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功玉
(安徽省肥西師范學(xué)校,安徽 肥西 231200)
魯迅作品所刻畫的婦女形象很值得深思品讀。比如在小說《祝?!分?,作者不僅成功地塑造了在舊中國“想做奴隸而做不穩(wěn)奴隸”的祥林嫂這一主角形象,而且以極儉省的筆墨勾勒出許多生動鮮活的配角形象。尤其是柳媽,雖然只是一個插入的人物,但在情節(jié)上,柳媽是把故事推向高潮的人物之一;在思想意義上,揭示了當(dāng)時廣大底層百姓的思想狀態(tài),可以說,雖是小人物但反映了當(dāng)時的整個社會生活。
柳媽生活的時代,帝制崩潰,但封建社會本質(zhì)并沒有根本變化。她身份卑微,貧窮辛苦、迷信愚昧;她可憐,也可恨;她善良,也殘忍。是她給了祥林嫂致命的精神痛苦,但她也是受害者。我們在痛恨她的同時,更應(yīng)痛恨那個時代,更要剖析那樣的社會。
1.柳媽是可憐的。柳媽的身份是傭人。在舊中國,由于禮教束縛,只有在家境衰微到難以維持生計或者像祥林嫂那樣喪夫失子、走投無路的婦女才會出來幫傭。作者沒交代柳媽幫傭的原因,但是,無論是以上哪種原因,都可以說,柳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并且她的生活艱難。這從外貌描寫中可得到印證:“打皺的臉”“笑起來”“蹙縮得像一個核桃”,眼睛是“干枯的”。臉型瘦削,眼神干澀,顯然衣食不足。柳媽“吃素,不殺生,只肯洗器皿”,顯然是佛教徒,這也折射出她生活的辛酸。因為在宗教文化氛圍薄弱的中國,只有那些被生活壓扁了的人才會本能地尋求宗教庇護。就像閏土感到?jīng)]有出路,寄希望于老天爺一樣。所以,我們可以想見柳媽苦澀壓抑的處境。
2.柳媽是可恨的。她的可恨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柳媽對祥林嫂的冷漠。按理說,柳媽最能同情祥林嫂,最愿意幫助她,因為她們處境相似身份相同。但事實是,柳媽對祥林嫂的痛苦是冷漠的。并且這種冷漠是依照層次逐漸加重的。當(dāng)祥林嫂開口向她傾訴喪夫失子之痛的時候,柳媽卻“不耐煩地看著她的臉”:“祥林嫂,你又來了?!痹谶@里,人類與生俱來的同情心令人心痛地粉碎了。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層次是鄙夷。對祥林嫂再婚,柳媽詰責(zé)道:“你那時怎么后來竟依了呢?”“你后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绷鴭尞?dāng)然了解和她一樣守著貞節(jié)觀的祥林嫂是被兩個男人和她的婆婆搶回去,捆著上了轎子,按著頭拜堂,并且在堂上拼死撞向幾案,以死來保護名節(jié)的。她非但對祥林嫂的婆婆和小叔子沒有一點憤慨,反而呵責(zé)祥林嫂。從中我們能感受到她對祥林嫂人格的鄙視和自我優(yōu)越感。第三層次是把玩祥林嫂的傷痛。在魯鎮(zhèn)的人們都已熟透了祥林嫂的經(jīng)歷,她的悲苦經(jīng)大家咀嚼了許多天,早已變成了渣滓,人們心靈正無聊的時候,柳媽將祥林嫂頭上傷疤的秘密宣揚出去,使得“許多人都發(fā)生了新趣味”。但祥林嫂從他們的“聲調(diào)和笑容中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總是瞪著眼,不說一句話。后來連頭也不回了,整日閉著嘴,頭上帶著大家以為恥辱的記號的傷疤,默默地跑街、掃地、洗菜、淘米”。到這里,祥林嫂成了魯鎮(zhèn)的一個笑柄,被迫與世人隔絕,這當(dāng)然是柳媽的“成就”。
所有人包括柳媽,都承認(rèn)祥林嫂可憐??墒菫槭裁催€要撕開她的傷口把玩呢?推測有兩種原因:(1)柳媽在魯鎮(zhèn)的地位無足輕重,她借傳播一個不幸人的故事來贏得關(guān)注。(2)柳媽和大家一樣,需要談?wù)搫e人的是非來滿足心靈空虛。至此,柳媽對祥林嫂傷痛的態(tài)度,由漠視到鄙夷再到把玩,不得不讓我們對這個原本可憐的女人產(chǎn)生厭惡。
更可憎的是,柳媽的封建迷信思想直接摧毀了祥林嫂的精神支柱。柳媽要祥林嫂到廟上捐一條門檻,贖回今生再婚的罪過。祥林嫂今生已經(jīng)受夠苦頭,只期望死后可以安寧,現(xiàn)在柳媽告訴她死后不但不得安寧,還要經(jīng)受更大痛苦,這對她是何等的精神摧殘。為了拯救自己,她毫不猶豫地用了“歷來積存”的“十二元血汗錢”捐了一條門檻。但更可怕的是,她發(fā)現(xiàn)即使捐了門檻,主人依然不讓她參加祭祀活動,依然認(rèn)為她不干凈。祥林嫂精神上的最后一條支柱折斷了。一夜之間,兩眼空洞無神,“消盡了先前的悲哀顏色,仿佛是木刻似的”,最后倒斃在主人祝福時刻的漫天風(fēng)雪之中。與其說是魯四老爺將祥林嫂趕出家門,使她潦倒而死,不如說是柳媽對她進行了精神虐殺而死。
3.柳媽也是可悲的。首先肯定柳媽不是壞人,正如作者所說,柳媽是個“善人”,“不殺生,吃素”,這是舊社會善良人最具代表性的善行。柳媽勸說祥林嫂捐門檻,完全出于對她來生的拯救。柳媽宣揚她額頭傷疤時,也絕沒有料到會將她推到與人隔絕的困境。作為一個目不識丁的農(nóng)婦,她的傳播是非,飛短流長,我的理解是——惡意不足,粗俗有余。那么她的可恨之處怎么理解呢?魯迅先生深刻而痛心地道出我們的復(fù)雜情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因為說到底她也是一個受害者。
首先,她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死守貞節(jié),所以才有對祥林嫂“索性撞一個死”的殘酷建議,但絕對是善意的批評,進而鄙夷她的人格。在她的意識里,祥林嫂改嫁雖是封建秩序的產(chǎn)物,但后果必須由自己承擔(dān)。其次,她對祥林嫂的冷漠態(tài)度正是封建等級思想和倫理道德的折射。
君臣父子的等級觀念和倫理道德使得柳媽并不能深切體會祥林嫂的悲苦,反而以為這些悲苦是她當(dāng)承受的,更沒有自覺意識到自己正和祥林嫂同樣被壓迫,本應(yīng)該聯(lián)合起來斗爭,反而將不幸者的悲苦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柳媽這一具有代表性思想,揭示了封建禮教怎樣和迷信結(jié)合起來,對勞動婦女進行殘酷的愚弄乃至不流血的虐殺。
在舊社會,像祥林嫂這樣再嫁以后又成了寡婦的婦女,她的命運早已注定。正如丁玲所說:“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一樣把她往死里趕,是一樣使她感到精神痛苦?!痹谛≌f特定環(huán)境中,由誰告訴祥林嫂有關(guān)地獄一切,給她精神上最后一擊才最合理、最具深刻意義呢?是主人嗎?不,像魯四老爺這樣偽善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代表人物,根本不屑于拯救她的靈魂。是魯鎮(zhèn)上那些先以聽祥林嫂遭遇為滿足,繼而又對此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的人嗎?不,被統(tǒng)治階級長期奴役,精神麻木的他們也不會來開導(dǎo)祥林嫂。只有柳媽,因為她“善”,又和祥林嫂朝夕相處。在小說所的環(huán)境中,換上另外任何人來勸說祥林嫂,都會使讀者覺得缺乏必然性,合理性。
作者在刻畫了整個魯鎮(zhèn)的人對祥林嫂不幸命運的漠視之后推出柳媽,意在借這一形象對無處不在的腐朽封建思想做生動而深刻的抨擊。這是小說主旨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說,從分量上說,柳媽是個小人物;從意義上說,柳媽絕不是小角色。
柳媽自私,對苦難同胞冷漠,對自我不幸命運無意識,封建思想愚昧,在魯迅筆下的許多小人物身上都有折射。比如,《孔乙己》中那些以孔乙己頭上新傷疤逗樂的短衣幫;《阿Q正傳》中那些跟在游行囚車后懷著看熱鬧心情看阿Q行刑的民眾;《藥》中用烈士鮮血做成人血饅頭給兒子治病的華老栓,他們都是“和自己同命運的同胞”的不幸命運的看客,甚至在無意識中親手將同胞送上斷頭臺,在不自覺的情形之下做了封建社會虐殺勞苦人民的劊子手。正是基于對這種國民性的深刻認(rèn)識和強烈的民族責(zé)任感,魯迅先生才棄醫(yī)從文,毅然走上了醫(yī)治中華民族靈魂的艱險道路。
直到今天,我依然能感覺到中國人際關(guān)系“群而不和”的陰影。表面上,大家和和氣氣,熱熱鬧鬧,實際上人心距離相去甚遠。對于危難,我們難過同情激動,真正的行動又在哪里呢?白巖松曾撰文說,他多次參加“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一次次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看到觀眾們也是如此?;氐缴睿械酱蠹业纳屏即蛘?,熱情減退,他深感遺憾。他問:“難道僅有感動就夠了嗎?”我想,能感動或許只能說良知尚存。良知讓我們看到美好的希望,真正美好的到來則是需要行動。善良,是行動。今天,雖然封建制度已被推翻,但“做別人命運的看客”的意識肅清了嗎?而我以為這正是東西方文化的一大差異。這是今天重讀《祝?!罚傥隽鴭屝蜗筇卣鞯恼嬲饬x所在。
[1]黃玉捷.當(dāng)前我國社會心理狀態(tài)及其疏導(dǎo).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0.
[2][美]埃里?!じヂ迥罚‥rich Fromm)著.健全的社會.國際文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