn)”,在這個“千古之未有之變局”中,在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轉型和裂變面前,重組和革新國人既定的對中國、對世界的空間理解和文化觀念。同時,西方世界作為一種客體存在,自然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地理想象”和“文化想象”的對應物,他們紛紛遠渡重洋,負笈海外,在世紀初形成了以英美、日本為代表的兩支陣容強大、人數(shù)眾多、影響深遠的留學生群體。通過他們的紹介和實際的生存感受,將停留在地理文化學想象層面的“西方”和“世界”變?yōu)檠灾幸馈⒊终撚袚?jù)的現(xiàn)實,催生著多樣化的藝術和多樣化的歷史反思。結合著實際的空間體驗和現(xiàn)實的冷靜思考,在中國早期的留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了對空間地理學深入探索的智慧之果,梁啟超無疑是其中顯出的“這一個”。1902年,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連續(xù)發(fā)表了《亞洲地理大勢論》《中國地理大勢論》《歐洲地理大勢論》《地理與文明之關系》《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大勢》等重要論述,成為留日中國學界中最早系統(tǒng)闡述文化地理學思想,并以此展開中國文化地域性研究的第一人[4]40。對此王富仁先生有了進一步的闡釋,以時空觀念的差異來標識傳統(tǒng)知識分子和近現(xiàn)代知識分子:“中國近現(xiàn)代知識分子是在一種極為特殊的條件下形成自己的時空觀念的。不是時間觀念的變化帶來了他們空間觀念的變化,而是空間觀念的變化帶來了他們時間觀念的變化。我們知道,正是由于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的知識分子發(fā)現(xiàn)了一個西方世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空間,他們的整個宇宙觀才逐漸發(fā)生了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截然不同的變化?!保?]這里言明的正是文化轉型時代對思維意識的巨大沖擊,空間對人們的意義重大,它絕不僅僅表現(xiàn)為一種背景性的存在,而是激發(fā)人們生存意識、生存價值的目的性存在。這與廣泛意義上的中國社會在世界范圍內(nèi)生存危機所連帶的空間危機和文化危機密切相關。
空間形態(tài)和空間關系的引入,加強了對個人、社會以及歷史之間的關系,也帶來了他們之間闡釋的平衡。五四以降,生存危機和精神困境隨著中國社會歷史形勢的巨大變遷而愈發(fā)明顯起來。這是一個充分調(diào)動人的自我意識的時代,也是一個完全意義上背叛過去、創(chuàng)造現(xiàn)代的時代,有鳳凰涅磐式的欣悅和歡喜,也有“抉心自食”的慘烈與痛楚。屬于人的自我的獨有的體驗和思考在這里一一得到呈現(xiàn),屬于人與周圍的環(huán)境、世界的碰撞和交流紛紛登場。“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倍忿D星移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不再僅僅是時間的上的簡單分歧,在空間位置上也因文化轉型所帶來的突變性格局而有了涇渭分明的區(qū)別:“傳統(tǒng)社會是一個以時間為脈絡的社會,傳統(tǒng)的血緣、地緣關系其根源無不在歷史之中,個人的自我認同是在尋找歷史的脈絡感中實現(xiàn)的。相比之下,現(xiàn)代社會則更多地是一個以空間為核心的社會?!保?]在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的巨大趨勢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將原有的關于“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生存危機具體落實為空間危機、文化危機。在現(xiàn)實人生的體驗中,對空間的敏銳度會逐漸加強,并從鄉(xiāng)土世界“鐵板一塊”的地理風貌中脫出,形成了都市空間與都市知識分子之間的共生關系。社會的繁復多重的內(nèi)涵通過城市實現(xiàn)了對空間的投射。在都市空間里,作家和知識分子們深度地感受著前所未有的生活,在生存體驗和理性思考中完成了對社會、對歷史的雙重書寫和審視。為此,圍繞著空間屬性和知識分子的性格特點,歷史學教授許紀霖對傳統(tǒng)知識分子和現(xiàn)代知識分子進行了截然分明的劃分:“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知識分子是自然的、草根的、本土的,與土地有著無法割舍的關聯(lián),他們是地方的、封閉的或半封閉的,以血緣和地緣的時間脈絡為其歷史的根源。但城市知識分子是流動的,經(jīng)常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空間自由行走,歷史感淡薄,空間感敏銳?!保?]這種以空間場域作為衡量現(xiàn)代知識分子成長歷史的外部景觀,無疑將城市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意義突出出來:“在某種意義上說,現(xiàn)代化就是城市化。城市提供了觀察時代的一個最迫近、最鮮明的視角,而城市形態(tài)本身也即構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主要內(nèi)容?!保?]城市幾乎成為現(xiàn)代生活的本質(zhì),是孕育現(xiàn)代知識分子巨大無比的孵化器。美國最后一位偉大的公共知識分子,路易斯·芒福德則認為:“城市就是社會活動的劇場”,至于其他所有的東西,包括藝術、政治、教育、商業(yè),都是為了讓這個“社會戲劇更具有影響,精心設計的舞臺能夠盡可能地突出演員們的表演和演出效果?!保?]
事實上,現(xiàn)代知識分子大致生活在都市,他們的思想狀態(tài)和價值理想是在城市的環(huán)境中穩(wěn)定下來的,受到城市生活場域的輻射和影響而呈現(xiàn)出“在場”的特點?!霸诙甏?,大多數(shù)作家都主要生活和活動在文化中心城市中,文學出版機構的運作、文學活動的組織、文學潮流和時尚的發(fā)源,都與這一空間密切相關?!保?0]城市為文學的產(chǎn)生提供著刺激和靈感,也為文學的生產(chǎn)和傳播提供著物質(zhì)的基礎?;钴S在城市中的現(xiàn)代印刷工業(yè)、出版社、書局、報紙,還有巨大的讀者群和市民階層,使城市寫作和生產(chǎn)成為可能。知識分子的聚集,是因為有吸引知識分子的“文化場域”。幾乎世界各國文學的興起和發(fā)展都與城市有著密切的關系,巴爾扎克、波德萊爾筆下的巴黎、陀斯托耶夫斯基筆下的盧森堡,幾乎達到了人城共體的狀態(tài)。蘇格拉底曾經(jīng)包含深情的這樣說過:“鄉(xiāng)村的曠野和樹木不能教給我任何東西,但是城市的居民卻做到了?!保?1]作家浪漫的遐想和智慧的思考律動著城市的節(jié)奏和氣息,城市也在作家的目光和筆下充分性格化了。對此我們不妨看看意大利小說家和文化學者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Calvino)在《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e Cities)中對卓地城(Z0beiide)的“建城神話”的描繪:
不同國家的男人都有一個相同的夢。他們看到暗夜中一個女人在無名的城市里奔跑。他們看到她長發(fā)裸體的背影,夢想能追上她,在曲折多變的路上,所有男人都丟失了她的背影。夢醒之后,他們動身去尋找夢境中的城市,但除了發(fā)現(xiàn)彼此都在尋找以外,他們一無所獲。于是,他們決定按夢中的樣子建造一座城市……這就是卓地城[12]。
在這里,城市本身已經(jīng)被賦予了與情感、夢想、性格、女性和美相關的修辭,它成為了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目的和追求?!霸诖罅坑嘘P上海的都市小說里,這座城市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種環(huán)境,而是成為了一個主體?!保?3]作為20世紀主要的文學形態(tài)和社區(qū)形態(tài),都市上海的主體地位顯然是確定無疑的,而這種主體性明顯地遇合著都市文學者表達的欲望和言說的沖動。他們之間的相遇不僅催生著多元豐富的新文學形態(tài),也為城市的發(fā)展、演變注入了神采和思想。美國著名的城市學家R·E·帕克曾經(jīng)這樣寫道:“城市是人性的產(chǎn)物”“城市改造人性”,“城市環(huán)境的最終產(chǎn)物表現(xiàn)為它所培養(yǎng)的各種新型人格?!保?4]同樣,在現(xiàn)代文化的語境中,人與城市、城市景觀與文學及城市文化顯然已構成了一種共生性的互文關系。城市一方面以空間性的范圍和形式演繹著歷史推演的過程,催生一種對應性的城市文本的出現(xiàn);另一方面則以文化的形態(tài)詮釋著城市本身的性格,疊加書寫者自身的情感方式、生活形態(tài)和價值取向,完成一種規(guī)定與被規(guī)定、想象與被想象的言說。正如,趙園在《北京:城與人》中這樣寫到:“絕不是藝術家在尋找他的世界,藝術家也在被‘世界’這位“尋找作者的永恒人物所找。當作者通過作品揭示一個世界時,這就是世界在自我揭示?!保?5]事實上,從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角度而言,鄉(xiāng)村的城市化、城市的現(xiàn)代化是歷史發(fā)展進步的必然趨勢,“城市化是一個變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社會為現(xiàn)代的城市社會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一個顯示社會生活進步與否和現(xiàn)代文明程度的過程”[16]。隨著中國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翻天巨變,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必然趨勢,由此也必然引起創(chuàng)作主體心靈的巨變,促成了創(chuàng)作文本的多元復雜。海派作家眼中的上海是消費文化和大眾文化驅動下的上海,展現(xiàn)的是一個“欲望化”的上海,及時行樂的上海,更是充滿著線性發(fā)展觀不斷進化著的上海。左翼作家心中的上海是革命的“飛地”,呈現(xiàn)著革命的進步的文化思潮,同構著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想象的“上海書寫”。京派作家筆下的上海是農(nóng)耕文明輝照下的上海書寫,充滿著對現(xiàn)代文明、都市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在反現(xiàn)代性的文化思潮中,彰顯著現(xiàn)代鄉(xiāng)村文明的特有的道德規(guī)約和文化魅力。隨著現(xiàn)代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拓展,對“文學城市”和都市文化身份的建構與型塑成為理論界思考和探索的目的之一,現(xiàn)代性批評話語具體多元的能指功用相應得到了進一步的彰顯。
[1]愛德華·W·蘇賈.后現(xiàn)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AYMOND WILLIAMS.The Country and the City[M].Lodon:chatto and windlls,1973:243.
[3]王富仁.時間·空間·人——魯迅哲學思想芻議之一章[J].魯迅研究月刊,2000(1):4-7.
[4]李怡.日本體驗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5]鄒振環(huán).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44.
[6]許紀霖.都市空間視野中的知識分子研究[J].天津社會科學,2004(3):124.
[7]王曉漁.知識分子的“內(nèi)戰(zhàn)”——現(xiàn)代上海的文化場域(1927-193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8]林賢治:魯迅:四城記[J].書屋,2007(4):34.
[9]路易斯·芒福德:城市是什么[M].張艷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91.
[10]張林杰.文化中心的遷移與30年代文學的都市生存空間[J].北京大學學報,2000(6):81.
[11]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42.
[12]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M].Newyouk:Harcourt Brace Jovanorich,1972:19.
[13]史書美.現(xiàn)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xiàn)代主義(1917-1937)[M].何恬,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298.
[14]R·E·帕克,E·N·伯吉斯.城市社會學[M].宋俊嶺,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43.
[15]趙園.北京:城與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
[16]隗瀛濤.近代中國區(qū)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構想[J].天津社會科學,1992(1):81.
(責任編輯 王莉)
City Spa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Modern Intellectuals
DING Ying
(Chinese Department,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The paper presents the view that modern intellectuals a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subjects have gradually shown their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city when city and space become a kind of requirement.It’s argued that spatial selection and cultural selection reveal a“twin”relationship of mutual interdependence for intellectuals in cities.It does not only spur and embody the formation of metropolitan text form about the city intellectuals’spiritual pursuit but also boost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modern intellectuals.
space;city;culture choice;cultural identity
book=4,ebook=83
I206.6
A
1009-315X(2012)04-0386-04
2012-04-05;最后
2012-05-07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DC110401);大連民族學院人才啟動基金資助項目(20106407)。
丁穎(1975-),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