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經法系)
淺談組織行為學課程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曹穎
(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經法系)
組織行為學是研究各類組織中人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旨在提高管理人員預測、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能力,以實現組織目標的科學。顯而易見,組織行為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用性極強的課程,而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知識傳授模式在提高學生應用能力方面收效甚微,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
體驗式教學就是通過學生在實踐性問題解決中的親身經歷與實踐參與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而通過學習體驗的運行與生成使實踐能力得到訓練與提升的一種教學活動。
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處于主體的地位,整個教學過程都是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主動地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反思和領悟,而教師則扮演著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
實踐能力是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因此,實踐能力只有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充分發(fā)展。體驗式教學恰恰是將書本知識、現實生活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體驗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歷、反思和領悟以達到訓練和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
體驗式教學是以實踐性問題的解決為主要內容,只有在問題解決中,學生才能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才能激活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命感受,才能訓練與培養(yǎng)實踐能力。
體驗式教學主張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從行為和感情上直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自身的體驗和親歷來建構知識。只有學習體驗的運行與生成,學生才能真正領悟知識的意義、才能達成訓練實踐能力的目的。
(1)理論性較強。組織行為學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的學科,它綜合運用了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生物學等學科的知識。這些理論較多而且較抽象,如何使抽象的理論便于理解和掌握便成為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方式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也不能透徹理解知識,更提不上知識的應用。而體驗式教學則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情境緊密結合,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促使學生在解決實踐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領悟并學會應用理論知識。
(2)實踐性強。組織行為學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管理人員預測、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能力,從而更好實現組織目標。顯而易見,組織行為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它研究的內容與社會實踐密切相關,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而體驗式教學正是在解決實踐性問題的過程中來訓練與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3)體驗性強。每位學生對自已和他人的心理與行為實際上都有一定的體驗和認識,但這種認識不一定正確、全面。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將學生的這種體驗結合起來,不僅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對于人的心理和行為規(guī)律有正確的和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提高其預測、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能力。體驗式教學正是通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真正領悟知識的意義,達到訓練實踐能力的目的。
在針對畢業(yè)生的很多調查中指出,“不能將自己所學知識與社會要求結合起來,實際應用能力不足,成為大學畢業(yè)生求職的主要障礙”。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多注重理論灌輸,而缺乏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
結合體驗式教學的基本思想以及組織行為學課程的特點,本研究構建了組織行為學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模式設想。這一設想包括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過程的組織和教學評價標準的設計三個方面。
將體驗式教學應用到組織行為學中,我們將組織行為學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為通過創(chuàng)設組織行為學相關的實踐性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習體驗,在實踐性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來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即在組織中預測、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的能力,并進而聯動知識意義的建構、個性品質的養(yǎng)成以及生命質量的提升。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學生在實踐性問題解決中的親身經歷與實踐參與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達到訓練與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因此,從教學過程來看,體驗式教學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就是圍繞實踐性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而創(chuàng)設的。
(1)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境。這是體驗式教學的始點。真實的情境是學習體驗產生的前提條件。在這里,并不是直接給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而熟悉的情境,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在體驗中發(fā)現并提出此情境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①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綜合考慮理論知識、現實生活情境和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體驗
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將書本知識植入到現實生活情境中去。只有在真實而熟悉的情境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生命感受才能得以激活,積極的學習期望才能得以形成,同時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實用性。
②從情境中引發(fā)出實踐性問題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并不是直接給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讓學生通過在情境中體驗和思考自主地發(fā)現并提出此情境中需要解決的實踐性問題。實踐性問題的引發(fā)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并為后續(xù)的問題解決指明方向。
(2)構建并選擇解決方案。實踐性問題提出后,接下來就要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并構建備選方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要引導學生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設身處地的對實踐性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分析,并且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從問題的需要出發(fā),結合已有的知識與體驗去收集所需的信息并進行分析整合;引導學生根據對問題的認識構建不同的解決方案;引導學生對各種解決方案進行比較、辯論與評價,從中選擇出一個相對較好的方案。
(3)實施解決方案并評價。相對較優(yōu)的方案生成之后,接下來就需要對解決方案進行實施與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較為真實的活動情境,使其能夠親身將選擇出來的方案付諸實施,并在實施過程中評價方案的優(yōu)劣。解決方案的實施與評價不僅能夠檢測解決方案的優(yōu)劣,而且能夠及時捕捉解決方案的缺點與不足,為后續(xù)調整解決方案提供依據。此外,還能讓學生體會方案實施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成功與失敗,在情感上得到提升。
(4)調整解決方案。在前面實施與評價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方案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解決,使解決方案不斷得到改進與完善。
(5)全面反思與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對是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這一階段的評價包括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但以學生自評為主。通過反思與評價,學生可以對知識體系進行重新建構;可以更深入地認識自已,發(fā)現自已的不足從而不斷地提升自已;可以引發(fā)學生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喚起學生對學習、對生活更大的熱情。
體驗式教學的核心是體驗,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關鍵要能夠引發(fā)學生學習體驗的運行與生成。這需要從多方面進行保障。
(1)師生關系的重建。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應該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整個過程中主動地去體驗、學習并解決問題;而教師則扮演指導者的角色,應該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熟悉的情境,開放、積極的氛圍,只在需要時進行指導與引導。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系、共同發(fā)展的關系。
(2)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體驗式教學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實踐情境,這就需要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溶入情境,引發(fā)體驗。
①測評法。在個體行為這一部分的教學中,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已、認識他人。而每個人對自已、對他人實際上都有一定的認識,但不一定全面或正確。通過測評,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自我認識與測評結果之間的差異,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分析探究原因,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②團隊任務法。在群體這一部分的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組成團隊完成各項任務。通過團隊成員間以及團隊間的互動,可以讓學生深刻理解群體行為與個體行為間的差異,親身體驗到群體中存在的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解決辦法。需要團隊完成的任務類型多樣。
③辯論法。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觀察別人的言行舉止,并試圖解釋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但在解讀他人時,總是有一些固有的觀念或直觀經驗影響著我們的判斷。所以在組織行為學的教學中,用具有科學的理論取代那些流行的、固有的觀念是一個重要的任務,也是一個重要的挑戰(zhàn)。
在組織行為學的教學中,設置了“神話還是科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正反兩方的辯論提醒學生注意在組織行為學中存在一些非常流行的觀念,并促使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更正固有的觀念,提高預測能力。
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就是讓學生扮演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角色,從角色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角色扮演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真實的情境,一方面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通過扮演,可以體會到理論知識并不是抽象、枯燥的,而是和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從而可以更好地把理論知識和具體情境相結合,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工作的能力。
體驗式教學主要是通過引發(fā)學生體驗來訓練學生的實踐性思維,所以在教學評價中學生的體驗是否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引發(fā)以及實踐能力的訓練目的是否達到是評價的重點。
體驗式教學評價標準的構建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即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
(1)教師的教學過程評價。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能夠有效地解決實踐性問題。所以,對于教學組織過程的評價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實踐性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否合適,是否能將理論知識、學生已有的知識體驗以及社會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教學氛圍是否開放、積極,是否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合適,是否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相契合;教師指導是否合理,是否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是否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指導。
(2)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學習過程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參與程度上。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是否引發(fā)了學習興趣,是否全身心地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是評價的主要內容。
(3)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體驗式教學的目的是訓練實踐能力,所以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實踐能力的提升上。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價:發(fā)現和提出的問題的能力;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構建解決方案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